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春新碱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赵文慧(包头铁路医院儿科,包头01404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近年来用长春新碱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有报道[1-3]。本文对1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住院患者应用长春新碱治...  相似文献   

2.
静脉丙球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张根红,吴长根,王向红,张公惠,高巧娣,陆凤娟(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血液科2000321)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丙种球蛋白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是由于体内...  相似文献   

3.
甲强龙及西艾克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6042)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马丽莉袁成录孟冬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性疾病。重症患者不仅出现严重的粘膜出血,同时也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家2例报告李长菊,张永臻,李凤会(沂南县界湖镇卫生院)(沂南县人民医院儿科)关键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和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tic purpura)是临床血液学上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长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能会促使肝炎病毒复制趋于活跃,这些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导致血小板产生减少或破坏增多,所以单纯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伴肝炎病毒感染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疗效往往不佳。针对这部分患者,我们采用了干扰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孙奕军1杨守芳2(1苏州市吴县第一人民医院2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急性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其主要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为血小板急骤减少和出血倾向。我们自1...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概况及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应用中医中药结合西医激素等治疗取得了比较确切的疗效,就近3年来中西医结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及评析。  相似文献   

8.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此病的病因复杂,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和真菌感染。目前,临床上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方法主要包括进行西医治疗和进行中医治疗。在本文中,笔者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中医中药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78例疗效观察祝捷吉林省延边第二人民医院关键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医学,中国传统中图法分类号R558.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型。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  相似文献   

10.
徐晓美  卢志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1045-104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生,血小板更新率加速。主要表现为出血、血小板检查异常。我科于2006年1月-2008年5月,收治48例特发性血小板紫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合并妊娠。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前已患ITP者4例,7例孕期有症状。13例剖宫产分娩,10例阴道分娩。23例中发生产后出血2例,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无1例有出血倾向或颅内出血。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妊娠患者是能够耐受妊娠与分娩,但需对此种患者加强孕期监护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不主张使用干预性措施预防新生儿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相似文献   

12.
人血丙种球蛋白与强的松联用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广西区人民医院儿科严碧芸黄欣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多为急性。急性型病例大多预后良好,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但对于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伴严重出...  相似文献   

13.
孙晓燕  张燕 《中国病案》2004,5(1):29-30
我院使用ICD - 10国际疾病分类将近一年了 ,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碰到了一些编码困难和易出现错误编码的情况 ,下面报告六种疾病编码 ,并对其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CD - 10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编码为D6 9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编码为D6 9 3。经查阅书籍得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 ,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 ,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 。所以病案上出院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特发性血…  相似文献   

14.
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新动态黎明广西梧州航道处医务所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常见的因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引起的全身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慢性两种类型。即急性型多发病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15.
赖冬波  赵宁 《广州医药》1999,30(5):47-48
为了解血小板聚集功能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出血表现的影响。选择有严重出血的患者,经治疗使其血小板数恢复到100×10^9/L以上后,作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结果发现:在严重出血者中,粘膜伴皮肤斑状出血者中血小板聚集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远高于单纯粘膜出血(或伴皮肤点状出血)的患者,提示,血小板的聚要功能对特发性减少性紫癜有严重出血者的出现表现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常有反复发作倾向。本文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例,显效12例,良效6例,进步4例,无效2例。有效率75%。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是通过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FC受体、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短期内使血小板数升高,迅速改善出血。  相似文献   

17.
梁俊 《中国医疗前沿》2013,(16):40-40,71
目的分析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妇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8月我院25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血小板计数给予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疗效。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妇与正常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妇阴道产比例低于正常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轻度血小板降低产妇,显效4例,有效1例;中度血小板降低产妇显效8例,有效7例,良好1例;重度血小板降低产妇,有效2例,良好2例。结论泼尼松、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治疗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妇效果显著,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且不影响新生儿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儿科60例重症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治疗措施,依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冲击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及血小板达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联合应用冲击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迅速提高血小板数、改善出血症状,从而有效降低致死性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12例分析)赵璐(沈阳铁路局锦州中心医院血液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多而引起的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人血清中具有抗血小板抗体(1),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为血浆置换术(PE)的适...  相似文献   

20.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有效治疗主要依靠激素及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我院自2000年11月至2004年11月应用大剂量IVIg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4例,并与激素应用效果进行比较,以此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