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制备了UHMWPE/PP合金材料,研究了UHMWPE/PP共混体系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及相容剂对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研究表明:PP能有效地改善UHMWPE流动性,但与UHMWPE为不相容体系,相容剂D能够有效提高UHMWPE/PP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一定的增强和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2.
何海  邱启航  何力  龚维  张纯 《塑料科技》2013,41(9):47-51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了A、B两种玻璃纤维(GF)增强母粒。将两种母粒与自制发泡母粒、助剂母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二次开模条件下制备了PP/GF复合微发泡材料,研究了两种GF增强母粒对微发泡PP/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结晶行为对微发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母粒制备的微发泡PP/GF复合材料性能优于B母粒,在GF含量为30%时,A母粒制备的微发泡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55.72 MPa、7.58 kJ/m2,与B母粒制备的发泡PP/GF复合材料比较,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9.97 MPa、1.1 kJ/m2。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UHMWPE/PP合金材料,研究了UHMWPE/PP共混体系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及相容剂对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研究表明:PP能有效地改善UHMWPE流动性,但与UHMWPE为不相容体系,相容剂D能够有效提高UHMWPE/PP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一定的增强和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旸  邬素华 《塑料》2007,36(6):5-7
采用反应增容共混法制备聚丙烯(PP)增韧母粒,研究了母料含量、母料中引发剂及马来酸酐(MAH)含量对PP/CaCO3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反应增容增韧的方法对PP能起到明显的增韧效果.当母料质量含量为10%时,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较纯PP增加了98%.同时保持了体系其它性能的适当水平.  相似文献   

5.
PP/UHMW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炳海  陈勇  安峰 《塑料工业》2003,31(7):9-13
采用不同结构的聚丙烯(PP)分别与不同流动性能的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进行共混,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PP和UHMWPE类型的适当匹配对共混物性能的提高非常重要。流动性较好的UHMWPE对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较小的嵌段共聚型PP(PPB)增韧增强效果突出,常温缺口冲击强度可达74.2kJ/m^2,断裂伸长率大于700%;同时共混物的强度和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PPB/UHMWPE二元共混物中加入适当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能够起到“减粘”和“增容”作用,有利于共混物性能,尤其是抗冲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对超临界CO2辅助UHMWPE/PP共混体系的挤出成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挤出成型过程中,超临界CO2对UHMWPE/PP体系起到一定的增韧作用,使其力学性能有所改善。同时超临界CO2作为一种增塑剂,降低了UHMWPE/PP体系的黏度,改善了体系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7.
PP/共聚PP/POE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制了PP/共聚PP/聚烯烃弹性体(POE)汽车保险杠专用料,介绍了POE的结构特点,探讨了POE及共聚PP含量对PP力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E对PP的增韧优于(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共聚PP在PP/共聚PP/POE体系中也起到增韧作用,该共混料可以满足汽车保险杠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PP/共聚PP/POE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西文  纪立军  王重 《塑料工业》2008,36(1):29-31,38
研究了POE用量对T30S/POE和F401/POE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POE质量分数为15%的情况下,共聚PP用量对PP/共聚PP/POE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30S/POE相比,F401/POE体系的冲击强度提高比较显著,而两种共混体系的加工性能均较好;共聚PP在PP/共聚PP/POE体系中明显起到了协同增韧作用,其中,F401/EPS30R/POE共混体系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从乙烯/丙烯/二烯烃共聚物(EPDM)增韧、β–PP晶增韧以及刚性粒子增韧等方面对PP/EPDM共混体系的增韧技术进行综述,展望了PP增韧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研究复配增容剂(SEPS/PP-g-MAH)对玻璃纤维(GF)增强聚苯醚(PPO)/聚丙烯(PP)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以及耐热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复配增容剂改善了PPO/PP/GF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了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但同时降低了...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物料比和加工工艺对聚丙烯(PP)/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UHMWPE共混体系具有比音一组分更高的冲击性能,当体系中UHMWPE的质量分数为60%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高达101kJ/m^2,分别是PP的1.8倍和UHMWPE的1.3倍,将UHMWPE加入PP中可明显降低PP的摩擦系数,提高其耐磨性,而适量UHMWPE加入PP中,对UHMWPE的耐磨性能无不良影响,对以PP为连续相的共混体系,混炼方式对共混物的性能影响大,偏光显微镜分析表明,当PP/UHMWPE共混体系中UHMWPE的质量分数大于40%时,就很难观察到明显的PP大球晶结构,DSC分析显示,PP/UHMWPE共混物出现了两纯组分熔点的结晶熔融峰,PP/UHMWPE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12.
动态硫化SBR/PP共混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勇  郭红革  李良 《橡胶工业》2001,48(6):325-329
研究了不同共混比,不同类型SBR及不同硫化体系对动态硫化SBR/PP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BR/PP共混物的最佳共混比为60/40,E-SBR/P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稍好于S-SBR/PP共混物;采用硫黄硫化体系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优于采用过氧化物和酚醛树脂硫化体系的共混物;动态硫化SBR/PP共混物的交联密度低于静态硫化SBR母炼胶的交联密度。  相似文献   

