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煤矿综合监测监控系统通用协议平台通过建立分站层统一的通信接口协议、系统层基于TCP/IP协议统一的信息接口规范及系统层联网、分站层联网两种入网认证检测平台,建立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的、基于网络的大型开放式分布控制系统,实现集团公司各矿井生产各环节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生产综合调度指挥和业务运转网络化,行政办公无纸高效化,对全矿井安全状况和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监视、控制、通信和信息管理。该项目由信息研究所负责研究开发,已列入徐州市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煤矿综合监测监控系统通用协议平台”项目…  相似文献   

2.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矿井通风安全有关信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可视化技术,设计了矿井通风设施可视化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结合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与视频信息方便掌握井下安全生产现场情况,为矿井通风安全信息管理提供集成的数据环境和分析平台,实现视频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布置图的动态显示、设备地理位置管理及其导航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吕恒志  付朝君  刘东晓 《煤矿机械》2012,33(10):184-185
张村矿现有自动化子系统比较分散,不能集中控制和管理,生产系统比较简单不能实现自动控制,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效能的提高,必须进行改造;经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模式,搭建全矿井综合自动化基础平台,建设原煤生产自动化系统,对现有安全监测监控子系统的信息接入集成;实现了矿井综合自动化,保障了安全、高效生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信息移动办公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移动信息化技术,结合目前煤矿综合信息化建设情况,搭建了矿井安全信息移动平台,使煤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矿井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信息,成为保证煤矿管理部门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5.
《煤炭工程》2004,(6):30-30
一种名叫KJ88的矿井安全生产无线网络系统近日问世,该系统可以实现井下瓦斯、风速、流量、温度等远距离的监测监控,使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和上级部门在千里之外看到井下的动态变化。据了解,有线与无线等安全网络系统均适用煤矿安全信息建设,但我国矿区分布较为分散,又多处丘陵山区,光纤和短波铺设难度大、费用高,建设周期长。KJ88矿井安全生产无线网络信息系统采用无线GPRS移动方案,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安全可靠等特点。KJ88矿井安全生产无线网络系统问世!本刊通讯员  相似文献   

6.
翟景瞳 《煤》2018,(3):34-36
为了提升对潞安集团所属煤矿的安全生产管控效能,设计开发了集多种信息化系统于一体,具备多级联网和综合监控功能的移动监控信息平台。文章详细说明了该平台的组网结构、软件架构、软件设计、系统部署和系统测试,经实践运行表明,该信息平台能有效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超英  王跃峰 《中国煤炭》2005,31(10):35-36
在不涉及各安全监测设备生产厂家的通讯协议、内部数据格式等技术细节的前提下,利用煤炭生产企业现有的计算机和电话网络,将多种类型矿井安全信息监测系统统一联网,实现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  相似文献   

