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便携式管道漏磁检测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结合漏磁检测、信号处理和单片机技术,研制一种低功耗的便携式漏磁检测装置。详细介绍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测试表明,此装置通过沿管道轴向一次扫查可以全面、快速地检测出管道内外壁缺陷。该系统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管道检测。  相似文献   

2.
于润桥  王龙文  罗水云 《无损检测》2007,29(11):644-646
将嵌入式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与漏磁检测技术结合起来,研制成一种适用于野外作业的便携式管道缺陷漏磁检测装置.实验测试表明,该装置在管道外侧一次扫查能检测出管道内外壁缺陷,其灵敏度及检测效率高、成本低,在冶金、石油化工以及城市水暖供应等部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某原油管道的漏磁内检测结果中存在较多异常点.针对其中最严重的9个金属损失异常点,依据国内管道内腐蚀评价标准规范,进行了腐蚀评价和压力分析.将腐蚀评价和压力分析结果作为理论筛选依据,最终优先选择了8个内检测异常点进行开挖验证和缺陷修复.通过开挖验证证实了漏磁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证明了漏磁内检测技术可在管道腐蚀评价分析中发...  相似文献   

4.
在管道内检测中,检测装置和管道之间的相对运动会引起涡流,而涡流强度会受到检测速度、管道电导率、磁铁矫顽力、磁化器长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漏磁检测信号。对影响漏磁检测中涡流强度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了各个因素对管壁内涡流强度和管壁磁场状态的影响关系,并建立内、外壁缺陷模型,得到了各个因素对检测信号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面管道的运行特点,基于漏磁检测技术理论,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管径的管道外部自动检测装置,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和试验,对管壁上不同深度和直径的腐蚀缺陷进行模拟和检测,分别得到了管道缺陷的不同参数对漏磁场的影响规律。仿真和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另外,从管道内、外壁缺陷检测结果看,所设计的漏磁检测仪对管道内、外壁缺陷的检测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6.
管道漏磁法检测的ANSYS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管道漏磁法检测的漏磁场理论进行了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对各种情况下管道壁缺陷的漏磁情况进行仿真,弥补了磁偶极子模型解析法的局限性。还介绍了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管道漏磁场的过程,并通过ANSYS分析研究了提离值对漏磁信号的影响,并进行了漏磁检测器磁化装置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油气长输管道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在役管道内外壁缺陷是管道安全运行的严重隐患,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安全性评估.漏磁检测作为管道无损检测中常见的方法之一,应用非常广泛.基于漏磁检测技术基本原理,采用COMSOL有限元软件,运用周向励磁方法对管道凹坑及类裂纹缺陷的漏磁场分布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改变凹坑和裂纹的几何尺寸和...  相似文献   

8.
漏磁检测技术在管道检测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漏磁检测的原理,介绍了基于漏磁原理的检测系统组成,以及在长输管道及工业管道检测中的工程应用。详细分析了漏磁检测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我国漏磁检测技术领域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管道内检测已进入立法阶段,相关标准的初稿已基本完成,未来漏磁检测技术必将在维护管道安全生产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用管道漏磁检测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松岭  李路明 《无损检测》1999,21(8):344-346,369
将计算机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与漏磁检测技术结合起来,研制成一种适用于野外作业的便携式管道缺陷漏磁检测装置,实验测试表明,该装置灵敏度及检测效率高,且成本低,在管道外侧一次扫查能检测出管道内外壁缺陷,在冶金,石油化工以及城市水暖供应等工业部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漏磁内检测器最早用来探测由于腐蚀导致的金属损失。随着内检测器设计、传感器和电子技术的进步,漏磁内检测器的探测、识别能力显著提高,可以识别、有时甚至可以确定多种类型的管道缺陷和特征的尺寸。简要介绍了漏磁内检测的原理,分析了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最先进的高分辨率三轴漏磁内检测器的特征,重点探讨了如何使用三轴漏磁内检测数据识别管道异常特征和管道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根据漏磁检测的原理,研究了漏磁检测有限元动态分析理论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有限元动态仿真模型,从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的角度对管道缺陷及补板的漏磁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有限元分析模型中,分别从管道的径向和轴向研究了缺陷漏磁场和管道补板漏磁场的分布,并绘制了漏磁场分布曲线。搭建了管道漏磁内检测试验平台,对不同尺寸人工缺陷和补板漏磁场的径向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虽然在漏磁检测过程中,管道补板的漏磁场与缺陷漏磁场的分布规律相似,容易造成混淆,但可以通过正负峰值出现的顺序来判定缺陷与补板产生的漏磁信号。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轴向裂纹等管道缺陷类型的检测,基于漏磁检测原理,研究了三轴漏磁管道缺陷检测技术.通过对缺陷漏磁矢量场的研究,将漏磁场分为轴向、径向和周向三个分量.利用ANSYS仿真软件,建立励磁系统模型,仿真出三维磁场磁通密度矢量分布图,模拟缺陷漏磁场分布.研制实验平台,采用霍尔传感器制成三轴漏磁检测探头,检测出漏磁场三个方向的漏磁信号.结果表明,三轴漏磁缺陷检测技术可以反映较多缺陷信息,有助于检测特殊类型缺陷.  相似文献   

