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后,市场反应强烈。怎样看待国有股减持?减持方案对证券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正确理解《办法》的规定?这是人们所希望了解的,也是秘书人员需了解的金融证券知识。  相似文献   

2.
乔新生 《决策》2001,(12):28-28
一个执行了3个月的部门规章被终止,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全线涨停。这一现象本身说明中国股市还是一个十足的政策市。3个月前,《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对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国有股实行减持。当时我曾戏这是对中国的证券市场进行变相的征税,而且征收的是社会保障税。现在回过头来思考,这次减持行为和征税实在是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首先,国有股减持实行的是取自于投资人,用于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其次,实行“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是一种典型的掺沙子的减持方式。它等于国家利用手中的资源实行强制性的搭售,在市场盘子不大的情况下,无疑是变相与民争利;最后,在市场上违规资金庞大的情况下,国有股减持,等于使那些嘴里叼着一块,眼睛盯着一块的大投资家们心中发慌,他们害怕原来一动不能动的国有股如猛虎下山,于是赶紧吐出嘴里的一块,溜之大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股市要是不狂泻,那才真是奇怪。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在考虑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和二级市场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国有股的减持规模进行了研究,在一定条件下,我们得出了限定投资者亏损额度条件下的国有股减持规模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5.
陈淮 《决策》2000,(12):10-11
一段时间以来,国有股减持问题成为证券市场参与者和政策研究机构广泛关注的焦点。一方面,人们为解决这个市场发育过程中的难题提出了多种积极的方案,思路:另一方面,从各方面反映看,社会又存在着诸多误解。其中,有以下问题应当着重澄清。  相似文献   

6.
国有股减持价格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影响国有股减持价格的九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期权定价公式给出了国有股减持价格的一个定价模型。根据具体公司的不同情况,利用本文的定价模型可以具体模拟出每个公司国有股的减持价格,并且计算结果介于公司净资产值和市场价格之间。同时,利用本文提出的国有股减持定价模型,能够证明无论是以净资产价值还是以市场价格确定国有股的减持价格,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国有股减持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着特殊的主体构成,其中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股权的流动性分裂引发了众多的市场问题,解决国有股的流通是发展证券市场面临的关键.从国有股减持具有的期权特征角度,利用Black-Scholes模型分析了国有股减持的,临界条件.从国有股减持价格的非对称信息角度,设计了政府(委托人)和市场投资者(代理人)各自的价值函数及激励策略,根据极大值原理建立了联合目标下的最优减持价格方程.在案例分析中,分别以每股净资产和股票内在价值为减持边界条件,给出股票市场价格与减持价格及转移价值的关系.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国有股减持定价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中国证券市场条件下,国有股减持不能采用均衡市场条件下的定价方法,应结合市场的流动性溢价特性,提出对投资者的激励策略,在市场各主体利益均衡框架下确定减持价格.  相似文献   

8.
乔新生 《决策》2001,(11):45-45
1997的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时,香港特区政府作出入市的决定.作为决策人,当时的特区政府财政司长曾荫权先生曾经暗自痛哭一场.这是因为特区政府的决定会给人造成政府干预股市,改变香港是最自由市场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国外国有股减持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于英国继而席卷大部分工业化国家的国有企业股份化、民营化浪潮中,曾发生过多起国有股减持事例.尽管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国有股减持的背景不同,减持的目标、范围和规模等也不尽相同,但通过对各国做法的比较研究,我们还是能够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郑文平 《决策》2000,(12):13-15
1.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一方面,对于不流通的国有股比例的减持,无可置疑地会从证券市场中增加了证券供给、吸纳了部分资金,从而对证券市场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证券市场的支持。因此,对于国有股减持的首要原则是要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河 《决策》2000,(12):12-13
国有股减持的主要目的在于,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转换国企运行机制,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加快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从政府财政收入角度看,作为政府部门基础的是一切创造财富并有收入的企业和个人,同样,这些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也是政府部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财力的增加,就主要方面而言,不是来自于我们创办了更多的国有企业,而是来源于非国有经济的快速成长。不能认为,减持国有股,将削弱政府部门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缺口很大,如何弥补这一缺口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来源渠道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2006年底一直到2007年末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繁荣期,这对曾经叫停的国有股减持充实社保基金的方案,又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契机,但随着股改进入后期,限售股解禁对证券市场亦带来巨大冲击,这对充实社保基金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何既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又使划拨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持续进行,需要把握住合适的时机,并且有配套的制度安排。本文就国有股减持用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这一渠道,做了些初步的探讨,认为此方法是必要可行的,并且在具体操作手段上,需要有一定的制度安排。但需要指出的是,划拨国有股充实社保障基金,并非是社保基金补充的主要的,唯一的手段,只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产权高度分散企业出现的 “ 丑闻”、转轨经济国家私有化的消极影响和我国股份制改革未能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实践证明,产权私有化不是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灵丹妙药”,国有股减持不合时宜。为验证该结论,本文以深沪两市 2001年综合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国有股、流通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有股、流通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曲线关系,且它们与公司绩效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国有股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负影响不显著,流通股的负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陈璇  李仕明  祝小宁 《管理学报》2006,3(2):229-238
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所有权性质变更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所选样本在样本区间的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企业由政府直接控制型公司转变为非政府直接控制型公司后,仅表现出显著的盈余管理,公司盈利能力没有发生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发生了高层管理人员更换(简称“高层更换”)的公司,短期盈利能力显著提高;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盈利能力得到了根本改善。研究结果为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多元化提供了经验证据,论证了引入市场导向的大股东、健全经营者任免机制和加强市场竞争对深化企业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正>所谓减持,就是非流通股股东转化为流通股之后股东对股票进行抛售的行为,限售股减持是我国证券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中的必经过程,也是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一大重要举措。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改革。在中国内地的证券市场上,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存在着"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的巨大差异,这严重妨碍了市场的公正公平,也影响到市场上基本的估值体系的准确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基金市场现存问题1.投资者还没能正确认识基金。现在许多的国内投资者对基金缺乏认识,或者认为投资基金不如投资股票,因为后者能够在短期内带来高收益;或者认为投资基金不如存款,因为后者安全。其实,基金既有股票的收益性,又有存款的安全性,不过程度都略低。它是一种介乎于股票和存款之间的投资品种,并且注重长期投资成效。从目前的实践效果来看,其净值增长率超过股市,分红超过存款,达到了预期操作的目的。但投资者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国内居民金融投资意识淡薄,参与证券投资的程度较低。2.制度缺陷。首先,在缺乏卖空机制的中国证券市场上,证券投资基金只能做多、不能做空,极大地制约了证券投资基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到如何让劳动者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大家首先会想到如何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来缩小收入差距,包括地区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以及人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二个大家会想到的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也可以让劳动者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应该去做的,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不要就收入分配而谈收入分配,而是将收入分配与全球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联系起来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