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诺和灵30R与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80例初诊T2DM患者分为诺和灵30R组(A组,40例)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B组,40例),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下降(均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下降(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升高(P〈0.01)。B组血糖达标更迅速。A组较B组低血糖发生率更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格列齐特缓释剂联合二甲双胍片与注射胰岛素对门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疗效。方法门诊首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74例与对照组74例,观察组采用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片,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索30R皮下注射。观察时间为4周,观察指标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干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O.05),观察组达标所需时间略短,但其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用于门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16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PG和HbA1C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更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
王婕  甄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51-2453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糖耐量减低的疗效及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住院的新诊断糖耐量减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短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观察组)78例,二甲双胍治疗组(对照组)70例,3个月后评价2组治疗效果和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糖尿病症状消失时间(7±2)d,对照组(13±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3个月FBG、2hPG及BMI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的下降(P<0.01,P<0.05),CP、FINS、HOMA-β均有明显的上升(P<0.01,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耐量减低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诺和锐30(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0例初诊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45例)和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组(45例)。测定短期强化治疗2周前后各组患者FPG、2hPG、Ins及C-P。并计算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两周后,FPG、2hPG和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OMA-β水平显著提高,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组比单纯诺和锐30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及胰岛素用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两组在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治疗方面,均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减轻胰岛素抵抗;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能明显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和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比较西格列汀+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0例(T2DM)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P<0.05);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的胰岛素、c肽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胰岛β细胞指数(HoMA-B)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格列美脲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西格列汀组(P<0.01)。结论因此对初诊患者,在同时联用二甲双胍基础上,西格列汀与格列美脲比较,可以同样有效控制血糖。西格列汀能够更好地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格列美脲可以使血糖更快达标。  相似文献   

7.
康志强 《中国医疗前沿》2012,(20):21+92-21,92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二甲双胍及预混胰岛素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90例入选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预混胰岛素组、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组,给予口服最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及胰岛素治疗至少2个月,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观察3个月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BMI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3月后HbAlc、FPG和PPG、BMI均较前降低(P〈0.05)。结论使用艾塞那肽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并对降低体重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何咏梅 《中外医疗》2014,(12):125-126
目的:探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通过比较其餐后2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来探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及两种药物治疗的效果好坏。结果两组治疗期间餐后2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每周检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3个月后各项指标与各组自身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 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2.321,2.366,P=0.018,0.024,0.021)。结论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均良好,但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比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好。因此,对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无效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那格列奈+二甲双胍组(68例)和二甲双胍组(52例)观察12周,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7次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空腹C肽、餐后2h C肽的变化。结果:那格列奈+二甲双胍和单用二甲双胍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那格列奈+二甲双胍的3餐后血糖得到明显改善.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一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那格列奈+二甲双胍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但比单用二甲双胍有增加餐后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马来酸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45例,口服马来酸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照组41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血压和血脂。结果研究组能使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血清胰岛素、C肽、收缩压、舒张压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在改善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血清胰岛素、C肽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可明显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11.
叶海燕  陈平 《西部医学》2017,29(10):1393-1396
【摘要】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CT2D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新诊断T2DM患者, HbA1c<9%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n=20);HbA1c≥9%的患者予以胰岛素(n=12),均治疗12周。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P<0.05)。与治疗前比较,维格列汀组显著增加患者HOMA-β,胰岛素强化组显著增加患者HOMA-β、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P<0.05),维格列汀组治疗后能明显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P<0.05),维格列汀组对BMI无明显影响(P>0.05),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的不良反应较小,未出现低血糖。结论 对于HbA1c<9%的患者来说,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方法;而对于HbA1c≥9%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降糖方案。  相似文献   

12.
陈华 《实用医技》2008,15(3):360-361
5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CSII合用二甲双胍组强化治疗4w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发现CSII合用二甲双胍组胰岛素用量少(P〈0.01),IAI明显增加(P〈0.01),且无严重低血糖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结论:CSII合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3.
岑兴鸣 《当代医学》2014,(16):143-144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初发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9例,对照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索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连散、二甲双胍及参芪降糖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的2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区别。方法采用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STZ法复制2型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检测空腹血糖、体重、血清胰岛素的变化及胰岛β细胞病理改变情况。结果给药14d后,黄连散、二甲双胍及参芪降糖颗粒均能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有效控制小鼠体重降低,改善胰岛β细胞损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散低剂量组降糖作用与二甲双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于参芪降糖颗粒(P〈0.05)。结论黄连散降糖效果较参芪降糖颗粒显著,与二甲双胍接近,但其对胰岛β细胞具有更好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殿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7,27(10):652-653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口服二甲双胍3个月,观察联合治疗前后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二甲双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较联合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体重,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16.
徐芬娟  朱娟飞  沈中秋  张青森  宣少平  沈飞霞 《浙江医学》2017,39(23):2121-2124,2128
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联合不同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门冬胰岛素30组21例,二甲双胍组23例,阿卡波糖组22例,西格列汀组21例,分别接受门冬胰岛素30单用、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阿卡波糖、门冬胰岛素30+西格列汀治疗至达标,持续治疗12周,比较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降糖疗效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各组胰岛β细胞功能均明显好转,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标稳态模型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S)和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Matsuda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HOMA-S好转率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大于门冬胰岛素30组(P<0.05)。联合治疗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门冬胰岛素30组低,其中糖化血红蛋白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与门冬胰岛素3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日胰岛素剂量低于其他两组。结论预混胰岛素基础上联合口服降糖药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其中以联合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最佳,且降糖疗效更佳,胰岛素用量更少,未发现预混胰岛素基础上联合口服降糖药对β细胞功能有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格列本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和胰岛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病人61例,分为格列本脲治疗(格列本脲组,n=32)和格列本脲+二甲双胍治疗(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组,n=29),格列本脲组为初诊病人;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组在保持平时服用二甲双胍的剂量不变的基础上加用格列本脲。随访24周,每4周根据空腹血糖(FBG)调整剂量,治疗前后做血脂、血糖、胰岛素、C肽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Al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1)。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Ins和HOMA-IR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格列本脲单用或与二甲双胍合用都能有效降低血糖,并没有明显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但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两者联用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其中42例使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标记为观察组,另42例只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69%、总有效率95.2%皆高于对照组的54.7%,83.3%(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且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以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给予二甲双胍;对照组仅注射甘精胰岛素,2组均连用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治疗的有效率,并记录患者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同时监测肝、肾功能。结果:2组患者治疗12周后FBG、2 hPG和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2 hPG和HbA1c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FBG、2 hPG和HbA1c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低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效果更为理想,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较高,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4月160例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采取拜糖平治疗,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空腹血糖)、PBG(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均出现明显下降(P〈0.01),但观察组PBG下降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FBG下降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6例出现腹胀、排气次数增多,2例腹泻,对照组15例出现腹泻、腹部不适,但均能耐受,治疗后期大多数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药物副作用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