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管内肿瘤切除术81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管内肿瘤是指椎管内各种组织如脊髓神经根、脊膜、血管、脊髓、脂肪组织、椎管壁组织的原发性、继发性肿瘤。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肢体感觉功能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致不同程度的排尿排便困难等。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肿瘤积极有效的方法;但椎管内肿瘤因手术难度大、术中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的困难。我院2002年10月至2009年10月,  相似文献   

2.
李兰芹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234-1235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创伤,是指脊髓由于外伤、肿瘤、感染等因素造成脊髓内出血、水肿、炎性反应,导致脊髓细胞坏死、轴突崩解,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尿潴留、大小便失禁等,颈髓损伤常常因病情突然、伤情严重、治疗复杂、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等导致终身残疾,但脊髓损伤也有一定的康复潜力,如能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则可以降低死亡率,防止并发症发生,最大限度地恢复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脊髓病变主要病因是外伤、炎症、血管病变、脊髓变性、肿瘤压迫和脊髓先天发育异常等。患者往往发病较突然,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同时伴有心理障碍,其中焦虑或抑郁情绪状态是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国内外在其他神经性疾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研究中发现,适当的护理干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肿瘤的切除情况及术后患者功能改变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8例中17例室管膜瘤均显微镜下全切除;13例星形细胞瘤全切除5例,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4例;5例脂肪瘤均大部分切除;3例血管母细胞瘤均全切除.32例术前有不同程度运动障碍的患者出院时29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无变化,2例较术前减退;29例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感觉障碍,出院时21例患者有改善,5例无变化,3例加重;14例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患者,12例较术前减轻或缓解,2例无变化.结论 早期诊断并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是脊髓髓内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脊髓髓内肿瘤显微切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脊髓髓内肿瘤病人27例,我们全部采取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术前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肿瘤的部位及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脊髓髓内肿瘤必须尽早明确诊断,定位准确,把握好手术时机,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术中根据肿瘤性质决定术式,严格沿脊髓后正中切开,减少脊髓的损伤.尽可能切除肿瘤是最大程度减少神经功能障碍同时获得长期生存.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加强对肝性脊髓病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2 例肝性脊髓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病多数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之后,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无肌肉萎缩、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可分为4 期:神经症状前期、临床期、肝性脑病期、脊髓病期.病理变化主要是脊髓锥体束对称性脱髓鞘改变,可波及颈髓以下脊髓全长,以胸腰段多见和显著;一般采取保护和改善肝功能,预防肝硬化并发症,降低血氨及改善脊髓损害症状等综合治疗措施.结论 本病是慢性肝病晚期出现的一种以脊髓锥体束缓慢进展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的并发症,早期肝移植是肝硬化晚期合并肝性脊髓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李志强  权哲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206-220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它所造成的生活不能自理和严重并发症等问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国外报道其年发病率为(20~40)/100万[1],在我国据北京地区2002年调查,脊髓损伤年发病率为60/100万[2].脊髓全横断损伤是脊髓损伤中最严重的类型,损伤后脊髓溃变的面积大,后果严重,损伤平面以下的所有运动及感觉功能随即丧失,常伴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病死率约为4.4%~16.7%.  相似文献   

8.
脊髓压迫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压迫症系指脊髓受到占位性病变压迫而引起的脊髓、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压迫而产生的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比较常见。一、病因 (一) 肿瘤:是脊髓压迫症中较常见的病因。  相似文献   

9.
王璐 《河北医药》2010,32(22):3258-3258
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的急性横贯性损害,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病变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常呈脊髓休克表现,双下肢完全性截瘫,易并发肺部及尿路感染、褥疮.有些病例在发病过程中脊髓损害节段迅速上升,出现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甚至可致死亡.因此在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基础上,精心的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管内肿瘤也称脊髓肿瘤,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邻近的组织,其中胸腰段脊髓肿瘤最为常见,其余分布于颈段、腰骶段及马尾。由于肿瘤体积逐渐增大,脊髓传导束受压症状进行性加重,表现为感觉、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椎管内肿瘤一旦定位诊断明确后,手术治疗是解除病痛和促进功能恢复的最有效办法。2001.1~2003.1,我科共行胸腰段椎管内肿瘤切除术24例,通过对24例患者的周密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排尿功能障碍是康复医学中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脊髓损伤后受损的平面以下感知功能、反射功能、运动功能、排尿功能以及性功能均发生一系列的障碍[1]。尤其是在脊髓损伤早期因膀胱可完全丧失神经支配,引起膀胱内尿液潴留,后期可能由于大量残余尿而产生尿流不止,所以一般在脊髓损伤后两周内要给与患者留置导尿。脊髓损伤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排尿障碍,患者大多数都需要留置导尿管。但是长期的留置尿管不仅增加了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还会导致患者产生自卑消极心理及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脊髓损伤康复阶段的主要护  相似文献   