13.
螺旋焊缝噘嘴错边缺陷三轴漏磁信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部管道螺旋焊缝的未焊透、未融合等缺陷严重威胁着管网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此类缺陷检测难题,在东北原油管道开展了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技术试验.原试验分析结果认为噘嘴和错边等缺陷是导致螺旋焊缝信号异常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判断漏磁检测技术不能检测出导致螺旋焊缝开裂的主要缺陷.通过对漏磁检测技术原理和信号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理论推理和试验验证等方法,提出噘嘴和错边等几何缺陷不是导致螺旋焊缝缺陷信号异常的主要因素.更新了业界对三轴高清漏磁检测螺旋焊缝缺陷的认识,拓宽了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管道漏磁检测及其缺陷漏磁场的仿真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各种漏磁场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之后,选择了有限元法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叙述了漏磁检测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漏磁管道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建立了管道漏磁检测中缺陷漏磁场计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别研究了缺陷漏磁信号特点、缺陷的几何尺寸与漏磁信号的关系、以及材料壁厚等对漏磁信号的影响等问题。通过对多磁化单元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和试验仿真,发现多个磁化单元会造成磁场的叠加,磁化单元数量的增加会使缺陷处漏磁场增强,并且中间磁化单位的增加量要大于两侧。缺陷的几何尺寸影响漏磁场的分布,在一定缺陷直径范围内,缺陷深度与漏磁场信号强度呈近似线性关系。无论被测管道壁厚如何变化,相同几何参数的缺陷漏磁场轴向分量变化趋势仍然相同。适当选取提离值,将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漏磁场信号。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中压力管道的运行特点,根据漏磁检测原理开展了管道外漏磁检测。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双励磁结构管道外漏磁检测模型,得到了半球形缺陷漏磁场的空间分布特性。然后研究了缺陷体积、管道壁厚、气隙厚度、两磁化结构张开角度等因素对缺陷漏磁信号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均表明,缺陷漏磁场磁通密度随缺陷体积的增大而增大,随管道壁厚和气隙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缺陷漏磁场磁通密度轴向分量随着磁化装置张开角度的增加而变小。试验所用的漏磁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地识别半球形缺陷,并能够对半球形缺陷进行量化和定位。  相似文献   

16.
漏磁技术应用于无缝换热器管在役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漏磁内穿式技术常应用于在役油/气输送管道的内壁缺陷检测,对小径无缝换热器管检测鲜有应用。通过试验对漏磁内穿式技术应用于铁磁性材质无缝换热嚣管在役检测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并指出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非接触式磁力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对山地小口径天然气长输管道进行弱磁检测,得到管道上方3个方向的磁感应强度梯度?Bx,?By,?Bz,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识别出了磁异常管段,并确定了其应力风险等级.开挖后,利用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和超声测厚技术对非接触式磁力检测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在非开挖条件下,非接触...  相似文献   

18.
王丰  唐宇轩 《机床与液压》2017,45(20):138-140
基于电磁激励式漏磁原理设计出一种新型检测装置,详细介绍检测原理、检测装置结构及参数确定。该装置周向均布有32组检测单元,确保了管道径向无漏检;采用由螺母丝杠副带动的变径机构,使之在Φ400~600 mm范围内的管道中均能可靠工作,大大提高了检测装置的作业环境适应性;柔性结构的设计为装置的过弯检测及弯管通过性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该设计不但能够满足冶金企业高炉煤气管道剩余壁厚检测的需要,而且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生产领域的金属管道无损检测中。  相似文献   

19.
针对管道漏磁内检测的缺陷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分析的方法对漏磁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一系列可视化的漏磁检测曲线,便于图像的识别。利用Delphi编程软件,在识别环形焊缝时,产生一条竖直的线来定位环形焊缝;在识别螺旋焊缝时,以圆点的形式产生斜线来定位螺旋焊缝,实现了焊缝的自动识别功能;在识别缺陷时,以三角形标记出缺陷的位置。对不同的漏磁检测数据进行了多次的识别,表明此方法对焊缝及缺陷识别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漏磁内检测的原理和漏磁信号的特性,利用环焊缝和磁路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判读特征信号的极性,再利用特征信号一致性的比较原则,并结合特征信号的特征和盗油孔的方式,有效识别出管道盗油孔的信号,避免管道盗油孔信号的误判和漏检,为今后成品油管道漏磁内检测数据的分析和信号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