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云南烟区烤烟品种K326主要化学成分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云南省主产烟区烤烟品种K326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与津巴布韦烤烟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南烤烟K326主要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较高,总氮含量、烟碱含量、氯含量、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均较适宜,氯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总氮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K326烤烟不同等级间差异显著,钾含量、氯含量和钾氯比在不同等级间差异不显著,钾含量、糖碱比、钾氯比在不同地区间差异显著,其他化学成分指标在不同地区间差异不显著;K326烤烟的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钾氯比显著高于津巴布韦烤烟,其氯含量、氮碱比显著低于津巴布韦烤烟.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利用云南烤烟原料,分析了云南省主产烟区烤烟13个主要化学指标在不同地区、不同部位、不同年份的变异.结果表明: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总体较高,烟叶钾氯比和两糖差变异较大,氮碱比较为适宜;不同地点间烤烟总糖、还原糖、钾、蛋白质、钾氯比、施木克值差异显著;不同部位间烤烟除氯、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年际间烤烟钾、氯含量表现较不稳定,但钾氯比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临沧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特征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云南省临沧市烤烟化学成分特征与空间分布,测定了临沧市7县1区的B2F,C3F,X2F 3个等级189个烤烟样品还原糖、总糖、烟碱、总氮、钾与氯含量,并应用模糊数学、多元统计分析与地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①临沧市烤烟总氮、烟碱、钾、氯含量以及钾氯比均在适宜范围内,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稍高,氮碱比略低。②等级间除还原糖与氯外,其余指标差异显著;品种间仅总糖与氯差异显著;县(区)间除总氮外,其余指标差异显著。③临沧大部分烟区的烟样化学成分综合指数较高,其中,镇康县、沧源县与临翔区化学成分综合指数最高,凤庆县最低。  相似文献   

4.
湖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年度间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烟区18 个植烟县的2005-2009 年共计234 个初烤烟叶B2F、C3F、X2F 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烤烟化学成分平均值基本都在优质烟的适宜值范围内,总糖、还原糖、总氮的变异较小,氯、钾氯比、糖碱比的变异较大。(2)湖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变异性在各年度表现不同,各年份各部位等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异不同。总体来看,年度内氯、两糖差的变异较大,总氮、还原糖、总糖的变化较小。(3)湖北烤烟B2F 等级年度间总糖、总氮、钾、氮碱比、糖碱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钾氯比达到显著差异。C3F 等级年度间总糖、总氮、氮碱比、糖碱比、钾氯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氯达到显著差异。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呈下降趋势,钾含量呈上升趋势。X2F 等级年度间总糖、总氮、钾、糖碱比、钾氯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氯、氮碱比达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焦油量烤烟化学成分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湖南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样本按高、低焦油释放量进行分组,分析了不同烤烟焦油释放量组别的烟叶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高焦油组烟叶烟碱含量显著高于低焦油组;高焦油组烟叶钾含量显著低于低焦油组;高焦油组烟叶糖碱比值、氮碱比值、钾氯比值的平均值比低焦油组高,但差异不显著;高低焦油组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氯含量及两糖比值的差值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大理州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可用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大理州主产烟区12个县(市)5个烤烟品种的4个等级(B2F、C2L、C3F和X2F)2077个烤烟样品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应用模糊数学对其可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大理州烤烟具有总糖含量(均值为30.9%)以及糖碱比(均值为16.9)较高,氯含量较低(均值0.32%)的特点;(2)大理州烟叶氯离子和钾氯比在等级间差异不显著,总氮含量在品种和产地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化学成分在等级、品种、年份和产地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3)产地间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表现为:宾川>南涧>巍山>弥渡、永平>洱源、祥云>鹤庆、漾濞、云龙>大理>剑川;(4)等级间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表现为:C3F>C2L>B2F>X2F;(5)品种间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表现为:红花大金元>K326>NC82>云烟87>云烟85.  相似文献   

7.
曲靖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及其对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模糊数学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代表烟叶质量状况的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值),对曲靖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化学成分对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曲靖烟叶烟碱、钾、氯含量和氮碱比适中,总糖、还原糖含量和钾氯比、糖碱比偏高,总氮和淀粉含量稍低.②曲靖烟叶氯含量在等级间差异不显著,总氮含量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氮碱比在品种间和产地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化学成分在等级、品种和产地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等级间表现为:C3F>B2F>X2F,品种间为:K326>红大>中烟100>云烟85>云烟97>云烟87>NC 102>NC297,产地间为:师宗县>罗平县>麒麟区>陆良县>宣威市>沾益县>会泽县>马龙县.③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曲靖烟叶化学成分主要影响感官评吸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灰色、燃烧性、劲头和香气质.  相似文献   

8.