13.
核壳结构PP增韧母粒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来酸酐接枝物为改性剂制得增韧母粒,对其微观结构、结晶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增韧母粒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在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可使均聚聚丙烯的冲击强度与添加相同用量的传统母粒相比提高一倍以上,弯曲模量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14.
以马来酸酐接枝物为改性剂制得增韧母料,考察了这种母料对均聚聚丙烯的增韧效果以及增韧体系的微观结构,探讨了这种增韧体系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这种增韧母料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与传统增韧母料相比,能够以更小的尺寸均匀分散在聚丙烯树脂中,既能获得较高的韧性,又保持了良好的刚性,使增韧母料的用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5.
SIS/SBS/PP共混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苗青  陈桂兰 《塑料工业》2006,34(Z1):124-126
研究了新型聚丙烯(PP)合金材料的配方、制备、工艺及性能。分别讨论了不同用量的三元乙丙橡胶 (EPDM)、苯乙烯与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SIS)及苯乙烯与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与PP组成的二元和三元共混体系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S为PP较好的增韧剂,PP/SIS/SBS三元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EPDM改性PP,共混改性后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等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6.
小本体聚丙烯共混改性汽车专用料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小本体聚丙烯(PP)为基料,通过与共聚丙烯9CPP)、聚烯烃弹性体(POE)、硅灰石以及其它且剂共混改性,制得保险杠、门板汽车专用料。检测分析表明,PP/CPP/POE/硅灰石共混体系配方设计合理、工艺路线、参数正确。当PP:CPP:POE:硅灰石质量比为45-48:26-29:19-22:4-6时,共混料完全可以满足汽车保险杠性能要求,当PP:CPP:POE:硅灰石质量比为45-50:27-29:3-6:17-20时,共混料完全可以满足汽车门板性能要求,研究中发现,POE改性PP的综合性能好于EPDM等传统增韧剂;硅灰石也有一定的增韧功能,部分起到了玻璃短纤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对聚丙烯进行改性,同时采用了3种不同的添加剂PP-MAH、LLDPE、SBS,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改性效果。通过两次熔融混合制备PP/UHMWPE及含有不同添加剂的共混物,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及表征。实验结果表明,UHMWPE在基体中形成物理交联的网络结构,可在冲击作用下吸收、传递大量的冲击能,从而有...  相似文献   

18.
PP/UHMWPE原位成纤复合材料的混炼及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杨军  李炳海 《中国塑料》1999,13(11):34-38
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原位成纤增强、增韧聚丙烯(PP)。讨论了混炼剪切力、成型冷却方式和UHMWPE熔体熔点粘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提高剪切力,加快冷却速度均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提高,配比为90/10的PP/UHMWPE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可达88.6kJ/m^2、45.1MPa和570%,分别是PP-1330的3.5倍、1.5倍和2.5倍;而UHMWPE相对分子擀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顺丁橡胶动态硫化法增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力 《塑料工业》1997,25(6):95-97
用简单共混和动态硫化共混两种不同工艺制取PP/BR共混物,分别测定了两种共混物在室温和低温下的冲击强度,用扫描电镜(SEM),动态粘弹谱(DDV)和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共混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动态硫化共混法,可以减小PP球晶尺寸,增加PP球晶分布的均匀性,有效地改善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增加两相的相容性;提高共混物的冲击强度,特别是低温下的冲击强度。研究工作为用动态硫化法进一步提高顺丁橡胶(BR)增韧PP的效果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合成纤维工业》杂志简介《合成纤维工业》是国家科委批准发行的合纤专业性科技杂志,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合成纤维科技情报中心站与岳阳石油化工总厂研究院主办,1978年创刊.双月刊.16开本.共72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部发代号42—21,国外代号TA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