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表达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与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不同时间点检测65例AMI患者的心肌酶谱及血浆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监测其心律失常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浆炎性因子水平与心肌酶谱呈正相关(P<0.05),炎性因子表达与心梗后室性早搏Lown分级呈正相关(P<0.05),前壁AMI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较其他部位高(P<0.05)。结论AMI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存在一定关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多的患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与非心脏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对血栓事件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67例对照者(男性38例,女性29例,年龄60.37±9.51岁)、6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58.92±8.59岁)、8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男性57例,女性31例,年龄61.45±8.32岁)血清IL-17A水平变化,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对房颤患者的诊断意义,并检测房颤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Ⅲ型前胶原蛋白(procollagen typeⅢ)表达。对合并血栓事件的房颤患者进行随访,分析IL-17A对心房颤动合并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IL-17A水平在对照组中明显低于房颤患者,IL-17A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784(P0.01),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69.1%。发生血栓事件的房颤患者血清IL-17A水平显著升高,正规抗凝治疗后IL-17A水平明显降低;血清IL-17A水平与心肌纤维化指标(MMP-9、Ⅲ型前胶原蛋白)表达呈正相关,IL-17A与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IL-17A是提示心房纤维化以及血栓事件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老年房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与房颤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非瓣膜性老年房颤患者112例(阵发58例,非阵发54例)为房颤组,选取52例性别、年龄、病情与之相仿的窦性心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Hs-CRP、IL-6、TNF-α和LA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阵发房颤组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阵发房颤组(P<0.05)。结论非瓣膜性老年房颤患者Hs-CRP、IL-6、TNF-α和LAD水平明显升高,考虑其发生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卒中是房颤严重并发症之一。终末期肾脏病(ESRD)与房颤有共同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ESRD可通过改变多种生理机制增加房颤患者的卒中及出血风险,并与远期预后相关。抗凝治疗作为房颤患者卒中的一级及二级预防可使患者获益,但如何准确细致地评估房颤伴ESRD患者抗凝治疗的获益和风险仍不明确,多项评价房颤伴ESRD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实验结果不尽相同。本文就ESRD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与出血事件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597G/A及-572C/G多态性对心房颤动(房颤)发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291例房颤患者(房颤组)和32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IL-6基因-597G/A及-572C/G多态性,探讨其与房颤的相关关系、对不同病因及不同临床类型房颤的影响,观察其对左心房内径(LAD)、血清IL-6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L-6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研究人群中,-597位点仅发现有GG基因型.-572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房颤组C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1.55%和29.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中分别为35.38%、18.77%;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房颤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1.94倍(95% CI:1.41~2.68,P<0.001);校正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CG+GG基因型仍然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3,95% CI:1.05~2.51,P<0.05).孤立性、高血压、冠心病等不同病因以及不同临床类型房颤间-572C/G多态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CG+GG基因型人群LAD值高于CC基因型人群[(37.51±8.78)mm对(35.26±5.52) mm,P<0.05].不同基因型人群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G等位基因携带者PBMC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上清液IL-6含量高于CC基因型人群(P<0.05).结论 IL-6基因-597G/A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房颤发病易感性无关;而-572C/G多态性可能是该人群房颤发病的易感基因之一,该多态性存在一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是临床多见的心律失常。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及患者的不同年龄,房颤、房扑的病因和检出率不同。新博次等观察,综合性医院全年的首诊患者中房颤、房扑的检出率分别为2.5%、0.1%,并与年龄呈正相关,≥70岁者为≤49岁者的8.1倍。在发展中国家风湿性心脏病仍为其最多见病因。有关房颤、房扑的研究资料繁多。本文仅就若干方面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射频消融术、起搏工程技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发展 ,临床上对许多心律失常的治疗已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目前人们越来越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到对心房颤动 (房颤 )的研究和治疗上 ,不仅是因为房颤发病率很高 ,占心律失常患者首位 ,而且人们越来越重视房颤对患者的危害以及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目前对房颤的预防和治疗已取得不少进展 ,如射频消融和心房起搏及除颤技术等 ,但是其疗效远不如对其它规则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因此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对缓解房颤对心室功能的损害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一、心房颤动对心功能的影…  相似文献   

8.
