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调查《深圳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实施情况,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星并分享二维码的调查方式,分别对其进行《管理办法》知晓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获得情况、《管理办法》实施后社康中心的工作量、绩效补助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相关知晓率介于36.76%~80.98%之间,社康中心工作人员知晓率均高于社区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康中心工作人员的获得率高于社区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42,P<0.01)。《管理办法》实施后,94.91%的社康中心工作人员工作量有所增加,74.02%的社康中心工作人员认为是依据“标准计算单元”(即“标准工作当量”)核发绩效补助,但50.19%的社康中心工作人员认为每个月工资比预期低。结论 《管理办法》实施情况较好,但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仍有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作用模式和流程。方法随机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所属3家社康中心居家养老的居家老人,分别设为甲社区、乙社区和丙社区,每家社康中心选取100名居家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和社区内常住老人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近年来这3家社康中心辖区内常住老人的自我健康行为和社区护士对其的管理状况,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作用模式和流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甲、乙、丙三个社区老人和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分别为60%、80%、98%,丙社区老人和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大于甲和乙社区,三组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应该结合社区居家老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活动进行护理,加强社区护理护理人员的培养,对社区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可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进而保证社区居家老人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探索改革福田区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体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政策分析、问卷调查以及专家和关键人物访谈等方法。结果福田区社区健康服务管理有五种方案可供选择。第一,在现有模式基础上,变革为政府办,医院管,社康中心经营,三者分工合作管理模式;第二,政府设立第三方机构统一管理辖区内所有社康;第三,调整规划,根据辖区人数建立几个功能完善的大型社康中心,在各自设立社康服务站;第四,政府主导。引进社会资本举办社康中心。第五,调整辖区内某家合适的医院为社区医院,下设若干社康中心。结论每种方案都会有各自的优缺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组合,优劣互补,公立机构与私立机构并举。就当前福田区实际情况来说,方案一应为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院开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从简单到不断完善成熟的艰辛过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每个社区建立了一个社康中心,实现了社区健康服务的全覆盖.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社康中心实施了新的医疗保险政策、社区基本药品实行零加成优惠(按进货价销售),实行10项免费措施和对持“低保证”家庭的“三减二免”措施,人均处方费用45元,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目前,我院共建立1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f其中4家是2007年下半年新建),年服务量12-3万人次,占医院总门诊量的30%。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队伍;共建立了14.9万份居民个人健康档案、1180个高血压专案和426个糖尿病专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研评估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整体管理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寻求相关启示,为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年组织了全市社区健康服务整体管理评估,由受调研单位统计上报。结果:共有590家社康中心、65家举办单位参加了全面评估,其中分层随机抽取60家社康中心、42家举办单位参加市级复核评估。结论:要做好社区健康服务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在政策环境、财政支持等方面继续保持和提升,包括政府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支持、人员配置标准与经费支持、医保政策支持,社康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建立高效的社康运行机制,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基本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解决居民基本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圳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的需求,为社康中心开展有特色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3个社区的社康中心,采用自拟调查表对前来就诊的居民随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就诊居民信任社康中心的中医服务,但不同的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的需求有所不同。结论社康中心要根据本社区居民的具体情况,开展符合自己社区居民的特色的中医药服务,要加大宣传中医药防治疾病优势的力度,积极消除社区发展中医药服务的障碍,让中医在预防、保健、医疗、养生、康复等方面综合优势很好的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让社区居民乐于接受"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我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12年并建立了10家社康中心的经验。方法分析医院所采取的"院办院管"的模式、社康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运作、强化绩效管理、落实社区基本药物目录、医院专家定期下社区服务、推行弹性工作制和实施多项社区优惠等综合措施。结果社康中心整体服务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由市、区卫生主管部门委托的第三方满意度评估,居民满意度达92.0%。结论采用加强内涵建设和强化绩效管理等措施,能有效地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政府办与社会办社康中心的比较,探索社区健康服务绩效管理的方向。方法对龙岗区政府办的129家社康中心和社会办的13家社康中心的年报表内容进行分析,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横断面调查进行研究。结果政府办与社会办社康中心在政策支持、功能完善、业务开展、人力资源、经济运营和整体管理评估等指标上各有其特点。结论社会办社康中心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应合理引导其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实现政府办社康中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其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改革方面成效显著。通过介绍西乡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并分析该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得出以下结论:独立构架、财务和人事自主以及医院联动是该模式的核心;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及提高风险抵抗力是该模式所面临的挑战;抓住机遇,争取政府支持,加强监管和审查以及提高下辖社康中心服务水平是该模式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南山区政府拨出专项经费在全区选择1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进行居民健康指标自助检测试点,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扩大检测点的覆盖范围及受益人群,区政府继续投入专项经费,共计350万,到2012年10月,达到了全区85家社康中心全覆盖。健康指标自助检测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检测。其工作方式是:居民来到社康中心进行相关健康指标检测,检测完后居民自取填写自助检测卡片,  相似文献   

11.
