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广州化工》2021,49(11)
概述了磷矿伴生稀土的前处理方法和稀土元素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包括敞开电热板消解法、密闭微波消解法、碱熔法、全自动石墨消解法和碱熔-富集等前处理方法,以及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主要检测方法。综合比较,采用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可同时测定磷矿伴生稀土中17种稀土元素,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光源(简称ICP光源)是发射光谱分析中新出现的优良光源之一。其优越性早已为光谱分析工作者所公认。目前,ICP发射光谱法在国外正日益得到普及,而在国内也正迅速发展。1961年Reed首先提出了在大气压下产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方法;1964年,Greenfield、Fassel等分别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应用于光谱分析。此后,特别是1974年后,  相似文献   

3.
王勇  周凤娟  刘庆  杨琼 《广州化工》2013,(22):14-16
就近年来茶叶中稀土元素含量测定的研究技术以及茶叶的前处理方法做了综述。包括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示波极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等分析方法,以及灰化法、和湿法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等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袁波  邓伟 《中国化工贸易》2012,(11):104-105
针对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介绍了电化学方法、比色法、荧光光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测定食品中硼元素方法的优缺点,为食品安全监控提供-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茶叶中稀土元素含量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概述了稀土元素的种类、用途以及茶叶中稀土元素的检验现状,阐述了茶叶中稀土元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法(ICP—MS)等,并对造成茶叶中稀土元素含量超标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微量钼的检测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催化极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质谱法等,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样品消解后以水为溶剂稀释的无机相进样)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样品直接以航空煤油为溶剂稀释的有机相进样)4种检测方法对硅橡胶加成催化剂中的铂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有机相进样)具有样品无需复杂预处理,分析速度快、检出限低、精密度好等优点,适用于硅橡胶加成型催化剂样品的快速、批量检测,但样品和标准样品需要现配现用。  相似文献   

8.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中关于锑、钴、铍和钒四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涉及原子荧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但均未涉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针对这四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物提出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的仪器条件,对国家有证标准土壤样品以及土壤基体加标样品的测试,得出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可以快速、准确、可靠地测试土壤锑、钴、铍和钒四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物,从而为GB 36600—2018标准中测试土壤锑、钴、铍和钒四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消解方法和测定方法对过磷酸钙中硫含量的测定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100 m L(1+5)盐酸溶液消解过磷酸钙,采用重量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硫含量均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此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重量法虽然经典,但操作繁琐,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操作便捷。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重金属的检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文介绍了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样品的主要前处理方法:干灰化法、湿法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以及主要的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探讨了这些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为土壤中重金属的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水体中铝元素的来源,絮凝沉淀剂的使用是水体中铝元素的重要来源。对分光光度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的含量。方法优化了微波消解条件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的测定条件,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0%~103.8%。标准参考物质的测定值与标物值相符。表明该法准确性高,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为了精确测定地下水中的金属元素,一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矿山、冶炼在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重金属污染物,不仅污染环境,也让常用标准方法出现较大偏差,受到较大影响。根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的特点,结合实际探讨了ICP-AES同时测定水中高浓度铜、铁、锌、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银合金电触头中低含量稀土元素的检测方法。采用无机酸分解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银合金中稀土元素含量,分析了干扰因素,确定了最佳溶样方法和最佳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银合金中稀土元素的测定准确度高、回收率及精密度满意,可以很好的满足实际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三七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仅影响药材的药理、药效,而且对药材的品质也有较大影响。综述了现有三七中微量元素检测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比较了现有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提升元素检测标准,为建立更简便、快速和灵敏的微量元素检测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评述了国内锂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包括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分光光度法、滴定法、气体容量法、火焰光度计法等的特点及应用领域,并对锂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发展作了展望(引用文献44篇)。  相似文献   

17.
ICP-MS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与ICP-OES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均是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ICP-MS法与ICP-OES法在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测定中的应用特征,对ICP-MS法与ICP-OES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方法进行比较,判断两种测定方式自身的应用优势或劣势,从而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由于钒钛磁铁矿含铁、钛和钒较高,准确测定主、次元素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叙述了近些年来国内钒钛磁铁矿分析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滴定法、极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分别归纳总结并进行了评述,同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碘的分析测试技术应用研究的进展进行总结和综合评述。并对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极谱法、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及有关联用技术进行了讨论。碘形态分析的相关技术、方法和设备及其在生物和环境中作用等内容将是人们将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日用陶瓷中有害重金属溶出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用陶瓷表面的重金属在与食物接触时,会迁移到食品中,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所以国内外相继建立相关的法令法规以及标准来确保日用陶瓷使用的安全性。本文就日用陶瓷中重金属溶出量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及其它方法。最后,展望了日用陶瓷中有害重金属溶出量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