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Ⅲ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比率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Ⅲ期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比率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47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比率(MLR)的中位数分为3个组:低比率组(≤0.21),中比率组(>0.21 ~0.42),高比率组(>0.42).分析比较各组的临床病理因素和5年生存率的差别,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Ⅲ期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247例Ⅲ期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比率为0.02~1.00,中位数为0.21,在低比率组中,高中分化的结直肠癌的所占比例(57.9%,113/195)明显高于低分化癌的比例(23.1%,12/52)(P<0.01);≥12枚病检淋巴结的结直肠癌所占比例(56.5%,95/168)明显高于<12枚淋巴结的比例(38.0%,30/79)(P<0.05).低比率组、中比率组、高比率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4%,28.8%,6.3%,3组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比率是Ⅲ期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MLR是判断Ⅲ期结直肠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Syk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和血清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Sy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37例肿瘤组织发生Syk基因甲基化,其相应血清中32例可检测到同样的甲基化模式;而肿瘤组织未发生甲基化的83例患者的血清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的Syk基因.血清Syk基因甲基化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无甲基化组(68.8%比38.6%,χ2=8.55,P=0.003);前者的术后转移复发率也明显高于后者(34.4%比9.1%,χ2=10.46,P=0.001);血清Syk基因甲基化组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甲基化组(65.1%比90.6%,χ2=7.818,P=0.006). 结论 血清Syk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组织的甲基化状态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复发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SI及HGF表达情况。所有资料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MSI及HGF表达阳性率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MSI与HGF表达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SI阳性患者32例,占39.0%;HGF表达阳性58例,占70.7%。MSI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淋巴转移无关(P0.05)。HGF表达与上述指标均无关(P0.05)。MSI与HGF表达之间具有明显负相关性(r=-0.6531,P=0.032)。年龄、淋巴转移、MSI和HGF表达阳性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GF在结直肠癌中表达较MSI更明显,MSI和HGF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92例结直肠癌及其相应远端正常结肠组织中CTGFmRNA的表达情况,再从中随机选取30对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TGF蛋白表达.并对该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CTGF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CTGF蛋白阳性率73.3%(22/30)高于正常结肠组织的23.3%(7/30)(P〈0.01)。合并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为Ⅲ、Ⅳ期者。CTGF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率降低(均P〈0.05);CTGF蛋白阳性表达率低者浸润深度越深(P〈0.05)。癌组织CTGF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68.3%比29.3%.P〈0.01)。癌组织CTGFmRNA相对表达水平是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RR=2.960,95%CI:1.49-5.877,P〈0.01),其预测患者预后的敏感性为64.9%,特异性为74.5%。结论CTGF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CTGF低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9月至2009年1月期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患者35例,应用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HGF表达水平。结果血清中HGF表达在结直肠癌有远处转移者中为(0.37±0.11)ng/ml,明显高于无转移者的(0.20±0.06)ng/ml(P0.05);T3、T4期者为(0.32±0.29)ng/ml,亦明显高于T1、T2期者的(0.20±0.14)ng/ml(P0.05);肝转移者为(0.43±0.10)ng/ml,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转移者的(0.31±0.09)ng/ml(P0.05)。结论血清HGF水平与结直肠癌发展及肝转移发生有密切关系,血清HGF水平有望作为监测结直肠癌转移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肺转移一直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晚期事件,预后不良。而分析结直肠癌肺转移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因素.根据预后因素分析结果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生存期一直是困扰医生的难题。了解预后因素.对该类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N0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126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淋巴结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了解是否发生微转移.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采用χ~2检验、Log-rank检验、Pooled over strata、Pairwise over strata分析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大体分型、浸润肠壁深度、分化程度、血管浸润和淋巴管浸润及微转移对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19.98%(406/2032)的淋巴结CK旱阳性表达,与淋巴管侵犯有关(χ~2=11.243,P<0.05).10个临床病理因素对5年无瘤生存率没有影响.