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垦区盐潮土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广大菜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栽培土壤的特定环境条件,落后的施肥观念及肥水管理方法,使得土壤表层盐分积累严重,土质结构恶化,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和发育。为此,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探讨垦区盐潮土盐害形成的原因及对蔬菜生产的影响,总结出垦区盐潮土(盐碱地)蔬菜栽培技术。1特定的土壤环境盐潮土的成土母质为海退的滨海沉积物,或是河口三角洲淤积物,或二者交错迭合,经人为垦荒利用,蓄淡洗盐,耕作施肥以后,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盐碱地。盐潮土呈…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土壤盐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随着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在全省各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 ,广大菜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日光温室是固定的保护地栽培设施 ,在其内连续周年翻季种植蔬菜 ,由于落后的施肥观念、肥水管理方法、温室内特定的环境条件 ,使得温室内土壤表层盐分积累日趋严重 ,致使蔬菜产品品质变劣 ,商品率降低 ,产量逐年下降。为此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 ,探讨日光温室内土壤盐害的形成原因及防御对策 ,具体如下。1 日光温室内土壤盐害症状日光温室内发生盐害的土壤 ,在田间持水量较低的情况下 ,土壤表层白色 (返盐现象 ) ,并且严重板结…  相似文献   

3.
次生盐渍化土壤养分及可溶性盐垂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以大棚蔬菜土壤为试材,采用田间取样分析方法,研究了次生盐渍化土壤养分、可溶性盐含量、组成及其垂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次生盐渍化土壤养分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10cm处,随着土层的加深,有机质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递减趋势;可溶性盐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层(0~10cm)含量最高,10cm以下各土层可溶性盐分含量显著减少;表层土壤(0~10cm)可溶性盐分离子主要为Ca~(2+)和NO_3~-,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59.71%和阴离子总量65.95%。  相似文献   

4.
蔡桂荣 《蔬菜》2000,(9):19-20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大面积推广,本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逐年加重,年限在3年以上的保护地作物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害,严重地制约了蔬菜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近几年来笔者对盐城市保护地面积较大的盐都县便仓镇、建湖县上冈镇等地的保护地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症状和克服途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调查,现总结如下。 一、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原因 1.过量施肥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菜农为了追求高产,追肥量往往是露地蔬菜栽培的几倍,远远超过蔬菜的需要量,使大量剩余肥料及其副成分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5.
用温室、大棚、中棚、小棚等设施进行保护地蔬菜栽培.容易引起土壤盐渍化和连作障碍.为确保当季当年保护地蔬菜高产稳产,必须采取以克服或缓解土壤盐渍化和连作障碍为主体的施肥技术。1增施有机肥 最好施用纤维素多即碳氮比高的有机肥,以增强土壤缓冲能力,防止盐分积聚.延缓土壤盐渍化过程。2深耕土壤 在蔬菜收获后.深翻土壤,把富含盐分的表土翻到下层.把含盐相对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面.减轻盐害。3溶盐洗盐 夏熟菜收获结束后,利用换茬空隙,揭去薄膜,遇雨季经数十天日晒雨淋.便能消除土壤盐渍化影响。或者在高温季节,大…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蔬菜栽培是指在不适宜蔬菜生长的寒冷季节或炎热夏季利用防寒防热设施如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人为地创造出适合蔬菜生长发育环境条件的栽培方法。因保护地菜田的土壤状况与露地不同 ,故在施肥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盐分积聚在保护地内 ,由于没有雨水的淋失 ,土壤中的水分大多数情况下其运动是呈上升型 ,这样土壤溶液中的盐分会随水分向表层聚集。而在露地条件下 ,土壤水分的运动是时上时下的 ,晴天向上 ,雨天向下 ,这样土壤溶液中的盐分不可避免地要被淋溶流失。因此在等量的施肥条件下 ,露地栽培蔬菜生长正常 ,而保护…  相似文献   

7.
康地宝土壤改良剂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设施栽培蔬菜种植规模的发展,老龄大棚土壤障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近年来化肥施用量过高,尤其是氮肥施用量过高,绝大多数的养分积累在大棚内;设施大棚切断了大棚内外的水分交流,造成盐分累积在土壤表层,导致土壤盐分的积累,严重降低蔬菜的品质,影响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康地宝土壤改良剂是以滨海植物——海蓬子根系分泌物为主要成分的一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利用有机生化高分子络合土壤中的成盐离子.随灌溉水将扑分楷到十壤深在处.  相似文献   

