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北京地铁5号线和10号线,分别对地铁站前广场与轨道交通接驳的步行、自行车、普通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交通方式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为满足交通接驳与管理需要,地铁站前广场应设置自行车遮雨棚、广场照明、供水供电等主要的辅助与保障设施;对地铁站前广场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论述,旨在提升站前广场换乘的便捷性,为乘客提供良好服务。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铁路客站的类型以及综合交通系统各交通方式的主要特征.结合相关设计实例,研究了铁路客运枢纽车站和普通城际铁路车站与城市轨道交通、航空机场以及其它地面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接驳模式,并提出了综合交通系统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在考虑影响接驳方式选择的个人、家庭社会经济属性的基础上,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选择模型.利用模型估计得到参数,通过计算事件发生比,分析变量对接驳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用一个案例,阐述接驳方式选择模型的运用,结果表明:接驳方式选择模型适用于研究个体的出行决策,预测正确率达到70.5%.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吸引能力和扩大其影响范围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中,慢行接驳是最常见的,但在现实的道路规划设计中,多以机动车行驶需求为核心,对慢行接驳交通系统的设计重视不够。结合深圳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交通规划的实践,提出了一套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慢行接驳交通规划工作方法。介绍了慢行接驳交通规划工作的流程和内容,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枢纽站、片区中心站和一般站的慢行接驳交通规划设计要点。以深圳市轨道交通7号线西丽站慢行接驳交通规划方案为例,介绍了慢行接驳交通规划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5.
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合理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自行车(包括助动车、摩托车,下同)停车场,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为例,选取5座典型车站,采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特征,包括自行车接驳时间、分担率、早高峰非换乘停车率、全日停放量变化规律、全日停放峰值所在时刻等。  相似文献   

6.
梳理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工作在技术和实践方面的发展现状,从法制、体制机制方面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成因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轨道交通接驳工作在法制、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总结问题成因是当前轨道交通接驳工作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在法制、体制机制方面需健全完善。基于此,从规划、建设、运营3个层面,提出有助于轨道交通接驳工作有序推进的管理建议及实施保障建议,为各城市轨道交通接驳设施的顺利实施提供指导及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在公交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有赖于各项换乘接驳设施提供良好的换乘条件和环境,使乘客便捷地到达或离开轨道交通车站。城市轨道交通与换乘接驳设施的高度协同是优化交通出行的必然要求。针对当下存在的不协同现状,通过建立协同机制进行协同规划、立项、设计和实施,保障在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上做到协同。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望春桥站为例,具体分析换乘接驳设施的协同建设案例。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作用。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的抽样调查,分析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的出行中与之衔接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接驳特征,阐述各种方式接驳的时间与距离分布及客流接驳的规律,进而对车站进行了聚类分析,以指导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道路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以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方式链为例,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两端的接驳方式,构建基于交叉巢式Logit(CNL)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出行链联合选择模型。模型从出行全过程角度,将轨道交通两端的接驳方式纳入一个模型里进行联合选择。模型选取出行者社会经济特征,发生端出行特征,到达端出行特征三类特征变量,建立联合概率模型,对特征变量进行标定。模型结论显示:(1)以到达客流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于交通接驳便捷程度的敏感性更高;(2)公交接驳方式转化为小汽车接驳的可能性更高。对于揭示城轨接驳规律,优化轨道接驳系统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换乘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关联公交接驳线网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最主要的两种方式,它们之间的有效接驳是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的重要环节,由此形成了公交接驳线网优化问题(FBNDP)。以FBNDP问题的既有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公交接驳线网和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组成的换乘网络上乘客出行方案的分析,将换乘费用加入到乘客出行费用中,使换乘网络客流出行费用考察更为全面。