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计量与测试技术》1993,20(1):25-26
1979年第十六届国际计量大会重新定义了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这在光度和辐射度计量的发展进程上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和一些工业先进国家根据新定义重新复现了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并于1985年参加了由国际计量局组织的发光强度和总光通量标准的国际比对.  相似文献   

2.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于1982年按照坎德拉新定义建立了新光度基准。由7只锥腔补偿型电校准辐射计构成基准器组,V(λ)滤光器由特制的4片有色光学玻璃组成,2856K发光强度副基准灯组由高稳定性BDQS和BDQ7型充气钨丝灯组成,复现发光强度单位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28%(k=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国家新光度基准和光通量副基准”项目于1985年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项基准于1986年经原国家计量局批准为光度国家基准。1990年对光度国家基准又进行了改进,研制成自动化测量系统。1985-1986年参加了由国际计量局(BIPM)组…  相似文献   

3.
坎德拉是唯一将物理刺激作用下产生的生理效应——人眼视觉量化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它不同于其他SI单位是一个生理、心理、物理量。1979年的坎德拉定义建立了光度和辐射度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系,这对人眼所能感知的电磁辐射(光)的测量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光度学的发展历程及对坎德拉定义及复现方法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计量局组织的五次光度标准国际比对的结果,然后叙述我国建立光度基准的情况,最后对坎德拉重新定义的重要意义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赵瑞  吴金杰  樊松  王培玮  余继利 《计量学报》2022,43(10):1359-1365
为促进我国在低能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计量领域内的量值统一并达到国际等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于2018年采用平板自由空气基准电离室复现低能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并通过传递电离室Radcal-RC6M在国际计量局(BIPM)低能X射线辐射场中开展了间接比对,其比对结果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37%范围内与国际计量局等效一致,该比对结果已纳入国际计量局的关键比对数据库(KCDB)。  相似文献   

6.
光谱辐射亮度和光谱辐射照度国家基准装置始建于1975年,是光学领域的重要基准量值。其中,光谱辐射照度被国际计量局(BIPM)确定为光度辐射度(CCPR)国际关键性量值比对项目的第一项,定期举办国际关键性量值比对,确保量值的国际等效一致。1989年、2000年分别对基准装置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了解SI的这一发展趋势,国家质检总局特别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国际计量局(BIPM)荣誉局长Terry Quinn博士和国际计量委员会单位制咨询委员会(CIPM/CCU)主席Ian Mills教授,分别作了题为《SI单位定义的实际复现以及国际计量委员会关于SI基本单位重新定义的建议》和《21世纪国际单位制(SI)的修订》的报告。  相似文献   

8.
坎德拉(Candeh)是发光强度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单位,符号“cd”。发光强度是描述光源在某一个方向上发出可见光强弱的程度,它的单位最早叫“烛光”(candle),从烛光到坎德拉,无论是单位的定义或是复现技术,都曾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 四、4个基本单位重新定义和新学科领域发展 1.4个基本单位重新定义和量值传递新方案 1948年召开的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作出决定,要求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创立一种简单而科学的、供所有米制公约组织成员国均能使用的实用单位制.1954年,第10届CGPM决定采用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和坎德拉(cd)作为基本单位.1960年,第11届CGPM决定将以这6个单位为基本单位的实用计量单位制命名为"国际单位制",并规定其符号为"SI".1971年,第14届CGPM又决定新增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作为基本单位.因此,目前国际单位制共有7个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10.
为支撑国内乳腺诊断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的量值溯源体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完成了钼靶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的量值复现,其量值复现不确定度为0.3%,并于2018年与国际计量局完成了BIPM.RI(I)-K7关键比对工作,两机构对相同2个传递电离室的校准因子偏差小于0.04%,比对结果合成不确定度为0.28%,比对结果进入国际计量局关键比对数据库(KCDB),实现了国际互认。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长度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之一的"米(m)",为保持同国际一致的长度单位,我国建立的长度基准经历了实物基准、自然基准和复现以基本物理常数定义"米(m)"的激光波长基准的三个阶段。我国计量工作者在我国成功复现了"米(m)"并对国际复现米定义作出了贡献,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建立了我国系列长度计量基标准,保持了国家长度单位量值的统一及与国际量值的一致,长度计量基标准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候传嘉 《计量技术》1993,(1):26-26,33
根据第18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及第77届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的决议:“自1990年1月1日起国际上将同时正式启用以约瑟丈森常数和冯·克里青常数的国际公认值为基础的电学计量新基准复现电压单位和电阻单位。”为此,我国的电阻单位量值的相对变化量增大1.53×10~(-6)。同时,CGPM 和 CIPM 还决议,自1990年1月1日起在全世界范围内实行1990  相似文献   

13.
袁先富 《工业计量》2005,15(5):53-55
1 我国工业计量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捷径。我国计量工作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涉及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和工业计量三个领域.所谓科学计量是按照国际单位制规定的计量单位定义,采用现代物理学、量子力学和测量误差理论建立我国计量基准标准体系.通过单位定义的复现和参与发达国家基准量值比对,实现量值溯源和计量单位的国际统一.  相似文献   

14.
马爱文  曲兴华 《计量学报》2020,41(2):129-133
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 2018)表决通过了国际单位制(SI)中7个基本单位的重新定义,其中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的定义基于新的物理概念,米、秒和坎德拉的定义表述进行了重新修订;运用自然法则创建测量规则,自此,新修订后的SI基本单位的定义来自一组定义常数,实现了量子化定义。新SI更具有稳定性和普适性,新SI的实现为各国计量领域将带来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国际单位制SI中定义了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坎德拉和摩尔7个基本单位。基本单位的量值由计量基准所保存及复现。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各国建立起了经典的计量基准。这些计量基准一般是根据经典物理学的原理,用某种特别稳定的实物来实现,故称为实物基准。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质量单位每五年复现一次。由于2003年年初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将参加国际关键性比对,故在此之前将我国质量单位量值重新复现。借此机会,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也将他们保存的两个国家公斤副基准砝码送来一起参与量值复现。本文介绍了此次基准复现的全过程和测量结果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质量单位每五年复现一次。由于 2 0 0 3年年初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将参加国际关键性比对 ,故在此之前将我国质量单位量值重新复现。借此机会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也将他们保存的两个国家公斤副基准砝码送来一起参与量值复现。本文介绍了此次基准复现的全过程和测量结果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UVA探测器照度响应度的量值复现方法与国际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UVA探测器照度响应度的量值复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比较了光源的光谱辐射照度法、探测器的绝对光谱响应度法、热释电探测器法、绝对辐射计法和与标准紫外辐射照度计比较法等5种方法的原理和测量结果.以此为理论基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参加了由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举办的国际上首次"UVA探测器的照度响应度国际比对APMP PR-S1".比对结果表明:在7个参加实验室中,NIM的量值与国际参考值最为接近,窄波段UV365照度响应度和宽波段UVA照度响应度与国际参考值的偏离量分别为-0.57%(k=2)和-0.53%(k=2).在特定条件下,宽波段紫外辐射度的量值复现不确定度也由原来的10%(k=1)改善为2.0%(k=1).  相似文献   

19.
光度计响应度国际比对方法和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光度与辐射度咨询委员会(CCPR)国际比对项目-光度计响应度的比对方案和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的复现方法,并对国际比对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1982年6月3—4日和8—9日,在国际计量局先后召开了第七次米定义谘询委员会(CCDM)和第八次单位谘询委员会(CCU)会议。世界各主要计量研究机构和有关的国际学术组织的科学家四十余人分别参加了会议。我国作为这两个委员会的正式成员,派代表出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