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产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择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患者120例,按术后镇痛所用罗哌卡因浓度不同分为三组[A组(0.25%罗哌卡因)、B组(0.2%罗哌卡因+芬太尼)、C组(0.2%罗哌卡因)],每组40例,观察术后4 h、12 h及24 h内镇痛效果、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恶心、呕吐程度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同时记录患者按键注药次数和48 h镇痛药物累计消耗量.结果 A组镇痛效果及满意度优于C组(P<0.05),镇痛药溶液累计消耗量明显低于后者(P<0.05),A、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肛门排气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均P<0.05),而运动阻滞三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0.2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在缓解扁桃体切除患儿术后疼痛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ASA分级Ⅰ级,年龄6~12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单用组)和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组(联用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用开口器暴露口咽部,分别在扁桃体周围行局部注射:单用组给予0.25%罗哌卡因5 mL,联用组给予0.25%罗哌卡因5 mL和右美托咪定(0.25 μg/kg)的混合液。主管麻醉医师分别于患儿清醒拔管后30 min(T1)、2 h(T2)、4 h(T3)、6 h(T4)、12 h(T5)、24 h(T6)、48 h(T7)、72 h(T8)访视患儿并按FLACC法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记录两组患儿术后72 h追加镇痛药物的情况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用组T1~ T6的FLACC评分均低于单用组(P均<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72 h内追加镇静镇痛药物患儿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创面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用于患儿扁桃体切除术,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9):239-241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我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切皮前分别注入盐酸罗帕卡因4m L于脐部切口、肋缘下切口以及剑突下切口,手术完毕前给予腹腔均匀喷洒20m L罗哌卡因,对照组患者则不给予罗哌卡因处理。分别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24h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额外加用镇痛药物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喉罩拔除时间对比均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24h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对比均不明显(P>0.05)。观察组在术后4、8、12h的VAS评分分别为(3.1±1.3)、(2.4±1.0)、(1.1±0.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1.7)、(3.3±1.4)、(1.7±0.6)分。观察组患者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为12.50%(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50%(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运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9例接受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硫酸镁罗哌卡因组(RM组),R组患儿于全麻成功后用0.15%罗哌卡因1 m L/kg行骶管阻滞,RM组患儿在全麻后以0.15%罗哌卡因1 m L/kg联合硫酸镁50 mg行骶管阻滞。比较两组患者FLACC评分、MBS评分、AS评分及术后1周的FAS评分,同时比较患儿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同时间点FLACC评分、AS评分比较,RM组均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M B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儿术后镇痛药物芬太尼及对乙酰氨基酚的用量均大于R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FAS评分均为0。结论 50 mg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小儿骶管阻滞较单纯罗哌卡因能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切口周围局部浸润在脊柱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n=43)手术结束缝合切口后以0.75%盐酸罗哌卡因10 m L混合复方倍他米松1 m L,0.9%Na Cl 1∶1稀释至20 m L,于切口周围肌层和皮下深部局部浸润;对照组(n=40)手术结束后以0.9%Na Cl 20m L于切口周围肌层和皮下深部局部浸润。观察2组患者的疼痛指数、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量以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及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甲级愈合36例(83.7%),乙级愈合6例(14.0%),丙级愈合1例(2.3%);对照组甲级愈合33例(82.5%),乙级愈合5例(12.5%),丙级愈合2例(5.0%),2组患者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浸润注射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伤口疼痛,且不增加切口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30):罗哌卡因组(R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9 mL+1 mL生理盐水;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9 mL+1 mL右美托咪定(100 mg)。记录患者术后VAS评分,以及术毕至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8 h,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R组);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明显长于罗哌卡因组(R组);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明显少于罗哌卡因组(R组);不良反应两组无区别。结论:关节腔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提供膝关节镜术后良好镇痛,延长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减少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并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在脊柱手术后局部浸润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脊柱手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各20例。罗哌卡因组手术结束缝皮前,于切口两侧逐层应用0.5%罗哌卡因40ml浸润麻醉,利多卡因组手术结束缝皮前,同法、同量应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两组术后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静息与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各时段自控镇痛(PCA)药液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罗哌卡因组术后6、12小时的静息VAS评分,术后4、6、12小时的活动VAS评分均低于利多卡因组,术后4~6、7~1 2小时的P C A药液使用量少于利多卡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同。