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少云 《江西建材》2014,(8):158-158
三维实体模型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分析设计方案的优劣,其在纵横断面图的绘制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纵横断面图又在公路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结合实践经验,简单阐述三维实体模型的基本概念,探寻公路设计中的三维实体模型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管网纵横断面分析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已获取城市地下管网数据后 ,如何进行数据挖掘 ,生成管线纵横断面图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设计了管线纵横断面的数据结构 ,断面与管线交点生成算法、交点定位算法以及线性内插算法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系统上 ,实现了管线纵横断面图的生成 ,断面图纵横坐标的分比例尺输出以及断面图形信息与属性信息的联合输出等  相似文献   

3.
长短腿配置方案通常由线路结构人员进行设计,但需要在勘测人员绘制的塔基断面图的基础上进行。基于测量、结构人员协同一体化设计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自动绘制塔基断面图,并根据塔基断面图自动配置长短腿高低基础的方法。基于Teigha技术开发塔基断面图自动出图以及长短腿自动配置软件,实现测量、结构人员的协同设计,达到塔基断面图自动出图以及长短腿自动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8)
在建立线路区域DEM的基础之上,首先根据工程实际设计采集断面线位置数据并存储为*.bln文件,然后用VB调用Surfer软件生成绘制断面图的基础数据(*.dat),再对*.dat进行处理生成用于AutoCAD绘制断面图的坐标数据。再用VB调用AutoCAD自动绘制断面图。满足了工程的需要,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AutoCAD VBA的公路施工横断面图的绘制和土方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凯 《城市勘测》2010,(4):133-136
路基断面图和土石方量是施工单位工程计量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施工特点,阐述了在AutoCAD平台下如何使用VBA开发适合施工单位的横断面图绘制和土方计算程序的一些问题。开发的程序使用方便,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省平型关某沉积型铁矿采空区的探测试验为例,介绍了地面瞬变电磁法在低品位铁矿采空区探测中的效果。通过岩样电性测试,获得了矿区电阻率参数,综合分析铁矿采空区的瞬变电磁电阻率异常特征,选择发射线框边长为50m,接收线框为20m的中心回线装置对已知采空区进行探测试验。通过试验证实,采空区在瞬变电磁中心回线衰减曲线响应、电阻率测深曲线、感应电压多测道曲线及电阻率断面图上均有明显的特征,最终通过电阻率断面图解释了高阻矿体中的不充水采空区边界,为采空区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剖面图、断面图.   剖面图、断面图是一种详图,同样是对细部的放大表现,目的和大样图一样.但大样图放大的是表面结构,而剖面图、断面图放大的是物体的内部结构,包括内部结构的材料和尺寸.剖面图、断面图是对平面图、立面图的一种补充,是不可少的一种图纸.从剖切方向来看,平面图上的剖切,得到的是立面剖切图,而立面图上的剖切,得到的或是平面剖切图,或是立面剖切图.剖面图根据需要,同样可以进行再剖切.平面剖面图的剖切,得到的仍然是立面剖面图,而立面剖面图的剖切,得到的或是平面剖面图,或是立面剖面图.表现剖面图及断面图,有以下几点须注意:……  相似文献   

