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21/Wafl调节血管紧张素Ⅱ的抗增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抗内皮细胞增生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调节机制,将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AngⅡ培养并在不同时间计数细胞密度.用TUNEL或ELISA方法证明AngⅡ或CGP42112A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21/waf1 mRNA和P21蛋白的表达并测定条带的光密度.结果表明,在Ang I培养后不同时间,细胞密度比对照减少30%左右(P<0.01).AngⅡ作用后可以诱导典型的凋亡,阳性率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并具有剂量依赖性.AngⅡ组或CGP42112A组的p21/waf1 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473.69±39.97)%和(391.58±48.24)%(P<0.01).Ang Ⅱ组的P21蛋白表达比对照组极显著地增加并具有时间依赖性.认为Ang I具有抗内皮细胞增生作用,其细胞内机制是同时诱导凋亡和p21/waf1 mRNA与p21蛋白的高表达,使细胞发生G1期阻滞,增殖受抑.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Ⅱ调控bax mRNA表达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AngⅡ诱导凋亡细胞内机制。方法 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三代,用不同浓度AngⅡ作用不同时间,用TUNEL和ELISA检测AngⅡ能否诱导凋亡及有否剂量依赖性;用RT—PCR检测bax的mRNA表达。结果 AngⅡ同AT2 受体激动剂CGP42 1 1 2A一样可以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并且凋亡强度与AngⅡ成典型的剂量依赖关系。在AngⅡ与CGP42 1 1A作用1 8小时后,baxmRNA显著增加。结论 AngⅡ在转录水平上诱导baxmRNA高表达,使得Bax蛋白高表达,致Bax Bcl- 2比值极显著地增加,细胞内促凋亡因素占优势地位而诱发凋亡。  相似文献   

3.
P53蛋白调节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p53基因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凋亡中是否发生了变化,取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Ⅱ作用不同时间,发现AngⅡ同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激动剂CGP42112A一样可以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并且凋亡强度与AngⅡ成典型的剂量依赖关系。在AngⅡ与CGP42112A作用18h后,没有观察到p53 mRNA的表达有显著的变化。在AngⅡ作用24h组,可以检测到P53蛋白显著增加,在18h、48h组未能观察到P53蛋白的显著改变。表明P53在AngⅡ诱导凋亡时通过转录后机制发生显著的改变,参与调节AngⅡ诱导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醛固酮对内皮细胞ACE2-Ang(1-7)-Mas受体轴的影响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DMEM/F12培养基)、醛固酮组(10、100、1 000 nmol/L醛固酮干预)和醛固酮拮抗组(100 nmol/L醛固酮+1μmol/L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共同干预).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细胞ACE2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AngⅡ和Ang(1-7)蛋白的含量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活性;流式细胞术结合FITC-Annexin V/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醛固酮组细胞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在100 nmol/L醛固酮组,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细胞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呈时间依赖性;而醛固酮拮抗组细胞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显著高于100 nmol/L醛固酮组(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醛固酮组细胞培养上清中AngⅡ浓度和caspase-3活性均显著升高,而Ang(1-7)浓度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醛固酮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醛固酮拮抗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醛固酮组(P<0.05).结论 醛固酮具有调节ACE2-Ang(1-7)-Mas受体轴的作用,并可能通过此轴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能否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将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Ⅱ培养不同时间,用TUNEL和ELISA检测细胞凋亡,并检验Caspase-3酶活性变化.用RT-PCR检测AngⅡ受体AT1和AT2的mRNA表达.发现AngⅡ可以诱导出典型的凋亡,凋亡细胞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强度与AngⅡ呈现剂量依赖关系.Caspase-3酶活性在AngⅡ作用后有极显著的增加.内皮细胞同时表达AT1和AT2的mR-NA.结果表明AngⅡ经AT1或(和)AT2可以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并且是Caspase-3依赖性的.这一结果有助于阐明AngⅡ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1~2 d Wistar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加入AngⅡ)、HO-1诱导组(加入AngⅡ和HO-1 诱导剂氯化血红素hemin)和HO-1抑制组(加入AngⅡ和HO-1抑制剂锌原卟啉-9 ZnppIX).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HO-1蛋白的表达,Hoechst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AngⅡ组较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 <0.05);HO-1诱导组较AngⅡ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HO-1抑制组较AngⅡ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及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HO-1对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ngⅡ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Ⅱ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AngⅡ及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烟曲霉素B1(fumonisin B1,FB1)处理细胞,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技术对bax mRNA及蛋白进行表达分析.