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为婴幼儿耳聋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也使早期听力筛选及时分辨外周或脑干的病变成为可能.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特征对婴幼儿耳聋早期评估的意义.设计 以诊断为依据的观察性研究.地点和对象 2000- 10/2003- 05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 80例,男 48例,女 32例,年龄 37周~ 4岁,平均 2.5岁.方法 采用丹麦 DANTEC KEYPOTNT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 80例有语言障碍的患儿进行 BAEP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 Ⅰ,Ⅱ,Ⅲ,Ⅳ,Ⅴ波潜伏期,Ⅰ~Ⅲ波峰间期,Ⅲ~Ⅴ波峰间期,Ⅲ~Ⅴ,Ⅰ~Ⅲ波峰间期比值.结果 80例 160只耳中,正常耳 30只,异常的 130只耳中周围性通路异常 92耳,蜗后病变 38耳.其中周围性通路异常分别为轻度 12耳、中度 25耳、重度损害 55耳.结论 BAEP检查可以判断早期婴幼儿耳聋听觉通路损害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崔穗晶  杜宝文  罗伟良 《新医学》2003,34(4):225-226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r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查对婴幼儿耳聋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拟诊为耳聋的患儿进行BAEP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耳中,异常90耳(90%)。根据BAEP表现分为两组:①周围性通路弄常,包括Ⅴ波反应阈异常而I~Ⅴ波的潜伏期正常;I波延长而Ⅲ~Ⅴ波潜伏期正常,共55耳(55%);②蜗后病变,I~Ⅴ波峰间潜伏期延长或I~Ⅲ波峰间潜伏期延长,Ⅳ~Ⅴ波峰间潜伏期延长或Ⅴ波缺失,共35耳(35%)。结论:BAEP检查是早期诊断婴幼儿耳聋以及判断听觉通路损害较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损伤听力障碍的客观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脑干听觉电位判断听力损伤程度的客观性、准确性方法:对1997-03/2004-07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收治的脑损伤后听力下降患者106例166只耳,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并分析其正常潜伏期和峰间期数据特征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06例166只耳令部进入结果分析71只耳为Ⅴ波反应阈异常,Ⅰ波全部缺失;44只耳为Ⅴ波反应阈异常血Ⅰ~Ⅴ波潜伏期正常;32只耳为表现为Ⅰ,Ⅲ,Ⅴ波引不出波形;15只耳为Ⅰ~Ⅲ波峰间延长,Ⅳ~Ⅴ波潜伏期延长听力损伤耳的各波潜伏期(Ⅰ,Ⅲ,Ⅴ)和峰间期(Ⅰ-Ⅲ,Ⅰ~Ⅴ,Ⅲ~Ⅴ)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潜伏期和峰间期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41~2.332,P&;lt;0.01)结论:通过对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能够反映从耳蜗至中腑听觉传导径路的相应神经结构的生物电变化,可根据此判断评价患者客观听力和相关部位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日本产的MEB-7102型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检测项目有Ⅰ波,Ⅲ波,Ⅴ波的峰间期及波峰潜伏期。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72%,主要表现以中脑下部损害为主,反应阈升高,Ⅰ波Ⅲ波Ⅴ波延长总计103耳次,各波峰间期有不同程度延长。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听力及脑干功能损害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干听觉电位判断听力损伤程度的客观性、准确性。方法:对1997-03/2004-07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收治的脑损伤后听力下降患者106例166只耳,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并分析其正常潜伏期和峰间期数据特征。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06例166只耳全部进入结果分析。71只耳为Ⅴ波反应阈异常,Ⅰ波全部缺失;44只耳为Ⅴ波反应阈异常而Ⅰ~Ⅴ波潜伏期正常;32只耳为表现为Ⅰ,Ⅲ,Ⅴ波引不出波形;15只耳为Ⅰ~Ⅲ波峰间延长,Ⅳ~Ⅴ波潜伏期延长。听力损伤耳的各波潜伏期(Ⅰ,Ⅲ,Ⅴ)和峰间期(Ⅰ~Ⅲ,Ⅰ~Ⅴ,Ⅲ~Ⅴ)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潜伏期和峰间期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41~2.332,P<0.01)。结论:通过对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能够反映从耳蜗至中脑听觉传导径路的相应神经结构的生物电变化,可根据此判断评价患者客观听力和相关部位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形反映相应神经核团的电活动,而中内耳三维CT重建可反映中内耳的结构发育情况,观察两者对婴幼儿听觉通路结构异常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0-10/2003-05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耳聋患儿20例,年龄≤4岁,首先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提示听觉通路下段异常然后以1.0mm层厚行双耳螺旋CT扫描并对中内耳结构行表面遮盖成像法三维重建,分析中耳听骨链及内耳结构的大小、形态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图形中各波潜伏期,峰间潜伏期,波形的可重复性,波Ⅴ反应阈值。