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了解江宁区脑卒中发病现状和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江宁区5个街道筛查5 802人常住居民40岁。结果共筛查出脑卒中高危930人(16.0%)。高危人群的高血压病(72.2%)、缺乏锻炼(48.2%)、血脂异常(33.8%)、吸烟(24.2%)、脑卒中家族史(22.9%)、超重或肥胖(19.8%)、糖尿病(18.7%)、房颤或明显的脉搏不齐(5.6%)等危险因素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高危人群(P值均0.01)。结论江宁区40岁常住居民存在一定水平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应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昌市东湖区江铃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脑卒中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对江铃社区4 349例常住居民进行筛查,采用x2检验等方法分析社区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筛查出562例脑卒中高危者,检出率为12.9%。居前5位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缺乏运动、血脂异常、吸烟和明显超重或肥胖。不同性别居民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和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居民高血压、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及房颤或脉搏不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居民脑卒中高危者进行有针对性干预,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7,(6):844-84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桃源社区40岁以上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了解我市本土化的脑卒中高危因素顺位及其人群分布情况,为制定社区居民脑卒中特异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桃源社区4 006例40岁以上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所有筛查对象均使用统一的脑卒中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初筛,并进行初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对初筛判定为高危风险的人群进一步进行高危人群复筛。结果本社区4 006例筛查对象中的脑卒中风险因素顺位依次为血脂异常、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育锻炼少、吸烟、脑卒中家族史、糖尿病、房颤、脑卒中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人群中具有1项、2项、3项、4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分别有1 275、878、429、278例;研究对象中,男性组的高血压、异常血脂、糖尿病、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育锻炼少、脑卒中家族史、脑卒中病史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组(P<0.05);明显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在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之间检出率均较高(P<0.05);40~69岁组,血脂异常、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01);筛查人群中有76人被诊断为脑卒中,脑卒中粗患病率为1.90%;脑卒中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低危人群2 791人(69.67%),中危人群493人(12.31%),高危人群646人(16.12%)。结论桃源社区≥40岁人群脑卒中粗患病率为1.90%,与2012年全国粗患病率接近(1.96%);血脂异常、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为影响该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大连市脑卒中筛查人群和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及其分布特征,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要求,2013年10月—2015年9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大连市40岁以上常住人口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工作。 结果 2013年10月—2015年9月累计完成筛查任务12 041人,脑卒中高危人群1 948人,检出率16.18%,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者1 531人(检出率12.71%)。筛查人群中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是缺乏运动(35.57%)、高血压(22.43%)、超重或肥胖(19.56%)、血脂异常(17.64%)、吸烟史(11.46%)、糖尿病(7.91%)、脑卒中家族史(6.38%)、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5.73%)和既往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病史(3.46%)。其中城市的缺乏运动、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暴露率(分别为42.92%、24.12%和20.63%)高于乡镇(分别为24.34%、19.85%、13.07%);而乡镇的超重或肥胖、脑卒中家族史的暴露率(分别是22.41%、9.95%)高于城市(分别是17.69%、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 948例高危人群中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是既往脑卒中或TIA病史(15.55%)、高血压(7.70%)、血脂异常(6.93%)、缺乏运动(6.16%)、脑卒中家族史(4.77%)、超重或肥胖(4.16%)、糖尿病(3.64%)、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3.44%)、吸烟史(2.67%)。乡镇高危人群中既往脑卒中或TIA病史、卒中家族史(分别为18.38%、7.06%)的暴露率高于城市(分别为13.78%和3.34%),城市高危人群中缺乏运动(7.02%)的暴露率高于乡镇(4.79%),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强大连地区筛查人群和高危人群中暴露率较高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管理,控制危险因素水平,进一步提高脑卒中防治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和掌握北京市房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房山区户籍>45岁居民6 342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6 342名居民中有1 853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9.22%。高危人群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205人,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者1 648人。在1 648名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的高危人群中,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缺乏锻炼、脑卒中家族史、吸烟、房颤暴露率分别为85.62%、77.55%、40.96%、36.59%、35.38%、33.07%、32.89%、3.16%;女性高危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锻炼、脑卒中家族史危险因素暴露率高于男性,男性高危人群吸烟率高于女性;高危人群的慢性病共患暴露率较高。结论房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整体暴露水平较高,应积极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高危人群的血压、血糖和体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为制定精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风险评估表于2016年1—12月调查丽水市城郊社区居民6 445例,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及共患情况。 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21.88%,危险因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高血压病(86.88%)、运动缺乏(76.38%)、超重或肥胖(60.57%)、吸烟(40.92%)、糖尿病(33.97%)、血脂异常(27.52%)、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12.27%)、脑卒中家族史(9.36%)。女性高血压病(92.36%)、血脂异常(30.38%)、糖尿病(41.26%)、超重或肥胖(66.04%)、运动缺乏(79.63%)的检出率均高于男性(高血压病82.95%、血脂异常25.46%、糖尿病28.75%、超重或肥胖56.64%、运动缺乏74.06%)(χ2高血压病=26.65,P<0.001;χ2血脂异常=4.19,P=0.041;χ2糖尿病=23.93,P<0.001;χ2超重或肥胖=12.70,P<0.001;χ2运动缺乏=5.90,P=0.015)。高血压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运动缺乏随年龄的升高检出率升高(χ2高血压病=36.55,P<0.001;χ2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76.10,P<0.001;χ2运动缺乏=84.66,P<0.001)。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共患组合是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33.83%),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间检出率均较高。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和高血压+吸烟+运动缺乏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和高血压+血脂异常+运动缺乏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需要根据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特征制定精准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7.