Ⅰ型胶原和白细胞介素-1β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W  Ke D  Xu CX  Deng YL  Chen L  Zhang JC  Lin YZ  Hu XZ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0):807-810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Ⅰ型胶原和IL-1β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75例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分为窦性心律组(34例)、阵发性房颤组(11例)、持续性房颤组(30例),于术中取右心耳组织,应用半定量RT-PCR,测定心房组织中Ⅰ型胶原、IL-1β的mRNA水平。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Ⅰ型胶原的mRNA在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P〈0.001)心房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加;持续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IL-1β的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IL-1β的mRNA水平与Ⅰ型胶原的mRNA水平(r=0.295,P=0.011)、左心房内径(r=0.385,P=0.001)、房颤持续时间(r=0.326,P=0.004)呈正相关。结论心房组织中IL-1β mRNA转录水平的上调可能是影响胶原代谢,导致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不仅显著增加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并发症和病死率,房颤本身亦是死亡、卒中和心力衰竭等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老年和合并多重疾病等复杂房颤患者占很大比例,故针对房颤患者需综合管理,近年来提出房颤更优管理路径作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的整体性策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遵循房颤更优管理路径综合管理可显著降低房颤相关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且可减少房颤患者的临床不良事件。现就房颤更优管理路径综合管理的相关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经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的持续性房颤患者82例,观察症状的有无及发生比例.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后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症状的变化情况.采用多无logistic回归分析持续性房颤症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82例患者中34例(42%)无症状房颤发作,48例有症状房颤发作.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后,48例有症状患者中31例症状完全消失,其中4例转复为窦性心律,27例为无症状房颤发作.34例无症状患者中,5例转复为窦性心律,24例仍为无症状房颤发作.持续性房颤中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年龄,瓣膜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症状与瓣膜病呈正相关(b=1.959,P=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b=-0.837,P=0.032).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无症状房颤的发生率较高.抗心律失常药物既可减少房颤发作,又可减少房颤症状.高龄和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房颤.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可诱发心力衰竭、卒中以及形成血栓等致死性心血管疾病。随着生物学技术和预测软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与房颤相关的小RNA,包括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小干扰RNA和信使RNA等参与了房颤相关的作用机制,促进了房颤的发生和发展。阐明RNA在房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对于评估患者预后以及发掘房颤患者药物治疗的新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以引起心力衰竭、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然而房颤的病因学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个基因的多态性与房颤相关,其中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确定rs2200733,一个位于4q25功能性基因PITX2的上游的rs220073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房颤(AF)患者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变异。研究表明其多态性可能影响PITX2的表达,与房颤的发生、复发以及房颤并发症(缺血性脑卒中、猝死等)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所有心律失常中,房颤的发病率增长最快,几乎上升了3倍,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房颤已成为新世纪人类心血管疾病中面临的一大流行疾病.因此,加强对房颤流行病学及临床特性的研究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视,研究不同人群房颤的患病率,评价其危险性,对房颤引起相关疾病或并发症的预防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国内外房颤患者流行病学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发现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民族房颤流行病学的异同,旨在进一步提高对不同人群房颤的认识,以便更好地防治房颤.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一种多效促炎细胞因子,以前体的形式储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包括心肌组织)中,需通过casepase-1剪切后发挥作用。IL-18与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在疾病早期升高,并通过激活其他炎症因子导致炎症级联反应直接对心脏造成损害。此外,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心脏损害作用可能部分通过IL-18实现。中和IL-18的作用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心功能,因此IL-18有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他汀治疗对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LDL-C血症患者,以伴房颤的114例患者作为AF组,窦性心律的55例患者为SR组,根据入组前是否使用他汀治疗3个月分成SR非治疗组27例、SR治疗组28例、AF非治疗组55例和AF治疗组59例。其中,AF组分根据发作频度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亚组。比较他汀治疗前、治疗后LDL-C水平,比较治疗后各组及AF组中各亚组患者血清hs-CRP、IL-18水平。结果 SR治疗组与非治疗组之间血清hs-CRP、IL-18无差异(P0.05);AF非治疗组血清hs-CRP、IL-18显著高于SR非治疗组(P0.05);AF治疗组血清hs-CRP、IL-18明显低于AF非治疗组(P0.05)。AF组治疗亚组血清hs-CRP显著低于非治疗组(P0.05)。治疗组中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清IL-18明显低于非治疗组(P0.05)。结论房颤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他汀治疗可降低高LDL-C血症伴房颤患者血清hs-CRP、IL-18水平。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有少数研究提示新发房颤的诊断和后续恶性肿瘤的诊断有关。机制可能包括共同的危险因素、检出偏倚等。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相关的出血事件可能是恶性肿瘤的警告信号,有利于尽早开展恶性肿瘤的相关检查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卒中发生、复发密切相关,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预测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其中性别因素是否为独立的卒中危险因素,仍存在较大争议。有些研究提示女性房颤患者较男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高,故认为女性性别可以作为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而另有些研究发现,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年龄≥65岁),男女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差异才具有统计学意义,卒中的性别差异具有年龄依赖性,并非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目前还没有基于我国人群的多中心、大样本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简称SDVHD)的心律失常特点。方法通过对67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12导联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并设67例老年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SDVHD)的心律失常以房颤、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为多见,室性心律失常相对少见。结论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SDVHD)以房颤、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为多见,室性心律失常相对少见。其心律失常特点与传导系统钙化、纤维化、老年性退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心房颤动(房颤)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发症亦多,预后多不良。然而既往关于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继发房颤发生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死亡风险等特征均不清楚,现就此进行相关分析。受测对象为3 673例HCM患者,女性占45%,基线均龄(55±16)岁,40%心功能属NYHAⅢ~Ⅳ级。且其HCM均经超声心动图和其他辅助检查予以证实,多数伴有相关症状;而  相似文献   

20.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卒中及血栓栓塞事件相关,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是窦性心律者的5倍,每年发生脑卒中的机会为4.9%~6.9%,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上20%~30%的脑卒中归因于房颤。在房颤中很多因素可引起血栓形成,左心房收缩功能不良导致血液淤滞为其中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在房颤中,血液为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Virchow三联征是导致房颤高凝形成血栓栓塞的主要机制:(1)血管壁异常;(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