发展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新医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建立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服务新机制是浙江省新医改的创新和有益的探索.阐述了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服务现状,重点论述了杭州市某区卫生局从2007年底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集团化管理的"九‘化'模式"的具体策略和获得的主要成效,为探索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集团化管理,为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模式参考.
Abstract:
Full-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health care centering o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s key to the ongoing health reform in China. Building a new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these grass-root health centers i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of such a reform as carried out in Zhejiang province.The authors described the present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the province, and focused on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main outcomes of the "nine Group-scale model" as used by a district health bureau in Hanzhou since end of 2007. The paper aims at building an ideal model for group-scal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and improving the new city primary health care system centering o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州市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进行绩效考评,综合分析并总结实施经验,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广州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对各区(县级市)考核和对抽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复核,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2个区(县级市)总体平均得分为84.57分,各抽检中心的平均得分为82.06分,除L区为基本合格外,其余各区均为合格等次。结论实施城市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考核能够全面、客观、科学评价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情况,为加强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涵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8—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服务状况。方法收集浦东新区医疗机构管理中心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的数据。结果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着发展瓶颈。结论如何通过恰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配置,以满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的安全和质量,使上海市医改重点落到实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昆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运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昆明市37个主区卫生服务站运行状况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知:是昆明市区卫生服务站发展势头良好,但运行中以政因素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卫生主管部门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主动支持不够,主要表现为资金投入不足、相就的配套措施不到位等,卫生服务人员缺乏全科医学培训;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名不符实”、距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差距较大,仅起到了一个医疗网点的作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入不敷出,难以维持。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由于目前我国在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因此文章通过政策支持体系、服务网络体系、队伍建设体系、工作运行体系、监督管理体系这五个体系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支及公用经费使用情况,为卫生政策制定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2008-2010年浦东新区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报表数据.结果 浦东新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逐年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支状况得到改善.建议 浦东新区政府还需进一步落实财政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补偿责任,应控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出,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促使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研究概述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促使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包括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被重视和提供的程度,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落实存在的关键问题,问题的根源和作用机制,促使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思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政策配套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深入了解标准化工作量法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岗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完善的措施和建议。方法:以北京市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案例,对其医务和行政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重点问题的深度访谈进行分析。结果:基于标准化工作量的绩效考核方案的执行程度与预期相比还存在差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员工多数支持运用标准化工作量法进行岗位绩效考核,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员工参与度低、指标缺失、指标无法量化或量化不合理等问题,而中心管理者的相关培训缺失和信息系统相对落后也对标准化工作量法的实施有一定影响。结论:标准化工作量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存在困难和挑战。应从政策上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符合行业特点的多元化绩效考核办法,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管理者的指导和培训,完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9.
Cambodia's health policy emphasize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o improve health services. This study identifies factors facilitat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health center management in rural Cambodia, focusing on roles of local NGOs. 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50 local NGOs regard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new health systems and policies and NGO collaboration with health centers. Eight local NGOs and their partner health centers were selected for further field survey. Using an assessment tool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35 stakeholders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health centers through health committees mandated for each health center by the new health policy. Roles and approaches of the eight NGOs were examined. Level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t the health centers varied 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roles of the partner NGOs. Critical roles of NGOs in facilitat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were found to include: nurturing a base through community organizing and capacity building, and encouraging the community to apply community experiences in health; regularly communicating with, monitoring and providing management support to health centers; and linking local actors for health. To take such roles effectively, long-term commitments to specific localities and small financial inputs were found to be advantageous characteristics for NGOs. Local NGOs, even those without health expertise and with limited resource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and facilitat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health center management. Such roles of local NGOs are critically important for sustainable health development,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further recognized and sup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