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呼唤相关人员参与抢救护士在病房中担负着巡视病人的任务和职责 ,当发现病人出现异常反应 (如突然抽搐、意识障碍、呼吸频率或节律变化、明显紫绀、或监测仪相关指标大幅度变化 ) ,或判定为心跳停止时 ,应立即给病人接通氧气 ,在医生到来之前 ,实施人工胸外心脏按压 ,同时呼唤相关人员参与抢救。2 急救设备的准备平时护士应做好相关急救设备的准备 ,以保证在急救时能紧急启动、使用 ,消耗品要做到随用随补充 ,并形成交班制度。当心脏骤停抢救的相关人员到场后 ,要有明确分工。护士应做好以下工作 :( 1)协助首先到达的医生摆放好病人体位…  相似文献   

2.
院外急救病人安全转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外急救病人的安全转运措施。方法:对我科187例院外急救病人的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7例病人均安全转运至院内。结论:将院外急救病人安全转运至院内,必须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人员的准备、物资器材的准备、病人的准备),转运途中并发症的预防,转运途中的监护与记录等。  相似文献   

3.
背景大多数临床医生未接受过有关家庭暴力的培训,未能对受虐待病人加以识别,即便事情败露,也难以进行有效管理。我们对初级保健培训和帮助项目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以增进对受家庭暴力女性的识别,便于将他们转至专业咨询机构。方法采取人群随机对照试验,选择英国哈克尼和布里斯托尔两都市初级保健信托机构全科诊所。聘用有本试验调查者的诊所,排除未用电子记录的诊所。通过女性医生比例、毕业后培训情况、病人注册数目和低收入人群百分比对诊所进行层化。在每个初级保健委托区域内,采用随机成分计算机-最小化方法将诊所随机分组:干预组或对照组。干预项目包括诊所培训课程、鼓励在医疗记录上涵括虐待询问及向有从事家庭暴力咨询的资质,并能提供培训和进一步咨询的咨询师的转诊途径。主要结果为转至家庭暴力咨询服务的病人记录。前特异性次级结果为全科诊所电子医疗记录中的家庭暴力识别记录。对所有接受干预的诊所进行了Poisson回归分析。诊所员工和研究伙伴知情,病人对参与研究不知情。发现在哈克尼和布里斯托尔符合入选条件的84家全科诊所中随机挑选51家,其中24家接受,24家不接受培训和帮助项目,3家在试验开始前脱离。二次培训课程1年后,24家干预诊所记录223例病人,24例对照诊所记录12例病人转至专业咨询师〔校正干预比率=22.1,95%CI(11.5,42.4)〕。干预诊所记录有641例,对照诊所记录有236例存有家庭暴力〔校正干预率=3.1,95%CI(2.2,4.3)〕。解释初级保健医生和行政管理者靶向培训和帮助项目改善了受家庭暴力女性记录及向专业家庭暴力机构转诊。我们的发现减少了初级保健家庭暴力培训和帮助干预获益的不确定性,也表明女性病人家庭暴力筛查不为提高识别及转至咨询师服务的必然情况。  相似文献   

4.
背景大多数临床医生未接受过有关家庭暴虐的培训,未能对受虐待病人加以识别,即便事情败露,也难以确定管理。我们对初级保健培训和帮助项目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以增进对受家庭暴虐女性的识别,便于将她们转至专业咨询服务。方法本人群随机对照试验,我们选择英国哈克尼和布里斯托尔两都市初级保健信托机构全科诊所。聘用有本试验调查者诊所或排除那些未用电子记录诊所。通过女性医生比例、毕业后培训情况、病人注册数目和低收入人群百分比对诊所进行层化。在每个初级保健委托区域内,我们采用随机成分计算机-最小化方法将诊所随机分组:干预组或对照组。干预项目包括诊所培训课程、鼓励在医疗记录涵括虐待询问及向有从事家庭暴力咨询资质,并能提供培训和进一步咨询的转诊途径。主要结果为转至家庭暴力咨询服务的病人记录。前特异性次级结果为全科诊所电子医疗记录中的家庭暴虐识别记录。所有接受干预的诊所,做了Poisson回归聚类分析。诊所员工和研究伙伴知情,病人对参与研究不知情。发现我们将哈克尼和布里斯托尔符合入选条件———84家随机挑选51家(61%)全科诊所,其中24家接受,24家不接受培训和帮助项目,3家在试验开始前脱离。二次培训课程1年后,24家干预诊所记录有223例病人、24家对照诊所记录有12例病人转至专业咨询师{校正干预比率22.1[95%CI(11.5,42.4)]}。干预诊所记录有641例,对照诊所记录有236例存有家庭暴虐{校正干预率3.1[95%CI(2.2,4.3)]}。解释初级保健医生和行政管理者靶向培训和帮助项目改善了受家庭暴虐女性记录及向专业家庭暴虐机构转诊。我们的发现减少了初级保健家庭暴虐培训和帮助干预获益的不确定性,也表明女性病人家庭暴虐筛查不为提高识别及转至咨询师服务的必然情况。  相似文献   

5.
杨慎芝 《吉林医学》2011,(31):6724-672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体会。方法:分析23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做好术前充分的急救用药和急救用物的准备、实施熟练的抢救程序。结果:除1例死亡外均复苏成功。结论:加强孕期的保健,加强胎儿监护,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医护人员熟练ABCDE复苏技术并且备齐复苏设备和用药用物是复苏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3起突发批量伤员的所采取的急救护理措施,总结出抢救成批伤员时,要有急救预案,制定突发批量伤员入诊急救护理流程,在充分做好人员、物资准备基础上,进行统一协调指挥、合理分工,各护理组密切配合,全力以赴,迅速救护伤员,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为病人的后续治疗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7.
急性氰化物中毒的抢救需要专业技能和急救护理的经验.过去,急救护理是不需要专业技能的,无论是院前急救、阶段性急救、儿科急救、创伤急救、伤员分配,还是高级诊所的急救护士,都会在临床上面临处理氰化物中毒病人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院内急救护理体会。方法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急救护理观察重点,包括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妥善处理各部位伤口,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安全转运;院内急救护理包括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密切配合工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绿色通道,做好心理护理。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院内急救护理,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护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急救设备性能状态的好坏以及取用是否方便直接影响到抢救水平的发挥,甚至影响到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我院在急救设备的管理上以保证性能完好,取用方便快捷这两点为管理核心,加大管理力度,通过(1)常用设备双配制度;(2)以最小抢救半径为原则,根据设备利用率的高低,对急救设备实行分区域定位放置,合理定点急救设备的放置位置;(3)急救设备实行三级管理制度;(4)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定专人管理维护;(5)建立设备操作管理卡;(6)建立急救设备故障报告制度。从六个方面对急救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保证了急救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同时,合理定点急救设备的放置位置,缩短了抢救病人取用急救设备的时间,充分发挥了抢救设备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有功能,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临床对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广泛应用,已成为目前肺科不可缺少的诊疗工具。它的操作简便,可视范围大、亮度好、易取材、安全、管细,病人痛苦少易于接受。但对某些少有的并发症,常规工作和适应症的严格掌握,均不应忽视。为了更好使用、掌握好纤支镜的临床应用,现就我科在高海拔地区应用纤支镇检查的术前、术中、术后操作及护理体会概述如下:术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室应具备较完善的抢救设备、急救药品,仔细检查纤支镜及备用设备的完好情况。2术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检查目的与经过,使病人解除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