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模糊控制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和仿人控制的抗时滞能力的特点,提出了模糊控制和仿人控制相结合的算法——模糊仿人控制算法,并把它综合应用于大滞后、强干扰的复杂工业过程中——典型的圆锥机控制系统中。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具有很强的抗滞后性和抗干扰性,特别适用于大滞后、强干扰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赵静  张斌 《工业炉》2023,(5):65-68
针对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过程属于时变性、滞后性、具有分布参数等非线性过程,其数学模型难以精确建立,在传统控制中,出口温度往往又会受到多种干扰变量实时变化而缺乏控制能力。基于此,将模糊控制鲁棒性强、用语言模糊规则描述过程及无需建立数模等优点和神经网络自适应、自学习以及容错性强等优点相结合构成一种新型智能控制系统即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对加热炉出口温度进行控制,同时对模糊控制和神经控制算法进行改进。经试验仿真证明,该控制对加热炉出口温度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控制品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自从1965年L.A.Zadeh提出模糊集合论以后,一种应用模糊集会论来建立系统数学模型、设计控制器的新型控制论──模糊控制也相继诞生了。所谓模糊控制,只是在控制方法上应用了模糊数学知识.其基本原理仍和经典控制论、现代控制理论一样没有改变,模糊控制的核心是利用模糊集合论,把人的控制策略的自然语言转化为计算机能够接受的算法语言所描述的算法,但它的控制输出却是确定的.它不仅能够成功地实现控制,而且能够模拟人的思维方法对一些无法构造数学模型的对象进行控制。1974年,英国马丹尼(Mamdani)首先将模糊控制用于锅炉和蒸…  相似文献   

4.
郭玉刚 《工业炉》2011,33(6):30-32
由于蓄热式加热炉的复杂性,传统的PID控制无法满足其精确的温控要求,而模糊控制具有许多传统控制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结合蓄热式加热炉的特点,采用模糊控制,实现了蓄热式加热炉的温度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介绍自动控制和模糊数学的交义学科——模糊控制工程的独特优点及其Fuzzy——PID控制。  相似文献   

6.
铝电解槽氧化铝浓度的模糊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模糊控制理论,对铝电解槽氧化铝浓度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电压和电流采样,滤波,解析得到氧化铝浓度,控制器以氧化铝浓度的偏差为输入,氧化铝加料间隔为输出,然后通过考察氧化铝浓度曲线,总结前人控制经验得出模糊控制规则,并以物料平衡作为辅助校验,最后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7.
鉴于空气悬架的众多优点及应用前景,对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并应用MATLAB/Simulink对空气悬架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系统能很好地执行模糊控制规则,并且经过模糊控制后空气悬架的输出高度能很好地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整个仿真是成功的而且模糊控制策略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双机架平整机中间张力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武军 《武钢技术》2004,42(5):34-37
阐述双机架平整机中间张力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模糊控制,详细地介绍了中间张力模糊控制的原理及其组成、算法流程。生产实践证明,中间张力采用模糊控制响应快、超调小,张力波动在5%以内。  相似文献   

9.
模糊控制原理、设计及应用──第8讲 微机化模块化通用模糊控制器硬件及软件韩启纲(天津大学冶金分校天津300400)模糊控制的早期应用,一般都是针对某一特定过程的,都有一套适合自身对象的模糊控制规则,而不能通用。另外,从模糊控制器的硬件结构上,以前一般...  相似文献   

10.
加热炉炉压系统具有强耦合、大滞后、非线性时变的特点,传统的PID炉压控制系统存在压力波动大且不易稳定的缺陷。为此,设计了一个基于二维模糊控制并与传统PID算法相结合的混合型模糊PID控制系统,既具有模糊控制灵活、适应性强的优点,又具有PID控制精度高的特点。该控制系统在某钢铁公司棒线厂加热炉上投运后,提高了炉压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1.
将模糊控制和神经控制相结合,设计出单神经元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模糊逻辑对非线性的逼近性和神经控制自适应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本控制策略比PID串级控制、二维PD型模糊控制和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板形控制的概念、板形控制方法以及模糊控制在自动板形控制中的应用。板形控制系统是一个多变量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器,通过隶属函数及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根据模糊控制规则表的输出来进行调整,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模糊模型在非线性系统中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类仿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采用模糊控制、模糊逻辑系统逼近和滑模控制相结合的模糊控制器,利用滑模控制及Lyapunov函数方法提出了直接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案。直接自适应控制器充分利用模糊控制规则,通过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保证闭环系统稳定,跟踪误差收敛,具有一定的鲁棒性,系统中所涉及的所有变量有界,系统的跟踪误差渐近收敛于零或零的一个邻域内。  相似文献   

14.
模糊控制技术在破碎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矿业公司烧结厂破碎机采用模糊控制系统实现恒功率控制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由实际运行效果可知,模糊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破碎机高效运行,充分说明了该系统在工矿企业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烧结竖炉燃烧室温度模糊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将模糊控制技术和PID控制方法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燃烧室温度的控制问题,实际生产表明该系统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范来良 《山东冶金》2011,33(2):64-66
矿渣粉生产线中的磨机出入口温度控制具有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和大滞后的特点,通过采取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两种智能控制方法,建立了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模仿人的模糊综合判断推理来控制磨机出入口温度。实践证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能,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出入口温度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17.
牛博 《山西冶金》2014,(6):62-64
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分析喷丸机的运行过程。通过模糊控制算法达到全自动控制,可以有效地进行自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分析乳化液温度控制因时滞因素对系统造成的严重影响,提出采用模糊控制、PID控制和Smith预估方法相结合的控制方案,使系统的控制不仅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而且对时滞长、非线性因素明显的控制对象亦有较好效果。MATLAB的Simulink软件仿真结果显示,该控制方案明显优于单一的模糊控制和PID控制,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弋 《冶金动力》2012,(3):71-72,76
中厚板轧机液压厚度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抗扰性的控制系统,但系统响应速度过慢,轧机出口有较大厚度偏差。基于传递函数理论,建立了液压AGC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对带有常规PID控制器和模糊自校正PID控制器的厚度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校正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系统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方案把神经网络控制的学习机制以及模糊控制的人类思维和推理结合起来,用神经网络实现隶属,驱动模糊推理,利用神经网络的模糊建模,达到求精模糊规则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模糊控制在加热炉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一方面,它可以改善控制效果,提高控制精度,从而减小板坯的头尾温差,提高板坯温度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它可以降低系统燃料消耗,提高成材率,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