烤烟化学成分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烤烟育种中的亲本筛选与组合配制,选育出化学成分协调的烤烟新品种(系),利用6个烤烟品种(K326、6388、RG17、K8、净叶黄和南江3号)按Griffing方法(Ⅱ)完全双列杂交配制出30个杂交组合,并对烟叶的烟碱、总氮、总糖、钾、氯、氮碱比、糖碱比和钾氯比等8个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初步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间的所有性状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亲本间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SCA)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除氮碱比指标外的其他化学成分指标GCA方差均大于SCA方差,表明对本试验中烤烟绝大部分化学成分指标性状而言,亲本选择比组合配制更重要。对于GCA效应,RG17和南江3号品种分别具有提高钾和钾氯比的潜力,而6388则具有降低氯含量的潜力。基于烤烟化学品质目标分析SCA效应,30个组合中以K326×南江3号、净叶黄×南江3号和K8×净叶黄3个组合表现最佳,其次是K326×净叶黄和K8×RG17两个组合。化学成分指标性状间的遗传力存在较大差异,狭义遗传力以钾最大(33.82%),总糖最小(1.37%),而广义遗传力以氯和钾最大,分别为51.84%和50.04%,总糖最小(15.08%),只有钾的狭义遗传力占广义遗传力的比例超过了50%,说明钾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这有利于培育高钾品种,且适宜进行早代选择,对于其他化学成分指标性状,在性状基本稳定的时期进行株系选择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全国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年度间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全国初烤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年度间变化和现状,对2007-2013年我国12个烟草主产区的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协调性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3的7年时间内,全国初烤烟叶氯含量和钾氯比两项指标的离散程度较大,初烤烟叶的糖碱比、总钾含量、烟碱含量变异系数中等,总糖、还原糖、总氮、两糖比4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最小;全国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协调性较好,钾离子呈现上升趋势;初步认为全国初烤烟叶还原糖含量、氯离子含量、两糖比年度间变化明显。在全国范围内,初烤烟叶还原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氯离子含量呈升高趋势,两糖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和福建烟区2012-2013年共计337个初烤烟叶样品进行了感官评吸和内在化学成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t显著性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评吸结果表明:云南和福建烤烟均呈现清香型风格特征,并伴有清甜香、干草香和焦香为主的香韵特征,但有明显的差异,且两产区烤烟清甜香和青滋香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云南烤烟清甜香韵特征较福建烤烟更为明显,而福建烤烟青滋香韵特征较云南烤烟更为明显。内在化学成分相关分析表明:两产区烤烟中最为显著化学成分差异主要表现为福建烤烟钾的含量显著高于云南烤烟,但云南烤烟氯的含量则高于福建烤烟。结合香韵与内在化学成分相关分析表明:云南烤烟清甜和青滋香韵与还原糖、钾和钾氯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福建烤烟清甜和青滋香韵与各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因此,青滋香韵可以作为区分云南和福建烤烟香韵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玉溪市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化学指标差异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玉溪市烤烟烟叶的品质特征,为卷烟工业主要烟叶原料的种植、叶组配方及卷烟生产等提供数据支撑,检测了2009-2012年云南省玉溪市9个烤烟种植区主栽的K326、KRK26、NC297、NC71和红花大金元(红大)5个烤烟品种25430个烟叶样品的主要化学指标,对化学指标和协调性指标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并分析了2012年5个品种烟叶的外观和感官质量等。结果表明:①玉溪烤烟烟叶总体上烟碱、总糖、氯和氧化钾质量分数4个指标基本在红塔集团要求的适宜范围内,两糖差、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两个指标与红塔集团对烟叶质量目标要求的符合性较低。②5个品种烟叶化学指标及其协调性指标存在差异,K326表现为高氮低钾;KRK26表现为高糖、氯和钾,低氮,氮碱比、钾氯比和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较小,两糖差较大;NC297表现为低氯、氮碱比和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较小、两糖差较大;NC71表现为高烟碱、高氮、低糖,糖碱比和两糖差较小;红大表现为低烟碱和氯,高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和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较大,两糖差较小。③5个品种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品种间有一定差异;感官评吸综合品质较高,较好地保持了各品种特色,符合红塔集团对烟叶原料的需求标准。   相似文献   

12.