结果:纳入分析20例40只耳。①中内耳CT三维重建:20例40只耳中,显示中和/或内耳异常率42%(17/40),其中中耳听骨链异常12耳,表现为慢性中耳炎听骨链异常8耳(胆脂瘤型6耳,肉芽肿型2耳),表现为中耳听骨链异常4耳。内耳先天性发育异常5只耳(表现为半规管发育细小或不全3耳,耳蜗发育不全2耳)。余23只耳未见异常。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20例40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表现异常率82.5%(33/40):其中Ⅰ波缺失,余波正常13耳,Ⅰ~Ⅴ波潜伏期缺失20耳。结论: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主要是通过短声刺激诱发脑干神经细胞产生电位记录,用于测试婴幼儿耳聋及高危儿,能客观地反映听力和听觉传导通路的病理障碍。②三维CT可更清楚地显示骨、砧骨及其关节的  相似文献   

7.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外周及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对40例胆红素脑病 的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并以同龄儿正常值为对照。【结果】BAEP异常率95%,主要 表现在Ⅰ、Ⅲ、Ⅴ部分或全部消失,各波潜伏期(pl)延长,Ⅲ~Ⅴ或Ⅰ~Ⅲ波间期延长,Ⅴ波反应阈增高等。 【结论】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外周及脑干听觉传导通路均有明显损害,BAEP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辅助诊断 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形反映相应神经核团的电活动,而中内耳三维CT重建可反映中内耳的结构发育情况,观察两对婴幼儿听觉通路结构异常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0-10/2003-05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耳聋患儿20例,年龄≤4岁,首先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提示听觉通路下段异常然后以1.0mm层厚行双耳螺旋CT扫描并对中内耳结构行表面遮盖成像法三维重建,分析中耳听骨链及内耳结构的大小、形态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图形中各波潜伏期,峰间潜伏期,波形的可重复性,波V反应阈值。结果:纳入分析20例40只耳。①中内耳CT三维重建:20例40只耳中.显示中和/或内耳异常率42%(17/40),其中中耳听骨链异常12耳,表现为慢性中耳炎听骨链异常8耳(胆脂瘤型6耳,肉芽肿型2耳),表现为中耳听骨链异常4耳。内耳先天性发育异常5只耳(表现为半规管发育细小或不全3耳,耳蜗发育不全2耳)。余23只耳未见异常。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20例40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表现异常率82.5%(33/40):其中Ⅰ波缺失,余波正常13耳,Ⅰ~Ⅴ波潜伏期缺失20耳结论: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主要是通过短声刺激诱发脑干神经细胞产生电位记录,用于测试婴幼儿耳聋及高危儿,能客观地反映听力和听觉传导通路的病理障碍。②三维CT可更清楚地显示骨、砧骨及其关节的解剖结构,且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其微细解剖结构间的三维空间关系,提高了因听小骨病变等骨性传导通路导致听力传导异常诊断的准确。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PD)是否存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损害。方法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15例。使用英国OXFORD公司的Medelec034W11B-V4.0多媒体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主要观察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PL),及Ⅰ-Ⅴ、Ⅰ-Ⅲ、Ⅲ-Ⅴ波的峰间潜伏期(IPL),双耳PL及IPL的耳间差(ILD),Ⅴ/Ⅰ波幅比值,及波形分化。结果PD患者BAEP异常率为3/15。异常者3例均Ⅲ-Ⅴ/Ⅰ-ⅢIPL>1。PD组Ⅴ波PL、Ⅰ-Ⅴ波IPL、Ⅲ-Ⅴ波IPL分别为(5.82±0.4)、(4.08±0.3)、(1.91±0.29)ms,对照组分别为(5.50±0.27)、(3.86±0.28)、(1.68±0.16)m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D组的Ⅴ/Ⅰ波幅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D组BAEP异常率与性别、年龄及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存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中枢段(高位脑干)损害,与年龄、病程等无关。BAEP检查可早期发现这一损害,可能作为评定PD患者病情敏感而客观的指标。