淋巴结CK旱阴性表达、孤立肿瘤细胞巢(ITCs)和微转移的患者中,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68%和54%.ITCs与CK呈阴性表达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转移与CK呈阴性表达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N0期结直肠癌患者,若淋巴结中检测出微转移,其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应予以积极的术后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BH3-only蛋白家族中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和与bcl-2相互作用的细胞死亡调解因子(BIM)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EnVision),检测PUMA和BIM蛋白在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及14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UMA、BIM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化疗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相关性.结果 PUMA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4%,低于其在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96.7%)(x2=3.93、3.93,P<0.05).BIM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7%,明显低于其在大肠腺瘤组织中和正常大肠黏膜的阳性表达率(90.0%和96.7%)(x2 =8.42、13.29,P<0.01).PUMA蛋白与BIM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47,P=0.000).PUMA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x2 =11.87)、浸润深度(x2=11.59)、淋巴结转移(x2=12.82)、TNM分期(x2=33.47)以及P-gp表达(x2=18.30)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类型以及GST-π表达无关(P>0.05).BIM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x2=16.19)、淋巴结转移(x2=14.95)、TNM分期(x2=52.66)以及P-gp表达(x2 =10.60)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以及GST-π表达无关(P>0.05).PUMA、BIM阳性表达者的术后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x2=6.10、27.60,P<0.05).淋巴结转移(RR=0.238)、TNM分期(RR=7.895)、PUMA(RR=1.691)和BIM蛋白的表达(RR =0.440)可作为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 PUMA、BIM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明显相关.PUMA和BIM蛋白表达降低的结直肠癌患者病期晚、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对进行根治性切除的99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235例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治术后全组总体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7.7%和55.8%;术后复发组则分别为43.9%和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发组患者中,再次行根治性切除者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2%和32.7%;而予以姑息手术或保守治疗者则分别为25.8%和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的结直肠癌患者年龄、癌性肠梗阻和腹水、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体分型、侵袭程度及病理分期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而多因素分析则显示,癌性肠梗阻和腹水、肿瘤大体分型及病理分期与术后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结论根治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和转移与癌性肠梗阻和腹水及肿瘤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再次手术切除可以提高复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手术疗效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75例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病人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病人的预后。结果 总体生存时间为18.6(11.7~25.6)个月。完全性切除、不完全性切除及减状手术(单纯造口或短路手术)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8.2、10.4和10.4个月。与减状手术相比,完全性切除病人有明显生存获益(P<0.001),而不完全性切除病人则无生存获益(P=0.524)。多因素分析示,腹膜癌指数(PCI)<20、完全性切除及单纯性腹膜转移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因素。不完全性切除与减状手术病人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2%和0,术后30 d病死率分别为7.4%和0。结论 接受完全性切除手术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病人的预后较好;与减状手术相比,不完全性切除并不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有、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对48例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和48例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c-Met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c-Met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 结果: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Met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无关(均P>0.05)。 结论:c-Met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有关,检测c-Met的表达对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再次肝切除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再次肝切除术和6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内科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再手术组和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51.1%,27.9%和65.7%,20.6%,3.0%(P<0.05或P<0.01).再次肝切除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6%.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脏复发转移灶个数,切缘情况,CEA,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有肝脏复发转移灶个数和肿瘤大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再次肝切除术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是安全的治疗方案,肿瘤负荷较小(癌直径<5 cm和转移灶<3个)的患者预后较好;再次手术可以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电压门控钠通道(Nav)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探讨CRC组织中不同的Nav亚型的表达情况以及Nav的表达与CRC淋巴结转移及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首发CR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手术标本,行HE检测鉴别后,采...