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目的 分析2006-2013年国内期刊疟疾相关高被引论文分布情况, 为编辑制定选题组稿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方法 以中国知网 (CNKI) 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为检索对象, 检索发表于2006-2013年的疟疾相关论 文。根据普莱斯公式筛选高被引论文并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2006-2013年国内期刊共刊载疟疾相关文献1 976篇, 其中高 被引论文98篇 (被引次数≥11)。在 《中国热带医学》 刊发的高被引论文数最多, 为18篇; 其次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 病杂志》 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分别为16篇和15篇。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载文类型为论著 (42.86%), 作者主要来自 全国44个机构, 其中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 (40.91%); 高被引论文所获基金项目以国家和省厅级为主, 平均基金论文 比为22.45%。疟疾流行病学与防治、 疫情分析等是国内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结论 结论 国内刊载与疟疾研究相关文献的期 刊拥有一批来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研究所的作者, 相关期刊可根据其作者群分布及研究热点开展选题和组稿, 以提高 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6-2013年国内期刊疟疾相关高被引论文分布情况,为编辑制定选题组稿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为检索对象,检索发表于2006-2013年的疟疾相关论文。根据普莱斯公式筛选高被引论文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国内期刊共刊载疟疾相关文献1 976篇,其中高被引论文98篇(被引次数≥11)。在《中国热带医学》刊发的高被引论文数最多,为18篇;其次为《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和《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分别为16篇和15篇。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载文类型为论著(42.86%),作者主要来自全国44个机构,其中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40.91%);高被引论文所获基金项目以国家和省厅级为主,平均基金论文比为22.45%。疟疾流行病学与防治、疫情分析等是国内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结论国内刊载与疟疾研究相关文献的期刊拥有一批来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研究所的作者,相关期刊可根据其作者群分布及研究热点开展选题和组稿,以提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国2009~2018年地方性砷中毒的研究和发展现状,为地方性砷中毒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与地方性砷中毒主题相关的文献,文献发表时间介于2009~2018年,运用Excel软件分别对纳入研究的140篇文献进行文献总体趋势、关键词词频分布、期刊来源分布、科研基金分布、研究机构分布、文献共引、第一作者发文量分布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关于地方性砷中毒主题的文献数近10年整体趋势是下降的,期刊《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发表相关文献数量最多,科研基金来源主要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构以新疆医科大学发文数量最多,第一作者发文量最多者为吴顺华。结论地方性砷中毒的相关主题研究有一定的地域性,研究和防治工作主要靠国家方面基金大力扶持,期刊《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主要引领地方性砷中毒主题的前进方向,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领域前言信息,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地方性砷中毒的起因来源影响等方面仍应保持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0—2021年消化内镜质控领域发表论文的研究特征及趋势。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检索2010—2021年关于“消化内镜质控”的论文,并利用其检索结果和引文报告功能分析出版年份、期刊、作者所在国家、主要研究学者、文献机构、被引频次,并将下载的数据导入VOSviewer进行国家、关键词和引文的共现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3 283篇消化内镜质控领域英文论文,2010—2021年国内外发表论文篇数呈现上升趋势,被引频次逐年攀升。发文国家主要集中于美国(1 209篇,36.8%)、英国(325篇,9.9%)、中国(324篇,9.9%)。出版该类论文最多的期刊是Gastrointest Endosc(241篇,7.3%)。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发文175篇,是发文最多的机构。全球该领域研究集中于结肠镜、腺瘤检出率、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结论 目前消化内镜质控领域研究呈现蓬勃之势,研究活跃度逐渐增加,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分析 2005-2012年血吸虫病相关高被引论文分布情况, 揭示国内血吸虫病研究热点, 为编辑制定选题组稿 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法 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 检索发表于2005-2012年血吸虫病相关论文, 根据公式计算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 筛选出高被引论文, 对其发表时间、 类型、 作者及其机构、 被引频次和载文期刊、 基 金项目和研究方向等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共检索到血吸虫病文献3 639 篇, 其中高被引论343篇(被引频次≥ 8)。《中国 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刊载高被引论文数最多, 为155篇, 占45.19%。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类型为论著(44.90%)、 综述 (12.54%)和特约专稿(6.12%), 其作者主要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7.33%)、 研究所 (22.67%) 和高等院校 (36.00%); 所获 基金项目以国家和省厅级为主, 平均基金论文比为 50.44%; 其研究方向包括流行病学与防治、 疫情分析、 疫苗、 免疫诊断、 免疫与感染等方面。结论 结论 我国血吸虫病相关高被引论文主要来自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研究所和高校, 研究热点主要 集中在流行病学与防治、 疫苗、 免疫学、 药物研究等方面, 相关期刊可根据上述作者群分布及研究热点开展选题和组稿, 以 提高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00-2009年我国血吸虫病研究领域的发展。