以最小化乘客出行成本和常规公交运营者开行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换乘网络的接驳线网优化模型(FBNDP-TN模型)。模型中,客流不再具有唯一终点(多对一),而是每个公交站点与轨道车站间均有客流需求这种更一般情形(多对多情形)。并设计了更严格遵守频率约束的遗传算法,对测试算例网络上客流"多对一"和"多对多"进行了比较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客流分布对接驳线网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地面交通组织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地铁车站施工对地面交通影响的应对原则及措施,介绍了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等三种施工方法对应的不同情况的交通组织方案,并分析了三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与地面交通组织的矛盾应与规划、交通管理等部门协调、沟通、配合解决;施工方法的选择应针对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组织的要求进行,同时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及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为地铁车站的防火设计探求系统的方法和对策,深入研究分析地铁车站防灾的设计措施,特别对大型换乘枢纽的防灾设计提出设想与展望。研究方法:结合地铁的相关火灾案例,分析地铁火灾的特点;从站台型式、安全疏散等方面对地铁车站防灾设计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地铁车站防灾的对策。研究结果:对不同的车站形式、不同的换乘功能,提出加强防灾设计的对策;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提出可操作的防灾设计建议。研究结论:地铁火灾危害极大,设计必须高度重视;建议优先采用岛式站台车站,严格按照规范落实防火分隔及疏散要求;大型换乘枢纽的建筑空间应结合下沉广场和出入口通道的设置统一做好消防规划。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楼梯处行人交通微观特性的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地铁车站楼梯设施的特性。采用视频手段进行数据采集,获取楼梯处行人的微观运动特性。对各交通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回归得到相应数学模型。本研究成果可用于分析交通设施的通行现状和服务水平,对行人楼梯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有参考意义;得出的交通特征参数统计模型可应用于行人流微观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气体灭火系统是地铁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负责保护地铁车站中重要的设备用房的安全。结合西安地铁工程实际情况,从安全、环保、投资控制及维护保养等方面对我国地铁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IG 541灭火系统,以及新型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对比,确定适合西安地铁车站的气体灭火系统为IG 541灭火系统,并给出了管网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商业区的无缝换乘和空间一体化设计要求很高。基于对乌鲁木齐行人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的换乘站及乌鲁木齐高铁站为案例,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高铁进出站层的衔接,对地面、站厅、站台层的空间布局和渠化、换乘模式、商业区布局、应急疏散等功能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仿真优化,并提出了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功能布局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穿越3条活动地质断层的特征,表明断层的变形具有不可抗拒性和巨大的破坏性。当断层发生突发性黏滑错动后,上、下盘相对产生复杂的空间三维变形,结构同时具有拉、压、剪、扭、弯等共同受力特性,其作用对穿越的隧道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隧道严重变形、开裂甚至破坏。据此估算1号线沿线断层的最大位移量及百年变形量,阐述浅埋暗挖法的结构设防方案、结构受力计算模型、断层处理的接头方案,以及断层处的结构防水等技术措施,提出的静态强制位移法是对此工程难题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7.
结合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二号线南门车站的方案设计,通过对站位和站型的研究,论述了南侧、北侧方案的各种车站型式,分析了各种方案对规划、文物保护、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和管线改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南侧并线方案、北侧分离岛式方案,解决了有关方面技术问题,工程可实施性强,北侧分离岛式方案首次采用H型分离岛式方案,为环境复杂地铁车站的方案设计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结合大连地铁项目,对地铁车站自动扶梯的设计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安全性、乘坐舒适性和使用性能3个方面对自动扶梯的主要设计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香港地铁车站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香港地铁一起列车纵火事件的处理和分析,详细介绍香港地铁金钟车站对车站着火、爆炸恐吓、列车从路轨上下客、33kV/11kV电压全部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20.
在地铁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决策对地铁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可达80%~90%,而客流量又是决定地铁工程必要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参数。客流预测工作做得科学细致,可以使地铁修建方面的许多不合理因素得到控制。研究了客流预测量与不同发车频率下列车编组的关系,探讨了客流预测量与车站站台长度、宽度和进出站通道等的关系,分析了客流预测量对车站规模的影响,及其对车站造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