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73-374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滴耳液对改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给予0.3%氧氟沙星滴耳液,对照组给予1%氯霉素滴耳液,其余治疗均相同。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病原菌清除率、平均气导听阈改善程度、平均ABG改善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实验组的病原菌清除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5%(P<0.05)。实验组的平均气导听阈改善程度和平均ABG改善程度分别为(8.1±2.9)d B和(7.6±8.5)d B,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3.5)d B和(4.3±9.7)d B(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75%(P<0.05)。结论氧氟沙星滴耳液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学特征与观察洛美沙星滴耳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184例(227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别给予采用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观察组)与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细菌学疗效.结果 227耳培养阳性183耳,阳性率80.6%;革兰阳性菌135株,占73.8%,革兰阴性菌48株,占26.2%,分布最多的3种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36.6%、15.3%和13.1%;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9%和8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洛美沙星滴耳液细菌清除率高,是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非常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全身治疗及患耳局部清除分泌物。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剂(浓度0.3%)治疗,每次6滴,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浓度0.3%),每次6滴,2次/d。7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72.5%、35.0%,观察组分别为92.5%、1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小,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清除病原菌的效果,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抗菌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用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霉素滴耳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病原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6.49%、观察组为9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清除率对照组为81.08%、观察组为9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和耳部疼痛,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2%,观察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清除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氯霉素滴耳液23滴/次,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63滴/次,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610滴/次,两组均2次/d,治疗7 d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9.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于我院治疗中耳炎患者120例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洛美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而试验组则采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8.33%;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以上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系数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68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分为2组进行治疗,各纳入34例患者.对照组使用氯霉素滴耳液,观察组则选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结果: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7.1%,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病原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的对比结果也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佳(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梗阻性中耳炎患者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所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更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1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0.25%氯霉素滴耳液,吸净外耳道脓液后,滴入3~5滴,患耳朝上保持10 min、每天两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给予0.3%氧氟沙星滴耳液6~7滴,患耳朝上保持10 min,每天2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两组均结合全身用药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详细记录.[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运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分别为30人.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和氯霉素滴耳液治疗分别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法.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运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利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用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中,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