方法以美国IslwebofScience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引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2000-2009年间SCIE收录的有关我国血吸虫病和血吸虫学方面的文献,分别对不同机构、著者的发文量、被引频次,文献来源期刊及论文学科分布、h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009年间我国发表血吸虫病和血吸虫相关文献527篇,分布于100种期刊;各年发表的文献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学科分布为寄生虫学,热带医学,公共、环境和职业卫生学.免疫学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00-2009年我国血吸虫病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等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国家、机构、作者发文量,还是被引频次及h指数,仍然存在差距。结论近年来,我国在血吸虫病领域研究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血防工作者需进一步提高血防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00-2009年我国血吸虫病研究领域的发展。方法以美国IslwebofScience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引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2000-2009年间SCIE收录的有关我国血吸虫病和血吸虫学方面的文献,分别对不同机构、著者的发文量、被引频次,文献来源期刊及论文学科分布、h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009年间我国发表血吸虫病和血吸虫相关文献527篇,分布于100种期刊;各年发表的文献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学科分布为寄生虫学,热带医学,公共、环境和职业卫生学.免疫学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00-2009年我国血吸虫病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等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国家、机构、作者发文量,还是被引频次及h指数,仍然存在差距。结论近年来,我国在血吸虫病领域研究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血防工作者需进一步提高血防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3—2013年中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论文的研究现状及特点。方法选择17种国际寄生虫学相关的期刊为调查对象,对2003—2013年期间收录的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献分别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机构分布、研究虫种及种类、研究对象、类型及研究领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的文献量从2003年的23篇快速增长,至2013年达到230篇,主要发表在《Parasitology Research》(39.3%)、《Veterinary Parasitology》(16.0%)等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在机构分布中,中山大学为发表文献量最多的机构(145篇),其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吉林大学,文献量分别是76篇和50篇;在研究虫种与种类方面,以原虫和吸虫为主,如血吸虫(185篇)、弓形虫(110篇)和艾美球虫(81篇),居所有研究种类发文量的前3位;研究对象以动物模型为主(80.7%),研究类型以原著为主(82.1%),研究领域则主要是基因或蛋白的功能研究(19.7%)。结论 2003-2013年间,中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其研究领域及特点不完全同于国内寄生虫学相关期刊的特征。因此,分析我国寄生虫学研究现状时应关注我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间中国学者发表的结核病科技论文概况。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检索结核病相关中文文献,共检索到29223篇,再通过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CNKI)查询发表论文的被引情况;在PubMed分面检索与聚类分析系统(PubMedPlus)中检索结核病相关英文文献,共检索到3963篇,再通过济南泉方本地PubMed检索系统查询发表论文的被引情况;文献检索时限均为2015—2019年。对检索到的文章数量、发表期刊分布、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及机构所在地区、被引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中国学者在中文期刊上发表的结核病相关论文数量共计为29223篇,各年度分别为7155篇(24.48%)、6318篇(21.62%)、5499篇(18.82%)、5176篇(17.71%)、5075篇(17.37%),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8.23%;在英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共计为3963篇,各年度分别为710篇(17.92%)、697篇(17.59%)、775篇(19.56%)、810篇(20.44%)、971篇(24.50%),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8.14%,且在全球结核病相关论文中的占比[各年度分别为10.02%(710/7083)、9.62%(697/7243)、10.80%(775/7173)、11.39%(810/7112)、12.73%(971/7628)]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论文发表数量前10位的中英文期刊中,仅2种中文期刊属于科技核心期刊,其中《中国防痨杂志》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1260篇),占全部中文期刊发表论文的4.31% (1260/29223);而英文期刊全部属于《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期刊。中文期刊刊文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篇数较多的主要为结核病专科医院,排名前10位占比8/10,以广东、北京和江苏地区作者发表论文篇数较多(22.23%,6495/29223);而英文期刊发表论文篇数较多的机构则多为综合性医院和研究机构,排名前10位占比8/10,以北京、上海和广东发表论文篇数较多(60.64%,2403/3963),较中文期刊发表论文地区不均衡性分布更加明显(χ2=2621.70,P<0.01),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发表的文章篇数在中英文期刊中均居榜首(分别为801篇和203篇)。发表于中文期刊的论文被引率为68.11%(19903/29223),总被引频次为78179,但被引超过30次的论文仅11篇,而英文期刊中有179篇。结论 2015—2019年,中国学者在结核病领域内发表的结核病科技论文数量较多,但中文论文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存在不同地区、机构间的科研产出分布明显不均衡的问题,且中文期刊的论文被引频次较低。  相似文献   