8.
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在平煤十三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将煤矿各子系统统一集成搭建成煤矿综合自动化信息平台,煤矿的环境安全信息和设备工况信息统一在系统平台上,实现了全矿井的数据采集、生产调度和决策指挥的网络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矿井通风监测系统与三维通风仿真系统存在信息封闭独立、交换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而形成的大量"信息孤岛",造成大量通风监测数据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从而提出对矿井通风监测系统与三维通风仿真系统进行信息融合研究:研究设计了传感器基本信息、实时监测数据及历史监测数据等6张表单来存储管理通风监测数据;并对矿井通风监测系统数据库与三维通风网络解算参数数据库进行连接、信息匹配以及数据有效性检查,并基于i Vent矿井通风系统与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2个系统数据的无缝对接。将其应用于狮子山矿,实现了2个系统信息融合,为实时解算、预警及安全应急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保证,对矿山通风生产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监测系统集成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河北金牛股份有限公司8个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集成实践出发,提出了实现集成应用的网络及软件方案,并对集成应用的特色及集成实践中遇到难点后的解决方法作了论述。通过公司安全监测联网的这个共享管理平台,实现公司矿井安全监测各子系统的资源共享、统一监测管理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各大、中、小煤矿的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陆续装备了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文章针对煤矿的生产实际进行了需求分析,介绍了安全生产监管系统的流程图、系统功能及系统特点。证明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无线监管系统大大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张红英  郝军 《煤矿设计》2008,(3):106-107
为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各大、中、小煤矿的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陆续装备了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文章针对煤矿的生产实际进行了需求分析,介绍了安全生产监管系统的流程图、系统功能及系统特点。证明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无线监管系统大大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安全就是最大效益。东滩煤矿通过对现有监测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并结合实际补充实施新系统,围绕矿井安全、生产两条主线,形成矿井全方位监测监控体系,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监测预控,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永煤集团煤矿安全综合监控联网系统。系统以服务器虚拟化为平台,采用B/S架构模式进行设计,使用"PHP+JAVA"组合编程语言开发前端发布页面和后台服务软件,通过移动4M PTN数据专线搭建多级联网传输通道,将永煤集团下属各矿井下环境数据存储于SQL Server 2016数据库中,实现了集团对矿井生产一线安全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控,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唐明光 《采矿技术》2011,11(6):95-96
矿山安全生产综合调度监控系统是在运用高速发展的以太网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建成的一套技术先进、实用性强,适于长期发展的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监测监控系统。多个矿山的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解决了矿山井上下安全监测监控、生产环境检测、工业保安监控、安全生产指挥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实现了信息共享,使矿山调度室、各二级调度室、矿领导及业务科室、局域网内的有权用户甚至internet有权用户都能实时获得所有监测监控信息,并在矿山调度室通过大屏幕直观显示所有安全信息和生产动态,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3DGIS平台的多样化高集成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在船景煤矿建设和应用,该系统采用3层网络结构,主干网络采用千兆工业以太环网,通过以太网电口、以太网通信模块等将各子系统接入环网,并利用了3DGIS矿山平台。阐述了平台构架、系统集成和安全生产量化管理等多个创新点。实现了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联通和共享,充分利用各监控子系统的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达到了矿井安全生产、减员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技术,形成矿井环境、人员、设备全方位的动态监测监控体系,实现数据实时化、预警智能化,增强矿井灾害预防能力,提高矿井安全程度。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将系统实时监测的各类数据共享,使管理层快速、及时、准确地获取生产相关数据,提高决策科学性,从而避免或减少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彬长矿业”)下属5对矿井开采条件复杂,受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影响严重,亟需基于监测数据构建分析模型对各类灾害进行超前分析和预警,以此促进矿井安全生产。分析了几种灾害的大数据特征,研究了监测预警模型和预警指标体系,研发了煤矿复杂地质条件下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该平台可实现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并可以“一张图”综合展示。现场实际应用表明,通过对各监测系统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集成、加工、挖掘,形成了有效的安全预警模型,实现了彬长矿业下属5对矿井灾害的实时监测、大数据分析、提前预警和预警信息分析推送等功能,大大提升了彬长矿业的灾害监测和预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神东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矿井火灾防治现状和矿井火灾预警体系在火灾防治的重要程度.神东矿区通过构建由矿井安全监测、地面固定束管监测、井下移动红外束管和光纤感温监测、人工采样利用色谱分析4个系统形成的"四位一体"矿井火灾预警体系,实现对全矿区包括生产区域、采空区火灾在内的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的全覆盖动态监测、预警,为矿区火...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在智能开采和智能掘进技术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矿井各子系统智能化程度不均,矿井生产控制单一分散,各系统信息孤岛化等问题突显,因此需要建立智能一体化辅助生产系统,实现矿井所有设备的集中控制,数据的集中管理和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打破各系统信息壁垒,真正实现煤矿多系统智能化发展目标。针对智能矿山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指出智能矿山的建设是由单个系统智能化向多系统智能化方向发展,矿井生产控制是由单一分散式向综合智能一体化方向发展,煤矿智能辅助生产系统是智能矿山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提出了智能一体化辅助生产系统建设的"五个一"基本原则。神东矿区通过融合智能主/辅运输技术、智能供电技术、智能排水技术、智能通风技术及智能通信技术,建立了煤矿智能一体化辅助生产技术体系。引入模块化管理理念,将矿井综采(综放)、掘进、主运输、供电、供排水、通风及安全监测监控等所有矿井生产系统高度集成在同一个平台,将各子系统数据接入区域煤矿集中控制中心,设计出一套集地面与井下为一体的辅助生产系统的整合控制方案,形成管控一体化平台。采取从采掘、运输和分选加工等煤炭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形成了专业调度体系,优化了生产控制指挥流程,实现了"五矿六井"大区域煤炭生产的集中控制和海量数据管理及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形成新型煤炭生产体系。实践表明,神东矿区智能一体化辅助生产系统可对全矿区全周期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减少工作人员400人,降低人工成本8 000万/a,节电25%,设备利用率提高5%,全员工效提高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