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事业迅猛发展,桥梁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和提高,因此客观上要求桥梁抗震效能的增强与改善。本文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第一部分强调了加强桥梁隔震设计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桥梁隔震设计的相关理论,在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桥梁隔震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秦慧  张润钢 《科技信息》2010,(3):295-295,330
隔震技术在桥梁上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桥梁体系的抗震性能.目前隔震技术在桥梁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种隔震装置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桥梁的隔震中。本文主要介绍了桥梁隔震技术的基本理论,并参考先关文献资料总结和阐述了桥梁隔震设计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桥梁设计环节的优化,我们要进行隔震设计系统的应用,促进其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系协调。以稳定我国的城市交通系统有效发展,实现其桥梁的有效应用,稳定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深化,社会对于桥梁工程的抗震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需要进行桥梁设计工程中的隔震设计环节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以对比欧洲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与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方式,就欧洲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应用范围,基本要求,依照标准,地震作用,分析方法、延性与隔震设计方法等方面作简单介绍,对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规范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延性与隔震设计方法应是桥梁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规则隔震桥梁结构简化为2自由度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进一步将以隔震模态为主的2自由度隔震桥梁结构简化为双线性的单自由度隔震系统,考虑了隔震支座的双线性特性,并计入了隔震支座下部结构质量及墩柱粘滞阻尼比等参数对结构响应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力学模型,重点讨论了隔震支座的剪切位移延性、硬化刚度比、隔震桥梁结构的质量比、隔震模态周期、墩柱周期及其粘滞阻尼比等参数对隔震桥梁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对隔震支座设计参数的选取给出了合理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四川汶川穗威大桥引桥减震隔震设计的过程和思路.通过静力分析得到隔震支座的规格和铅芯的直径,然后采用反应谱设计方法计算出桥梁满足大震作用时梁体8 cm变位所需阻尼系数,以及桥墩的内力,并通过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桥梁在大震条件下梁体8 cm的变位和桥墩75%的减震率要求.最后对桥墩承载力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在强震作用下,桥墩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其设计过程可为桥梁的消能减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隔震技术首先在新西兰进行开发,后来相继在日本、台湾得到发展。中国是在六十年代出现沙垫层基础隔震方法,并广泛应用在建构筑物、设备、桥梁、电器仪表、大型计算机系统等领域,在经历大地震的考验后,人们确认隔震技术在减轻地震灾害中发挥了抗震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隔震技术的开发应用是抗震设计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连续梁桥的减隔震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桥梁减隔震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连续梁桥在地震作用时受力的特点,对连续桥梁的固定支座进行了减隔震设计,将原来的固定支座改为相对固定.对该桥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表明,采取减隔震措施后,固定墩的受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主梁的纵向位移以及梁、墩的相对位移虽有所增大,但即使在8°的地震荷载作用下,位移幅度仍在支座允许的位移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李岩 《科技咨询导报》2010,(32):37-37,39
本文对"隔震"与"减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说明,对结构抗震设计和隔震设计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建筑基础隔震技术以及隔震层设计及选用的原则,对建筑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隔震设计过程对该结构的动力分析方法及过程。  相似文献   

11.
吴运达 《科技资讯》2010,(30):76-76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国家之一,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在地震中发生破坏,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文章主要介绍了常用的减隔震装置、桥梁减隔震设计的原理以及基于能量谱的桥梁隔展设计。  相似文献   

12.
采取减隔震措施满足大型桥梁结构抗震要求的设计方法近年来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大型减隔震桥梁减隔震设计分析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在阐述国内外桥梁减隔震设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作者近年来的工作成果,提出了解决方案及原则建议.作为结构地震反应激励源的地震动输入,应能同时具有工程场地针对性和反映大型桥梁结构时、空效应的特殊性;建立合理可靠结构分析模型的难点是充分考虑模型的非线性,结构阻尼比、桩-土共同工作以及连接构件的模拟方法也是建模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内容;选择求解减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力学分析方法的前提是能准确描述结构非线性反应过程,但同时也应能兼顾到高效、快捷.  相似文献   

