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阿魏酸钠对犬心脏停跳10分钟复苏后4小时脑组织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17只犬随机分为非缺血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常规治疗组(B组)及缺血再灌注阿魏酸钠治疗组(C组)。结果发现,B组TXB2、MDA含量及TXB2/6-keto-PGF1a比值均较 A组明显升高(P<0. 01)。 C组 TXB2、MDA含量及 TXB2/6-keto-PGF1a比值升高幅度均较B组明显低(P<0.01)。表明阿魏酸钠可明显抑制犬心脏停跳复苏后脑组织花生四烯酸代谢及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MPSS)对肺再灌注早期血小板聚集、血栓素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3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MPSS用药组,各15例。用药组于体外循环前静注MPSS15mg/kg体重。30例患者分别于体外循环前、复跳后10、45分钟、2小时抽左右心房血,检测血小板数、TXB2及6-keto-PGF1αo。结果对照组复跳后各时相左房血血小板数明显比右房者低(P<0.05),左房血TXB2含量明显比右房者高(P<0.01);而用药组复跳后左、右房血血小板数、TXB2差异无显著意义。用药组并能明显降低复跳后TXB2/6-keto-PGF1α比值(P<0.05~0.01)。结论大剂量MPSS对肺再灌注早期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减少肺内血栓素生成,降低血栓素/前列环素比值,起到预防或减少灌注肺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参麦注射液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7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OC)、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加参麦组(I/R+shenmai)。通过阻断大鼠肝门30min后再开放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肝脏再灌注90min时测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测血ALT、AST、LDH,并取肝组织作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再灌注90min时I/R+Shenmai组的肝组织MDA生成,SOD消耗,血清ALT、AST、LDH升高值均少于I/R组(P<0.01),且I/R+Shenmai组的肝细胞显微、超微结构损害的改变较I/R组轻。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清除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对鼠肝缺血再灌注所致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承受不同程度热缺血的离体大鼠肝脏三磷酸腺苷(ATP)的再生能力及相应的病理变化,从代谢和形态结构两个方面判断其活力。方法 SD大鼠18只,按热缺血时间随机等分成3组:A组,0min;B组,30min;C组,60min。测定加氧低温灌流的离体肝脏^31磷-核磁共振频谱,同时观察灌流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灌流30min时,A、B、C3组大鼠肝脏ATP/亚甲基二磷酸(MDP)平均值为0.4  相似文献   

5.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肌肉微血管的实质损伤,观察了肌肉缺血再灌注时脂质过氧化物(LPO)和TxA2与PGI2的代谢状况。缺血组家兔(n=6)。双后肢缺血2小时。再灌注2小时后,左股薄肌丙二醛(MDA)含量,下腔静脉血MDA和乳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6)。再灌注后10和30分钟,缺血组血中TxB2水平和TxB2/6-keto-PGF1a比率明显增高,再灌注后血中SOD活性和6-keto-PGF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对体外循环患者血清内皮素和血栓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SMC)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内皮素(ET),血栓素(TXB2)和6-keto-PGF1α(PGF1α)变化的。方法:20例先天性心脏病室缺(VSD)房缺(ASD)修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组I,10例)及复方丹参组(组Ⅱ,10例)组Ⅱ于切皮前30分与复温时至心脏复跳前,分别静脉滴主SMC200mg/kg,组I在同一时间给阳等量平衡盐液,两组于术前(T0),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中人参二醇组皂甙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观察人参二醇组皂甙(PDS)对体外循环(CPB)手术病人的心肌保护作用,将60例CPB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PDS组。PDS组术前2天和术前30分钟,按15mg/kg,共3次,静脉滴注PDS。测定两组CPB期间(转流前、转流15、30分钟、再灌注15、30、60分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发现CPB时间与SOD活性成反比,与MDA含量成正比。两组SOD活性总均数PDS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1);两组MDA含量总均数PDS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术前应用PDS可显著提高CBP手术病人SOD活性,减少MDA生成,从而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观察犬心脏停跳复跳后全脑浅低温对脑组织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常规治疗4小时,6-keto-PGF1a水平无明显变化。TXB2含量明显上升,TXB2/6-kteo-PGF1a(T/K)比值明显升高;浅低温治疗组与缺血再灌常规治疗组比较6-keto-PGF1a水平仍无明显变化,而TXB2含量下降(P<0.05),T/K比值降低(P<0.05)。提示全脑浅低温能抑制脑缺  相似文献   

9.
观察犬心脏停跳复跳后全脑浅低温(34℃)对脑组织前列环素和血栓素 A2 含量的影响。结 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常规治疗4小时,6-keto-PGF1a水平无明显变化,TXB2含量明显上升(P< 0. 01),TXB2/6-kteo-PGF1a(T/K)比值明显升高(P<0.01);浅低温治疗组与缺血再灌常规治疗组比较 6-keto-PGF1a水平仍无明显变化,而TXB2含量下降(P<0.05),T/K比值降低(P<0.05)。提示全脑浅 低温能抑制脑缺血再灌后花生四烯酸环氧酶途径代谢,调整脑内前列环素与血栓素A2的平衡,有利于 脑复苏。  相似文献   