结论 罗哌卡因切口浸润用于脊柱手术后镇痛在术后4~12小时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4小时以内和12小时以上的镇痛效果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叶志坚  方韬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2812-2813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曲马朵骶管注入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R组和RT组).R组骶管注入0.25%罗哌卡因1 ml/kg,RT组骶管注入0.25%罗哌卡因+1 mg/kg曲马朵1 ml/kg.术后2、4、6、8、10、12、24 h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评定镇痛效果,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完全镇痛时长、术后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4、6、8、10、12、24 h,RT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R组(均P<0.01).RT组患儿的术后完全镇痛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5).术后4~24 h内,R组患儿要求药物镇痛的人数明显高于RT组(P<0.01).RT组发生恶心呕吐人数虽多于R组,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罗哌卡因混合曲马朵小儿骶管注入,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佳,可作为小儿下腹部手术一种安全、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在胆囊床处局部喷洒和切口局部浸润的镇痛效果。方法将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对照组(S组),各35例。其中,R组在胆囊切除后在胆囊床处喷洒罗哌卡因,并在伤口处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S组以相同的方法给予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呕吐人数、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等指标。结果 R组术后VAS评分1h(1.4±1.3),3h(1.8±1.1),6h(1.9±1.2)显著低于S组(3.8±1.2),(4.5±1.3),(5.1±1.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右肩放射痛1例,伤口疼痛5例,腹部疼痛3例,均少于S组11,25,12例,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局部镇痛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硬膜外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硬膜外应用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以探讨小儿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方法择期行尿道成形术的小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18)术后单纯采用0.1%~0.2%罗哌卡因进行术后硬膜外镇痛,Ⅱ组(n=22)采用0.1%~0.2%罗哌卡因 芬太尼1μg/ml行硬外镇痛,观察镇痛治疗后的24h、48h、72h脉搏氧饱和度(SpO2),疼痛评分、72h罗哌卡因总用量、镇痛评分及副作用.结果两组病人均无1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均满意,但Ⅱ组罗哌卡因总用量显著低于Ⅰ组.结论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硬膜外单纯使用罗哌卡因都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辅以小剂量的阿片类药物既可以减少局部麻醉药的用量,降低局麻药中毒的危险,又可以改善患儿的睡眠,使患儿术后更加舒适.  相似文献   

11.
陈慧  闫薇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787-178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组(A组)30例和氟比洛芬酯联合生理盐水局部浸润组(B组)30例。两组均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补救镇痛例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术后4、8、12 h HR、MAP、VAS均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B组有7例患者给予曲马朵补救镇痛,出现恶心、呕吐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0%(6/30),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中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陆正荷 《中国药业》2012,21(5):78-79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6岁以内患儿骶管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下腹部以下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级、6岁以内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倒.骶管阻滞用药浓度为R1组0.1%罗哌卡因1 mL/kg,R2组O.2%罗哌卡因1 mL/kg,R3组O.3%罗哌卡因1 mL/kg,术中有体动的患儿每次追加氯胺酮2 mg/kg.观察各组惠儿术后修改的客观疼痛评分法(OPS)镇痛评分及肌力恢复时间(Bromge评分)、运动阻滞程度评分.结果 镇痛效果及维持时间方面,R3>R2>R1;Bromge评分随着时间推移.R3>R2>R1.结论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可提供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和恢复效果,不同手术术后对惠儿有不同的要求,应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患儿骶管阻滞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3.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切口周围局部浸润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83例行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n=43)手术开始前以0.75%盐酸罗哌卡因10mL于切口周围肌层和皮下局部浸润;B组(n=40)手术开始前以0.9%生理盐水10mL于切口周围肌层和皮下局部浸润。对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指数、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量以及切口愈合情况等进行统计观察。结果:A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B组,A组患者术后疼痛反应轻、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住院时间更短。所有患者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罗哌卡因切1:2周围局部浸润对于缓解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疼痛具有优良的效果,能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郑自富  项燚  梅诗全  沈培  崔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751-275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R1组、R2组和R3组,每组40例.术后给予PCEA,R1组镇痛药为罗哌卡因200 mg+枸橼酸芬太尼0.3~0.5 mg+氟哌利多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R2组镇痛药为罗哌卡因250 mg+枸橼酸芬太尼0.3~0.5 mg+氟哌利多2.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R3组镇痛药为罗哌卡因300 mg+枸橼酸芬太尼0.3~0.5mg+氟哌利多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分别于术后6、12、24、48 h随访并记录:(1)镇痛效果,采用VAS评估;(2)采用Bromage评分进行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3)观察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比较,R1组VAS评分高于R2组和R3组,但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双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比较,R1组与R2组无统计学差异,R3组与R1组和R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观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25%罗哌卡因更适宜下腹部手术术后PCEA.  相似文献   

15.
