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只是在现有城乡格局上添砖加瓦,而应与发展小城镇结合,才能提高农村公共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重蹈过去搞运动、形式化的覆辙.在农村小城镇过程中要统一规划,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搞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一元化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2.
发展小城镇对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为此通过对合川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有利与不利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合川市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农垦小城镇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农垦坚持把做好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努力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坚持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建设重点,下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小城镇承载和辐射能力;全方位多元化的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把小城镇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健全机构、制定政策、落实责任,建立有利于农垦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农垦小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汪小宁 《理论界》2007,(1):44-45
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小城镇迅速崛起,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发挥着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及各种社会服务的中心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载体和依托,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起了巨大作用。因此,发展小城镇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问题,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是一场深刻的农村革命,必须突出重点,把握难点,研究发展对策,寻求破解措施。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入手,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了制定新农村建设促进法,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大力开展农民转岗培训,促进农民的现代性成长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发展西部乡村旅游的三个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乡村有着丰富多彩的原生态自然与文化资源,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乡村旅游能够成为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催生力量。基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西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科学规划、合理统筹好乡村旅游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关系,确立乡村旅游发展中农牧民的主体地位,引导"小农"向"大农"转化,培育西部乡村旅游发展的自组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是推动农村实现小康的根本途径。加强对小城镇的建设规划,更有利于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对小城镇的建设规划必须考虑当地的资源、地理位置、经济实力、人口和能否对周边地区经济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贫困文化视角下的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文化是贫困地区长期贫困的重要精神原因。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想尽快改变贫困地区的现状,实现农村富裕,除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变革外,关键在于要解决农村的贫困文化问题,应当着力实施反贫困文化战略,帮助贫困人口重构反贫困文化的价值体系,探索反贫困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诸如 :数量过多 ,建设分散、滞后 ;产业结构变化不尽如意 ;乡镇企业向城区集中的趋势并不明显等问题 ,制约着小城镇的发展。为此 ,文章在分析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 :精心规划、合理布局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 ,进行多渠道融资 ,建立小城镇耕地和环境保护的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卢诚 《南方论刊》2007,(4):18-20
农民素质建设是建设新农村一个最需研究而又研究得最为不够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突破这一局限,首先,从新农村视野探讨了农民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其次,从历史、现实、主观、客观等多方位、多层面来进行深刻地厘清农民素质的“先天不足”;再次,阐述了培育具有现代化素质新农民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是国际公认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发展小城镇又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超越的城市发展形式和发展阶段。很多国家,包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证明,一切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都经历过一个由分散落后的农村或自然屯向小城镇合并、集中的过程,还经历过由单一行政中心的小城镇向具有某种专业功能和人口、资金、技术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中小城市过渡的过程。   笔者认为,小城镇是介于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实体,它既具有城市工业、商业和社会服务的经济结构,又具有相当…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上游青海段龙羊峡至寺沟峡河段水电资源非常丰富,水库移民安置点多。这些地区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移民安置政策的落实,进而影响到移民安置区及库区的稳定和发展。怎样才能让移民群众"搬得出、安得住、能致富"呢?基于黄河上游青海段的水库移民大多"以农业生产安置为主",许多移民新村已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实际情况,借力新农村建设来推进移民安置区后续发展势在必行。文章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与移民安置政策合力推进移民安置区后续发展的可行性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中国农村NGO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农村政策的改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农村NGO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建设力量。通过对农村NGO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的系统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类NGO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社会文化类农村NGO有利于农村文明新风的树立,维权类农村NGO有助于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农村教育(培训)、医疗、养老等NGO有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但是农村NGO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诸如政府对农村NGO的管理存在漏洞,农村NGO内部管理不善,社会环境不利于农村NGO的进一步发展,农村NGO发展的资源不足等。若要充分发挥农村NGO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健全法律法规、健全筹资体系、对农民进行长期的教育和培训等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四川是传统农业大省,“三农”是制约四川跨越式发展难度最大而又非解决不可的根本问题,而小城镇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为此,要以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四川跨越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走创新的路子,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镇为民;要硬件软件一起抓,协调发展;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城镇;要确立战略眼光,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民营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在我国,民营企业作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主体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我们要大力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参与新农村建设。本文联系茂名实际,着重阐述了民营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民营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引导民营经济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进展顺利,农村的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的社会组织弱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乡村组织建设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给乡村组织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力图从乡村组织的作用、面临的新挑战入手,重点探析组织健康发展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之间经济融合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小城镇建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重要的促进机制和实现途径.以青岛市为例,考察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坚持市场化原则,经济支撑,金融支持;政府加强政策创新和引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逐步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心镇: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镇是指在村镇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比一般建制镇和乡集镇的聚集功能相对较强、辐射范围相对较广的建制镇。中心镇位于城镇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向基层农村,是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中心,是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初级集散地。发展中心镇就是要打造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集聚功能、集散功能、接纳功能、辐射功能和吸引功能。为此,就要按照发展极应具备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集聚各种要素、企业和产业,实现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9.
扩大消费需求视角下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保证,根据目前我国国情,大力发展小城镇,稳定农民工居住地,完善社会保障,改善生活环境条件,是扩大消费需求比较现实的一条途径.然而这条途径却面临着小城镇产业发展难的困境,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成为目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新农村要打破小农社会的内在稳定,必须引入新的要素。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要引入的最重要的要素是制度。但制度的学习引入需要非正式制度发生相应变化,由此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改变非正式制度,特别是农民的不利于发展的观念与小农社会的规范与习俗。为此,必须加大对社会文明基础设施投入的转移支付的力度,以促进信息、人口流动,改变农民所处的环境,从而促使农村非正式制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