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内由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饥饿等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以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为特征,硬肿面积越大,死亡率越高.常伴有低体温,重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我们用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5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硬肿症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一种常见病、重症病,常合并DIC或肺出血而死亡。本文采取前瞻回顾性分析我院1982年1月~1991年12月收治新生儿硬肿症8O例,以探讨赣州市及市郊新生儿硬肿症发病原因,为围产期保健及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和及早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肺炎、硬肿症是常见多发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病例并发肾功能损害。Grylack首先报道新生儿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我们对1988年10月至1990年10月于我院儿科住院的轻、中度新生儿肺炎75例及新生儿硬肿症42例进行了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尿液的测定,初步结果提示,新生儿在患上述疾病时,虽无少尿或无尿症状,但仍存在发生氮质血症及血清肌酐值升高等肾功能衰竭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彭贞香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3):104-104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受寒、早产、感染和窒息)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冬春两季多见,重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本病病死率高,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特点为多出生1周内发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发凉、变硬,呈紫红色,有时出现凹陷性水肿。硬肿常见于大腿外侧部、会阴部、面颊、上肢,严重时可累及全身,硬似板状。患儿反应低下,体温不升,哭声微弱,呼吸困难,或拒乳,尿少,严重时合并肺炎、败血症、心肌损伤及血管内凝血等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综合征,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常伴低体温,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1].以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为常见,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1一般资料 1.1观察对象对我院2009 -01~2011-04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息儿76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足月儿13例,早产儿63例,单纯新生儿硬肿12例,合并新生儿窒息26例,新生儿肺炎36例,新生儿败血症2例,根据分度标准:轻度12例,中度54例,重度10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娇莲 《黑龙江医学》2009,33(8):624-624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寒冷综合征,是由寒冷、早产、感染、缺氧等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发生于新生儿,尤其是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多在生后1周发生,寒冷季节多见。主要表现为体温低于正常、常〈35℃,皮肤冷硬、按之如橡皮样,多伴有凹陷性水肿,且患儿反应差、纳差、心率慢、呼吸表浅、尿少,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损害、无尿、肺出血或消化道出血,且易并发肺炎、败血症等,死亡率极高。因此,应早诊断、早治疗,护理得当可提高治愈率。现将我科2007年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患儿18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症状,发病率为6.8%,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此外,窒息、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等均是新生儿硬肿症可能导致的发病因素,严重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112例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以窒息和感染最常见,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多发生在出生后1周内(94.7%),3 d内发病多与窒息有关,4~7 d发病多与感染有关;重症新生儿硬肿症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肺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为最常见死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和七叶皂甙钠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结论 围生期治疗和护理保健是减少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关键,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和七叶皂甙钠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危及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健康的严重疾病。在我国农村仍常见,其发病率为6.8%。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可见诸多因素,如早产、感染、寒冷、窒息、热量不足等。其病理改变尤其是多器官损害是新生儿硬肿症病死率较高的重要原因。我院从1995年12月至1997年我们应用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硬肿症早期治疗,丹参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丹参能清除氧自由基,能降低血液粘滞度,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通过丹参注射液的早期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病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变硬,同时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受损,也称新生儿寒冷综合征[1].常见于早产低体重儿及有窒息史的新生儿.由于新生儿硬肿症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重症患儿常合并休克、DIC的发生,病死率高[2].为此,我科将2007年收治60例硬肿症的新生儿,分别用维生素E和韭菜液进行按摩硬肿处,观察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硬肿症在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目前缺乏特效药物治疗。沈晓明指出肿症在我国新生儿中发病率为6.7%,病死率占34%。我们从2003年开始对速尿治疗硬肿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经过2年多的临床详细观察,发现速尿对硬肿症有很好的疗效,而且经过远期随访没有发现副作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硬肿症多因有皮肤硬肿而得名,新的医学名称为新生儿寒冷综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ne),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结,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我院2003年以来收治了。5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 ,常伴有水肿和低体温 ,重症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多发生于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 ,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我们对近几年收治的 75例硬肿症病儿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根据新生儿硬肿症诊断及病情分度标准[1] 选择病儿 75例 ,男 41例 ,女 34例。所有病儿均有寒战、早产、窒息、产伤、感染、热量供给不足等病史。具有不吃、不哭、体温不升、皮肤硬肿表现。严重者可伴有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其中轻度硬肿症 2…  相似文献   

14.
多巴胺在新生儿硬肿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硬肿症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其发生率在我国为6 7% ,病死率占 34%。近年来 ,研究证实 ,新生儿硬肿症的严重程度除与硬肿范围、低体温密切相关外 ,也直接受并发器官功能损害所影响。据此 ,我们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同时 ,早期加用多巴胺 ,取得明显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90例 ,诊断及病情分度 ,按 1992年沈阳第二届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硬肿症诊治常规》为依据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其中早产儿 2 1例 ,足月小样儿 7例 ,足月儿 2例。发病日龄小于 3天 2 2…  相似文献   

15.
田七跌打霜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世杏 《广西医学》2003,25(2):258-258
硬肿症是新生儿 (尤其是早产儿 )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 ,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 ,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自 1 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共收治 5 6例硬肿症患儿 ,在传统治疗护理基础上对30例患儿行田七跌打霜外涂配合按摩治疗 ,疗效显著。现将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将 1 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 5 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研究组 ( A组 ) 30例 ,对照组 ( B组 ) 2 6例 ,两组患儿均参照 1 990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所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对我科2002年3月~2008年3月住院的9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病理新生儿患病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或感染是新生儿硬肿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病理新生儿的治疗及护理,可减少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硬肿症,常伴有低体温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其预后严重,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本院采用肝素钙与东莨菪碱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28例,其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尤其是中、重度硬肿症常伴有全身微循环障碍 ,可引起组织器官损伤发生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multipleorgandysfanctionsyndrome ,MODS) [1] ,也是重症硬肿症死亡的重要原因。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月间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 310例 ,其中中、重度硬肿症 6 9例 (2 2 3% ) ,临床均可见不等MODS的症状 ,现分析报告如下 ,以求进一步探讨重症硬肿症与MODS的关系。1 临床资料1 1 病例资料 本组 6 9例新生儿重症硬肿症患儿 ,其中中度硬肿 (硬肿面…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素佐治新生儿硬肿症25例观察解文才,陈友谊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受寒、早产、感染等)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和多脏器功能低下。为提高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疗效,我院1992年1月~1995年10月对收入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硬肿症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损伤,肺出血为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952003年收住院96例新生儿硬肿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