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羟苯磺酸钙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泉琨  刘晓城 《中国药房》2004,15(12):721-723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羟苯磺酸钙组 ,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 (MDA )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同时观察血糖、肾功能和肾脏形态的变化。结果 :与糖尿病组比较 ,羟苯磺酸钙组肾脏MDA含量明显下降 ,SOD、GSH -PX活性显著上升 ,肾功能和肾脏形态均明显改善。结论 :羟苯磺酸钙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丹  吕永曼  刘晓城 《中国药房》2005,16(11):821-823
目的:观察并探讨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肾脏局部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2组行肾切除术建立肾衰模型,1wk后3组分别饮用水或羟苯磺酸钙灌胃,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肾脏局部血管活性物质含量及残肾组织病理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大鼠尿蛋白减少,肾功能改善,肾脏皮质匀浆中血栓素A2含量显著减少,残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羟苯磺酸钙可能通过降低肾衰模型大鼠肾脏局部血栓素A2含量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肾小球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的影响和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22只大鼠行左肾切除术后,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外16只单次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其中12只大鼠造模成功,并将其随机分成糖尿病对照组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各6只,羟苯磺酸钙治疗组灌胃给予羟苯磺酸钙100mg.kg-1.d-1,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相同体积的纯化水。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12周后E-selectin表达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对照组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E-selectin表达增加(P<0.01);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E-selectin表达显著低于糖尿病对照组(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可抑制糖尿病大鼠E-selectin的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SS)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改变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0mg·kg-1制作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非干预组、PSS治疗组、洛伐他汀对照组,给药8wk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肾脏肥大指数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内TGF-β1、Ⅳ型胶原(CⅣ)表达水平,电镜下观察GBM厚度的改变。结果病程8wk时各组糖尿病鼠UAER明显增加,肾小球TGF-β1、CⅣ表达增多,肾脏肥大指数、GBM厚度均增加。PSS治疗组的血糖值较糖尿病非干预组有所降低(P<0.01),TGF-β1、CⅣ表达降低(P<0.01),GBM增厚程度明显改善(P<0.05),UAER降低(P<0.05),而两组的Ccr并无明显区别,肾脏肥大指数轻微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PSS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糖,调节肾小球TGF-β1、CⅣ表达,抑制GBM增厚,从而改善DM模型大鼠肾脏超微结构,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5.
羟苯磺酸钙对5/6肾切除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该药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模型,设立假手术组、5/6肾切除组以及羟苯磺酸钙组,治疗12周后观察大鼠24 h尿蛋白、肾功能、血粘度、纤维蛋白原以及残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5/6肾切除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大鼠尿蛋白减轻,肾功能改善,全血和血浆粘度下降,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残肾组织病理表现好转.结论:羟苯磺酸钙可能通过改善慢性肾衰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发挥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在糖尿病大鼠成模后第4周处死动物,取肾组织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肾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对照组大鼠的血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且彼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的血糖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4周病程时,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突融合。结论: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肾脏的超微结构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65 mg/kg一次性ip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1.05 g/kg)和羟苯磺酸钙组(0.334 g/kg),另设对照组,均ig给药,1次/d,对照组给予等剂量蒸馏水,共12周.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Ⅳ型胶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 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学改变,测定视网膜毛细血管面积密度;透视电镜观察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视网膜Ⅳ型胶原mRNA表达升高(P<0.05),VEGF mRNA升高(P<0.01),毛细血管面积密度显著增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大鼠视网膜Ⅳ型胶原mRNA、VEGF mRNA表达和毛细血管面积密度均降低(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能下调视网膜中Ⅳ型胶原、VEGF的表达,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和血管新生,从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4):477-479
