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正常豚鼠吸入血小板活化因子(PAF)24h后气道对组胺引起的收缩反应性明显增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嗜酸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用兔抗豚鼠血小板血清选择性耗竭血小板,向气道内注入肝素,或用阿魏酸钠25,50和100mg·kg-1,iv均可不同程度抑制PAF诱发的气道高反应性和嗜酸性白细胞向肺内募集。  相似文献   

2.
阿魏酸钠对血小板促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观察血小板激活前后对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影响,发现致敏血小板激活后,与肥大细胞混合,其组胺释放率为82.3%±5.7%;比未致敏血小板与肥大细胞混合后的组胺释放率59.0%±9.0%有显著增高(P<0.01),用阿魏酸钠23mol·L-1处理血小板后,用药组的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33.4±15.8%比用药前显著下降(P<0.01),而阿魏酸钠对肥大细胞自身的组胺释放率影响不大,说明阿魏酸钠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而参与抗过敏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阿魏酸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的影响。方法UC患者64例分为阿魏酸钠治疗组31例,阳性对照组33例,并设3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检测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血栓烷B2、6-酮-前列腺素F1a、血小板粘附率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水平。 结果阿魏酸钠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UC患者又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血管内皮损伤指标明显改善(P<0.05),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阿魏酸钠能明显抑制UC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减轻炎症反应,对UC有一定治疗价植。  相似文献   

4.
李晓勇  李毅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783-1784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小板异常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单克隆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血小板粘附检测仪检测39例活动期及25例缓解期UC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血小板粘附率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水平。结果:患者组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活动期UC患者又明显高于缓解期UC患者(P<0.05)。阿魏酸钠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及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一般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魏酸钠能明显抑制UC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减轻炎症反应,对UC有一定治疗价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川芎素)治疗喘息性疾病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阿魏酸钠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各50例,阿魏酸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5~6mg/(kg.d)静滴,连用4~6d;两组喘息性疾病患儿均在疾病高峰期(入院时)、恢复期分别取末梢血测血小板4项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 阿魏酸钠治疗组在P-LCR下降、MPV、PDW减少程度均低于常规治疗组,说明阿魏酸钠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激活和释放.结论 阿魏酸钠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和颗粒释放,抗炎、平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单独给大鼠口服阈下剂量的阿魏酸钠(SF)或阿斯匹林(ASA)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对颈动脉壁PGI_2样物质的释放均无明显作用。两药并用后大鼠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TXA:样物质的释放均显著地受到抑制,动脉壁PGI_2样物质的释放则无明显变化。说明SF与小剂量ASA联用可增强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抗血小板血清耗竭致敏大鼠血小板后可明显抑制卵白蛋白诱发的过敏性休克。接受致敏大鼠血小板输注后的非致敏大鼠可在卵白蛋白攻击后产生明显的血压下降,血小板的输注量与血压下降程度呈正比,在体外,卵白蛋白可诱发致敏大鼠血小板产生化学发光,但无明显的5-羟色胺释放;反之,经典的血小板活化剂凝血酶。血小板活化因子或二磷酸腺苷在引起致敏大鼠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的同时不产生明显的化学发光。电镜观察发现,在抗原攻击下只有致敏大鼠血小板能发生活化改变。这一现象有力证明血小板在速发型变态反应中的作用是通过抗原特异性机制所介导。阿魏酸钠不仅可抑制抗原诱发的过敏性休克。而且能抑制抗原诱发的血小板活化,提示其抗变态反应作用与其抑制血小板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魏郁辉 《海峡药学》2011,23(10):91-93
阿魏酸钠是新疆阿魏中主要的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近年来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它在神经细胞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其神经系统保护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为阿魏酸钠用于临床治疗脑梗死、缺血性脑损伤、偏头痛、眩晕等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药源性严重过敏反应有难以预测、发作突然和致命性等特点,从而成为困扰临床药物使用的重要安全性因素。由于目前尚无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抢救药物的推荐,医生常根据临床经验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和/或糖皮质激素应对突发的药源性严重过敏反应。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信号通路可为研究药源性严重过敏反应提供崭新的视角。本文将就药源性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PAF通路、抗PAF通路的药物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复方阿魏酸钠治疗脑血栓形成9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双盲对照进行脑血栓形成临床试验。99例治疗组用复方阿魏酸钠胶囊,1颗tid共4wk,95例对照组用吡乙酰胺。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28%,用评分记分法判断疗效时,表明复方阿魏酸钠使疾病改善和评分减少比对照组更明显,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药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明显抑制(P<0.05),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丁伟  黄顺旺  许龙  曹明成 《安徽医药》2007,11(11):973-974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对抗氧剂用量、pH值、活性炭用量和灭菌条件进行了筛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魏酸钠的含量,用HPLC法检测有关物质。结果加入0.1%甲硫氨酸,调pH值在4.0~6.0,加入0.1%的活性炭,100℃流通蒸汽灭菌30 min。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设计,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单剂口服两种阿魏酸钠片(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100 mg,应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中阿魏酸钠的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 2.1软件处理后得药动学数据,并进行等效性检验。结果: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 230.3±124.1)和(1 272.6±125.5)μg.L-1,Tmax(25.0±5.9)和(25.3±5.5)m in,t1/2(50.1±19.8)和(46.1±12.6)m in,AUC0-t(72 831.6±11 107.5)和(75 679.8±10 193.4)μg.L-1.m in,AUC0-∞(74 826.4±11 259.6)和(78 149.8±10 709.0)μg.L-1.m in,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9±7.9)%。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Tmax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阿魏酸钠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阿魏酸钠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大鼠缺血性结肠炎(I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光化学法建立大鼠IC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阿魏酸钠(20,40,80 mg.kg-1,iv,给药5 d)治疗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LI)、内皮素(ET-1)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分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结肠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氯化钠溶液阴性对照组比较,阿魏酸钠40和80mg.kg-1组LI均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而MDA和ET-1含量及TNF-α和ICAM-1的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降低。结论:阿魏酸钠对IC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降低结肠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拮抗ET-1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减轻炎症反应与氧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的有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雷 《安徽医药》2009,13(8):892-893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方法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0.02%的磷酸溶液-甲醇-四氢呋喃(60∶35∶5)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310 nm。结果阿魏酸钠的最低检出限为0.2 ng,阿魏酸钠与各杂质峰分离良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注射用阿魏酸钠与葛根素配伍的合理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其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其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两药配伍6h后的各项结果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阿魏酸钠可与葛根素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 2009年至2011年共收治1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阿魏酸钠进行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64.0%,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阿魏酸钠抗肾上腺素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在整体水平下的抗肾上腺素心律失常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魏酸钠组及胺碘酮组,各组同步记录体表心电图(ECG)及右室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MAP),比较各组按75μg*kg-1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前后ECG及相应MAP变化.结果快速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引起动作电位时程(MAPD)缩短,并可由自律性增高致室性心律失常.阿魏酸钠作用与胺碘酮相似,二者均可拮抗肾上腺素所致MAPD缩短,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延长潜伏期,缩短持续时间.且心电图ST段改变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亦缩短.结论阿魏酸钠可能是一种复合阻滞β受体的钾通道阻滞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