结果 AngⅡ处理组内皮细胞的凋亡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对照组和10-7、10-6、10-5mol/L AngⅡ处理24 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1.1)%、(6.0±1.2)%、(17.5±2.3)%、(27.4±4.5)%;终浓度10-6mol/L的AngⅡ处理6、24、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2.3)%、(15.5±3.1)%、(21.6±2.5)%;FB1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5),AngⅡ处理组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FB1组bax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AngⅡ通过神经酰胺及bax诱导细胞凋亡,其中bax作为神经酰胺的下游基因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Ⅱ体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否可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衰老,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HUVECs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valsartan组,观察细胞衰老改变及超氧阴离子(O)水平,分析各组细胞AngⅡ1型和2型受体(AT1R和AT2R)、NAD(P)H氧化酶p22phox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给予AngⅡ后,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细胞向G0-G1期停滞,细胞p16蛋白表达增高,出现衰老的特征性改变;衰老细胞NO生成减少,O2(-·)生成增加,p22phox和AT2R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ATlR表达下降;valsartan处理后改善了细胞的衰老改变,下调p22phox表达,降低O2(-·)水平,对AT2R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AngⅡ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UVECs衰老,AngⅡ从转录水平上调NAD(P)H氧化酶p22phox表达,进而使O2(-·)产生增加可能是诱导内皮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Valsartan通过特异性阻断ATlR有一定的逆转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无血清培养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连国  张国平  金惠铭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5,32(3):263-265,283,F002
目的 研究无血清培养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 .3。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ax及Bcl- 2蛋白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 bEnd .3细胞经无血清饥饿体外培养12 ,2 4 ,36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分别为(13.79±0 .99) % ,(17.80±1.39) % ,(2 0 .5 1±0 .5 5 ) % ,与各自正常血清培养的对照组凋亡率相比,P <0 .0 1。Bax表达明显增强,Bcl -2表达明显减弱,caspase 3明显增强。结论 无血清饥饿培养可诱导bEnd .3细胞发生凋亡,其发生机制与Bax/Bcl 2的变化及caspase 3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脱氧核酶对cip1/waf1 mRNA的切割作用及对人绒毛膜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cip1/waf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10~23"型脱氧核酶及其类似物,提取总RNA在体外切割cip1/waf1 mRNA;转染绒毛膜癌细胞后,用RT-PCR扩增和荧光免疫方法测定cip1/waf1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未经修饰的脱氧核酶DzT和在DzT的3′末段添加倒位连接T碱基的脱氧核酶DzTi在体外能够有效地切割cip1/waf1 mRNA;在转染绒毛膜癌细胞后,DzTi比DzT对cip1/waf1 mRNA表现出更强的切割作用,能显著地降低细胞内cip1/waf1蛋白(p21cip1/waf1蛋白或p21蛋白)水平(P<0.01),下调bax基因的表达(P<0.05),但对bcl-2基因的表达和细胞的生长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P>0.05).DzT和DzTi的催化中心的一个碱基被替换后形成的脱氧寡核苷酸DzT′和DzTi′在胞外和胞内均不表现对cip1/waf1 mRNA的切割作用.结论人工合成的脱氧核酶确实能够高效特异地切割cip1/waf1 mRNA,并能上调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表明脱氧核酶确实能够通过切割cip1/waf1 mRNA来参与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Ⅱ作用18h,用TUNEL和ELISA检测AngⅡ能否诱导细胞凋亡及其量效关系;用RT—PCR检测bax和bcl-2的mRNA表达。结果.AngⅡ与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激动剂CGP42112A一样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且凋亡强度与AngⅡ是典型的剂量依赖关系。在AngⅡ与CGP4211A作用18h后,bax mRNA显著增加,bcl-2 mRNA显著减少。结论AngⅡ通过在转录水平调节bax和bcl-2 mRNA的表达,从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能否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将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 Ⅱ培养不同时间,用TUNEL和ELISA检测细胞凋亡,并检验Caspase-3酶性变化,用RT-PCR检测Ang Ⅱ受体AT1和AT2的mRNA表达。发现Ang Ⅱ可以诱导出典型的凋亡,凋亡细胞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强度与Ang Ⅱ呈现剂量依赖关系。Caspase-3酶活性在Ang Ⅱ作用后有极显著的增加。内皮细胞同时表达AT1和AT2的mRNA。