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氯化钠溶液),羟苯磺酸钙低、中、高剂量(200、400、800 mg/kg)组,阳性对照(链激酶4×104U/kg)组,每组10只,在梗死发生后立即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大鼠术前和给药后4、24、48、72h血浆中肌酸激酶、肌钙蛋白、血管内皮素的浓度,采用氯化硝基四氮唑磷酸缓冲液染色观察并计算给药后72 h小鼠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术前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浆中肌酸激酶、肌钙蛋白、血管内皮素浓度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羟苯磺酸钙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浆中肌酸激酶、肌钙蛋白、血管内皮素浓度均减少,且与给药剂量和时间呈正相关;羟苯磺酸钙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均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羟苯磺酸钙低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素过量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组)和雷帕霉素治疗组(R组)各8只。R组大鼠给予雷帕霉素灌胃。观察各组大鼠血糖、24h尿蛋白及肾脏病理改变,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的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C组相比,DN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增加(P<0.01),肾脏病理可见肾小球肥大,电镜下可见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增宽、融合,基底膜节段性增厚;R组大鼠尿蛋白较DN组降低(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结论雷帕霉素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肾小球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和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左肾切除后单次腹腔注射50mg·kg-1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组、羟苯磺酸钙治疗组(100 mg·kg-1·d-1)和正常对照组.用RT-PCR及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12周后ICAM-1、VCAM-1表达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及治疗组ICAM-1、VCAM-1表达增加(P<0.01);而治疗组ICAM-1、VCAM-1表达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可抑制糖尿病大鼠ICAM-1和VCAM-1的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鹭平  李兴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01-320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6、10、14周空腹血糖(VBG)、血清IGF-1,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肾脏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脏I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随着病程的延长,血清IGF-1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显示,实验组大鼠肾组织IGF-1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并随着病程的延长有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肾组织IGF-1与糖尿病肾脏病变发生显著相关.提示IGF-1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其中IGF-1可能发挥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益肾汤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益肾汤对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链脲菌素诱发、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益肾汤干预治疗,并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缬沙坦作为对照,观察糖代谢(血糖、胰岛素)、大鼠肾功能[包括:肾重/体重、尿总蛋白(24h)、尿白蛋白(24h)、血尿素氮]、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GBM)、血及肾组织的TGF-β1表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成功诱发大鼠DM。②各治疗组与糖尿病未治疗组比较均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尿素氮、尿总蛋白(24h)及微量白蛋白,升高胰岛素水平,抑制肾皮质TGF-β_1表达及GBM的增厚。③相关分析:肾脏TGF-β_1表达量与尿总蛋白(24h)、尿白蛋白(24h)浓度、GBM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益肾汤具有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出、血尿素氮浓度、减少肾脏TGF-β_1表达、延缓GBM增厚的作用;益肾汤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与ARB相仿。益肾汤防治DN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与其降低肾脏TGF-β_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Irb)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n=7),糖尿病肾病组(DN组,n=6)Irb治疗组(DNI组,n=7)。SD大鼠单侧肾切除后,腹腔注射STZ诱导糖尿病模型,观察治疗后第4, 8,12周的血糖(BG)、体重(BW)、尿白蛋白排泄、24小时尿总蛋白的改变,同时观察12周时肌酐清除率(Ccr)、肾重(KW)、肾脏肥大指数(KW/BW)、肾组织总蛋白含量(RTP)、肾小球面积(A_G)和体积(V_G)、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厚度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表达。结果:DN组和DNI组间BG无差异(p>0.05)。Irb可显著抑制大鼠尿白蛋白、24小时尿总蛋白的排泄,抑制过度增高的Ccr(均为P<0.01)。而且Irb可显著抑制糖尿病大鼠KW、KW/BW、RTP、A_G和V_G的增加(P<0.05或P<0.01)。我们首次证实Irb能够显著抑制GBM的增厚和CTGF的表达(均为P<0.01)。另外,大鼠肾脏CTGF的表达与TGF-β_1的表达和肾小球体积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1)。结论:早期应用Irb对糖尿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肾脏肥大和肾脏CT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抑制NF-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 mRNA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抑制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 β1mRNA表达影响。 方法 纯种♂Wistar大鼠分为 3组 :A组为正常对照组 (11只 ) ,B组为糖尿病大鼠未干预组 (11只 ) ,C组为糖尿病大鼠PDTC(NF κB活性抑制剂 )干预组 (9只 )。饲养 18wk后取出肾脏 :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检测肾组织NF κB活性 ,透射电镜检测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及系膜基质密度 (系膜基质面积 /系膜面积 ) ,RT PCR检测TGF β1mRNA表达。酶免疫分析法检测 2 4h尿白蛋白排泄 (UAE)。结果 肾组织NF κB活性在B组大鼠肾组织 (1 85± 0 5 4× 10 6)显著高于A组 (0 0 7± 0 11×10 6,P <0 0 1) ,C组 (0 2 5± 0 2 5× 10 6)显著低于B组 (P <0 0 1)。B组与A组比较 ,UAE (2 18± 1 98mgvs 0 4 1± 0 4 7mg,P <0 0 1)、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5 31 6± 10 7 6nmvs 312 4±2 5 4nm ,P <0 0 1)及系膜基质密度 (5 6 4 1± 6 78vs 33 95±5 2 2 ,P <0 0 1)均显著增高 ;C组大鼠UAE(0 5 6± 0 72 )mg、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315 8± 2 1 4 )nm及系膜基质密度 (37 97±7 37)均显著低于B组 (均P <0 0 1)。肾组织TGF β1mR NA表达在B组大鼠 (0 5 3± 0 2 0 )显著高于A组 (0 2 6±0 13,P <0 0 1) ,C组 (0 2 9± 0 10 )显?  相似文献   

15.
链脲佐菌素糖尿病鼠早期肾脏组织图像分析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尿蛋白排泄与肾脏组织学变化相关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体积肥大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STZ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ELISA法测定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光电镜观察糖尿病刚成模组及1、2、3、4周不同病程组的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学改变,用图像分析肾小球基底膜厚度、肾小球面积、肾小球细胞总数、平均细胞面积。结果:不同病程糖尿病鼠肾小球面积、肾小球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