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滑坡体滑动面为折线形且出现顺逆转折或逆坡滑动的情况下,利用通常所介绍的滑坡推力计算公式来计算滑坡推力时,不很方便。本文着重对该情况下滑坡推力之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从而解决了四川省丰都县县城双桂山滑坡整治工程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魏坝滑坡是在"5·12"特大地震时形成的.通过分析魏坝滑坡的滑坡体的结构,并根据勘查试验资料及以往经验,确定滑坡剩余下滑力验算参数,采用规范规定的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在三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和推力,从而准确划分滑坡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隆务镇西山12~#滑坡的坡脚建有该镇相当一部分行政机关、学校、部队以及宗教寺院,目前滑坡体处于变形状态,严重威胁坡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12~#滑坡体变形特征的统计,研究分析其滑动破坏机理:即滑动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的作用以及与滑坡体特殊内在因素的相互配合,并且定性得出了目前该滑坡天然工况下及暴雨工况下的稳定状态。同时,根据滑带土室内试验及结合反演计算确定出滑坡的抗剪强度参数,通过折线型滑动面的计算模型,计算出不同荷载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通过对比,定性分析结果与定量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滑坡具有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严重等特点,合理计算抗滑桩滑坡推力及桩前抗力对于滑坡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滑面抗剪强度参数c、φ的设计值是根据少数钻孔取样进行试验得到或根据经验取值,不能代表滑面的平均抗剪强度,导致滑坡稳定安全系数及相应的滑坡推力曲线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别。单排抗滑桩设计计算时通常不考虑桩前抗力,双排或多排抗滑桩滑坡推力的分配尚无相关规定,造成了抗滑桩滑坡推力及桩前抗力设计计算不合理。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应用等手段对滑坡稳定性状态及相应的滑坡推力曲线、单排抗滑桩滑坡推力与桩前抗力计算、双排抗滑桩滑坡推力分配等进行研究。研究得出:滑坡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判定依据为滑坡末端条块剩余滑坡推力T_n=0和滑坡体天然边坡稳定系数K=1.0,两个条件需同时满足;单排抗滑桩滑坡推力及桩前抗力设计计算中,当滑坡天然稳定系数K≥1.0时,采用实际c、φ求得的设计滑坡推力与实际滑坡推力之差作为抗滑桩桩上的设计值能保证滑坡的稳定;当K1.0时,应采用实际c、φ求得的设计滑坡推力曲线与桩前剩余抗滑力之差作为抗滑桩设计值。提出的考虑桩前土体剩余下滑力的设计计算方法能使双排抗滑桩更合理地分配滑坡推力。研究成果对抗滑桩的设计计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推移式滑坡模型试验推力加载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物理模型试验过程中采用的加载方式常与所模拟的滑坡原型相关,为了准确模拟推移式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采取在模型坡体后缘施加推力的方式进行加载。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简化的刚性滑块为例,将推力加载方法与模型试验中常用的倾斜模型加载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推力加载方法与倾斜模型加载方法相同,均可连续地改变安全系数。为研究整个坡体在后缘施加推力后其坡体内部的应力应变场与推移式滑坡的相似性,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滑坡体随着坡体后缘推力的增大,其剪切破坏逐渐由后缘向前缘发展,直至剪切面贯通发生滑动失稳,其变形破坏特征与推移式滑坡特征基本吻合,验证了后缘施加推力的方法模拟推移式滑坡变形破坏过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灌口镇滑坡位于都江堰市灌口镇灵岩村,属浅层土质滑坡。该滑坡是在降水入渗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70多户3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勘查、野外资料的收集及分析,解析其变形破坏特征和成因,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对该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预测、评价。结果显示,滑坡的变形机制为推移式滑动破坏,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欠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建议采用"截排水沟+抗滑桩支挡"的方案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受5.12汶川地震影响,青川县红光乡小荆村双头地斜坡出现了明显的变形迹象,对该区居民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以双头地斜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和详细调查,对斜坡的变形特征、形成条件、破坏模式等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强  陈永波 《人民黄河》2012,34(7):138-139,145
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不同折减系数下滑坡推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然后改变桩、土的弹性模量,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不同安全系数下桩后土压力的合力及分布形式。结果表明:随着抗滑桩弹性模量的增大,桩后土压力合力越来越大,并逐渐接近传递系数法计算得到的滑坡水平推力;滑床土弹性模量增大,可以有效抑制桩的变形,使桩后土压力合力增大,土压力分布趋于均匀;滑体土弹性模量的增大对桩后土压力合力影响不大,但对桩身土压力的分布影响较大;随着滑带土弹性模量的增大,桩后土压力合力逐渐减小,且土压力沿桩身分布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滑坡稳定问题实验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江三峡自古多发地质灾害,三峡水库形成后,对岸坡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用实验方法研究滑坡稳定问题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阐明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滑坡稳定问题的方法,其方法由于有其综合性,直观性,真实可靠性等优势,对大中型水利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边坡稳定问题的研究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针对岸坡滑体的不同结构组成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并举出了成功的试验实例。