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四冲程涡轮增压柴油机能否应用于潜艇,其中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在四、五级海情的波动背压工况下,能否稳定可靠地工作。本文根据实验室广泛的模拟试验结果认为:涡轮增压柴油机对排气背压的波动是十分敏感的。但通过调整柴油机和涡轮增压器的某些结构及性能参数,可以实现柴油机在潜艇通气管的工况下稳定工作。文章还对改善柴油机的波动背压特性,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GT-power搭建了某高增压柴油机一维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柴油机在不同排气背压下的性能,利用计算结果配合试验,分析了排气背压高且波动范围大工况下的压气机和涡轮的匹配。研究表明:背压升高会导致柴油机性能恶化,通过增压器的合理匹配可以实现高排气背压柴油机功率的恢复,稳态工况下可以恢复至59.8%,背压波动工况可以恢复至66%;高排气背压工况应提高压气机低压比区域的效率和流量,并适当控制高压比区域的压比;涡轮喷嘴环流通面积对性能影响较大,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功率恢复,通过选择合适的涡轮,可使功率恢复提升10.9%;柴油机性能参数随排气背压波动做规律波动,但存在一定的延迟,波动的幅值与该性能参数的迟滞时间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仿真软件对某型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建模,在原机模型基础上分别在涡轮压气机前端和后端加装电动增压器,分析增压柴油机满负荷和25%负荷工况下,电动增压器前置和后置对于涡轮增压器稳态性能的影响以及增压柴油机1800 r/min时,通过时间3 s,使柴油机负荷从25%提升至满负荷的瞬态工况下,电动增压器对涡轮增压器瞬态响应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稳态时,涡轮增压器压比和效率随柴油机负荷降低而下降,加装电动增压器能够提升进气流量和涡轮增压器压比以及涡轮增压器效率;瞬态时,设定工况下,电动增压器有助于改善增压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瞬态进气流量、压比、效率以及涡轮压气机转速响应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舰船高背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非线性动态仿真模型,并在VC 环境下开发了仿真软件,对负荷突加突卸、排气背压波动、停机过程等典型瞬态工况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于研究柴油机在瞬态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可以较好的反映柴油机宏观的性能参数的动态特性,也可以从微观上描述柴油机的动态热力过程。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注汽涡轮增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涡轮增压柴油机在低工况运行时 ,出现增压压力不足、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小和废气排温较高等固有特性 ,提出了一种利用增压器废气余热产生水蒸气 ,并注入涡轮来提高增压器的压比和空气量新方法 ,以改善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 ,提高柴油机性能  相似文献   

6.
<正> 高平均有效压力的大型二冲程柴油机的增压系统由效率极高的涡轮增压器组成,通常还包括一个动力涡轮。高平均有效压力的四冲程柴油机要求相当高的压气机压比。本文介绍瑞士巴登ABB涡轮机械系统部为满足涡轮增压柴油机发展的需要而研制的BBC涡轮增压器和动力涡轮。  相似文献   

7.
高背压柴油机工作过程模拟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曾宪友  艾钢  赵同宾 《柴油机》2004,(Z1):62-65
本文对高背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按照柴油机的热力工作过程,将涡轮增压柴油机划分为缸内、排气管、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四个热力系统,联立后形成柴油机工作过程模拟程序.为检验模拟程序进行了多工况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经考核的程序,对涡轮增压柴油机负荷特性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涡轮增压柴油机在低工况运行时,出现增压压力不足、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小和废气排温较高等固有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增压器废气余热产生水蒸气,并注入涡轮来提高增压器的压比和空气量新方法,以改善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提高柴油机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稳态工况仿真的基础上,建立了船用高背压涡轮增压柴油机动态过程的非线性仿真模型,并开发了仿真软件,对稳态和动态过程进行仿真。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该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于研究高背压发电用柴油机在动态工况下的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VNT增压系统及其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通过涡轮增压器台架试验,研究了VNT增压系统不同叶片开度的涡轮流通特性;建立了HPD柴油机工作过程及VNT联合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VNT可调叶片位置变化对压气机出口压力、涡轮前压力、柴油机功率的影响规律,为HPD柴油机增压系统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柴油机在高背压环境条件下进排气流速降低、涡前排温、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油耗升高等问题,采用Simulink软件,基于柴油机数学模型建立某型号柴油机零维仿真模型和可变截面涡轮(variable geometry turbine,VGT)增压系统仿真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校核.利用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模拟在不同排...  相似文献   