揭示云南宣威烤烟清香型风格形成的化学成分基础,选择22个植烟乡(镇)上部叶代表样品158份,综合应用相关分析、多元方差分析,研究了主要化学指标与其清香型风格典型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清香型风格典型性较高的宣威上部叶具有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及糖碱比、两糖差值较高,烟碱、总氮、挥发碱、莨菪亭、钙、氯、硫含量相对较低的特点,但上部叶清香型风格典型性随不同范围化学指标变化的趋势并非线性。清香型风格典型性相对较高的上部叶主要化学指标范围为:总糖27%~37%、还原糖21%~30%、淀粉4%~6%、两糖差2%~12%、总氮1.6%~2.0%、总植物碱2.2%~3.8%、挥发碱0.30%~0.45%、糖碱比8~12、莨菪亭0.05~0.09 mg/g、钙、氯、硫上限分别为3.2%、0.4%、0.6%。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通过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恰当评价烟叶内在品质 ,采用集对分析的同异反态势排序法对 2 0 0 1年河南 8个烟区 2 8种C3F烟叶的 6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这 6项化学成分指标值的优劣排序为 :烟碱 >氯 >还原糖 >氧化钾 >淀粉和总氮。结论是这些C3F烟叶的烟碱、氯和还原糖含量与优质烟标准较接近 ,氧化钾、淀粉和总氮含量相差较大 ,需要采取有关的生产和加工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烟叶柔韧性与内在品质的关系,优化烤烟外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我国6个生态二级区上部和中部不同质量梯度烟叶样品,采用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回归分析,研究了烟叶柔韧性与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烟叶柔韧性区域差异明显,渝东南烟叶柔韧性好,豫西、湘南烟叶次之,而滇东和豫中地区烟叶总体一般。烟叶柔韧性分值与还原糖、总糖含量,糖碱比值和两糖比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烟叶柔韧性分值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干燥感、回甜感等感官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发现,部分地区柔韧性对还原糖含量、香气质和感官综合品质分值变异的贡献率大于其他外观指标。烟叶柔韧性能够较好地表征内在品质,可用于优化烤烟外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浓香型产区洛阳中部烟叶的120份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了常规化学指标与浓香型彰显度的关系。运用回归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总植物碱的含量在2.0%~2.5%、钾含量在1.6%以上、糖碱比在10左右、钾氯比在5~7、氮碱比在0.7左右时浓香型风格彰显度较高。经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风格彰显度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回归模型,分析了风格指标和化学成分指标的相关关系,得出浓香型彰显度与总植物碱和糖碱比呈正相关,与氯、钾氯比、氮碱比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烤烟烟叶理化特性对烟气烟碱、CO、焦油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对河南不同产地、津巴布韦和巴西的烤烟烟叶中的焦油、烟气烟碱、CO等有害成分的释放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对烟叶的填充力、静燃速率和化学成分中的还原糖、总氮、烟碱、K2O、Cl^-、SO4^2-及有机钾与烟气有害成分影响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烤烟烟气有害成分含量高于漳巴布韦、巴西。烟气有害成分与烟叶的K2O、有机钾、还原糖/烟碱和K/C1、静燃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烟碱、Cl^-、SO4^2-呈显著正相关;烟气有害成分与还原糖与上部烟呈显著负相关,与中部烟和全部样品比较相关性不明显;烟叶填充力也呈类似结果;说明与烟叶燃烧性有关的因素对烟气中有害成分含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烟叶产区烤烟化学成分特征与可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我国主要烟叶产区烤烟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可用性,测定和计算了全国12个主要的种植省区102个县级产区不同部位不同品种烟叶6种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总氮、氯和钾)及3种衍生指标数值(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通过隶属度函数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并运用秩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地统计学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①我国烟叶质量总体上较好,但优质烟叶较少,部位间差异较大,品种间差异较小,与国外主流烟叶相比,我国烟叶呈现出糖含量、糖碱比、钾氯比较高,而氯含量较低等特点;②我国大部分地区烟叶氯含量偏低,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部分地区烟叶氯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河南省附近;③与其他文献相比,本研究构建的CCUI其拐点和权重的选择更符合实际,指向性更好,同时我国CCUI地统计学分布图,为卷烟工业企业采购原料和叶组配方的选择提供了参考。④上部、中部、下部烟叶CCUI分布和高低有明显区别,且中部 > 下部 > 上部,并首次提出了下部烟叶CCUI最能反映烤烟区域生态适应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我国烤烟主产区烟叶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释放量的差异及主要的影响因素,选取了我国5个主产区,上中下三部位的烤烟烟叶作为试验材料,测定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和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释放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区间氢氰酸释放量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其中黄淮烟区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产区;部位间氢氰酸释放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主流烟气中氢氰酸释放量与烟叶中总植物碱、挥发碱、氨、总氮以及氨基酸等含氮类物质以及丙二酸和氯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以及钾氯比呈显著性负相关。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主流烟气中氢氰酸释放量的主要因素为:总氮>总植物碱>脯氨酸>氨>氯。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主流烟气中氢氰酸释放量的回归模型,该模型能够解释61.3%因变量的变化,准确预测仍需综合其他因素进一步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