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抗滑桩计算宽度的水平推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土体边坡和岩体边坡2种主要形式,将抗滑桩分别嵌入岩土混合体和岩体中,分别进行了3根抗滑桩实体原位水平推力试验,通过岩土混合体和岩体的水平位移、应力测量,研究抗滑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抗力岩土体的破坏形态,根据应力与水平位移沿着桩截面宽度的变化规律和实际破坏裂隙的分布,得到了抗滑桩的有效计算宽度的新公式,为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设计规范>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IBIS-L是干涉测量、SAR技术及步进频率波的结合体,目前在地表微变形监测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其应用于滑坡形变监测中的实例较少,且缺少统一的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法。以西南地区白水河滑坡为监测对象,在初步认识该滑坡的地质原型的基础上,利用IBIS-L开展了滑坡地表变形监测。重点介绍了IBIS-L开展滑坡变形监测的过程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分析了白水河滑坡在监测期的变形特征。最后将本监测与滑坡变形特征的数值计算结果作了对比,结果显示利用地微变远程监测系统对滑坡开展地表变形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断面法在滑坡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变形分析是滑坡变形监测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应用的滑坡变形分析方法很多,但针对时间序列的单点分析图形多、整体性差,多点等值线分析的图形不够直观,位移分层面分析亦存在不足.文中介绍了断面法分析滑坡变形的原理和方法.断面法用矢量分解和放大位移调制断面,绘制断面分析,弥补了上述分析法的不足.通过在积石峡水电站Ⅰ号滑坡体变形分析中的应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倾斜加载方式导致滑坡失稳过程发生的应力场变化是否与原型相似,通过建立倾斜模型和原型滑坡的数值模型,观察破坏过程中应力应变场的相近程度,并引入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破坏接近度函数这一概念,把每个单元的矢量信息转换为标量信息,得到2个模型的破坏接近度值相关系数,以相关系数的大小来评价模型与原型破坏过程中应力场的相似性。以千将坪滑坡为例,得出2个数值模型的破坏接近度指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当折减系数为1.85,倾斜角度为[7°,8.9°]时,相关系数范围是[0.7,1.0],表明倾斜模型与原型破坏时的应力场相似,证明了倾斜加载方式能较好地重现滑坡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地震作用下碎石土滑坡抗滑桩的变形破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碎石土滑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模式和作用规律,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方法,进行了以南温碎石土滑坡为原型的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抗滑桩不同的锚固深度下,桩位移和边坡变形情况。利用弹塑性动力固结大变形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分析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碎石土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分析了不同的锚固深度下,桩顶的动位移和变形响应。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提出南温滑坡抗滑桩的锚固深度设置,宜为桩长的0.29~0.31倍。其设计方法和研究思路,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根据分段渠道地面线高于或低于设计堤顶线,高于或低于设计渠底线等不同情况,确定挖方段与填方段的长度,用棱柱体及斜三棱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填挖方量。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渠道为例,采用FOR-TRAN-77编制程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常用方法算出的挖方量,更接近实际值,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库区恩子坪2#滑坡为例,采用宁河地震天津记录数据作为地震动参数,运用离散元程序UDEC(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对滑坡在未来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和变形破坏机制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在地震波作用下,坡体表现出明显的放大效应,其中加速度放大程度最大,位移次之,速度最小;地震波达到峰值后,坡体中的剪应力集中范围和滑带的剪应变均急剧增大,由于剪应变累积效应,变形破坏从滑带前端向尾部传递、扩展;地震结束时,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已经低于1.0,最大累积位移达到了1.58 m。通过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可知:运动放大效应、剪应力集中和剪应变累积效应是导致滑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机制,滑坡的失稳模式依然为顺层滑移;滑坡已经失稳破坏,建议采取适当的锚固工程,以降低滑坡在地震作用下失稳堵江的风险,从而保证溪洛渡水库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7.
普通的滑坡稳定性计算,只能对滑坡的安全性做一个直观的计算,而滑坡的失稳概率却无从得知。利用蒙特卡洛(Monte-Carlo)法可确定滑坡的失稳概率,但传统应用蒙特卡洛(Monte-Carlo)计算滑坡失稳概率时,常认为c和φ值服从正态分布,其实在不同情况下c和φ值服从多种分布。基于此,探讨了岩土体参数c和φ服从不同分布形式时的滑坡失稳概率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c和φ值的变异系数和偏度系数计算得出的失稳概率比考虑c和φ值的变异系数和偏度系数计算出的失稳概率偏高,且2种失稳概率误差为10%~25%。上述研究对滑坡失稳概率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某库岸为典型高山峡谷地貌,斜坡在卸荷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弯曲拉裂,形成规模巨大的滑坡。水库蓄水后,滑坡可能产生复活,将造成“二道坝”,危及大坝及其它枢纽建筑的安全。结合滑坡区的环境地质条件,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质 力学模型,再现滑坡形成过程。最后采用定量计算、数值模拟法计算滑坡安全系数、应力分布状态等,对滑坡蓄水条件下的变形及稳定性进行研究和预测,从而为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量研究结论总结出降雨是边坡失稳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通过讨论浅层滑坡的地下水作 用机理,概述了浅层滑坡治理方法,认为浅层滑坡的治理应多采用排水工程、加筋土挡墙和生态护坡等 经济有效的治理措施手段,并指出当前浅层滑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