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该文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沿革、街区特征、保护状况进行梳理,以“锚固—层积”理论模型为依据,对物质属性的历史层积要素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不同发展时期历史景观层积模式和效应,研究表明太阳沟历史街区层积模式以维持为主,其他模式并存,空间层积效应表现出建筑场所、历史文化、人文价值的集中化趋势。依据历史层积反映的问题及原因,基于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4个有效管理手段,提出规划限制、活化赋能、公众参与、联合监管、资金法律保障的保护策略,“军队—政府”的协作模式探索新的保护模式,是推动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2.
郭谦  肖磊  黄凯 《中国园林》2023,39(3):99-105
探讨城市历史景观(HUL)中“整体性”“层积性” 和“关联性”的理念和方法在遗址保护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历 史地理空间数据分析论证端州古城的整体性特征,采用锚固层 积理论研究端州古城的空间时序变化,并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古 城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特征。面对城市快速发展对城市历史环 境、历史景观和历史遗存带来的挑战,以城市历史景观的视 角,基于端州府衙遗址的基本状况,从强调古城格局的完整 性、挖掘历史文脉的层积性和强化各历史遗存之间的关联性 3个方面,为端州府衙遗址的保护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广东肇庆山水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的历史形成过程,分析其在六个不同时期城市发展和自然景观变迁之间的相互联系,总结其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肇庆山水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现状,从“山”“水”“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肇庆市的具体景观格局,分析其空间特点、视觉联系、生态影响和现状问题,从而提出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肇庆山水城市所面临的挑战,为今后肇庆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肇庆山水城市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唐晓岚  高思源 《风景园林》2023,(12):121-128
【目的】通过对当今市域景观风貌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以杭州形胜为样本总结历史经验,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实现山水形胜观念的继承。【方法】以古今杭州城-山-水格局和城市景观风貌营建为研究对象,利用古籍史乘的文字及图像分析、实例研究和方志学,聚焦于史乘中的形胜,对杭州市域景观风貌的发展进行历史沿革分析,充分挖掘和梳理杭州“云山”“江湖”并存的自然形胜格局和山水形胜在人居环境营建中的历史演变,将古代形胜观念与现代规划理论结合。【结果】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形胜格局,较早实现了形胜与人居环境建设的融合,较为成熟的市域景观营建成果可作为范本,具有解读借鉴意义。以此为基础,通过诊断中国市域景观风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索设计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重结合、双重修复的范式,提出山水形胜信息图谱构建、山水形胜历史价值判读、山水形胜营造智慧提升、山水形胜理景技法促新、人居环境聚焦风貌高质、历史遗存赓续城市文脉、自然生态赋能环境友好、文化生态助力锚固赋能8项构建市域景观风貌模式的对策。【结论】围绕“山水形胜”主题,探寻山水格局与现代空间的关联,为当今市域景观风貌规划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提供新的方法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杨俊 《室内设计》2023,38(5):117-124
城市历史景观是一种人地关系长期互 动的结果,是在漫长的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不 断层积叠加的产物。城市发展是动态变化的,城 市历史景观必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透过层层 积淀的时空变化把握其关键核心,从而维持并 强化城市自身的特征和风貌特色。通过要素梳 理与分类、特征提取与识别、历史分期与层积分 析等三个方面对城市历史景观进行特征识别与 层积认知分析,并以南京为例进行识别和认知 的实践研究。城市历史景观的特征识别和层积 认知可以帮助平衡和管理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 当代发展的关系,使其在城市的新发展阶段焕 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最后提出了建构锚固点 网格体系,实现遗产区与新建区的良性互渗;织 补景观空间肌理,强化文化认同与集体记忆;建 立层积演变内生逻辑,注重城市历史景观多元文 化表达等保护与创新利用策略,旨在实现南京城 市历史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快速城市化、城市问题突出的大背景下,该文从风景园林视角,研究桂林城市历史发展中山水环境与景观空间建设的相互作用关系,解读其景观空间建设特征及智慧启示。桂林历史城市建设通过对其中心、节点、轴线及景观视角控制所构成的景观空间格局,体现出一种"山—水—城—人"融为一体的协同共生的规律特征。从桂林城风景建设的人居环境智慧经验着手,总结出自然山水空间环境具有引导城市景观空间有机生长、控制城市景观空间形态,构成城市景观格局的作用。对历史城市风景空间营建智慧"古为今用"的研究,对当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山水环境的特殊地位桂林的城市规划与其它城市相比受到自己独特的环境因素的限制。桂林城市的特点就在于作为城市规划对象的物质环境本身是一个举世闻名而绝无仅有的山水风景区,城市的各项要素都不能脱离这一环境而存在,相反,它们必然是这一山水环境中的组成部分。桂林的城市发展历来与山水相辅相成,在历史的积累中,桂林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模式,即“山——水——城”模式,其特征是“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市规划如何保护山水景观不仅是风景保护问题,还对城市的风格和环境特征的形成,对城市建筑文化的创造均具有决定作用。桂林不能与其它风景名城一样对待,更不能与一般中心城市等同处理,其山水景观  相似文献   

8.
