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开源软件代码质量参差不齐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深度学习模型(DCnnGRU)的开源软件漏洞检测方法。以漏洞库中的关键点为切入点构建控制流图,从静态代码中提取出与关键点存在调用和传递关系的代码片段,将代码片段数字化为固定长度的特征向量,并作为DCnnGRU模型的输入。该模型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作为与特征向量交互的接口,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嵌入到CNN中间,作为捕获代码调用关系的门控机制。首先进行卷积和池化处理,卷积核和池化窗口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其次,GRU作为中间层嵌入到池化层和全连接层之间,能够保留代码数据之间的调用和传递关系。最后利用全连接层来完成归一化处理,将处理后的特征向量送入softmax分类器进行漏洞检测。实验结果验证了DCnnGRU模型比单独的CNN和RNN模型有更高的漏洞检测能力,准确率比RNN高出7%,比CNN高出3%。  相似文献   

2.
软件静态漏洞检测依据分析对象主要分为二进制漏洞检测和源代码漏洞检测。由于源代码含有更为丰富的语义信息而备受代码审查人员的青睐。针对现有的源代码漏洞检测研究工作,从基于代码相似性的漏洞检测、基于符号执行的漏洞检测、基于规则的漏洞检测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漏洞检测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以基于源代码相似性的漏洞检测系统和面向源代码的软件漏洞智能检测系统两个具体方案为例详细介绍了漏洞检测过程。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现代软件规模不断扩大,软件漏洞给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安全运行、可靠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进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开源软件的广泛使用,其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漏洞感知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开源软件用户在漏洞纰漏之前提前感知到漏洞的存在,从而进行有效防御.与传统软件的漏洞检测不同,开源漏洞的透明性和协同性给开源软件的漏洞感知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有许多学者和从业人员提出多种技术,从代码和开源社区中感知开源软件中潜在的漏洞和风险,以尽早发现开源软件中的漏洞从而降低漏洞所带来的损失.为了促进开源软件漏洞感知技术的发展,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点评.选取45篇开源漏洞感知技术的高水平论文,将其分为3大类:基于代码的漏洞感知技术、基于开源社区讨论的漏洞感知技术和基于软件补丁的漏洞感知技术,并对其进行系统地梳理、归纳和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近几年最新研究的总结,首次提出基于开源软件漏洞生命周期的感知技术分类,对已有的漏洞感知技术分类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探索该领域的挑战,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在诸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利用深度学习改进传统聚类算法,解决高维数据聚类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对近几年深度聚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网络结构、损失函数、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进展等进行概括,对深度聚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聚类是机器学习的核心任务之一,通常是在无标签条件下,依靠发掘数据潜在的结构进行聚类。近年来,数据的复杂度越来越高,数据隐空间中存在各种冗余复杂的空间结构,传统聚类算法难以从中分离出不同簇的数据。深度学习具有强大的特征表示和非线性逼近能力,在无监督聚类领域也显现出优越性,基于深度学习的聚类模型有效提高了各类复杂数据的聚类结果。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端到端深度聚类模型,在自编码器框架下,构建多个不同的聚类子空间,并利用高维样本在多个子空间的低维特征重构原始样本,同时增加一个对样本进行簇预测的网络,利用预测的概率向量对不同簇的解码样本进行加权融合,通过最小化融合样本与原始样本之间的重构误差并对子空间加以约束,最终实现对高维样本的聚类。模型同时兼顾聚类簇的子空间结构和不同簇之间的重构误差,在标准数据集上取得了较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漏洞修复策略存在难以确定同一危害等级漏洞修复优先次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漏洞类型聚类的层次化漏洞修复(vulnerability remediation based on vulnerability type clustering,VR-VTC)模型。首先,运用PSO-K-means(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K-means)算法对漏洞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再根据每种漏洞类型高危、中危、低危各个危害等级的百分比,计算每种漏洞类型的威胁因子;然后,将目标主机漏洞划分为主机、漏洞类型威胁等级、漏洞类型和漏洞4个层次,再采用"自下而上、先局部后整体"的漏洞修复策略,提出一种基于漏洞类型的层次化漏洞修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VR-VTC模型可为用户提供细粒度的漏洞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测特定配置条件下的软件漏洞,提出了一种配置模糊测试方法.它通过改变被测程序的配置检测一些只在特定运行时特定配置下才能表现出来的软件漏洞.应用程序运行在部署环境下时,配置模糊测试技术连续不断的模糊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检查软件是否违反了“安全准则”,若违反,则表示存在一个安全漏洞,配置模糊测试技术执行测试时利用的是正在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的副本,因此不会影响应用程序的状态.描述了配置模糊测试方法的原型实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软件安全性需求不断增长,大量的研究工作将深度学习应用于漏洞检测领域,目前存在多种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现阶段在检测单个文件中由于函数调用导致的漏洞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复杂函数调用关系可能涉及到多个文件,针对多文件的漏洞检测是当前的检测难点之一。因此,该文在源代码程序依赖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图表征PDGcross,从一个文件入口合并其他被调用的文件,生成一个图表征即PDGcross。再运用Node2Vec图嵌入算法将PDGcross进一步处理为特征矩阵,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训练出漏洞分类模型,实现了一种基于跨文件程序依赖图表征和深度学习的源代码检测方法。在实验中,针对跨文件间的函数调用产生的漏洞,Fortify和PDG表征的检测效率很低,而提出的基于PDGcross表征的检测方法则明显优于该两类方法。  相似文献   

10.