陈璐  施建锋  任杰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2):1526-1528
目的 了解南京市秦淮区老年人群脑卒中高危人群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6—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秦淮区12个社区1 528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采用“8+2”脑卒中风险评估分级标准确定高危人群。 结果 纳入的1 528例研究对象中,检出脑卒中高危人群386人,检出率为25.26%。男、女性别检出率分别为27.41%、2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7, P=0.020);研究对象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随年龄逐渐上升(χ2趋势=13.385, P<0.001),但随着学历升高、收入增加,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逐渐降低(χ2趋势分别为12.121、9.791, P值分别为<0.001、0.002)。386例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50%的分别为高血压(87.56%)、血脂异常(73.32%)、超重/肥胖(66.56%)和缺乏体育锻炼(55.70%);男性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50%的分别为高血压(84.21%)、血脂异常(77.73%)、超重/肥胖(70.85%)、抽烟(53.44%)和缺乏体育锻炼(53.23%);女性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50%的分别为高血压(93.53%)、血脂异常(65.47%)、缺乏体育锻炼(61.87%)和超重/肥胖(58.99%)。 结论 南京市秦淮区老年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和缺乏体育锻炼4个方面危险因素处于较高暴露水平,男性高危因素增加吸烟。提示应强化南京市秦淮区老年人脑卒中预防与控制,针对高危人群主要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2020年沈阳市大东区东塔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5月在沈阳市大东区东塔社区抽取3 869例居民开展调查。筛查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分析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3 841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9.28%(3 841/3 869)。有效问卷中检出高危人群962例,总检出率为25.05%(962/3 841)。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检出率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其中男性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高于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缺乏运动、血脂异常及糖尿病的暴露率在不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明显超重或肥胖及血脂异常的暴露率在不同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20年沈阳市大东区东塔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和危险因素暴露率均处于中等水平,应根据高危人群的具体危险因素制订精准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建立甘肃省兰州地区脑卒中防控数据库,对兰州地区城市和农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为兰州地区脑卒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2016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兰州市城关区临夏路社区、榆中具三角城乡2个社区抽取≥40岁5 341名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对调查的高危人群登记编码,并填入建立的脑卒中防控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5 341名筛查对象中,城市居民3 796名,其中脑卒中高危人群982名(25.9%),农村居民1 545名,其中脑卒中高危人群281名(18.2%),城市脑卒中高危人群所占比例高于农村人群,年龄大于农村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兰州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前5位依次为:高血压(70.7%)、明显超重或肥胖(61.1%)、缺乏体力活动(60.5%)、高脂血症(55.9%)和吸烟(40.0%)。城市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脂血症(63.6%)、糖尿病(32.1%)、缺乏体力活动(66.2%)和脑卒中家族史(29.8%)比例显著高于农村(分别为28.8%、10.3%、40.6%和16.4%),农村明显超重或肥胖(68.7%)、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9.5%)比例高于城市(分别为59.0%、1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吸烟、房颤或心脏瓣膜病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水果缺乏(84.3%)、蔬菜缺乏(49.5%)高于城市(分别为62.6%、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兰州地区城市脑卒中高危人群比例高于农村,但农村高危人群更年轻化,应对兰州地区脑卒中高危因素(高血压、超重、缺乏体力活动、高脂血症、吸烟)采取相应的健康宣传或干预措施,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本研究了解辽阳县柳壕镇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脑卒中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8-01-15-2018-03-25在辽阳县有一定基础的乡镇选取>40岁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评估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筛查结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 412名常住居民中共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929名,检出率为38.52%;不同性别(χ~2=15.91,P<0.01)、年龄(χ~2=200.75,P<0.01)和受教育程度(χ~2=56.20,P<0.01)脑卒中危险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脑卒中危险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83,P=0.45。在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率顺位为高血压病(92.03%)、血脂异常(67.38%)、脑卒中家族史(53.82%)、吸烟(46.07%)、糖尿病(41.66%)、缺乏运动(32.62%)、明显超重或肥胖(29.60%)、心房颤动(1.72%);不同性别高危人群中,吸烟(χ~2=169.03,P<0.01)、血脂异常(χ~2=4.15,P=0.04)、糖尿病(χ~2=10.04,P<0.01)、缺乏运动(χ~2=18.08,P<0.01)的暴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的高血压病(χ~2=13.52,P<0.01)、血脂异常(χ~2=10.60,P=0.02)、脑卒中家族史(χ~2=28.41,P<0.01)、明显超重或肥胖(χ~2=80.20,P<0.01)、缺乏运动(χ~2=42.52,P<0.01)的暴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辽阳县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和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均较高,针对较高的高危人群检出率,应采取有效的三级预防措施,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陕西省中老年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现状及危险因素聚集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11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筛选≥45岁的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表》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该地区中老年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现状,并分析中老年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的聚集性危险特征。