12.
斯特林发动机的喷射压力和背压均低于柴油机,一般采用压力涡流和引射耦合的喷雾方式。为研究丙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在斯特林发动机上的喷雾特性,本文建立了基于斯特林发动机的喷雾可视化试验系统,研究了喷射压差、丙醇含量及喷孔直径对丙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斯特林发动机的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柴油相比,丙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对喷射压差的敏感性较小;在不同喷雾阶段,丙醇含量对喷雾的影响呈现不同规律,在喷雾趋于稳定后,P50BD50、P75BD25和纯生物柴油的喷雾贯穿距明显大于P25BD75和柴油;喷孔直径越大,喷雾锥角越大、喷雾贯穿距越小;引射作用对喷雾形态有质的影响,在可观测范围内,已无明显的雾束结构,引射是低压差下斯特林发动机实现良好雾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排气背压对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和油耗有着重要的影响,排气背压过大会造成动力性能的损失和油耗的增加,因此,在为柴油机设计排气后处理装置时,要充分考虑排气背压的大小。本文针对水下工作的柴油机,设计了一套排气降温系统,可以使得该柴油机在水下工作时,其排气可以被冷却后直接排向大气,并且其动力性能不受影响,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使整个排气降温系统的流动阻力尽可能最小。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加装该排气降温系统后柴油机输出动力性能良好,无功率和转矩损失;特殊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效果良好,能使最高温度为503.4℃的高温烟气降低到39.4℃。本文研究的结果对小型水下动力装置排气降温系统的选择和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水下柴油机工作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包括调速器、柴油机本体、后排气管路的水下柴油机动力系统的动态及稳态过程分析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后排气管路的三维流动计算、整机性能计算和相关试验研究,确定了柴油机水下运行不倒灌水的判据,并给出了单机和双机运行的安全范围。研究了启动及停机过程中,后排气管压力、排气排水流速及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规律。在启动过程中,排气速度不是单调上升,而是有振荡现象,在振荡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海水倒灌;在停机过程中,应根据后排气管压力变化控制排气外舌阀的关闭过程,以防止海水倒灌及排气背压过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燃气内燃机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余热来源、余热温度、可利用程度等进行分析,并对余热利用系统设计时需要关注的内燃机排气背压、余热系统烟气阻力及排烟温度等参数等进行研究,最后对主要的余热利用设备的原理及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对燃气内燃机分布式供能系统余热利用系统方案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包括机体、主轴承座、曲轴、轴瓦及紧固螺栓的大功率V型柴油机主轴承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对螺栓预紧、轴瓦过盈、动压力三种工况下,主轴承座的应力和疲劳、轴瓦背压以及主轴承孔变形等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的疲劳分析表明:设计方案中的主轴承座满足结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柴电机组排气波纹管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静  艾钢  孙良贵  周炎 《柴油机》2004,(3):31-33
在不同的安装条件下,除柴油机以外的其他振动源对波纹管隔振效果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基于此在一定的排气背压下进行机组台架试验,探讨了如何正确应用排气波纹管,减少其他振动的干扰,较好地反映排气波纹管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
袁雄  王林涛  虞翔宇 《柴油机》2020,42(3):56-60
基于斯特林发动机的喷雾特性,建立了某斯特林发动机旋流引射、喷雾的数学物理模型,模拟了高背压下生物柴油斯特林发动机在不同引射比下的喷雾过程。研究发现:生物柴油喷雾锥角随引射比的增大而增大,大引射比下的喷雾油束前端出现了明显的凹型回缩锋面;引射比越大,喷雾贯穿距越小;增大引射比,液滴速度增大,索特平均直径减小,粒径方差减小。高背压下,增大引射比能增大燃油混合气的空间分布,提高喷雾雾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