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和腹膜转移的处理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和腹膜扩散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以及手术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肠癌数据库资料中有同时性肝转移和/或腹膜扩散患者(166例/15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在诸多病理因素中肿瘤分化程度和浆膜浸润与腹膜扩散有关(P<0.01),而肿瘤分化程度,浆膜浸润和Ducks分期等与同时性肝转移有关(P<0.01);手术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组与伴腹膜扩散组的短期和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可切除组中伴腹膜扩散者的长期生存率优于伴肝转移者(P<0.01).结论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较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长期顶后好;手术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伴腹膜扩散或肝转移才标示着肿瘤的终末期;结直肠癌伴腹膜转移根治切除组较伴同时性肝转移根治切除组预后好,局限的结直肠癌伴腹膜转移通过手术可能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合并可切除肺转移的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对于合并不可切除的肺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笔者单位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合并同时性肺转移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0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行手术治疗的12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合并同时性肺转移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原发灶及肝转移灶均按肿瘤根治原则行完整切除(R0/R1),其中31例行肺转移灶的根治性局部治疗(局部治疗组),96例肺转移灶未行局部治疗(非局部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生存时间(OS)、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并对非局部治疗组的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除局部治疗组肺转移灶直径大于非局部治疗组外(P<0.05),两组其余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0 (5~134)个月,失访率3%。全组患者中位OS为41 (4~118)个月,1、3年OS率分别为96.8%和59.7%,其中非局部治...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问题广受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文献大量涌现。本研究通过分析近20年国际上CRLM研究的文献分布规律和研究热点,为把握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2000-2019年CRLM领域的相关文献,使用文献计量工具Bibexcel提取年发文量、国家、期刊、关键词等字段,并通过Excel软件和Pajek软件绘制图表和知识图谱。利用VOSviewer软件对作者个体、机构、国家合作网络和高频关键词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CRLM相关文献7 965篇,2007年以后年发文量均在400篇以上,美国、日本和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分别为1 728、1 108、1 078篇;从基金分布来看,高产文章主要来自国家级基金。期刊主要集中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ANNALS OF ONCOLOGY等肿瘤学科高质量期刊;H指数20及以上的作者美国有12位,法国有5位;高频关键词53个,聚类分析将高频关键词聚类为5类,依次手术和化疗、预后因素、辅助诊断、化疗药物、腹膜转移癌。结论:在过去的近20年间,国际CRLM研究活动和合作不断增加,但是不同国家之间仍具有较大差距。总的来说,这项文献计量学研究确定了CRLM研究的三大热点:手术治疗及预后、化学治疗和辅助诊断。因此,对这些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更有助于促进治疗策略的临床转化,在不久的将来使CRLM的诊疗和个性化防治更加精准和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行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3例患者同时行腹腔镜切除肝转移灶切除术纳入腹腔镜组,20例患者同时行开放性肝转移灶切除术患者纳入开腹组。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中位生存时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in-Meire法计算生存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开腹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相近,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均未见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联合切除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时性、异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4-2006年结直肠癌数据库中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486例患者发生肝转移,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91例,异时性肝转移295例,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vs.21.5%,P<0.01);全组患者中267例行手术切除,151例行射频消融治疗,68例保守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2.1%,10.3%和0,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转移类型、术前CEA、原发瘤N分期、分化程度、肠梗阻、腹水、肿瘤直径、治疗策略等因素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类型、术前CEA、腹水、治疗策略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肝转移的不同类型是决定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治性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保守治疗相比更能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辅以贝伐单抗联合细胞毒性化疗及仅细胞毒性化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成贝伐单抗联合mFOLFOX6治疗组与mFOLFOX6治疗组,每组各14例。于第1~4次化疗前1 d行常规超声及CEUS,采用动态造影定量分析软件,记录患者肝脏病灶的各项定量参数,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最终结果,分别比较两治疗组中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第1次化疗前1 d与第2次化疗前1 d病灶定量参数变化百分数的差异。 结果:贝伐单抗联合mFOLFOX6治疗组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病灶定量参数峰值强度(PI)变化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FOLFOX6治疗组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病灶各参数变化百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CEUS定量参数PI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贝伐单抗联合细胞毒性化疗早期疗效评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