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通信世界》2008,(12):85-86
江苏移动正在建设面向全IP网络的安全防护体系,应对由于网络IP化和数据业务发展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诺西解决方案可帮助运营商提供安全可靠的电信业务,为用户带来出色的使用体验,帮助运营商牢牢把握全业务运营的机遇。随着移动客户对新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IP网络以其高度的灵活性和突出的性价比优势渐成为了运营商提供业务的首选平台。但是传统的IT安全防护手段不足以应对全IP网络所带来的挑战,使运营商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  相似文献   

2.
易昀  杨广铭  黄卓君  卢泉 《移动通信》2010,34(17):20-24
全业务运营对电信运营商网络转型提出了新挑战。文章以移动接入IP化承载为切入点,提出一种通过统一的IP网络实现全业务融合承载的解决方案,并经测试可提升业务的网络承载能力、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网络承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信世界》2007,(22):11
当前,全网爆发的蠕虫病毒、大流量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充斥网络的各种垃圾流量、针对电信支撑和业务系统的攻击给电信IP网络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采取层次化的安全防护措施,构筑电信网络安全体系,保障电信运营骨干网络、支撑网络及其承载业务的安全性,成为电信运营商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满足电信运营商对网络安全的最新需求,国内技术领先的安全厂商绿盟科技近期提出了"安全岛"理念,并以多产品、解决方案全面支撑此理念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信世界》2003,(19):54-54
从2000年开始.电信运营商的宽带IP城域网建没一直是中国运营商数据网建设的重点.运营商在宽带IP网络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总体来说收益不佳。BISC根据几年来的经验.不断丰富自身的产品线,推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宽带IP网络解决方案。BISC方案的特色在于设计一个承载多业务的IP网络从而帮助运营商获得更好的网络运营利润。早期运营商IP网络的建设大多关注网络带宽和容量的扩展.而BISC认为.1P网络的价值不在网络本身,而在于网络所承载的业务。运营商建设IP网络,最终是为了向网络用户提供满意的网络业务和服务,设计宽带IP网络.最重要的是满足网络业务的需求。IP网络中除了传统的WEB、Email等业务之外,其主要的新兴网络业务和这些业务对IP网络的需求如下。  相似文献   

5.
总编寄语     
《电信科学》2007,23(2)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的IP化、终端的智能化以及业务的多媒体化,给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营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另外,中国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都已成功实现海外上市,而萨班斯法案加  相似文献   

6.
所有的业务提供商,不论是电信运营商、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安全性问题。如何识别、分析、应对不同的风险正在成为每个业务提供商必须面对的问题。今天,朗讯全球服务凭借贝尔实验室的先进技术及丰富的实际经验,正在与全球更多的运营商合作,致力于构建安全的网络,协助客户提升运营能力,创造电信新价值。构建安全网络支撑电信业务良好运营一些主流运营商已经意识到,电信网络的全IP化趋势意味着巨大的挑战,要求在网络规划、设计、运营等各个环节充分认识到网络的安全,完善的业务连续性和应急恢复能力将是运营商确保良好运营、…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业务IP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LTE在国内的热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业务、单一网络承载模式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运营商承载网都需要进行转型调整来面对严峻的挑战。如今国内很多运营商已经开展IP RAN综合承载网络的全面建设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IP RAN及承载业务的组建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2000年开始,宽带IP城域网一直是中国电信运营商数据网建设的重点,运营商在宽带IP网络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总体来说收益不佳。BISC根据几年来的经验,不断丰富自身的产品线,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宽带IP网络解决方案。BISC方案的特色在于设计一个能承载多业务的IP网络,从而帮助运营商获得更好的网络运营利润。BISC认为,IP网络的价值不在网络本身,而在于网络所承载的业务。运营商建设IP网络,最终是为了向网络用户提供满意的业务和服务,设计宽带IP网络,最重要的是满足网络业务的需求。IP网络中除了传统的Web、E-mail等业务之外,其它主要的新兴网络业务和这些业务对IP网络的需求如下。  相似文献   

9.
城域以太网正在成为城域网主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互联网挑战电信业正在进行电信转型,宽带业务是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关键,宽带网需要适应业务转型的需求,通过网络技术转型为业务转型提供基础。 城域网是网络技术转型的重要环节。电信运营商希望汇聚网和城域网即能支持面向广大消费者的运营在公共互联网上的多媒体、新媒体业务,又能够支持面向企业、大客户、VIP的运营在可管理的IP网上的有QoS保证的安全的连接型业务。  相似文献   