将历史城市地区的变迁视为连续演变过程成为共识以来,如何更全面地研究这一变迁过程已成为重要课题。本研究专注于古城内部结构的变迁,形成工作框架,在时间"分段"、空间"分片"的传统研究方法基础上,借鉴城市历史景观理论中的"层积"理念进一步构建了"分层"的研究方法,在历史信息转译的基础上,做出全过程、高精度、多层面的分析。并以定兴古城为例,划分建筑空间层积、街巷空间层积及文化空间层积3种类型,初步展示这套未来可供其他历史城市地区变迁研究借鉴的"层积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张志远  王玏 《中国园林》2022,38(7):121-126
人对城市风景的感知与理解,推动了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过程。基于不同人群话语分析,以元素类别和空间类型2种分类方式构建相对系统、科学的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识别框架,探讨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演变机制。以明清时期襄阳为例,分政府和文人2类话语组对历史书籍、诗文的语汇逻辑、情感倾向进行统计分析,设置等里数同心圆坐标,以古城物理中心位置为圆心,标记元素空间点位。厘清作为主动因的话语作用于城市历史景观各元素及空间类别并最终实现文化层积的全过程,梳理出明清时期襄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机制和基础框架,以期推动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与发展,为襄阳的保护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城市历史景观“整体关联”与“历史层积”的视角对我国历史城镇的景观构成要素与载体对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文章以产业、商贸、军事、政教、民族文化的影响为线索,从格局关系、簇群形态、街巷肌理、地标风貌等不同载体对象对西南地区城镇历史景观的特征与层积过程进行了识别与解译,从价值传承的角度提出城乡遗产保护地域针对性与发展适应性的行动定位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文化遗产景观“记忆”为线索,探讨文化遗产景 观保护的设计应用与方法。提出阐述了文化景观“记忆三元 素”及其在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中的关键作用:1)人类活动的 文化历史记忆;2)自然生态的环境变迁记忆;3)景观营造的 文化景观实体空间风貌记忆。基于现代景观的开放性和参与 性,以2个文化景观遗产设计实践为案例,从人的景观感受 出发,分析探讨了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与记忆的因果关系,阐 述了“记忆三元素”作为人、场所和城市之间互动的一种联 系,而成为三者交流的共同“语言”,及其三元耦合、主客 互动关系。基本结论:“记忆”是一种物质文化资源和社会 文化实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历史、现实和未来脉络; “记忆”强化了人与场所之间的互动、场所与城市之间的联 系以及人类文明历史的延续;基于记忆的城市文化遗产景观 设计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城市在基于城内外山系的择址和塑形过程中,形成了围绕"城-山"关系的特定审美意象、空间模式和营景经验,是中国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内在关联的关键基因之一。结合文献史料整理,梳理了与城、山紧密相关的仙境、礼制、风水文化意象,总结了礼制求中、风水象形与仙境三山3类城市择址模式,以及中轴立向、经纬引秀、裁成增秀3种"城-山"塑形经验。探讨了楼阁布局与天际线、园林类型与社会秩序、山景游赏与交通设施的"城-山"景致营建,并分析了其对可望、可居、可游"城中园,园中城"的支撑作用。研究结果对于补充中国城市风景营建的历史理论、丰富城市风景重构的实践经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芳  周曦 《中国园林》2021,37(3):44-49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的重心由增量拓展转向内部更新,城市整体形象提升的同时,面临着如何回应新时代城市生活需求,以及关乎城市本源的景观重构与场所共生。城市高架桥(路)在城市空间结构、功能效率和景观环境等诸多方面具有双面性,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多方面挑战。梳理景观重构应对"高架危机"的"空间-场所"改造探索模式;指出高架桥更新需纳入城市空间-社会的动态发展系统之中,并结合"反桥"背景下的改造实践分析高架桥景观重构在城市多维整合中的意义与影响,揭示科学决策、整体协同、均衡化效益的城市多维整合作用机制;系统总结城市高架桥改造的街区景观重构与场所共生策略。通过反思,指出以景观重构与场所共生切入高架桥改造可为城市更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由本体转向在城市景观视野内理解建成文化遗产,不仅有益于对古人传统设计智慧和营建逻辑的发见,也契合入遗之后的遗产保护需求,特别是遗产所在城市的发展要求。以大运河上一座重建的塔的周边环境提升为切入点,探讨入遗后遗产保护与景观设计如何全面认知价值和促进城市功能提升。以大运河上的塔和塔院这类特殊的文化景观要素指出古人整体性的营建逻辑和景观被赋予的多重属性,说明整体性的视野是应对入遗后需求的有效策略。风景园林设计应回归城乡背景而非从中剥离,方可为城市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岳红记  廖叶琳  唐赟 《中国园林》2023,39(6):127-132