8.
盐城沿海地区由于海区内盐分含量高,导致盐分固结在土壤表层,出现土壤盐碱化,给造林工作带来困扰。分析盐碱地造林技术,采用因地制宜的造林技术和模式,提升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栽培蔬菜的温光环境、土壤环境等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尤其是施肥技术,将会使土壤条件恶化,对蔬菜生产造成不良影响。每到保护地蔬菜换茬之际,菜农朋友不知如何进行选择及施用肥料才能实现蔬菜高产和延长保护地持续高产时间,减缓保护地土壤疲劳现象的发生。为此笔者针对蔬菜保护地土壤及施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施肥建议。1保护地土壤存在的问题保护地土壤酸化、盐渍化及碳氮比失调同时发生,并随种植年限延长日趋严重;保护地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地土壤,其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土壤供钙强度随种植年限的递增逐渐增加,但土壤钙容量却在逐渐减少;表层土壤紧实板结,土壤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低于露地土壤;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及根部病害(根疫霉病菌、枯黄萎病菌、立枯病菌、菌核病菌等)发生有加重的趋势。2保护地肥料施用存在的问题肥料施用不合理、不对路,或片面强调大量元素肥料(氮磷钾)施用,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施用含盐量较高的肥料,或过量施肥等造成土壤板结引起肥害、盐害和造成生理性病害及根部病害加重等。如:片面使用氮肥造成蔬菜生长前期氮钾比例失衡,中后期脱肥,影响蔬菜健康生长和产量下降。老...  相似文献   

10.
刘俐 《上海蔬菜》2004,(5):62-62
蔬菜的盐碱危害是指由于土壤中的盐分过多,对蔬菜生长发育产生的危害。一般来说,土壤中含盐量达0.2%~0.5%时,就不利于蔬菜生长发育,含盐量在0.6%~1%,将严重伤害蔬菜。在非盐碱地区,造成土壤盐分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保护地内长期大量施用肥料,特别是化肥,且这是当前保护地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全国  相似文献   

11.
牛力 《吉林蔬菜》2012,(2):40-40
针对土壤盐害,在施肥技术上要力求趋利避害,实施以克服或缓解土壤盐害为主体的施肥技术体系,达到既有利于当季、当年蔬菜的优质高产,又有利于防止土壤盐渍化,调节土壤中盐类浓度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渤海新区滨海盐碱土壤改良后的盐碱特征变化,指示改良后盐碱土壤的稳定效果,通过对改良后的砂土、壤土及粘土3种不同土壤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在不同土壤深度,不同时期下,各类型土壤全盐、p H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盐碱地的土壤盐分含量:粘土>壤土>砂土,粘土盐碱地盐分分布较砂土和壤土不均匀程度更高。②不同深度下,改良前原土与改良稳定后各类土壤之间全盐差异不明显。③改良过程会造成土壤全盐之间产生较大差异。④原位改良后的盐碱土积盐能力:砂土>粘土>壤土,降碱效果:壤土>粘土>砂土,不同深度盐碱土pH值:底层>中层>表层。  相似文献   