结果 3 225名中老年居民中脑卒中患者占8.99%(290例),脑卒中高危者占21.98%(709例)、中危者占3.56%(115例)、低危者占8.99%(290例)。危险因素以脑卒中家族史或既往史、高血压、吸烟为主,其次为缺乏运动、糖尿病、血脂异常、BMI≥26 kg/m2、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多数患者合并2项危险因素(42.17%),其次为1项危险因素(17.77%)、3项危险因素(14.67%)。患者危险因素聚集性以脑卒中家族史或既往史为主(35.54%),其次为以高血压为主(27.93%)。以脑卒中家族史或既往史为主的高危人群中,脑卒中家族史或既往史+高血压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占45.63%。男性、受教育水平高中以下、年收入≥3万、企事业单位职工、已婚者普遍合并更多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江西省脑卒中高危人群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3 044人,通过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收集信息。结果 江西省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20.46%(标化率18.85%),城市高于乡镇(20.86% vs 19.96%,Wald χ2 = 8.160);男性高于女性(26.58% vs 16.23%,Wald χ2 = 475.506);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 = 415.703);在不同婚烟状态、文化程度、职业和人均收入间均存在差异。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81.14%)、血脂异常(70.07%)、缺乏运动(43.89%)、吸烟(33.40%)和脑卒中家族史(31.89%);男性较女性吸烟暴露率高,而女性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肥胖、缺乏运动、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等检出率则高于男性;城市高危人群中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肥胖等暴露率较乡镇高;而吸烟、缺乏运动则乡镇高于城市。结论 江西省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比重大、危险因素暴露水平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江宁区6 061例4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初筛,按照卫计委制定的脑卒中危险因素风险评估标准筛查出84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并对其复筛,包括一般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信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分析H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84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H型高血压448例(53.02%),其中男性244例,女性204例,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63.71%vs 44.16%,P0.01);年龄≥60岁、男性、吸烟、饮酒、口味偏咸、血脂异常、糖尿病史、脑卒中史、高血压家族史患者H型高血压患病率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血脂异常、糖尿病史、高血压家族史是H型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该区脑卒中高危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脑卒中风险,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筛查秦皇岛市≥40岁人群脑卒中高危人群及高危险因素水平,为预防脑卒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9年7—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海港区和青龙满族自治县抽取5个街道(或乡镇),每个街道(或乡镇)分别抽取4个社区(或村),对抽中社区的所有年龄≥4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版中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标准进行判断,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居民脑卒中高危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秦皇岛市≥40岁常住居民1 978人,男性879人,女性1 099人;年龄40~89岁,平均(56.74±12.53)岁。共检出256例(12.94%)脑卒中高危人群。不同危险因素检出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血脂异常、高血压、缺乏体育运动、超重或者肥胖、吸烟、脑卒中史、糖尿病、房颤,发生率分别为54.95%、36.05%、29.98%、25.99%、16.03%、6.02%、2.93%、1.01%。年龄越大(OR=1.931)、有糖尿病家族史(OR=9.438)、有血脂异常家族史(OR=7.237)、有脑卒中家族史(OR=8.659)的秦皇岛市≥40岁居民脑卒中高危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秦皇岛市≥40岁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脑卒中高危因素在该人群中普遍存在,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等家族史均是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当地应该关注重点人群,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该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吴萃  陈秋艳  万金豹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0):1207-1209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开展脑卒中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018年宝山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20 374人进行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疾病既往史和危险因素等信息。结果 20 374人中发现3 693例高危对象,检出率为18.13%,其中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1 015例(检出率为4.98%),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者2 678例(检出率为13.14%)。在2 678例高危人群中男性检出率(19.51%)高于女性(1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不断增高(χ2趋势性检验P<0.001)。在2 678例危险因素≥3项的高危人群中,同时具有3种危险因素所占比例最高,为74.57%(1 997例);各危险因素的暴露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87.71%)、很少进行体育活动(75.62%)、BMI≥26 kg/m2(51.17%)、糖尿病(43.35%)、血脂异常(38.20%)、吸烟(22.52%)、卒中家族史(15.72%)、房颤史(1.79%),其中男性的吸烟暴露率高于女性,女性的血脂异常、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活动、BMI≥26 kg/m2、卒中家族史的暴露率均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锻炼,有效控制血压、体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50岁以上农村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怀柔区户籍≥50岁农村居民196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然后将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0岁农村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为77.4%,除家族史、年龄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外,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56.0%),其次为吸烟(33.5%)和肥胖(22.6%)。