叶志坚  方韬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812-2813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曲马朵骶管注入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R组和RT组).R组骶管注入0.25%罗哌卡因1 ml/kg,RT组骶管注入0.25%罗哌卡因+1 mg/kg曲马朵1 ml/kg.术后2、4、6、8、10、12、24 h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评定镇痛效果,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完全镇痛时长、术后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4、6、8、10、12、24 h,RT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R组(均P<0.01).RT组患儿的术后完全镇痛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5).术后4~24 h内,R组患儿要求药物镇痛的人数明显高于RT组(P<0.01).RT组发生恶心呕吐人数虽多于R组,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罗哌卡因混合曲马朵小儿骶管注入,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佳,可作为小儿下腹部手术一种安全、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和多瑞吉贴膜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纳入81例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7例。A组(多瑞吉组)入手术室时,胸前贴多瑞吉透皮贴剂;B组(罗哌卡因组)缝合切口前以0.5%罗哌卡因喷洒胆囊床,再以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每个切口;C组(联合组),胸前贴多瑞吉透皮贴剂,罗哌卡因用法同B组。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常规监测心率、血压和脉搏氧饱和度。术后进行V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 h,B、C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1),疼痛明显缓解。术后4~48 h,A、C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1),镇痛效果显著。C组在各个监测点的VAS评分均最低,镇痛效果最为显著。三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多瑞吉贴膜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术后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的血糖变化,探讨罗哌卡因相对吗啡硬膜外镇痛对老年患者的优越性.方法 36例60-80岁患者,按镇痛药物不同随机分成罗哌卡因R组和吗啡M组,观察术后血糖变化及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基本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无出现呼吸抑制病例,M组有2例出现轻度呼吸抑制并有5例嗜睡.结论老年人术后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仍需密切观察呼吸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18.
唐春林  朱志荣 《医药导报》2004,23(9):0645-064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中下腹部手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中下腹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A、B、C 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0.2%罗哌卡因,B组给予0.25%罗哌卡因,C组给予0.125%布比卡因加吗啡6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共60 mL。A、B组自控镇痛负荷量为1 mL,维持量为4~6 mL·h 1,患者自控量每次1 mL,C组相应参数为3 mL,1 mL·h 1,每次0.5 mL。采用疼痛目视模拟标尺法(VAS)[分为安静下(R VAS)、咳嗽时(C VAS)]评分间接评估各组麻醉镇痛效果,观察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镇痛期间循环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R VAS 评分差异无显著性,C VAS评分B组最佳,A、C两组次之。B组下肢麻软发生率25.0%,A、C两组均无;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40.0%,眩晕发生率55.0%,皮肤瘙痒发生率35.0%,A、B组均无。结论:0.2%和0.25%罗哌卡因用于下腹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良好,0.2%罗哌卡因比0.25%罗哌卡因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辅助镇痛作用。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在腹腔镜手术开始前,于手术部位腹膜外局部注射0.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对照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时间、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1,3,36和48 h活动状态下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提前1 d,术后住院时间缩短2 d。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腹膜外局部浸润麻醉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对甲状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进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及对照组(C组)。A组于切皮前用0.5%罗哌卡因10 m L对切口处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肿瘤切除后逐层缝合前用0.5%罗哌卡因10 m L分别进行喷洒;B组用0.5%利多卡因以同样方法进行局麻及创口喷洒;C组不用局麻药。分别于术后1,4,8,12,24,48 h对3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VAS评分>4分者,静脉注射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 mg止痛并记录使用总量,同时记录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4,8,12,24 h时,A组VAS评分低于B、C组(P<0.05);术后1 h时,A、B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B、C组患者用曲马多例数较A组多(P<0.05);B、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A组高(P<0.05);3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肿瘤手术用0.5%罗哌卡因局部麻醉,术后能产生良好镇痛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