8.
通过AutoCAD脚本调用功能,结合道路勘测断面图绘制流程,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开发,开发出了一套适用于纵横断面自动化绘制的程序,实现了在CAD环境下断面图绘制的自动化,解决了传统断面绘制工作量大、效率低下、易出错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贺玲玲 《山西建筑》2012,38(24):160-162
针对公路工程中的DTM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DTM用于公路勘测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CASS7.0为辅助设计软件,从三维立体图生成、纵断面图绘制、土方量计算和复杂断面图生成四个方面给出了DTM在公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对推进公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阶段绘制断面是测量专业的主要的内业工作之一,如何能够找到快速的方法正确的绘制出断面图,是笔者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现在列出以下几种绘制断面图的方法,希望能给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现行规范下考虑轴力与弯矩的相互作用,并兼顾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研究了截面屈服面在钢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中的新应用。首先选用截面组合思想构建轴力与弯矩的屈服面。接着,基于经典塑性理论建立截面恢复力模型,并给出了截面状态确定方法。然后阐述了基于力的梁柱单元状态确定过程及其对截面恢复力模型的调用。最后采用alpha-OS积分算法,对一个四层两跨钢框架开展了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截面轴力弯矩屈服面能很好地考虑轴力存在及变化对截面弯矩承载力的影响,基于屈服面的恢复力模型在计算精度上远高于塑性铰模型并逼近纤维模型,在效率上远高于纤维模型,可以用于钢框架的动力结构弹塑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半浸泡通电加速锈蚀法获得平均锈蚀率为0%~18%的钢筋,应用三维扫描的实物反求技术获得精确的锈蚀钢筋截面积数据,研究得到了平均锈蚀率与最大截面锈蚀率的关系,统计建立了锈蚀钢筋截面积概率分布模型;通过轴向拉伸试验研究锈蚀钢筋力学性能退化原因,定量分析锈蚀率与钢筋各力学特征值损失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锈蚀钢筋实际材料性能未发生改变,其名义屈服强度、名义极限强度由钢筋最小残余截面积决定;钢筋变形与钢筋残余截面积分布有关,与平均锈蚀率及最大截面锈蚀率的相关程度较低;锈蚀钢筋本构关系仍可采用未锈蚀钢筋的本构关系,并可通过残余截面积概率分布模型来反映锈蚀对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45个混凝土试件中135根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的加速锈蚀试验,采用研发的钢筋空间锈蚀形态测试装置和空间锈蚀特征参数分析方法,确定了混凝土中钢筋的空间锈蚀形态图像和空间锈蚀特征参数,进而定量分析了钢筋的质量锈蚀率与最大锈蚀深度、最小剩余截面积、最大截面锈蚀率和点蚀因子等空间锈蚀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为准确描述混凝土中钢筋的空间锈蚀分布形态提供了基础.结果表明:随着钢筋质量锈蚀率的增加,其最大锈蚀深度和最大截面锈蚀率呈线性增大,而最小剩余截面积和面积点蚀因子呈线性减小;随着钢筋最大锈蚀深度的增加,其最小剩余截面积呈线性减小;与光圆钢筋相比,带肋钢筋的非均匀锈蚀程度更高;与深度点蚀因子相比,钢筋面积点蚀因子与质量锈蚀率之间的相关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Q460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残余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国产Q460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采用分割法对6个不同截面尺寸的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测量数据,得到了不同试件全截面残余应力分布,研究了板件宽厚比、板件厚度等几何尺寸对残余应力的影响以及测量过程中人为产生的误差、截面板件间残余应力的相互影响及自平衡性等。试验结果表明:残余压应力与截面尺寸直接相关,残余拉应力与截面尺寸关系不大;采用分割法测量时人为操作产生的误差很小;截面4块板件的残余应力能够分别满足自平衡条件。提出了适用于Q460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模型和计算式,该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截面尺寸的影响,且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H.-L. Hsu  J.-W. Tsao 《Thin》2007,45(2):149-15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 hollow box sections. The test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combined load tests were used to defin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ember performance, sectional aspect ratios and the load combinations. It was found from the comparisons that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members decreased when the torsion magnitude was increased.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reduction in flexural strength increased when the sectional aspect ratio was increased. An empirical expression for estimating member performance under three-dimensional loads is proposed for design references.  相似文献   

16.
单层短肢剪力墙抗侧力体系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调加载方式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仿真分析了T形单层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从弹性应力状态到混凝土开裂直到破坏的全过程。在拟静力试验中,分别考虑了影响短肢剪力墙受力的墙肢截面高厚比、混凝土强度等级、连梁跨高比、轴压比等因素对短肢剪力墙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截面的墙肢高厚比由实际情况所决定,墙肢高厚比增加,其开裂和极限荷载会增加,且极限荷载增加速度比开裂荷载快。连梁的跨高比对试件的极限荷载的大小影响比较复杂,通过增加轴压比的方法提高试件极限荷载,比通过改变其他因素的方法更加有效。对短肢剪力墙截面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结果表明:翼缘正应力分布曲线基本上符合三次抛物线形状分布,腹板上的剪力流呈反对称分布。另外,腹板上的剪力流的分布形态基本不受构件肢长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在预应力管桩中预埋应力计测桩身轴力的现场试验方案,在静压桩贯入过程中测得桩身轴力,并进行了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测得不同分级荷载作用下的桩身轴力图,通过对桩身内力分析来研究管桩在压桩及静载试验过程中的受力机理。  相似文献   

18.
As compared with sectional walls, use of sectional monolithic retaining walls contributes to a reduction in concrete consumption, simplifies the laying of sectional blocks, and lowers permeability and the overall cost of construction work.Translated from Osnovaniya, Fundamenty i Mekhanika Gruntov, No. 2, pp. 13–14, March–April, 1992.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串联柱、并联柱的观点出发,根据侧移刚度相等的原则,提出了砖砌体抗侧移等效截面积的概念,给出了等效截面积的计算公式,将砖砌体侧移刚度的计算转换为等效截面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Conclusions 1. At the present time, sectional driven piles of continuous square cross section are economically the most expedient for foundations supporting large-panel 9- and 16-story apartment houses built on weak soils of considerable thickness (more than 12–16 m).2. Of the square sectional pile designs employed in the USSR, the most technically rational and economically effective design is the sectional driven pile with a socket splice.3. A material-technical base now exists for the widespread use of square sectional piles. General-contracting organizations maintain pile-driving equipment in their inventory, all reinforced-concrete-products plants produce square driven piles, and an effective and reliable splice design has been developed.4. To increase the installation efficiency of pile foundations for buildings constructed on weak soils of considerable thicknes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working drawings of type designs for square sectional piles, type plans for the foundations of apartment houses which are constructed of square sectional piles, estimated norms for their embedment at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ange of their rational application.Translated from Osnovaniya, Fundamenty i Mekhanika Gruntov, No. 2, pp. 23–26, March–April, 19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