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幽门管溃疡临床特点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锟  花有圣 《江苏医药》1994,20(1):27-28
报道收治的幽门管溃疡101例,以同期胃溃疡281例为对照组,经2年随机前瞻比较.幽门管溃疡组女性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腹胀、呕吐及上消化道出血明显多见(P<0.05)。而采用组胺H2受体拮抗剂等正规6周治疗后的溃疡愈合率明显低于胃溃疡组(P<0.05)。年龄、胆汁返流、合并多发性复合性溃疡和伴随胃炎的急性活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前病变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幽门管溃疡似与癌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丽滨  周力 《贵州医药》2002,26(4):344-345
幽门管溃疡228例临床分析$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550004@李丽滨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550004@周力~~  相似文献   

4.
幽门管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浩祥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713-1713
幽门溃疡(pyloric channel ulcer,PCU)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PU),较为少见,由于病变部位和表现特殊,临床难于确诊。我院自1996年至2005年共完成胃镜检查7165例,检出消化性溃疡923例,其中幽门管溃疡75例,占同期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8.1%。现将其内镜特点与临床资料以及病理检查与治疗等进行分析讨论,以求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幽门管溃疡为特殊类型的溃疡,临床表现不尽相同。1998-2003年经内镜诊断的幽门管溃疡50例,占同期胃溃疡检出总数的5.2%。现就其临床及内镜特点介绍如下,以期提高对幽门管溃疡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潘艳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534-1534
幽门管溃疡为消化性溃疡中一种特殊类型,并不少见,但报道较少。由于其病变部位的特殊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过去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自从纤维胃镜用于临床以来,已能较准确地作出诊断。我院2005~2007年胃镜检查2183例次中发现幽门管溃疡23例,检出率1.05%,经病理检查进一步确诊,现就其临床表现,胃镜下所见,并发症的特征及内科治疗加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捍 《云南医药》2012,(2):212-214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逐步上升[1],且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幽门螺旋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和其他相关性疾病(慢性活动性胃炎、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致病因素,有研究显示,有效的根除HP后可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方法,观察A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B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消溃平汤剂,比较三组患者的HP根除率、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情况及溃疡的复发率。结果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HP根除率91.7%、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P根除率54.2%(P〈0.05);三组患者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回访中,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的复发率8.3%、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同时给予抗HP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溃疡愈合速度,而且有效预防溃疡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 本组76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疗程1周;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疗程2周,疗程结束28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HP转阴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对照组仅为71.1%(27/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转阴率观察组为89.55(34/38),对照组仅为34.2%(13/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显示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具有疗程短、临床疗效好、HP转阴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机用呋喃唑酮+雷尼替丁和单用雷尼替丁治疗24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每组各12例,疗程6周。结果显示:二组症状缓解率和溃疡愈合率无明显差异。但呋喃唑酮+雷尼替丁组6周后Hp清除率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12个月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雷尼替丁组。从而提示:呋喃唑酮能有效杀灭Hp,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叶飞 《贵州医药》2002,26(12):1109-1110
198 3年 ,Marshall[1] 等首次报道从成人胃粘膜分离到弯曲样杆菌 ,并认为与成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有关。生物学家鉴定这类细菌为幽门螺杆菌[2 ] 。现大量的资料、临床研究已证明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小儿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 ,约6 0 %~ 70 %的十二指肠溃疡患儿胃窦粘膜检出HP ,并伴胃窦炎[3 ] 。本研究以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儿 ,不仅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 ,也观察根除HP与溃疡愈合关系 ,进一步探讨其关系。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我院儿科门…  相似文献   

12.
吴俭  金国强 《江西医药》2006,41(10):778-779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例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溃疡占5.26%,十二指肠溃疡占92.11%,复合溃疡占2.63%,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占65.79%。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致病因素呈多样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在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确诊为阴性消化溃疡的患者80例,并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另外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应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对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更好的促进溃疡短期愈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是成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瘤等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而且与小儿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亦密切相关。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受外界因素影响(如吸烟、饮酒,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与社会活动)较少,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现综述如下。1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因素1 1 年龄 有资料显示[1] ,人一生感染幽门螺杆菌最主要的年龄阶段是儿童期,尤其是在生后最初几年内,可见儿童期是受幽门螺杆菌侵袭最危险的时期;有报道出生仅6d的婴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刘郁明等[2 ] 采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探索新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66例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标准剂量、枸橼酸铋钾0.22g、左氧氟沙星0.2g、阿莫西林1.0g,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标准剂量、枸橼酸铋钾0.22g、甲硝唑0.2g、阿莫西林1.0g,2次/d。疗程7d,观察两组Hp根除率的差异,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84.84%;溃疡愈合率为93,93%。对照组Hp根除率为66.67%;溃疡愈合率为93.75%。两组比较,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p根除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Hp感染根除率高,症状缓解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分析儿童创伤性溃疡的临床特点,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在分析儿童创伤性溃疡的原因及患儿的年龄、性别特点等基础上,去除刺激因素,纠正咬唇、咬舌、咬颊等不良习惯,配合口服抗菌消炎药、中药粉外敷与含漱剂进行治疗,疗程1个月,以病损区自觉症状和愈合情况来判断疗效。结果疗效分级,Ⅰ级比率53.3%,Ⅱ级比率20%,Ⅲ级比率20%,Ⅳ级6.7%。结论去除刺激因素和纠正不良习惯后,联合运用抗生素和中药粉外敷与含漱剂是治疗儿童牙源性创伤性溃疡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0年5月至2007年5月共收住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例,均经手术证实,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0例,胃溃疡穿孔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患儿,年龄8~12岁,均为男孩,发病前均未做任何检查,无证实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有4例1年内时有上腹部阵发性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和幽门螺杆菌培养试验方法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适用性. 方法 92例怀疑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其中41例(44.57%)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将41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和30例健康体检儿童同时行13C-UBT、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 结果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敏感性为46.34%,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2.68%和90.24%.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敏感性均高于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P<0.05);13C-UBT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 (P<0.05);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的阴性预测值明显小于其他方法(P<0.05).结论 13C-UBT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更能反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变化状况,可作为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选方法.血清幽门螺杆菌-IgG特异性较低,不宜单独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