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ATP试用控制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非稀释注射10~15mg时,全部病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在短时间内得以控制,但如用20%萄葡糖溶液稀释静注的有效性降低50%。缓解时,心图显示一过性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一过性室性心动过速。全部病例副作用是口渴。我们认为,ATP能有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但使用时须用心电图跟踪监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多是由房室结性折返,与潜在性预激综合征的异路传导折返所致。常用普鲁卡因酰胺、戊脉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79年起在专科门诊及病房中应用达舒平治疗各种心律失常72例,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16~71岁。平均心律失常时间6年。心律失常类型:频发室早46例,其中呈二联律者22例,伴短串阵速者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者2例,W-P-W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者1例,交界性早搏呈二联律4例,阵发性房颤5例,持续性房颤1例,阵发性房扑1例,频发房早6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自 1998年以来 ,采用参麦注射液静滴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30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 1998- 0 6~ 2 0 0 1- 0 2间住院的心肌炎患者 5 0例 ,男30例 ,女 2 0例。 <14岁 32例 ,>14岁 1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2 0例 ,全部病历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心悸 2 2例 ,胸闷 2 0例 ,<14岁表现为乏力伴面色苍白 32例。心电图表现 :频发性室性早搏 2 2例 ,频发房性早搏 4例 ,交界性早搏 6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例 ,房室传导阻滞 8例 ,ST -T段改变 2 8…  相似文献   

4.
我院1982年6月以来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心律失常40例,现将近期疗效作一临床小结。一般资料男18例,女22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6岁。冠心病13例,风心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1例,肺心病合并高血压1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中毒性心肌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可疑冠心病1例,预激综合征1例,功能性早搏3例,原因未明4例,其它1例。心律失常类型:慢性房颤18例,阵发性房颤和阵发性房扑各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各种早搏18例。  相似文献   

5.
<正> 一、三磷酸腺苷(ATP)纠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评价早在1947年Somlo E就已报道静注三磷酸腺苷可以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955年Somlo E报道静注ATP20mg终止PSVT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肌注ATP时无效。Komor K与Galas ZS报道肌注ATP10—70mg治疗52例PSVT全部有效,未发现有长远副作用。此后30年来,这一  相似文献   

6.
贺孝和  雷有平 《西部医学》2005,17(4):324-325
目的探讨ATP加用维生素E干预不同病因所致频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66例病人分成ATP治疗组和ATP、维生素E联合治疗组,分别干预不同病因所致频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唯冠心病所致频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干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TP加用维生素E可提高冠心病致频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 ,我院从 1 998年 6月~ 1 999年 6月用参麦注射液加用大剂量 Vitc治疗小儿病毒心肌炎 5 2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男 30例 ,女 2 2例 ,<6岁 2 0例 ,6~ 1 4岁 3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全部病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 1 994年 5月威海修订的小儿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心悸 2 4例 ,胸闷 2 6例 ,<6岁表现为乏力伴面色苍白 2 0例。心电图表现 :频发室性早搏 32例 ,频发房性早搏 5例 ,交界性早搏 7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例 ,房室传导阻滞 1 0例 ,ST—…  相似文献   

8.
ATP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4例,其中9例住院病人,5例门诊病人,男9例,女5例,年龄20~40岁,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史,EKG证实为PSVT。14例病人均采用上海第十制药厂生产的ATP注射液,不稀释,静脉弹丸式注射方法,剂量:40mg3例,20mg3例,10mg8例。住院病人在心电监护下观察结果,门诊病人持续心脏听诊观察了解转复情况。结果:12例病人经ATP迅速静注后10s~1min内均  相似文献   

9.
孟德泉 《海南医学》2002,13(9):90-91
现就我院 1999年~ 2 0 0 1年中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各类型心律失常 5 0例的疗效观察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 5 0例心律失常病人 ,男性 3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2 0岁~ 6 0岁之间 ;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占 2 0例 (8例为预激综合征 ) ,室性心动过速占 8例 ,室性早搏占 10例 ,房室交界区性早搏占 12例。以上病例 2 0例为病毒性心肌炎引起 ,冠心病引起的占 10例 ,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占 8例 ,特发性心律失常 12例。1.2 治疗方法 首先给 80 0mg 日连续一周的负荷量 ,再给 4 0 0mg 日维持量 ,然后逐渐减量…  相似文献   

10.
关于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治疗,现重点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一、对于轻型心律失常应如何处理: 中年以下患者,上感1~2周后,突然出现持续窦性心动过速、各种早搏,特别是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颤,均提示有本病存在。而偶发性早搏等轻型心律失常,往往被忽视。笔者曾见1例,男性,24岁,以往体健,感冒后出现心悸,听诊有偶发早搏未予重视,患者于睡眠中猝死。  相似文献   

