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基于多标签传播重叠社团挖掘算法COPRA因随机更新策略带来的不稳定性以及需要预先输入参数的局限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eaderRank和节点相似性的多标签传播重叠社团挖掘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LeaderRank算法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重要性排序从而确定节点的更新顺序,减少标签不必要的更新.在标签传播过程中,根据节点相似性重新设计标签的更新策略,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将算法应用于人工网络和真实网络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挖掘重叠社团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重叠社区发现准确率提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圈结构的LPANNI优化算法CLPANNI(cycle 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 with neighbor node influence)。该算法通过挖掘节点的最小圈信息,依据圈比指标衡量节点的重要性并按升序进行标签更新,增加了标签传播过程的稳定性,按照邻居节点影响力大小加权接收邻居节点传递的标签。与四种基准算法在NMI_LFK、NMI_MGH、MOV指标下进行测试比较,CLPANNI算法在社区发现准确率方面表现较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探测网络重叠社团结构,发现网络的紧密子团,识别的社团分布与真实网络结构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环境下社交网络的社团结构研究对解决很多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社团通常被看作是有相对紧密的内部连接和比较稀疏的外部连接的子图,重叠是社团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论文基于 G(n ,p)模型,提出了一种生成包含重叠社团的合成网络的方法,然后基于 k-均值和随机游走设计了一种重叠社团的检测算法,并在合成网络上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挖掘复杂网络中的重叠社团结构,在标签传播算法的基础上,从链路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新的标签更新策略。考虑不同邻居对链路标签贡献值的不同特点,使其更新过程更加快速,克服当前基于节点的标签传播算法需要指定节点所属社团个数的缺陷,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得到稳定的重叠社团结构。将该算法分别应用于人工网络和真实的社会网络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挖掘稳定的重叠社团结构。  相似文献   

5.
张猛 《信息与电脑》2022,(22):83-85
说话者-侦听器标签传播算法(Speaker-Listener 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SLPA)以标签传播算法为基础,通过Speaker和Listener互动的动态过程来发现网络中的重叠社团,时间复杂度近似线性,但在标签传播过程中存在随机性,并且在应用到大规模网络时节点标签初始化需耗费大量的资源。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改进SLPA设计了一种基于标签传播的重叠社团发现算法(Overlapping Community Division Algorithm Based on Label Propagation,LP-OCD)。该算法在每个节点存储器初始化标签之前,利用K-Shell分解算法对网络进行预处理,去除边缘层节点;在标签更新阶段,通过改进Speaking和Listening策略来降低算法的随机性;后处理阶段边缘层节点的标签由其邻居节点信息决定。实验结果表明,LP-OCD算法不仅具有近似线性的时间复杂度,而且显著提高了所发现重叠社团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标签传播算法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游走模型的改进标签传播算法。以社会网络作为深度游走模型的输入,通过深度随机游走的方式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采样得到随机序列,并基于Skip Gram模型对其进行神经网络训练。运用层次Softmax对Skip Gram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节点的特征向量后在邻居节点之间计算节点相似度,将其作为标签传播概率的权重进行标签的传播迭代,最终得到社区发现的结果。在6个真实网络数据集和合成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标签传播算法相比,该改进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尤其对于节点个数在100以上的真实网络,Q值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7.
宋砚秋  李桂君  李慧嘉 《计算机科学》2018,45(Z6):314-317, 347
近年来,社团结构分析已经引起很多领域的关注,一些探测方法也陆续被提出。然而,其中大多数方法只利用了网络拓扑结构,并没有考虑内在的背景信息。基于离散势能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半监督社团探测方法,利用标记节点产生的静电场来确定未标记节点的标签(社团标号)。首先给一定数目的节点赋予用户定义的标签;然后利用稀疏线性方程组计算余下节点的标签,其中每个节点的标签被设定为计算出的最大势能值;最后将该方法与现有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现实世界网络和人工基准网络上都展现了很强的探测能力,特别是在只具有模糊大规模社团结构的情况下,该算法仍然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孙辉霞  李跃新 《计算机应用》2015,35(12):3477-3480
针对标签空间的指数增长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在特征的重叠社团识别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包含重叠社团的网络产生式模型。根据该产生式模型,通过最大化目标网络的产生概率来推导网络中节点的潜在特征,并给出了优化目标函数。然后,通过将网络诱导为二部图,分析得出了潜在特征个数的下届,并据此对标签空间进行优化。实验表明,提出的重叠社团识别算法与BigClam算法相比较,在保持运行效率和查准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明显提高检索结果的召回率。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应对社团识别中标签空间的指数增长。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社区划分算法忽略现实世界网络特征导致社区划分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从属度的加权网络重叠社区划分算法。该算法提出加权网络模型,通过模型得到了能刻画出真实网络结构的加权网络;通过网络拓扑结构定义了核心社区,核心社区对社区划分的准确性有着重要作用。该算法计算节点与核心社区间的从属度,并与从属度阈值进行比较进行核心社区扩展,根据扩展模块度优化思想,通过不断地调整从属度阈值直到获得最优的社区结构,完成重叠社区划分。在人工网络数据集和真实世界网络数据集上与已有算法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检测出重叠社区。  相似文献   

