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海域使用管理法》的颁布出台,对加速发展江苏省海洋事业具有深远意义“九五”以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苏东”战略决策的推动下,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海洋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海洋管理工作,大力发展海洋事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海洋经济迅速发展。一是海洋综合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市、县海洋管理机构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海域使用许可和有偿使用两项制度逐步推开。全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海洋监察执法进一步加强,海洋开发秩序…  相似文献   

2.
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61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海洋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海洋发展史上的一大喜事。今天,我们隆重庆祝《海域法》颁布实施,并对学习、宣传和贯彻《海域法》进行具体部署。下面,就《海域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贯彻落实《海域法》的实际及初步打算谈点想法。一、《海域使用管理法》的主要内容海域作为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发展海洋经济的载体。我国…  相似文献   

3.
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由江泽民主席签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将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颁布,是我国政府进一步强化建设毗邻海域国家权益、彻底解决海域使用及其资源开发的“无序、无度、无偿”状态,强化海洋综合管理的关键举措,是推进我国海洋管理法制化建设的显著标志。同时也是破除传统用海观念,建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一次深刻革命。必将对促进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海洋可持续利用,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  相似文献   

4.
2002年是国家海洋局确定的“海洋行政管理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实  相似文献   

5.
200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生效以来,随着执法活动的逐步开展与深入,如何正确理解《海域法》的内容,准确适用《海域法》的具体条款,则成为困扰海洋管理部门与执法部门的一个问题。例如:《海域法》第42条规定:“未经批准或者骗取批准,非法占用海域的,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海域,恢复海域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非法占用海域期间内该海域面积应缴纳的海域使用金五倍以上十五倍以下罚款;对未经批准或者骗取批准,进行围海,填海活动的,并处非法占用海域期间内该海域面积应缴纳的海域使用金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颁布实施五年来,海域使用管理从“无法可依”转变为“依法行政”,海洋功能区划从“科研成果”转化为“政府文件”,海域勘界工作从“方案提出”进入“界线划定”,我国的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开始进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实践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颁布以来,我国海域的开发活动较之前更持科学态度和尽力追求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的理念正在大众中推广和形成。社会各界对依法用海和有偿用海的海洋意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提高和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12):26-26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正式颁布。以这部海域管理基本法律为依据,十年来,我国海域使用无序、无度、无偿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法律确定的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在逐步扎实推行的过程中已深入人心,海域综合管理成绩显著,有力保障和促进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海域法》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并于2002年1月起开始实施,《海域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海洋管理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值此《海域法》颁布五周年之际,本刊将连续三期开设专栏集中报道海域管理工作的成效,广泛普及海域管理法律知识,推动物权立法工作,引导全社会依法用海,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已经施行一年有余,但法学理论界对海域法理论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一是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域法》本身,交叉性研究不够;二是研究大多停留在解释层面上,深层研究不多。因此,海域法理论研究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本文对与《海域法》相关的若干问题做些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制化和海域法理论研究工作有所裨益。一、海域空间范围的划定问题关于海域空间水平范围,《海域法》第二条规定的较为明确,“本法所称海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本法…  相似文献   

10.
对《海域使用管理法》有关条款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11月20~22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在潍坊举办了全省《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培训班,沿海七市及三十多个县市区的海域管理科处长及分管局长共80余人参加。王铁民在本期培训班上作了综合辅导、逐条领读,并对学员所提的五十多个问题,有针对性的一一作了解答。兹将其中某些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择要整理如下,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3年5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指导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纲领性文件,是我国政府顺应国际海洋开发大势、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纲要》确定了我国2010年之前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原则、产业布局及相关支持领域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对于我国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海洋经济各产业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进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相似文献   

12.
大家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于2001年10月27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签署第61号令颁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政府依法强化海洋综合管理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我国海洋法制化建设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值得全国海洋战线隆重庆祝并欢欣鼓舞的一件大喜事!《海域法》的发布施行,不仅标志着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开始走上依法用海、以法管海的新阶段,而且对于依法加大海域使用管理的力度,遏制海域使用无序、无度、无…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和特殊的区位条件,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措施,加快体制创新,实施科技兴海,强力推进"海上连云港"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去年实现总产值突破100亿元,预计今年海洋经济增长将高于全市经济增速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2009年全国海监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海洋厅局长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2008年工作,部署2009年任务,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增强信心、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海监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海上苏东是江苏沿海一个新开发的经济区域。包括南通、盐城、连云港有海岸线的13个县市。面积22080km2,占全省215%;人口1283万人,占全省18%;海域15万km2,为全省内陆15倍;滩涂47万ha,占全国的1/4,居于我国沿海省市区的首位。这一区域,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结合部,资源丰裕,物产富饶,区位优越,是江苏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开放以来,尤其是1995年区域结构和布局重组以来,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民经济大幅度上升,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江苏从海洋…  相似文献   

16.
海监执法工作是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利,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监成立以来,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模糊、疏漏和国内立法的缺失,给一些国家侵害我国海洋权益提供了可乘之机,制约着中国海监维权执法工作的开展.为此,我国必须加快相关海洋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完善.中国海监也应直面挑战,采取灵活措施,开展维权工作.  相似文献   

18.
《海洋资源管理》一书立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以改善海洋环境、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系统地阐述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等问题,重点把握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内容涵盖海域使用管理、海岛保护与利用、海岸带综合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和深海海底区域与极地等,为推动新时期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政策支撑。该书系统性、实用性强,还配套丰富的视频课程,读者群不仅包括全国自然资源系统的干部和职工,还包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研究人员,重点是地方基层人员。同时,也可供相关院校师生、企业人员学习参考。可帮助读者群更深层次地了解改革方向,理解管理内容,形成发展共识,齐心协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海洋资源管理场景变为美好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