男性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高血压;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肥胖。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肥胖患病人群和吸烟(男性为重点人群)所占比例较高,应作为脑卒中干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并比较湖北省某城乡社区(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城市社区与黄冈市福主农村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制定相应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管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健康体检收集两地675名中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675人,3.3%的被调查者患有脑卒中(22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高血压44.1%、吸烟25.0%、缺少锻炼23.7%、明显超重或肥胖20.9%、血脂异常19.7%、高同型半胱氨酸17.0%、高血糖11.7%、家族史8.6%以及心脏病5.5%。城乡排序有差异,城市人群高血压、缺少锻炼、血脂异常比较突出,农村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特别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以1~3个最多,城乡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比例均高于农村,城市和农村的男女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均高于女性。结论根据城乡差异、性别差异积极采取措施管理脑卒中危险因素,城市社区注重引导居民调整不健康生活方式,农村地区高同型半胱胺酸不容忽视,男性吸烟、女性肥胖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海口市≥40岁的常住人口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的影响因素,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2年6—10月在海口市范围内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40岁的常住人口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对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法对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筛查1 680名居民,共检出356例脑卒中高危者,检出率为21.19%。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各危险因素的比例依次为缺乏运动(74.16%)、血脂异常(73.60%)、超重或肥胖(58.15%)、高血压(55.06%)、吸烟(45.51%)、糖尿病(29.21%)、脑卒中家族史(10.39%)、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3.9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OR=1.375)、年龄(OR=1.031)、家庭月均收入<2 000元(OR=2.101)、居住在城市(OR=1.610)是检出脑卒中高危的影响因素。结论 海口市≥40岁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缺乏运动和血脂异常为该地区居民的最主要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陈德喜  陈磊  朱晓云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80-1183
目的 了解金山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特异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9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金山区某社区35岁以上户籍居民2 102人,问卷调查其一般情况、疾病既往史、疾病行为和危险因素信息等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高危人群检出率、危险因素暴露率等指标。 结果 检出高危人群669人,检出率31.83%,其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或者卒中史者90人(检出率4.28%),脑卒中危险因素≥3 项者579人(检出率27.55%)。男性检出率(38.27%)高于女性(27.32%)(χ2=28.09,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危人群检出率逐渐增高(χ2趋势=41.46,P<0.001)。在579名危险因素≥3的高危人群中,同时有3种和4种危险因素共计502例,所占比例达到86.70%。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依次是高血压(90.33%)、血脂异常(64.59%)、超重(48.53%)、缺乏运动(39.38%)、糖尿病(39.03%)、吸烟(34.72%)、卒中家族史(25.04%)以及房颤(13.82%),其中男性的吸烟率(65.42%)高于女性(2.82%)(χ2=250.25,P<0.001),女性的血脂异常率(69.01%)、房颤率(17.25%)高于男性(血脂异常60.34%、房颤10.85%)(血脂χ2=4.76,P=0.029;房颤χ2=4.94,P=0.026)。高血压(χ2=0.17,P=0.680)、超重(χ2=0.74,P=0.390)、缺乏运动(χ2=0.10,P=0.755)、糖尿病(χ2=1.93,P=0.165)、卒中家族史(χ2=3.59,P=0.058)的暴露率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金山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超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和分析淞南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为社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建立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利用上海市"脑卒中筛查及防治项目"调查表对淞南镇977例年龄40岁的居民进行筛查,筛选出17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802例非高危人群。对977例研究对象的脑卒中筛查调查表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测定患者的血糖、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以及总胆固醇含量。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组与非高危人群组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或未知、吸烟、无身体锻炼、体重指数、心房纤颤或脉搏不起、脑卒中家族史、吸烟比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卒中高危人群组血糖、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高危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无身体锻炼、脑卒中家族史是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需要定期测定社区居民的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以及血压水平,加强对脑卒中干预指导,以此加强对脑卒中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