10.
重叠社区结构挖掘旨在发现复杂网络中多个独立社区之间的重叠部分,其在社交、交通、舆情乃至反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基于标签传播的重叠社区挖掘算法在社区结构模糊的网络中表现出较强的随机性,导致准确度不高。针对重叠社区模糊边界导致的不确定性和低准确度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特征向量中心性与标签熵的标签传播算法ECLE-LPA。ECLE-LPA通过融合节点的K-核迭代因子与特征向量中心性来计算节点影响力并初始化节点标签,在标签传播过程中,通过节点标签熵和节点间亲密度更新节点标签列表及其标签隶属度,从而较好地克服了社区模糊边界的识别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Les Miserables、Polbooks、Football、Polblogs和Netscience等真实网络中,ECLE-LPA划分结果的EQ值普遍比对比算法提高了1%~3%;在社区结构模糊的人工网络中,ECLE-LPA划分结果的NMI值比其他标签传播算法提高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杜航原  裴希亚  王文剑 《计算机应用》2019,39(11):3151-3157
针对现实世界的网络节点中包含大量属性信息并且社区之间呈现出重叠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属性网络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融合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节点属性定义了节点的密集度和间隔度,分别用于描述社区内部连接紧密和外部连接松散的特点。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思想搜索局部密度中心作为社区中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非中心节点关于各个社区的隶属度的迭代计算方法,实现了重叠社区的划分。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对于LINK、COPRA和DPSCD能获得更好的社区划分结果。  相似文献   

12.
陈晶  刘江川  魏娜娜 《计算机应用》2022,42(4):1162-1169
针对标签传播算法稳定性不足、准确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融合K-shell和标签熵的标签传播重叠社区发现算法OCKELP。首先,采用K-shell算法减少了标签初始化时间,并利用标签熵的更新序列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其次,引入综合影响力进行标签选择,并将社区层次信息和节点局部信息融合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在真实网络数据集上,OCKELP相较于重叠社区发现算法(COPRA)、基于多核心标签传播的重叠社区识别方法(OMKLP)、SLPA的模块度最大提升分别约68.64%、53.99%、42.29%,在人工网络数据集的归一化互信息(NMI)值上,OCKELP相较于其他三种算法也有着明显优势,且随着重叠节点隶属社区数量的增加可以挖掘出社区的真实结构。  相似文献   