结果表明:Ang Ⅱ经AT1或(和)AT2可以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并且是Caspase-3依赖性的。这一结果有助于阐明Ang Ⅱ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紫草酸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凋亡及Notch1、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RVECs,将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五组,即正常糖浓度组、高糖组、高糖+紫草酸低剂量组、高糖+紫草酸中剂量组和高糖+紫草酸高剂量组。培养处理12及24 h时,分别观察各组人RVECs细胞凋亡、增殖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并检测各组人RVECs中Notch1、PARP-1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培养处理12及24 h时,高糖组细胞凋亡比例、细胞周期S期、细胞增殖率及PARP-1 m RN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糖浓度组,而细胞周期G0/G1期、Notch1 m RN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糖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紫草酸组细胞凋亡比例、细胞周期S期、细胞增殖率及PARP-1 m RN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高糖组,而细胞周期G0/G1期、Notch1 m RN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高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紫草酸组内3个不同剂量间相比,浓度越高其细胞凋亡比例、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与Notch1、PARP-1的m 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变化幅度越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酸作用于高糖诱导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能够有效抑制细胞调亡,促进Notch1表达,降低PARP-1表达,其作用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醛固酮对内皮细胞ACE2—Ang (1-7)—Mas受体轴的影响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DMEM/F12培养基)、醛固酮组(10、100、1 000 nmol/L醛固酮干预)和醛固酮拮抗组(100 nmol/L醛固酮+1 μmol/L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共同干预)。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细胞ACE2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AngⅡ和Ang (1-7)蛋白的含量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活性;流式细胞术结合FITC-Annexin V/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醛固酮组细胞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在100 nmol/L醛固酮组,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细胞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呈时间依赖性;而醛固酮拮抗组细胞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显著高于100 nmol/L醛固酮组(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醛固酮组细胞培养上清中AngⅡ浓度和caspase-3活性均显著升高,而Ang (1-7)浓度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醛固酮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醛固酮拮抗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醛固酮组(P<0.05)。结论 醛固酮具有调节ACE2—Ang (1-7)—Mas受体轴的作用,并可能通过此轴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凋亡的机制,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 Ⅱ培养不同时间,用TUNEL检测细胞凋亡.Bax和Bcl-2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和图像分析法测定.结果发现Ang Ⅱ组的凋亡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Bax的表达极显著地升高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Bcl-2无显著变化,Bax/Bcl-2比值极显著地增加.提示AngⅡ通过诱导Bax的高表达,致Bax/Bcl-2比值极显著地增加而诱发凋亡.  相似文献   

16.
Guo ZJ  Hou FF  Liang M  Wang L  Zhang X  Liu ZQ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2):1075-1079
目的 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GE)修饰蛋白对人内皮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影响及其作用的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和人内皮细胞株ECV30 4与不同浓度AGE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 (AGE HSA)或牛血清白蛋白 (AGE BSA)共同培养。用Western印迹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MCP 1蛋白合成及分泌 ,用逆转录PCR(RT PCR)法检测MCP 1mRNA表达 ,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内氧化应激 ,用免疫沉淀 激酶活性测定法分析细胞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p38 MAPK)活性。结果 AGE HSA和AGE BSA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上调内皮细胞MCP 1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和活化p38 MAPK。 5 0 μg/mlAGE HSA与HUVEC共同培养 12h ,使细胞上清中的MCP 1浓度由 4 8 3pg/μg± 0 6pg/μg蛋白上升至 14 8 1pg/μg± 12 6pg/μg蛋白 (P <0 0 1)。5 0 μg/mlAGE HSA与HUVEC共同孵育 30min ,使p38 MAPK的磷酸化活性升高 91%± 14 % (P <0 0 1)。抗氧化剂或p38通路特异阻断剂SB 2 0 35 80能够阻断AGE修饰蛋白诱导的MCP 1表达。结论 AGE修饰蛋白能够通过p38 MAPK信号传导途径上调内皮细胞分泌MCP 1,这一作用是经氧化应激机制介导。  相似文献   