“八景”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指某一地 域约定俗成的景观总称,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 并包含丰富的乡土地理信息和宝贵的民俗资料。以清代朱集义 “关中八景”碑刻上的图景、诗文为研究对象,在阐释“关中 八景”的概念、历史沿革、“山水形胜”的空间布局以及“天 人合一”景观构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关中八景”所蕴含 的山水文化、佛教思想、道教求仙等文化意象,以期为当今城 市建设与规划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贾星星  张青萍 《中国园林》2021,37(4):133-138
"花屏"是明清园林中一项独特的造景细节,也是明清园林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大量明清园林的园记、园图等史料的考察,梳理了"花屏"的多样形式、功能和造景手法,并探析了这一造景形式的历史演变、审美变迁及其原因。分析了"花屏"经过从对西晋石崇"锦步障"和南宋"飞英会"的继承和延续,到明代"花屏"的兴起与流行,再到晚明文人对其审美情趣的转变,以及清代"花屏"的创新与发展这一历史演变,并阐述其对日韩园林造景的影响。通过该研究,可更加细致地认识明清园林发展中的特点和转变,也对古园复原研究、当代植物造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市树是重要的城市名片,彰显了一个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地域特色和精神风貌。科学选用市树对提升城市植物景观风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与知名度等均有重要意义。通过广泛的数据搜集与整理,对中国377个城市的市树选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市树设立概况、树种构成特征、发展沿革和变更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市树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市树价值创新与应用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中国各城市市树设立现状进行分析,多维度地呈现市树选择和应用中的科学性及多样性,以期为我国城市市树选择与植物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立足当前城乡遗产保护从"资源保控"向"文化传承"的观念导向转变,聚焦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基因的保护传承问题。针对传统历史城镇形态保护方法"依形套式、附形失韵"的问题瓶颈,提出基于景观基因"双系统"识别解译的历史城镇空间特征保护与文化气韵传承关联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城镇景观的格局关系、簇群形态、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和地域文化的哲学基础、发展观念、实践思维、气质品性等方面,系统识别、解译了山地历史城镇的"空间基因"和"文化基因";并据此提出山地历史城镇景观基因配对关联的保护传承措施,以拓展既有遗产保护研究的理论认知,为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文化的特征识别与保护传承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9.
运用历史比较法、内容分析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景观及其治理体系的演进历程进行全景式分 析。将治理模式分为起步阶段、改革阶段和完善阶段,结合各 时期乡村景观建设成效,归纳治理影响因素与对景观的调节机 制,认为国家对乡村的定位决定景观治理目标与重点,土地、 人口管理、经济产业等制度改革引导乡村治理的潜力挖掘,行 政财政体制制约乡镇的治理效能,社会文化嬗变加速治理程序 的价值转向。最后,基于演变路径提出建议,以期探索更加规 范化、法制化的乡村景观建设与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哲  朱捷 《中国园林》2024,40(1):86
后工业景观作为保护及利用工业遗产的重要范式, 体现出生态修复、形象展示、文化传承、功能重组和产业开发 的复合价值,已逐渐成为城市片区更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 当前后工业景观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发现在高质量城市更新的 背景下,有必要从全局视角对成群成片的城市后工业景观更新 进行整体性、持续化、多维度地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入景观 触媒效应的理论方法,剖析城市后工业景观触媒的特质,总结 城市后工业景观在山地城市中的显著特征与设计关键;提出通 过城市后工业景观触媒效应的激发推动老旧城市片区有机更新 的实施途径,从而促进山地城市朝着生态功能健全、山城形象 凸显、文化氛围浓厚、功能活力焕发、文旅业态兴旺的方向持 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