13.
赵姝  柯望  陈洁  张燕平 《计算机应用》2014,34(10):2812-2815
为了实现复杂网络社团发现算法的复杂度和精确度间的均衡,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粒化的社团发现算法(CGCDA),将网络粒化获得的粒子视为一个社团,粒化结果即为对网络的社团划分。首先,将网络中的每个节点视为基本粒,通过初始粒化操作实现对网络的粒化;然后,针对获得的粒化集合中满足粒化系数的粒子进行聚类粒化操作,分层粒化直到不存在满足要求的粒子对;最后,将粒子对中的重叠节点视为孤立点,用邻居节点投票法把孤立节点归并到相应的粒子中,实现对复杂网络的社团划分。实验实现了Newman快速算法(NFA)、标号传播算法(LPA)和CGCDA。实验结果表明,CGCDA在四个基准数据集上可获得平均高于LPA 7.6%的模块度和低于NFA 96%的时间。CGCDA时间复杂度较低,获取的社团模块度较高,实现了社团发现时间和精确度的均衡,相比NFA、LPA总体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4.
邓琨  李文平  陈丽  刘星妍 《控制与决策》2020,35(11):2733-2742
针对现有基于标签传播的复杂网络重叠社区识别方法所存在的社区识别精度不稳定,以及随机性较强等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标签传播的复杂网络重叠社区识别算法NOCDLP(a novel algorithm for overlapping community detection based on label propagation).该算法首先搜索网络中若干以度较高节点为中心的完全子图,并以这些完全子图为起点进行标签传播;其次通过分析节点与社区连接强度以及社区接纳某节点后的社区内部连接紧密度情况给出节点归属社区强度函数,以此作为标签传播的依据提高社区的识别精度;再次,在标签传播过程中,NOCDLP算法设置标签传播控制标记,以避免标签传播算法随机性较强的缺陷;最后,在已形成的社区中通过整理重叠节点获得更准确的重叠社区结构.算法在人工网络与真实网络中完成测试,同时与多个经典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NOCDLP算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挖掘复杂网络的重叠社区结构对研究复杂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扩展优化的重叠社区识别算法。 首先基于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筛选种子节点,选取不相关的、局部聚集系数大的种子作为初始社区;然后采用贪心策略扩展初始社区,得到局部连接紧密的自然社区;最后检测并合并相似的社区,获得高覆盖率的重叠社区结构。在人工生成网络和真实网络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基于局部扩展的代表性重叠社区发现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在稀疏程度不同的网络上发现更高质量的重叠社区。  相似文献   

16.
结构洞是社会网络中的关键位置,对信息扩散起中介作用。为高效、准确地辨识具有社团结构的社会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节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叠社区和结构洞度的结构洞识别算法,旨在找到一组最具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的节点。基本思想是首先定位社区之间的重叠节点,然后利用节点的邻接差异和连接的社区差异衡量其非冗余性,计算出重叠节点的结构洞度,通过对结构洞度值升序排列发现占据结构洞的节点集。应用于实际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网络约束系数算法、中介中心度算法、MaxD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识别准确度最高,时间复杂度最低。  相似文献   

17.
针对节点初始标签散乱及标签传播随机性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标签预处理与节点影响力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首先,计算节点影响力,逐步选择影响力值最大的节点作为中心节点;然后,用中心节点的标签对同质的邻居节点进行标签预处理,减少了初始标签数量,降低了后续标签传播的随机性,并初步识别出了重叠节点;其次,通过标签隶属系数识别重叠节点,用节点影响力值选择非重叠节点标签,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后,以最大化自适应函数增量为目标,对内聚度弱的社区进行合并,提高了社区质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六个真实网络,所提算法在50%的数据集上具有最大的扩展模块度值;而在不同混合度、节点重叠度和节点最大归属社区数的人工基准网络上,该算法在标准化互信息(NMI)指标上都具有最好的性能。综上所述,该算法对各类网络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具有接近线性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18.
成其伟  陈启买  贺超波  刘海 《计算机应用》2005,40(11):3203-3210
针对复杂网络社区结构具有重叠性的问题,目前已提出许多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法,其中基于对称二值非负矩阵分解(SBNMF)的重叠社区发现方法是具有代表性的方法。然而,SBNMF在面对社区内部链接稀疏的网络时,其重叠社区发现性能低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BNMF(ISBNMF)的重叠社区发现方法。首先利用对称非负矩阵分解得到的因子矩阵构建社区内部链接稠密的新网络,然后再使用基于Frobenius范数的SBNMF模型对新网络的邻接矩阵进行分解,最后通过网格搜索法或梯度下降法得到可以显式指示节点的社区隶属关系的二值矩阵。在人工合成的和真实的网络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ISBNMF的社区发现性能优于SBNMF和其他代表性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节点初始标签散乱及标签传播随机性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标签预处理与节点影响力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首先,计算节点影响力,逐步选择影响力值最大的节点作为中心节点;然后,用中心节点的标签对同质的邻居节点进行标签预处理,减少了初始标签数量,降低了后续标签传播的随机性,并初步识别出了重叠节点;其次,通过标签隶属系数识别重叠节点,用节点影响力值选择非重叠节点标签,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后,以最大化自适应函数增量为目标,对内聚度弱的社区进行合并,提高了社区质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六个真实网络,所提算法在50%的数据集上具有最大的扩展模块度值;而在不同混合度、节点重叠度和节点最大归属社区数的人工基准网络上,该算法在标准化互信息(NMI)指标上都具有最好的性能。综上所述,该算法对各类网络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具有接近线性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