10.
<正>2007~2013年本刊发文作者所属机构分布广泛,达424个,现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2014年11月25日统计的数据中排名前12位公布如下:统计说明:本报告统计了2007~2013年发表文献作者所属机构在本刊发表文献的情况。"本刊发文量"指该作者所属机构2007~2013年在本刊发表文献的总篇数。本报告按发表文献数量对机构行降序排列。"发文中的基金论文数"指该作者所属机构2007~2013年发表所有文献中,得到各类基金资助的文献篇数。其中基金类别包括:"国家基  相似文献   

11.
We used bibliometric analysis methodology in the expanded Science Citation Index to identify highly-cited electrocardiogram (ECG)-related articles with total citations (TC2012) exceeding 100 from the publication year to 2012. Web of Science search tool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highly-cited articles. The aspects analyzed for highly cited publications included effect of time on citation analysis, journals and Web of Science categories, number of authors per publication, originating institutions and countries, total citation and total citation per year life cycles of articles (C2012) and research hotspots.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467 electrocardiogram-related publications were regarded as the highly-cited publications. TC2012 ranged from 101 to 2879, with 215 as the average number of citations. No highly-cited publications have emerged yet during the first two years of the present 2010 Decade. All 11 countries and institutions originating highly-cited ECG-related publications were developed countries, USA in 9 of them. Four subject categories were identified as hotspots by total citations TC2012 and C2012: atrial fibrillation, long QT syndrome, angina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risk factor analysis and health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 从文献计量学及信息可视化角度, 分析全球关于被忽视的热带病 (NTDs) 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及演进过程。方法 方法 对Web of Science、 PubMed以及PLoS NTD杂志所刊载的NTDs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并绘制可视化图谱及关键文献引文战略坐标。结果 结果 2005-2013年, NTDs相关文献发表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但各类疾病的发文量存在差异。文献作者、 机构和国家分布存在以美国和英国以及瑞士和中国为代表的两个聚类。研究对象包括 “人群” 和 “动物”, 涉及流行病学、 实验室、 社会经济等多门学科。疾病的经济负担, 将NTDs防治纳入HIV/AIDS、 结核、 疟疾的防治规划中, 综合性防治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人群化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疫苗研究, 研发创新议程为该领域六大关键和热点研究主题。结论 结论 NTDs 研究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 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以及各国、 各部门、 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文献在我国期刊中的分布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迅速获取我国艾滋病情报信息,找出核心期刊.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307种期刊调查分析.结果 1998~1999年载文量在8篇以上的期刊有39种,载文量达1316篇.结论 前12种期刊载文量共449篇,为核心期刊.其中《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载文量最多,达199篇,是首选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对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产出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方法 方法 在中国知网 (CNKI)、 万方数据库、 维普数据库 (VIP)、 PubMed、 Web of Science、 BIOSIS和Google Scholar 等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以传染源控制为 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文献, 并进行相关文献计量学分析。 结果 结果 2004?01?01至2014?09?30共发表94篇有关以 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 其中中文文献78篇, 占82.98%; 英文文献16篇, 占17.02%。中文文献共发表 在21种期刊上,《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发表论文最多, 占全部文献的37.23%; 16篇英文文献发表在12种英文期刊上, 其中 《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刊载论文最多, 为3篇。94篇文献著者隶属于37家机构, 其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16篇)、 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12篇)、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9篇) 发文量居前3位; 94篇文献共有157位署名作者, 其中汪**、 周**、 张**发文量居前3位。 结论 结论 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 策略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实施, 应加大经验总结, 并积极向国际上宣传已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Mass media in China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HIV/AIDS knowledge to the general public.