12.
陈莲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550-255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使脊柱发生骨折或脱位导致脊髓的结构与功能受到损伤,同时引起受损害平面以下的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相应改变的脊髓功能综合征[1].当椎体移位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时会产生各种并发症,严重者可截瘫.我院采取护理干预方式对脊髓神经损伤致瘫痪患者进行护理,对其运动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胚胎时期脊神经管闭合、神经形成障碍引起先天性畸形)和后天原因牵拉圆锥,致使圆锥部处于低位不能随生长发育正常上移,导致脊髓因受到牵拉发生病理改变,并因此而产生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症候群.  相似文献   

14.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一种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原因牵拉脊髓或圆锥,使圆锥位置下降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征候群,多见于幼儿及青少年,发病率高,致残严重.表现为进行性神经功能受损,包括感觉运动障碍和泌尿系统症状,常合并脊柱结构异常和足部畸形,唯一有效的手段即是手术治疗[1-2],一旦确诊,不论是否有明确的症状,均应早期手术[3].手术的目的在于松解脊髓圆锥、解除脊髓的牵拉、压迫,从而缓解症状,防止脊髓功能进一步恶化[1-2].我院收治5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现将手术护理和配合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脊柱是人体的中柱,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缓冲振荡、维持体形、保持身体的运动与平衡。脊柱骨折是指脊椎骨的连续性中断,常表现为椎体的压缩。脊柱骨折常见于外伤,创伤后骨折脱位可损伤脊髓或造成血供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不仅使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6.
刘俊英  丁俊琴  赵金彩 《河北医药》2010,32(18):2610-2611
脊髓损伤是指脊柱骨折或脱位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它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胸腰段损伤使下肢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可致截瘫。如果颈段脊髓损伤后可致四肢功能障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指颈椎后纵韧带发生骨化改变,引起颈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7.
<正> 脊髓肿瘤是手术疗效较好的疾病之一。从1970至1980年我们共收治脊髓肿瘤105例,其中26例来我院前误诊为其他疾病,长期得不到手术治疗,致病人脊髓严重受损,术后功能恢复不良。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泌尿系障碍是脊髓损伤(SCI)后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但往往不被临床重视,因为对于患者来讲肢体功能的康复是第一位的,而泌尿系统障碍往往长期困扰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剪不断、理还乱",许多患者称其为"难言之隐",是影响SCI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1]。如果处理不当,会继发感染、结石、肾积水等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2]。2007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科共收治脊髓损  相似文献   

19.
成人颈段髓内肿瘤的外科治疗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刚  傅震  吴幼章 《江苏医药》1999,25(11):837-838
报道经MRI扫描和手术证实的预段脊髓髓内肿瘤13例。其中室管膜瘤7例,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4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我们体会:术后神经功能状态与术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直接关系,用显微手术进行有序的分块切除,少用电凝,硬脊膜常规扩大修补对肿瘤全切除和降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有重要意义。对良性或低级别肿瘤术前术后不必辅助放射治疗。肿瘤性质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磁共振成像特点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对10例诊断为儿童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患儿进行临床、MRI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有感染史,均有双下肢或四肢瘫痪,大多数有浅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MRI中T2加权扫描均可见高信号,病灶边缘不清,脊髓增粗仅4例,程度轻,脊髓受损范围及有否增粗与预后未发现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 本病的临床特点是感觉障碍轻,恢复快,MRI为诊断本病敏感、可靠、特异性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查,预后与脊髓受损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