13.
以福州市闽侯县某多跨预应力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建立空间动力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并自定义隔震率分析采用摩擦摆支座不同布置形式的隔震效果,研究了支座参数、桥墩高度等因素对桥梁隔震效果的影响,得出多跨预应力连续梁桥隔震设计参数的选取原则,可为同类型桥梁的隔震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高地震烈度区受速度脉冲效应的近断层地震动作用的桥梁抗震问题,提出铅芯橡胶支座和拉索限位器以及与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抗震相配合的组合减震系统.在性能抗震设计框架下,分别提出了组合减震系统在多遇地震、偶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多级性能目标量化设计准则.对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实例桥梁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验证了性能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确保减隔震桥梁在地震作用下发生预期性能,从桥墩配箍率、伸缩缝间隙、盖梁支承长度和竖向限位等方面提出相对量化的构造细节设计,初步实现高烈度区临近断层公路桥梁基于性能的减隔震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以对比欧洲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与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方式,就欧洲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应用范围、基本要求、依照标准、地震作用、分析方法、延性与隔震设计方法等方面作简单介绍.对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规范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延性与隔震设计方法应是桥梁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组合隔震的设计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高层组合隔震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具有更加完善的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对高层隔震体系上部结构设计和隔震层设计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高阶振型和高阻尼对隔震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隔震体系上部结构竖向构件布置的基本原则,分析了隔震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各类隔震装置的配置方法.根据以上基本理论,将基于性能的组合隔震设计方法应用于目前国内最高的高层隔震设计中,充分考虑纯天然橡胶隔震支座、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滑移隔震支座和黏滞阻尼器的性能特征,将其按照相关组合原则配置于隔震层中.通过分析表明各类隔震装置充分发挥了设计性能,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工作状态稳定,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有了明显的降低,各项性能目标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最后对高层隔震结构的相关构造要求进行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考虑高铁桥梁结构自身和地震动的不确定性,采用SAP2000分别建立隔震与非隔震高铁桥梁模型,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法建立试验样本,对桥梁结构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分别建立以墩柱位移延性系数和支座剪切位移为输出的响应面函数。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获得隔震与非隔震桥梁构件的易损性曲线;基于结构易损性和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分析,得出桥梁结构在其全寿命期内的总费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法得到响应面函数的方法,可以大幅提高高铁隔震桥梁易损性分析的计算效率;隔震墩柱发生各级破坏的超越概率均明显低于非隔震墩柱,说明摩擦摆隔震支座通过延长结构周期和摩擦耗能对高铁桥梁墩柱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隔震桥梁全寿命期内地震经济损失、检修费用及全寿命总费用等均低于非隔震结构,说明隔震桥梁在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好。  相似文献   

18.
关于桥梁抗震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总体介绍了桥梁的抗震设计原则,然后介绍了桥梁抗震概念设计、延性抗震设计、多阶段设计方法、减隔震结构的应用等几种当前应用较多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关键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层建筑隔震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就规范中隔震设计方法的主要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采用规范设计反应谱进行高层隔震结构分析时,必须充分考虑结构高阶振型的影响,否则会大大低估结构减震效果.时规范中不同阻尼比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修正方法进行讨论,对规范中采用的阻尼调整和形状参数提出修改建议.指出了规范中容易导致隔震支座受拉的不合理规定,提出了改进后的结构布置原则.并对规范中隔震支座面压控制的计算方法提出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钢管混凝土刚性系杆拱桥抗震设计中由于跨度大和简支特点对支座要求很高。以某下承式钢管混凝土刚性系杆拱桥为工程背景,探讨了弹塑性防落梁球型钢支座在该桥抗震设计时的减隔震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以E1地震波作用下的固定支座受力情况为依据,选取的减隔震支座参数合理;安装该减隔震支座后,桥梁下部结构在罕遇地震波作用下关键截面剪力减小比例为22.88%~35.54%,弯矩减小比例为18.73%~32.14%,该支座减隔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