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scribed how the Chinese mass media portray HIV/AIDS in general, but no study has yet to examine changes in patterns of HIV/AIDS reporting over time. This study aims to describe and examine newspaper coverage of HIV/AID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0. A systematic search of the China Core Newspapers Database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HIV/AIDS-focused news articles; we found 3648 articles. Results show that coverage rates of HIV/AIDS in newspapers remained low, with only about three articles published per newspaper per year between 2000 and 2010. The sources focused primarily on prevention methods (23.7%), development of a cure or vaccine (21.2%), and education and awareness (17.2%). The HIV/AIDS-related topic covered in an article varied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scope (national vs. local) of the newspaper (χ2=130.37, p<0.001) and article type (χ2=455.72, p<0.001). Totally, more articles were classified as positive than negative from 2002 to 2010.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HIV/AIDS news-reporting pattern has shifted in the past decade, with more news stories disclosing information about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However, coverage of HIV/AIDS remains insufficient. Enhanc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health educators and media sources can be an important strategy in disseminating HIV/AIDS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1—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载文及引文情况,为提升办刊质量及杂志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1—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刊载的10卷、60期论文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载文和引文分析。结果 2011—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累计载文1 867篇,以2012年载文量最高(220篇)、2020年载文量最低(135篇),载文类型以论著(占36.48%)、防治经验(占17.14%)、防治研究(占10.34%)为主;基金论文比为59.08%(1 103/1 867),篇均论文基金数为(2.34 ± 1.58)项;篇均发表时滞为(173.48 ± 105.84) d,不同年份篇均发表时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0.883,P < 0.01)。江苏省(492篇,占26.35%)、上海市(264篇,占14.14%)和湖北省(230篇,占12.32%)位居第一作者来源省份前3位;第一作者单位类型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占67.22%;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皖南医学院居发文机构前3位。2011—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载文篇均作者数为5.94人/篇,论文合作率为95.45%;引文类型以期刊文献为主,占89.97%;平均引文量为(15.70 ± 11.56)条,不同年份间篇均引文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205,P < 0.05)。2011—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影响因子为0.877~1.676,总体普赖斯指数为47.59%。结论 2011—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学术影响力和国内传播力均呈上升趋势,争取高质量稿源、加大学科交叉融合、缩短发表时滞、拓展服务内涵、提升影响力是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and aimsThere is a large body of research focused on various aspects related to Ramadan intermittent fasting (RIF) and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This study aimed to quantify the bibliometric data of RIF medical research over the past seven decades and explore these variables qualitatively via text mining analysis.MethodsWe used the Scopus search engine to identify published articles related to RIF from inception to December 31, 2021. All types of research articles were included. Scientometric and bibliometric measur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Excel, Biblioshiny, and VOSviewer. This study proposed a bibliometric and text mining method to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recognize the RIF research trend.ResultsThe Scopus search returned 1915 relevant articles. Most citations pertained to publications from the last two decades, and most publications were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These publications had received around 27,000 citations, and the 20 most prolific publishing journals had an average h-index of 112.25. More than one-third of all medical publications were in open-access journals. There was a 13-fold increase in medical research on RIF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We identified the 10 most prolific publishing countries, institutes, journals, and authors. We also identified five scientific hotspots of RIF scientific literature, which were: diabetes, metabolic health, public health, physiology, and maternity.ConclusionThis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medical research related to RIF. The research gaps identified will shap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foste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ctivities toward enhanced medical nutrition research revolving around RIF.