聚类是一种寻找数据之间内在结构的技术,是许多数据驱动应用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而聚类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表示的质量。近年来,深度学习因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被广泛地应用于聚类任务,以学习更好的特征表示,显著提高了聚类性能。首先,介绍了传统的聚类任务;然后,根据网络结构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聚类及代表性方法,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聚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聚类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智能化漏洞检测,从源代码程序依赖图中根据漏洞特征提取图结构源代码切片,将图结构切片信息表征后利用图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漏洞检测工作。实现了切片级的漏洞检测,并在代码行级预测漏洞行位置。为了验证系统的有效性,分别与静态漏洞检测系统、基于序列化文本信息和基于图结构化信息的漏洞检测系统做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系统在漏洞检测能力上有较高准确性,并且在漏洞代码行预测工作上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12.
软件升级过程中,缺乏对升级信息或升级包的认证可能会导致基于中间人攻击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为此,提出一种升级漏洞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升级过程中的网络流量,对升级机制自动画像,将其与漏洞特征向量匹配,预判升级漏洞;在模拟验证环境中,利用画像信息实施中间人攻击,验证检测结果。基于该方法设计了升级漏洞自动分析与验证系统,对 184 个 Windows 应用软件样本进行测试,检测出 117个样本的升级漏洞,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智能交通系统是集群智能技术的典型应用之一. 为解决现有智能交通通信网络脆弱性检测方法复杂度高、实时性差的问题, 提出引入深度学习技术对网络脆弱性检测方法进行设计. 先利用多智能体网络协同和消息传输机制与智能交通系统车辆间协作通信网络的共通性, 将智能交通系统通信图脆弱性检测问题建模为对多智能体网络r-鲁棒值的求解问题. 再针对随网络节点数目增多r-鲁棒值求解成NP难问题, 设计给出一种融入残差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 将鲁棒值求解问题转化为深度学习图分类问题. 所提算法可有效应对动态多变的智能交通通信网络并对其实现快速精准的脆弱性检测. 最后通过一组典型交通场景的仿真实验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fuzzing技术的漏洞发掘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前检测软件缓冲区溢出漏洞仅局限于手工分析、二进制补丁比较及fuzzing技术等,这些技术要么对人工分析依赖程度高,要么盲目性太大,致使漏洞发掘效率极为低下。结合fuzzing技术、数据流动态分析技术以及异常自动分析技术等,提出一种新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发掘思路。新思路克服了已有缓冲区溢出漏洞发掘技术的缺点,能有效发掘网络服务器软件中潜在的未知安全漏洞(0day),提高了缓冲区溢出漏洞发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被披露脆弱性代码样本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广泛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脆弱性分析逐渐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首先,通过分析已有研究工作,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脆弱性挖掘框架;然后,从程序分析角度对已有研究工作进行了分类综述;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脆弱性分析方法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许健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8):2394-2400
针对传统漏洞检测分类需要定义人工特征以及相似度匹配算法不能检测非克隆漏洞、现有深度学习漏洞检测的方法特征维度过大以及只针对函数调用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滑动窗口和哈希函数的深度学习方法,对源代码进行静态漏洞检测分类.首先抽取源代码的方法体,形成正负样本集,对样本集中的每个样本构建抽象语法树,根据语法树中的节点类型替换程序员自定义的变量名以及方法名,并以先序遍历的方式序列化抽象语法树;然后对抽象语法树节点中的节点信息进行分词,为每个词分配一个独立的节点编号;其次对树节点进行进一步的拆分,形成词序列,基于滑动窗口与哈希函数训练出相应的漏洞检测分类模型.最后,在SARD数据集中选取CWE190整数上溢和CWE191整数下溢两类漏洞进行实验,该模型在CWE190、CWE191中的分类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97.4%、94.2%和97.6%、95.1%.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能够检测到代码中的安全漏洞类型,并且在分类准确率和召回率上优于现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国辉  林果园 《计算机应用》2011,31(7):1898-1900
针对当前聚类算法仅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并且无法精确区别非凹形状类的不足,现将图学习知识应用到聚类算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聚类的入侵检测算法P-BFS。为得到较准确的分类模型,算法中引入了一种基于逼近函数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实验结果论证了图聚类思想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的优越性;同时表明了,与K-means聚类算法相比,P-BFS图聚类算法具有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Despite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on OSS production, much remains to be learned. One important issue concerns the measures of OSS project success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this paper, we empirically study the determinants of OSS success as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subscribers and developers working on an OSS project. Furthermore, we demonstrate that our model forecasts these success measures more accurately as compared to a naive model.We find that OSS projects that develop software to work on Windows/UNIX/Linux operating systems, and developed using C or its derivative languages experience larger increase in subscribers and attract more developers than projects that do not have these characteristics. OSS projects with semi-restrictive licenses have fewer subscribers and attract fewer developers. Interestingly, OSS projects that accept financial donations and are targeted at IS/IT professionals have more subscribers than others, although these characteristics do not affect the developer base. The number of subscribers and developers increases with the age of the OSS project. Finally, the impact of developers on subscribers and subscribers on developers i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