11.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笔者采用百令胶囊治疗老年人顽固性心律失常 40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中男 3 0例 ,女 1 0例。年龄 60~ 80岁 ,平均 67岁。病程 1~ 2 2年。冠心病 1 6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6例 ,肺原性心脏病 6例 ,风湿性心脏病 2例 ,病毒性心肌炎 2例 ,原因不明 8例。其中合并高脂血症 1 0例 ,蛋白尿 8例。40例中室性早搏 1 0例 ,室上性早搏 1 0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6例 ,阵发性房颤 4例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4例 ,窦性心动过缓合并 度 AVB 4例 ,病窦综合征 2例。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气短…  相似文献   

12.
ATP(三磷酸腔耷)快速静注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肯定。但在转复过程中的瞬间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将ATP和阿托品联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40例临床观察成功率高,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为46岁,首次发作者14例,发作2次以上者26例,病史最短3h,最长30余年。1.2治疗方法用sml注射器直接抽取ATP10~20ml十阿托品1~Zing快速静推(3秒以内),同时作心电图,观察效果及瞬间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无效者10~20min重复应用~次…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 6— 12月我院应用艾司洛尔静注或静滴治疗术中室上性心动过速 ,观察用药后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心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探讨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及选择性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术中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30例。当术中出现快速心动过速时先观察 5~ 10min ,心率仍不减慢且 >12 0次 /min者 ,确定为观察治疗对象。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5~ 75岁。术前患有冠心病史 10例 ,高血压病 3例 ,心肌炎 2例 ,颅内肿瘤占位性病变 5例 ,颅脑外伤 6例 ,肺癌开胸手术 4例。其中 2例术前曾…  相似文献   

14.
1989年11月至1990年5月,我院应用1,6-二磷果糖(FDP)治疗老年心律失常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20例心律常常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60~72岁,平均66.5岁。冠心病9例,心肌病5例,慢心律中毒1例,心肌炎2例,风心病3例。心律失常类型:频发室早13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房颤2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心功能Ⅱ级5例,Ⅲ级11例,Ⅳ级4例。  相似文献   

15.
乙胺碘呋酮是一种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1982年我们用国产乙胺碘呋酮治疗32例心律失常,疗效满意。32例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4岁,平均3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平均2年半.原发疾病:病毒性心肌炎18例,冠心病7例,孤立性(特发性)房颤3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A 型预激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类型:频发室性早搏(下称频发室早)22例,其中8例呈二联律,2例呈室性平行心律。频发房性早搏(下称频发房早)5例,阵发性房颤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下称室上速)2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ATP静注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例临床分析,发现快速静注(5秒钟)转复率高于缓慢静注(>20秒钟);折返型高于自律型。转复失败时,2分钟后,待心率和心律恢复,可以原剂量或增加剂量快速重复静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150例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及其它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150例患儿检出室性早搏82例(占54.7%),其中24小时大于2000个34例(22.7%),室性心动过速2例(1.3%),室上性早搏48例(32.0%),室上速8例(5.3%),窦房传导阻滞8例(5.3%),房室传导阻滞32例(21.3%),束支阻滞8例(5.3%)。单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的6例,ST-T改变的8例,既有室性早搏又有室上性早搏39例。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正> 我院1989年1月~1994年12月以心律平、门冬酸钾镁为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27例,有效24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男18例、女9例,年龄9~53岁。病程4~21d。主要表现:心悸、胸闷、气喘。(2)心律失常类型:窦性心动过速11例、房颤4例、频发性室性早搏5例、频发性  相似文献   

19.
作者于1989~1990年,利用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及连续同步记录食管和体表心电图的电生理检查方法,对62例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史的患者,在窦性心律情况下,快速静注(2s内)不同剂量(5mg、10mg、15mg)的ATP;并在电生理检查诱发出PSVT的患者,快速静注ATP进行终止,观察  相似文献   

20.
风湿热出现心律失常并非少见,我们收集1995~1998年急性风湿热期间出现快速异位心律失常者共2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册资料风湿热诊断以修订的Jones风湿热诊断标准为依据。本组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9~26岁,平均17.6岁。反复发作12例,慢性10例。发病前有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者12例,发热者20例,心肌炎16例,心包炎8例,心力衰竭者18例,心内膜炎4例。关节炎10例,皮肤改变(环形红斑、皮下结节)4例,风湿性肺炎2例。1.2心律失常类型频发室性过早搏动4例,频发房性过早搏动2例,短阵室住阵发性心动过速《例,室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