10.
研究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组织 PGE2、 PGI2( 6-keto-PGF1a示) TXA2(TXB2示)含量,6-keto-PGF1a/TXB2比值及丹参提取物 F对上述各值的影响。结果显示,再灌注后胃粘膜有明显的出血性损伤,组织PGE2、6-keto-PGF1a含量明显下降,TXB2含量明显增加,6-keto-PGF1a/TXB2比值明显降低,单纯失血性休克组未见上述损伤;丹参提取物F能明显降低胃粘膜损伤指数,且与组织PGE2含量6-keto-PG1a/TXB2比值的增加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判断经受热缺血的肝脏活力的方法。方法 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肝脏热缺血时间(WI)为0min;B组WI为30min;C组WI为60min。各组肝脏冷保存后2~2.5h,采用^31磷-磁共振频谱(^31P-MRS)测定各组加氧低温灌流30min时的离体肝脏频谱,同时测定保存液和灌流液中肝酶的变化。结果 β-三磷酸核酸(β-NTP)与亚甲基二磷酸(MDP)的比值,B组与A组比较,  相似文献   

12.
用涤纶纤维滤器去除再灌注血液中的白细胞,旨在检验其对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32只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用全血和去白细胞血再灌注-离体心脏在28℃下缺血60min后再灌注20min。结果表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CVR、CPK及CPK-MB显著高于实验组(P〈0.001~P〈0.05);SOD活性下降,MDA含量明显增高与实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2及P〈0.05。线粒体  相似文献   

13.
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临床观察丹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16例肢体手术需充气带加压肢体止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治疗组(n=8)。治疗组病人术前10分钟静脉滴入复方丹参注射液(400mg/kg),对照组病人给等量平衡液。肢体缺血前、再灌注后30分钟、90分钟、180分钟分别检测血MDA、CPK和SOD。结果:肢体缺血再灌注30分钟、90分钟、180分钟与缺血前比较,血MDA和CPK含量升高,SOD含量下降。治疗组缺血再灌注同时间,血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1);CPK值低于对照组(P值<0.05);SOD活性逐渐上升,180分钟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丹参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CPK值,提高SOD活性,能有效防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阻断无名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和两侧内乳动脉伴低血压的家兔脑血后再灌流模型中观察到,缺血30min后,脑皮质三种ATP酶活力均无明显改变;常温再灌60min后,Na+,K^+-ATP酶活力明显降低(P<0.01)。然而在经左颈总动脉以冷血再灌注的低温再灌流组中,该酶活力得到了有效的保护(P<0.01)。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治疗,则未见保护作用(P<0.05)。提示低温  相似文献   

15.
黄芪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醇(MDA),内以素-1(ET-1),一氧化氮(NO)变化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黄芪治疗组血浆ET0-1,MDA水平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下降,SOD显著升高,且病理改变较轻。结论 黄芪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蛋白激酶C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目的研究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结扎/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40min/开放12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选用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A组,n=10只),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B组,n-15只),缺血/再灌注前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8ml/100g。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蛋白激酶C(PKC)含量和同位素标记法测定PK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及再灌流时脑组织自由基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选用60只雄住大鼠,体重250g~40g,随机分为6组:①对照组;②缺血3Omin组;③缺血3Omin再灌流30min组;④缺血30min再灌流6Omin组;⑤缺血3Omin再灌流12Omin组;⑥治疗组。每组各10只。通过制备大鼠完全脑缺血模型,测定各组脑组织中丙二醛及超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并结合电镜检查。结果显示,缺血组及再灌流各组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电镜观察显示脑组织水肿及退行性改变。应用“仙台合剂”治疗则能明显减轻上述改变,对缺血及再灌流后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胆道梗阻后肝脏的自由基损伤和粉防己碱( Tet) 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胆道梗阻模型,每日给予 Tet 30 mg/kg 体重灌胃,动态观测肝组织丙二醛( M D A)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含量及血清 T Bil、 A L T、 A L P、 G G T 含量。结果 胆道梗阻后,血清 T Bil、 A L T、 A L P、 G G T 水平逐渐升高,肝组织 M D A 含量逐渐升高, S O D 逐渐减少,各梗阻组与对照组比较, P< 0 .05 。各 Tet 治疗组与同时相梗阻组比较,血清 T Bil、 A L T、 A L P、 G G T 水平下降( P< 0 .05) ;肝组织 M D A 含量减少( P<0 .01) , S O D 含量升高( P< 0 .05) 。肝组织 M D A 含量与血清 A L T、 A L P 含量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 值分别为0 .949 和0 .843( P< 0 .01) 。结论 自由基损伤可能是胆道梗阻导致肝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Tet对胆道梗阻所致肝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阿魏酸钠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DA、SOD、ET和NO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16只兔随机分为非缺血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常规治疗组(B组)及缺血于灌注阿魏酸钠治疗组(C组)。结果:与B组比较,C组心肌组织MDA含量,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P〈0.01),心肌组织T-SOD活性及血清NO水平显著增高(P〈0.01),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阿魏酸钠可明显减轻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坏死性胰腺炎的持续损害因子—胰腺缺血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作者应用大鼠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探讨胰腺缺血在坏死性胰腺炎疾病的全过程中是否是持续损害因子。检测五组大鼠血浆内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素F1α(PGF1α)的浓度及血清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结果表明,实验组的TXB2、PGF1α与对照组皆有显著差异性(P<0.05)。ACE,除6小时的活性低于对照组(两者无差异)外,其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上推测,导致坏死性胰腺炎缺血的因素持续存在。因此,胰腺缺血是坏死性胰腺炎的持续损害因子,既是起始因子,又是恶化因子,且不可能出现再灌注损伤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