R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糖尿病患者脑干功能损害的评定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BAEP检测,并与20例正常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BAEP的异常率为63.33%,并与其病程呈正相关,但与血糖浓度无相关性。其中Ⅲ、Ⅴ波潜伏期(PL),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期(IPL)较正常组延长,Ⅲ、Ⅴ波波幅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AEP对糖尿病脑干亚临床功能异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听神经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听神经瘤患者23例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23例患者中听力异常23例(26耳),占100%。其中轻度6耳,中度15耳,重度5耳。BAEP异常21例,占91.3%(21/23)。患侧Ⅰ、Ⅲ、Ⅴ波消失或分化不良17例,占73.90o(17/23);患侧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12例,占52.1%(12/23);对侧异常主要表现为Ⅲ~Ⅴ间期大于Ⅰ~Ⅲ间期17例,占73.9%(17/23)。【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敏感的检测方法,对听神经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日坚  马婉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547-2548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PD)是否存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损害。方法 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15例。使用英国OXFORD公司的Medelec034W11B-V4.0多媒体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主要观察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PL),及Ⅰ-Ⅴ、Ⅰ-Ⅲ、Ⅲ-Ⅴ波的间潜伏期(IPL),双耳PL及IPL的耳间差(ILD),V/I波幅比值,及波形分化。结果 PD患者BAEP异常率为3/15。异常者3例均Ⅲ-Ⅴ/Ⅰ-Ⅲ IPL&;gt;1。PD组Ⅴ波PL、I-V波IPL、Ⅲ-Ⅴ波IPL分别为(5.82&;#177;0.4)、(4.08&;#177;0.3)、(1.91&;#177;0.29)ms,对照组分别为(5.50&;#177;0.27)、(3.86&;#177;0.28)、(1.68&;#177;0.16)m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D组的V/I波幅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D组BAEP异常率与性别、年龄及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存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中枢段(高位脑干)损害,与年龄、病程等无关。BAEP检查可早期发现这一损害,可能作为评定PD患者病情敏感而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项目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指标影响的规律,以便将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推广应用.方法:于2005-04/07选择山东师范大学在校健康大学生志愿者175人为实验对象.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对体育系学生(n=125)及普通系学生(n=50)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记录分析,并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结果:175人均完成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体育系学生左右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Ⅲ波及Ⅴ波的潜伏期均明显长于普通系学生(P<0.05);左右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Ⅰ~Ⅲ波及Ⅰ~Ⅴ波的峰间期较普通系学生明显延长(P<0.05).②体育系及普通系学生左右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Ⅰ波、Ⅱ波的潜伏期以及Ⅰ~Ⅲ波的峰间期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普通系学生相比,田径专项学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Ⅲ波、Ⅴ波的潜伏期,Ⅰ~Ⅲ波、Ⅰ~Ⅴ波的峰间期显著延长(P<0.05);球类专项学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Ⅲ、Ⅳ、Ⅴ波的潜伏期,Ⅰ~Ⅲ波、Ⅰ~Ⅴ波的峰间期显著延长(P<0.05);与田径专项学生相比,球类专项学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Ⅲ波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④体育系学生,不管是田径项目还是球类项目的学生,其左右耳听觉反应时明显短于普通系学生(P<0.01).⑤无论是田径专项或是球类专项学生的听觉反应时较普通系学生显著缩短(P<0.05).结论:长期的体育运动可提高上橄榄体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球类运动对其的影响较田径运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间歇期偏头痛脑血管功能障碍及脑干功能改变。