1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1):1024-1029
目的探讨MicroRNA-185(miR-185)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心肌细胞系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处理组、阴性对照组和miR-185过表达组。对照组细胞采用常规培养; AngⅡ处理组细胞常规培养,并给予AngⅡ处理;阴性对照组细胞使用含miR-185阴性对照(NC)的无血清培养基处理24 h后给予AngⅡ处理; miR-185过表达组细胞使用含miR-185模拟物(miR-185 mimic)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处理24 h后给予AngⅡ处理。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85、心房钠尿肽(ANP)、脑钠肽(B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 mRNA表达,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凋亡小体富计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中活化型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梅(cleaved PARP)、活化型caspase 3和CDC4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中miR-185相对表达量、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 <0. 05),ANP、BNP、β-MHC和CDC42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凋亡小体富计因子及活化型PARP、活化型caspase 3和CDC4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 <0. 05)。阴性对照组与AngⅡ处理组细胞中miR-185和ANP、BNP、β-MHC、CDC42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活性、凋亡小体富计因子及活化型PARP、活化型caspase 3、CDC4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AngⅡ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85过表达组细胞中miR-185相对表达量、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 <0. 05),ANP、BNP、β-MHC和CDC42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凋亡小体富计因子及活化型PARP、活化型caspase 3、CDC4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 05)。结论 miR-185可能通过下调心肌细胞中CDC42水平来减轻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抑制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改善心肌细胞活性,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苯氧胺 (TamoxifenTAM )诱导ER(- )小鼠乳腺癌细胞MA782细胞凋亡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TAM体外作用于MA782细胞 ,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超微结构改变 ,免疫组化检测MA782细胞p2 1/CIP1、PCNA蛋白表达 ,并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  6 μmol/L、10 μmol/LTAM在体外能明显抑制MA782细胞生长 ,诱导细胞凋亡 ,作用 2 4小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7.0 4 %、19.0 4 % ,10 μmol/LTAM作用 4 8小时后细胞凋亡率从 19.0 4 %上升到 5 1.2 7%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2 μmol/LTAM作用不同时间后 ,细胞上述蛋白无明显变化 ,而 6 μmol/L、10 μmol/LTAM作用不同时间后 ,PCNA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p2 1/CIP1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TAM诱导MA782细胞凋亡其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PCNA蛋白表达及上调 p2 1/CIP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RNA干扰靶向抑制P13K p85α表达对5-FU诱导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已成功沉默P13K p85α表达的大肠癌LoVo细胞(P13K p85α/RNAi-LoVo)及LoVo对照组细胞,MTT法计算两组细胞5-FU的半数抑制率(IC50),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Bcl-6和Bim的表达.结果 P13K p85α/RNAi-LoVo细胞组5-FU的IC50值(1.056±0.03562μmol/L)显著低于LOVo对照组(2.796±0.10947μmol/L)(P=0.000),JC-1染色显示5-FU刺激48 h后,P13K p85α/RNAi-LoVo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较LoVo对照组细胞显著降低,表明P13K p85α/RNAi-LoVo细胞对5-FU更敏感.5-FU刺激48 h后,P13K p85α/RNAi-LoVo细胞组凋亡蛋白Bcl-6和Bim的表达较LoVo对照组细胞显著增加(P=0.000).结论 应用RNA干扰靶向抑制PI3K p85α表达可促进5-FU诱导大肠癌细胞LoVo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Fractalkine(FKN)在血管紧张素II(Ang II)诱导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中的作用.方法 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培养,分别给予低、高浓度(10-7 mol/L,10-6 mol/L)Ang II干预12、24、48 h,采用MTT检测内皮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ICAM-1和FKN蛋白表达;小RNA转染内皮细胞后,用高浓度Ang II培养24 h并检测各组细胞FKN mRNA表达及ICAM-1和FKN蛋白表达.结果 Ang II可降低HUVECs活性并促进ICAM-1及FKN蛋白表达,高浓度AngII对内皮细胞活性影响较大;FKN siRNA转染可显著抑制FKN mRNA表达,且在高浓度Ang II作用24 h后,被转染细胞的FKN mRNA表达量仍显著低于阴性对照+Ang II组(P<0.05),且ICAM-1及FK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Ang II可降低内皮细胞活性并促进内皮细胞ICAM-1和FKN蛋白表达,趋化因子FKN介导了Ang II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蛋白表达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