13.
大棚蔬菜生产属高投入高产出、人为调控能力较强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大棚连年种植蔬菜时,广大菜农为获得高产只注重施肥,而忽视对土壤的管理等问题,特别是盲目施肥现象,使大棚土壤日趋酸化和不同程度恶化而危及蔬菜高产优质,并已成为摆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及菜农面前的一大难题。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及合理的施肥手段解决大棚土壤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大棚蔬菜持续高产优质。1大棚土壤存在的问题1·1土壤酸化大棚蔬菜在形成产量时从土壤中吸收并移走大量中性和碱性的营养物质,由于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使土壤向酸化趋势发展。据我们调查和对蔬菜土壤的分析化验,大棚蔬菜普遍存在过量施肥现象,大棚土壤酸化趋势明显,很多大棚ph值已降至6以下,致使生理病害发生严重。钙、镁、硼、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引起脐腐病、畸形果、茎裂、花而不实等生理病害呈多发趋重态势,青枯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重。1·2土壤盐渍化据调查在连续栽种蔬菜3年以上的大棚中,土壤可溶盐积累问题已经较严重,土壤一干燥地表就变成白色,出现白色结晶,表明积盐量已相当高,地表面长出绿苔,表明盐分浓度已很高。导致蔬菜受害最初表现生长矮小,产量降低,严重者不能立苗、植株枯萎或绝产。土壤盐分的积累主...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盐碱土主要分布在湖滨或山前冲积扇下缘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平原低地,沿海也有盐碱土分布。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追求,滨海地区的园林绿化项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地下水位高、返盐渍化风险大,不利于园林绿化苗木成活。为提高滨海盐碱地园林绿化苗木成活率,通过分析项目概况,结合试验数据,编制完善施工方案,采取局部种植土换填,更换耐盐碱植物,增设排盐设施,设置苗木隔盐树穴等措施,以提高苗木成活率。结果表明,盐碱地改良方案实施后苗木成活率显著提高,解决了苗木死亡率高及长势差的现象,缩短了施工工时,降低了劳动成本及苗木成本,同时提高了园林绿化景观效果,以期为滨海盐碱地苗木种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改良南疆果园土壤和推广果园生草制提供理论基础,以阿拉尔垦区清耕枣园为对照,选用早熟禾(Poa annua L.)和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2种牧草进行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处理枣树行间土壤水分与盐分含量变化,以探讨生草栽培对枣园土壤水分与盐分时空格局及其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栽培能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0~40 cm土壤含水量平均比清耕处理提高38.09%,在抑蒸保墒方面三叶草优于早熟禾;生草栽培能明显影响土壤盐分迁移过程,降低耕层盐分含量和抑制盐分表聚,0~40 cm土壤含盐量平均比清耕处理降低28.56%,在抑盐降盐方面早熟禾优于三叶草;生草栽培能降盐保墒、改善枣园土壤环境,促进果树根系发育和生长。  相似文献   

16.
对廊坊永清蔬菜大棚土壤的盐分积累状况进行采样调查,判断该区土壤盐渍化程度。结果表明:永清蔬菜大棚0~40 cm土壤的EC平均值达到2.74 mS/cm,比相邻粮田增加了3.5倍,表层土壤盐分含量最高,所测定各种盐离子除HCO3-含量呈降低的趋势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K+、Na+含量分别增加了1 184%和450%,SO42-和Cl-含量分别增加了434%和695%,并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盐分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1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有机肥料养分含量齐全,肥效持久,施用后不仅能改良菜地土壤,还可为蔬菜提供多种养分。科学施肥针对蔬菜大棚的土壤障碍,在施肥技术上应采取以下措施:1.1增施有机肥特别是施用纤维较多的粗肥,为蔬菜生长提供全面营养,增强土壤养分的缓冲能力,防止盐分聚集,延缓土壤盐渍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厚芝 《蔬菜》2001,(3):20-21
保护地蔬菜栽培和露地相比,由于栽培环境的差异,有其自己独特的施肥技术。为保证土壤环境的良性循环和蔬菜“两高一优”的真正实现,必须克服传统的施肥经验,做到科学施肥。下面从3个方面具体加以介绍: 一、重视施用有机肥 1.特殊作用有机肥不但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各种养分,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而且可减轻土壤盐害、酸害,以及各种有害气体的危害,提高作物抗逆性;有机肥还可改善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促进各类微生物均衡生长,抑制有害细菌的产生和发展;而且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会放出CO2,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保护地…  相似文献   

19.
江苏滨海地区盐碱地现状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苏滨海地区盐碱地土壤生态现状,分析并阐述用于盐碱地改良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按生态位引种耐盐植物,综合治理改良滨海盐碱土,旨为建设江苏滨海地区可持续的盐碱地综合治理规划。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东莞市滨海湾新区海岸线土壤本底质量情况,给海岸线土壤生态修复改良与植被建植提供理论依据,对沿滨海湾新区海岸线垂直距离200m处的4个典型剖面2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的pH值、水溶性盐总量、全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等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土壤质量与盐渍化程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调研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别大,普遍呈碱性。丰水期地表土壤全盐含量不高,但枯水期土壤可能存在返盐情况。调研区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但水平垂直分布不均,空间异质性极强。土壤有效磷含量一般,全氮含量极为匮乏,难以满足园林植物正常生长需要。为保障滨海湾新区海岸线生态修复与生态景观营建的顺利开展,建议制定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方案,为科学治理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