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偏头痛患首先进行经颅多谱勒超声(TCD)筛选,对TCD异常进行病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瞬目反射(BR)检查,并以同期50例健康志愿作为对照。结果:偏头痛间歇期存在颅内血管流速的异常改变,30例TCD异常的偏头痛中,BAEP异常12你,占40%。主要表现为Ⅲ波、Ⅴ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Ⅰ-Ⅲ波、Ⅲ-Ⅴ波波间期异常,均提示脑干病变。BR异常22例,占73.3%,其中R2、R2,均异常15例,提示三叉神经传入通路功能障碍。结论:偏头痛的TCD改变反映了颅内血管舒缩功能异常,BAEP和BR改变提示脑干功能损害,两可能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邹小英  赵倩  甘敏 《新医学》2012,43(7):463-466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患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32例确诊的脑性瘫痪患儿的BAEP,分析其波形、波峰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及波幅比值等异常情况。结果:132例BAEP总异常率为83.3%(109/132),其中Ⅴ波异常103耳、Ⅲ波异常94耳、Ⅰ波异常38耳(包括重叠异常)。Ⅴ波反应阈值可疑异常31例(23.5%)、轻度异常51例(38.6%)、中度异常21例(15.9%)、重度异常6例(4.5%)。结论:脑瘫患儿BAEP异常率高,主要表现为中枢性听觉传导功能障碍,早期检测BAEP有助于其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糖尿病患脑干功能损害的评定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进行BAEP检测,并与20例正常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BAEP的异常率为63.33%,并与其病程呈正相关,但与血糖浓度无相关性。其中Ⅲ、Ⅴ滤潜伏期(PL),I-Ⅲ、Ⅲ-Ⅴ、I-Ⅴ峰间期(IPL)较正常组延长,Ⅲ、Ⅴ波波幅降低,均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BAEP对糖尿病脑干亚临床功能异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检测了3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以及36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发现胆红素脑损伤主要表现为Ⅰ、Ⅴ波潜伏期延长,Ⅲ~Ⅴ波及Ⅰ~Ⅴ波峰间或异常,异常BAEP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患儿胆红素浓度的升高,异常BAEP发生率逐渐增加。本文结果表明,BAEP检测是早期发现无症状性胆红素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可随访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突聋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突聋组患者结合正常对照,进行了BAEP分析。结果 突聋患者,BAEP各波潜伏期、Ⅰ-Ⅴ峰间期、Ⅲ-Ⅴ/Ⅰ-Ⅲ比值明显长于正常人(P<0.001)。结论 对突聋患者,应常规检查 BAEP,若峰间期异常应行CT或MRI 检查。  相似文献   

19.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健梅  冼珊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622-2622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价值。方法 对5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日本产的MEB-7102型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检测项目有I波,Ⅲ波,V波的峰间期及波峰潜伏期。结果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72%,主要表现以中脑下部损害为主,反应阈升高,I波Ⅲ波V波延长总计103耳次,各波峰间期有不同程度延长。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听力及脑干功能损害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安淑玲  张丽  李文丽 《中国康复》2002,17(1):10-11,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正常值。为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国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NGT型脑干反应测听仪对出生1-7d的43例新生儿进行BAEP检测,以声强70dB的短声分别刺激左右耳,对其中符合正常新生儿标准的31例(63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BAEP出波率:70dB BHL出波率为100%。(2)波潜伏(PL)发育:Ⅰ、Ⅲ,Ⅴ波各波潜伏期与成人正常值明显不同(P<0.0005)。(3)波间期(IPL)发育: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参数与成人正常值亦有明显不同(P<0.0005)。结论:正常新生儿BAEP参数与成人BAEP正常值明显不同,对31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检测,取得了正常新生儿BAEP参数,对诊断新生儿疾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