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国艾滋病性病》刊载文献在国内发表艾滋病相关文献中的位置。方法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艾滋病"为关键词检索文献,下载题录信息后整理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国内分别有461、464、462、469、457本杂志发表与"艾滋病"相关的文献,《中国艾滋病性病》的发表篇数(所占比例在6.2%~8.1%之间波动)、被引篇数、被引频次、下载篇数、下载频次始终居于第一位,被引率和下载率处于发表艾滋病相关文献篇数前6名杂志的中上水平。结论《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在传播性病艾滋病科研成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还存在增加载文数量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AIM: To analyze the MEDLINE-indexed publications in gastroenterology specialty journals from 2001 to 2007. Special attention was paid to specific types of articles,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for individual authors and the author count in each journal.
METHODS: The bibliographic entries of papers belonging to journals listed under the subject heading of"gastroenterology" were downloaded from MEDLINE on the PubMed web site. The analysis was limited to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January 1, 2001 and December 31, 2007. The analytical dimensions of an article included journal, publication year, publication type, and author name (the last name and initials).
RESULTS: According to MEDLINE, 81561 articles were published in 91 gastroenterology journals from 2001 to 2007. The number of articles increased from 9447 in 2001 to 13340 in 2007. Only 12 journals had more than 2000 articles indexed in MEDLINE. Th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had the largest number of publications (5684 articles), followed by "Hepato-Gastroenterology' (3036) and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3005). Of all the articles published, reviews accounted for 17.2% and case reports for 15.4%. Only 3739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4.6% of all articles) were published and their annual number increased from 442 in 2001 to 572 in 2007. Among 141741 author names appearing in the articles of gastroenterology journals, 92429 had published only in one journal, 22585 in two journals, 9996 in three journals, and 16731 in more than three journals. Th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had the greatest number of authors (17838),followed by "Gastroenterology" (12 770),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11395),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0889), and "Hepatology" ( 10 588).
CONCLUSION: Global gastroenterology publications displayed a continuous growth in the new millennium. The change was most striking in certain journals. Regular bibliometric analyses on the trends and specific topics would help researchers publish more efficiently and allow editors to adjust the policy more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昆明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死亡情况。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下载历史卡片,按录入日期选择2011年12月31日前现住址为昆明市的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至2011年底,累计报告现住址为昆明市的HIV/AIDS死亡病例851例,其中男性占78.5%,汉族占91.1%,已婚有配偶的占42.5%,初中文化程度占43.1%,农民和家政/家务和待业的分别占37.0%和34.7%。平均死亡年龄(40.2±12.2)岁,71.0%的死亡年龄在25~44岁间。因AIDS、非AIDS其他疾病、吸毒过量、其他原因而死亡的分别占47.7%、23.1%、9.2%、6.2%,还有13.7%的死亡原因不详。HIV确认阳性后存活时间的中位数只有1.1年,确认阳性后1年内死亡的比例达47.9%。结论近几年昆明市HIV/AIDS死亡病例数逐年增加,AIDS已经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死亡原因的报告质量急需提高;病例发现晚,急需扩大HIV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