10.
王智  李世星  钟涛 《电信科学》2005,21(5):i008-i009
目前,固定网络运营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短期内,传统的电路语音业务话务量日益流失到移动及IP网络,如果没有新业务增加用户的消费需求,运营商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中长期看,中国的运营商均会向全业务经营转型,如何将现有的固网、小灵通网络和新建的移动网络在业务层面有机融合起来,增强业务捆绑的能力,降低综合运维的成本,是运营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运营商IP城域网正不断突破带宽限制以满足新业务形态的需求,为了给用户提供差异化的用户服务体验,运营商发现自己需要一个更加智能的承载网,提供丰富而强大的2、3层业务能力.同时在IPv4地址快速消耗的背景下,如果向IPv6迁移构建一个可管可信可控的新型网络也是运营商面临的新挑战.本文系统的分析探讨运营商建设新一代IP数据网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针对IP多媒体子系统(IMS)体系结构及其特点,结合IMS的业务支持和基于IMS的增值业务,分析了IMS系统对移动增值业务的驱动能力。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需求和保护运营商现有投资的基础上,针对移动运营商引入IMS系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移动运营商在网络演进的大趋势下应做的准备提出建议,为运营商制定网络演进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涛 《通信世界》2008,(14):I0016-17
目前,电信业正在向IP化、移动化、宽带化和融合化四个趋势变化。IP化主要体现在网络上,过去的网络是纵向的网络,横向之间没有什么联系。随着整个网络的IP化,网络的架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了一个分层的网络架构。 IP化是通信网络发展的大势所趋,用户对网络IP化有很大的需求。首先,用户需要更高的带宽,未来5年内不管固定用户还是移动用户,对带宽的需求将是现在的10倍甚至更多。其次,用户需要在不同终端上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包括手机和手提电脑。第三,用户越来越希望参与通信服务的定制。目前用户已经不满足于运营商推给他的服务,希望参与定制服务,这就需要运营商提供固定、移动融合的服务,IP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固定与移动通信的融合(FMC)。 IP化给网络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业务,也能够令运营商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但同时也给运营商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在进行网络IP化的同时,运营商该如何满足未来分组业务需求的网络架构的选择?如何提高网络的效率、扩展性和可管理性?如何协调传统业务和新业务的发展?在网络演进的同时如何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这值得运营商探讨和研究。为了探究运营商光传送网的发展趋势与策略以及电信设备商将为运营商提供怎样的解决方案,本刊特推出“网络IP化”专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3G,IPTV等业务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全IP网络的融合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全IP承载网给我们带来了标准化、高带宽、资源共享、网络共享等优点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最大的挑战无非来自于两个方面,即IP的服务质量以及IP的网络安全。传统的专网专用的通讯网络可以提供给用户稳定性更好更安全的业务,带给用户更好的网络体验。使用IP网络来承载上层应用确实带给我们很多不确定性。延迟、丢包、抖动、不稳定性都会给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带来很大冲击。同时,针对IP网络的安全攻击事件也层出不穷。但从总的趋势来看,全IP承载是大势所趋,利远大于弊。爱立信中国学院易飞所撰《IP网络攻击及安全防护浅析》一文从技术的角度详细探讨了针对应用层的攻击、针对传输层的攻击、针对网络层的攻击和针对数据链路层的攻击造成的危害及解决方法,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d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信行业的重组,三大国内运营商都将能够提供传统的移动/固定语音业务和基于IP的多媒体业务,业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空前提高,这就对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此,运营商需要构建一个能够支持下一代网络多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电信运营商逐步成为全业务电信运营商,固网/移动网的融合、IP多媒体业务的提供逐步成为国内电信运营商网络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3GPP在Release 5版本所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其特点是采用SIP(会话初始协议)、接入无关性以及对IP多媒体业务的支持.IMS注定会成为电...  相似文献   

17.
随着IP网络的快速扩展,运营商日益面临来自用户和业务方面的挑战.用户增长后,他们是否能获得稳定安全的消费体验,网络规划是否合理,易于升级,运营商是否能够维持合理的投资比例,是否能够量化网络环境发生的事情?这些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用户的抱怨和流失.业务增长后,新业务的ARPU是否能得到保证,网络流量有没有得到优化,旧的设备在升级或替换过程中是否能做得成本最小化?这些都是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讯世界》2005,(5):99
全球电信市场正面临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随着日趋激烈的竞争不断侵蚀着盈利能力,电信运营商开始进入充满风险挑战和孕育希望的阶段,加快了迈向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NGN)的步伐。这些趋势与宽带的普及、应用的融合、托管和外包业务的流行以及移动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而所有这些都是思科所倡导的IP NGN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科看来,IP NGN意味着范围更广的演变,不仅仅限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而是涉及到整个业务。思科IP NGN理念在思科看来,IP NGN意味着电信运营商网络和业务观念的彻底变革。IPN G N并不能简单地通过购买获得,而是需…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固定网络运营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短期内,传统的电路语音业务话务量日益流失到移动及IP网络, 如果没有新业务增加用户的消费需求, 运营商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中长期看,中国的运营商均会向全业务经营转型,如何将现有的固网、小灵通网络和新建的移动网络在业务层面有机融合起来, 增强业务捆绑的能力,降低综合运维的成本,是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技术上分析,传统固定网络在网络结构设计和网元设备技术上相对落  相似文献   

20.
由于基于IP的网络和业务技术给传统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挑战,电信运营商正在积极寻求能够驾驭IP网络的解决方案。NGN的体系架构经过千锤百炼试图打造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使得运营商能够控制和管理基于IP的网络并具有业务管理的能力。并让网络的体系具备融合的能力,在业务层面具有灵活扩展和组合的能力,在用户接入层面能够进行接入控制、标识和管理。这样一种体系架构是NGN的内涵所在。人们开始寄希望于IMS能够给予这个承诺,并大胆开始了这种尝试。IMS使移动和固定的融合成为可能,使基于IP的业务控制和管理成为可能,NASS和RACE使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