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本科常规护理,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优化饮食结构及加强血糖监测等全程综合护理措施,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和血脂水平并采用中文版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同时随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除对照组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外,两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糖、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相关生活质量分、心理相关生活质量分及总分依次为(79.31±12.47)分、(69.35±11.34)分和(143.82±16.5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62±11.36)分、(62.45±10.48)分和(135.60±13.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75.6%VS 48.9%, P<0.05)。结论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可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并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共 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组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低于对照组干预后 ( 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中自理能力、躯体症状、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 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郭柒莲 《中国当代医药》2013,(26):146-147,149
目的 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12月外科行开腹手术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术前血糖控制、术后定期血糖监测与常规腹部外科术后护理,干预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血糖值,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及术后血糖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较参考值明显增高,两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可以明显缩短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使术中及术后血糖值保持在理想水平,同时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方法 对本研究共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SDS、SAS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4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视力水平.结果 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FPG、2hPG、HbA1c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视力均有提高,且观察组视力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眼科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15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75例,常规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综合护理,比较组别间患者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餐后2h血糖水平及总并发症发生率(9.3%)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患者生活质量整体上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虹  景素芬  潘华 《上海医药》2014,(10):46-48
目的:观察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社区内2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35例和对照组135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社区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管理,两组患者均干预1年,干预前后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同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FBG、2 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仅FBG、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2 h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观察组干预后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和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值得在社区内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以减少其危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本辖区的糖尿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周期为1年,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FBG、PBG、HbAlc以及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率,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44例2期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健康宣教与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后,定期检查、自我监测、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水平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使其获得较佳的血糖控制效果,保证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1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及遵医行为.结果 延续性护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5.8±1.2) mmol/L、餐后血糖为(9.1±2.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6.3±0.4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护理组患者在服药情况、定期复查、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等方面的依从率分别为94.20%、76.81%、85.51%、75.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延续性护理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得分为(8.86±0.38)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使患者具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并且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也更高,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经过产前检查并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针对孕妇血糖水平予以护理干预的孕妇(30例),对照组为同期因某些原因导致未接受相应护理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8例);对两组的血糖水平以及分娩、围生儿结局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酮症酸中毒、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死亡率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入院3、5d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处于妊娠期的糖尿病孕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保证孕妇的妊娠质量和保障围生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社区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模式。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8周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及2 h餐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3个维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行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有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组前HAMD-24评分分别为27.60±5.94分和27.48±5.8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评分分别为8.45±1.53分和13.74±2.62分,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SF-36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性痴呆(A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6月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和药物治疗,30例作为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能力量表(ADL)、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MMSE(21.66±3.29)明显高于对照组(19.79±3.11),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无明显差异,而实验组在干预后评分显著降低25%(P〈0.05);实验组HAMD评分干预后减少了1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观察2组血压控制水平、血压达标情况、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血压达标率、高血压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高血压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压达标率,并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行消化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伤口愈合情况、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感染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很满意率及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消化道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提高切口愈合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生理及病理时间规律特点调整服药时间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按照医嘱服药的次数、按照医嘱服药的剂量、按照医嘱服药的时间以及坚持长期服药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生理及病理时间规律特点调整服药时间及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熊亚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40-141,14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如药物治疗,饮食指导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基本控制正常,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高渗性昏迷、低血糖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更好地控制其血糖,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2013年1~12月收治的输液患者14 00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及患者对输液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肝硬化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经过2~4次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肝硬化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