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是基于每条线路控制中心之上的综合运营指挥协调机构,通过行使监察调度、应急处置、运营评估、信息发布等职能,管理整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文章分析了构建线网指挥中心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关键技术,并讨论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线网指挥管理的各类场景中,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管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需与铁路局调度集中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需求,以北京铁路枢纽利用既有东北环铁路增建第二线开行市域(郊)列车典型工程为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的需求分析,以及该工程调度集中系统的设计情况,对铁路局调度集中系统向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的调度集中信息交互进行了浅度、中度、深度交互方式的多方案分析研究,提出基于局间接口方式构建行调信息复示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构建的行调信息复示系统,符合现行规范要求,铁路局调度集中系统侧设备和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侧设备之间的物理界面清晰,不影响国铁调度集中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系统的现有系统结构,契合该工程由铁路局运输且调度指挥纳入铁路局管理的工程实际。为铁路局调度集中系统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的调度集中信息传递,提供了一种可供工程实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指挥中心是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涉及功能定位、指挥平台建设、内外部协同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在全面研究指挥中心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设计与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管理指挥中心体系。通过系统分析网络化运营管理调度指挥需求,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管理指挥中心5大核心功能、指挥平台构架、信息交互、深化数据分析应用、强化监控管理、应急联动与协同指挥等系统设计与建设,以及优化调度管理建议。运用科学技术不断优化指挥平台功能,增强对外协同能力,匹配运输服务管理要求,有效提升运营管理指挥中心的核心能力,为城市发展提速。  相似文献   

4.
线网指挥中心综合信息平台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的主要技术保障系统.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管理需求及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提出了具有信息融合的开放式架构的综合信息平台框架和功能.探讨了信息共享机制、实时监控与GIS技术结合、多模式应答及设备报警趋势预测等关键技术.系统应用对网络化运营管理具有决策支持、安全保障和数据资源效益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快速推进网络化运营。文章以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网络化运营调度指挥业务流程为主线,建立基于混合式大数据架构、标准化接口的跨平台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指挥中心智能调度系统(简称:智能调度系统),初步完成线网运营指挥、线网应急指挥、线网乘客服务、线网辅助决策等主要应用功能设计;通过实现轨道交通线网级运营调度指挥与应急管理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支持轨道交通线网日常运营调度指挥与应急响应业务的高效协同,提升轨道交通线网协调运营决策及评估分析能力,有助于引导轨道交通行业线网指挥中心系统的规范化建设,促进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管理的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围绕大数据分析处理的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的建设方案,扩充了数据接口平台的功能,详细阐述了数据中心的混合架构建设方案,提出了基于实时流处理技术的实时线网监察方案。线网指挥中心的功能向以大数据为中心的转移,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并可实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联网运营,线网层面的网络化调度指挥需求逐渐引起运营企业的重视。虽然各城市线网指挥中心功能定位、岗位设置和管辖范围不同,但其在线网层面的调度与协调的功能需求是一致的。从线网指挥中心网络化调度管理角度出发,对线网指挥中心职能定位、网络化调度管理特点、内容等进行阐述,提出了建设"线网指挥中心网络化运营调度管理系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各大城市均在筹备或建设线网指挥中心系统,以适应网络化运营管理的需要。通过分析线网指挥中心系统的现状,提出线网指挥中心系统信息安全方面的设计思路,包括系统识别与定级、安全域的设计、安全域的安全部署策略。  相似文献   

9.
地铁线网指挥中心平台以综合监视系统为核心,以数据应用系统、运营执行系统为协同管理。由于关联的设备系统多、业务复杂,海量数据交互的实时性、并发性、准确性要求高,线网指挥中心平台的数据通信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问题,基于Protocol Buffer通信协议,设计和实现了基于gRPC分布式数据通信的地铁线网指挥中心平台系统架构。远程过程调用gRPC机制是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中通信的新型机制,在网络化运营模式下通过采集大量的设备数据、业务系统数据,可实现平台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和业务系统间的高内聚、松耦合通信,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线网指挥中心是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深入发展后的必然选择,是网络运营协调、信息互联互通和 应急处置联动的核心机构。在借鉴中国各典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基于苏州轨道交通在运 营安全的严峻性、设备制式的多元性、线网结构的复杂性、运行组织的多样性、网络客流的波动性、出行特征的 异质性、交通衔接的多重性等方面的运营需求,对线网指挥中心的运营职能进行优化。最后以网络客流分析为例, 梳理业务流程并提出优化建议,为网络客流的精细化管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急指挥中心优化建设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类比加对比的方法,结合目前西安地铁正在建设的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分析线网指挥中心与应急指挥中心分建和合建方案的优劣,研究探讨在现代信息网络快速发展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背景下,如何对已建成使用的线网应急指挥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如何对正在筹建或建设的线网指挥中心预留升级空间。通过对系统功能定位和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研究,结合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能够满足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急指挥中心优化建设的建议,以期为其他有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需求的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北京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的工程情况,从用电负荷分析入手,对线网指挥中心的电源引入、应急电源设置等进行讨论,提出不同供电条件时的主接线方案.  相似文献   

13.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发展,线网运营控制中心集中式构架设计,结合控制中心协调指挥应急处理功能,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协调、资源共享,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确保轨道交通多条线路的列车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对其运营过程实施全面的集中监控和管理。分析网络化运营条件下集中式控制中心的建设模式、功能布局,提出所需的关键设计需求。结合南京地铁灵山控制中心工程方案设计实例,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控制中心的功能布局、设计思路,实现轨道交通控制中心统一调度指挥、信息共享以及协调应急处理的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伴随城市群建设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呈多制式和网络化发展,多制式交通协同指挥系统是多制式交通协同运输的关键,提出打破传统各制式轨道交通间封闭的信息服务模式、运营组织方式及应急指挥体系,构建基于轨道快线、轨道普线和市域(郊)铁路多制式轨道交通一体化全方位监督和管理平台,并从管理体系、总体定位、系统架构、主要功能、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适用的建设方案,充分发挥不同制式轨道交通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应,提升多制式交通的综合运输效率、协同处置能力以及乘客出行获得感,对现有交通网络化运营起到支撑和完善作用,并为后续多制式轨道交通协同指挥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大背景下,设备智能运维需求愈加迫切。提出基于云-边-端架构的城市轨道交 通设备智能运维系统,采用云边协同技术,将云中心的部分功能下沉至边缘侧,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与边缘计算 技术的各自优点,实现对终端数据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利用。该系统集设备监测平台、设备健康管理平台、设备智 能分析平台、应急指挥平台、专家系统为一体,具备设备状态在线监测、设备健康度评估、故障智能诊断、故障 预测、智能分析、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维效率,保障轨道交通线网的安全运 营,对提升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各层面的使用需求,城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综合性指挥控制管理模式。以城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管理模式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故障树的指挥中心故障管理模型,开发了功能图定义软件,实现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系统中多条线路、多运营主体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特点和需求,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辅助决策与应急平台.按照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建立3级递阶的系统结构,通过标准化的接口技术实现多源异构信息的交互和融合.以监控信息衍生支持分级分类预警、行车监控分段关联转换即时定位、线网动态客流分析等关键技术为基础生成共享信息源,为轨道交通换乘站运力协调、交通枢纽接驳疏散、应急状态下的资源调配等提供决策支持.实现了专业化的信息共享和多种通讯传输的软硬件与业务的应用集成.工程应用表明,平台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与应急管理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基于线网数据中心建设的平台已经逐步取代以往单一的网格级别的综合监控系统.针对大数据技术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需求、应用思路、应用方法和业务场景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形成智能决策分析,助力城轨线网协同指挥,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