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在ACS早期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的ACS患者80例,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ACS患者分为对照组(n=38,每日口服安慰剂)和辛伐他汀治疗组(n=42, 辛伐他汀20 mg/d,发病48 h内开始服用),两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4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hs-CRP及血脂的浓度.hs-CRP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脂采用酶法.结果治疗4周后,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清hs-CRP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降低(P均<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 ACS患者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血脂,降低hs-CRP水平.辛伐他汀具有减少炎症反应和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荣静  习浩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24-2025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6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CHD)患者血浆PAPP-A水平,其中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另选20例健康对照者,同时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结果AC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AMI组和UAP组患者的PAPP-A均明显高于SAP组患者(分别为P<0·01和P<0·05),与CRP间呈明显的正相关,与TC、TG、HDL-C、LDL-C、CK、CK-MB、CTn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C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明显升高,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关系密切,对AC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对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辛伐他汀组每晚服辛伐他汀20mg,常规组服安慰剂.随访3周,分析比较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辛伐他汀组IL-6、hs-CRP、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明显下降(P<0.001),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显示,辛伐他汀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下降与血脂下降无关.结论:辛伐他汀具有独立于降脂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血脂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72例ACS患者平均分为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20 mg.d-1)、血脂康组(血脂康1.2 g.d-1)、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20 mg.d-1+血脂康1.2 g.d-1),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同时观察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治疗1个月、2个月时TC、TG、LDL-C、CRP、ET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NO水平增高(P<0.05),HDL-C水平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血脂康组和联合治疗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时H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辛伐他汀组HDL-C水平仅在治疗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1个月、2个月时血清TC、TG、LDL-C、CRP、ET水平较辛伐他汀组和血脂康组显著下降(P<0.05),血清HDL-C及NO水平增高(P<0.05)。与辛伐他汀组相比,治疗1个月、2个月时血脂康组TC、LDL-C、NO、CRP和E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G显著降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结论联合辛伐他汀和血脂康治疗可以更全面地改善ACS患者的血脂异常,改善内皮功能和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较单药治疗更有效。联合辛伐他汀和血脂康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辛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苏玫  徐学广 《西部医学》2006,18(4):393-39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影响。方法11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20m g,1次/晚。对照组为安慰剂。治疗3个月及6个月复查血脂,治疗6个月后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应用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及6个月,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尚无统计学意义(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复发性心绞痛(AP)、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 I)、心力衰竭(HF)、需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CABG),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和心律失常发生尚需进一步观察。结论ACS早期使用辛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脂,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且安全,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使人们了解他汀类药物在ACS中的作用及强化降脂的意义。方法:50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χ2=4.68,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校正Q-T离散度(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60例ACS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B组为辛伐他汀治疗组,疗程均为8WK,观察两组ACS病人治疗前后QTcd的变化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两组ACS病人治疗后QTcd均有减少,而辛伐他汀组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辛伐他汀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ACS病人的QTcd,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炎症机制及氟伐他汀的抗炎作用。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72例为对照组,ACS 84例为治疗组,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9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25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40mg,晚餐后服用,疗程4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结果:治疗前ACS各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STEMI组hs-CRP与NSTEMI组和UAP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各组CHO、LDL-C水平与SAP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CS各组hs-CRP、CHO、LDL-C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炎症反应在AC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氟伐他汀既有调脂作用,又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疗程2周,常规治疗组服安慰剂,辛伐他汀治疗组每晚服辛伐他汀20mg,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CRP水平,同时测定25例健康人血浆CRP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浆CRP水平高于健康人血浆CRP水平(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RP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在ACS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辛伐他汀具有独立于调脂的抗炎作用,而其抗炎作用对防治ACS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早期(24~72h)开始应用普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3例临床确诊为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2例),普伐他汀组(常规治疗外加服普伐他汀,51例),于治疗前、治疗后3、6和12个月时分别测肝、肾功能、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统计心血管缺血相关事件。结果:治疗12个月后普伐他汀能有效地降低AC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CRP和PAPP-A,升高NO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 orP<0.01);对照组12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和PAPP-A、NO、HDL-C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12个月后普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有减少,但普伐他汀组更明显(P<0.05);12个月后其缺血相关事件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伐他汀组中有5例轻度转氨酶升高,3例病人出现腹胀。结论:ACS发病早期应用普伐他汀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脂、PAPP-A和CRP,升高NO,显著减少心血管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运动试验阳性且血浆总胆固醇浓度增高的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12周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行心电图运动试验,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①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0.05),而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0.05)。②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运动耐量显著提高,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降低,至ST段下移1mm时间明显延长,ST段下移值显著减少(<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在降低血脂的同时,还可明显减轻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2.
谢晓明  廖华 《河北医学》2005,11(9):794-796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60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X2=4.72,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朱学根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3):169-169,17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早期应用对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132例ACS患者(急性心肌梗死5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除用ACS常规治疗外加用氟伐他汀80mg,每晚口服,对照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阿斯匹林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低分子肝素 ACEI;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不溶栓,其余同STAM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RP的水平.结果治疗组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RP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伐他汀在ACS患者中早期应用可显著降低血浆CRP水平.  相似文献   

14.
孟庆成 《中原医刊》2006,33(20):79-80
目的随机对比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后使用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临床确定为ACS患者入院48h内采空腹静脉血测血脂等生化指标,对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患者按随机原则入选辛伐他汀10mg组与20mg组分别为48、49例。分别于服药后4、8周时复查血脂,观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辛伐他汀10mg与20mg剂量均能有效地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其中20mg剂量组降TC及降LDL-C疗效均明显优于10mg剂量组,两组之间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两种剂量辛伐他汀应用于ACS早期均能安全、有效地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辛伐他汀20mg剂量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辛伐他汀10mg组。  相似文献   

15.
益安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安宁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益安宁和古方神力补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心电图ST段、动态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在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经Ridit分析,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在心电图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T段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3)血液流变学方面,2组0S-1、5.0S-1、10.0S-1、35.0S-1、50.0S-1、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小板粘附性、血小板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4)在血脂方面,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HDL-C及Ox-LDL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益安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古方神力补,症状改善、病情缓解、理化检查指标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古方神力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冠心病(CHD)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治的病人390例,其中CHD组285例,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173例、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组112例;经CAG排除CHD的病人105例为对照组。其中ACS病人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三个亚组;按照Gensini评分标准将CHD病人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TMAO水平,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血清TMAO水平。结果:3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尿素氮、血糖、糖尿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CS组和CCS组病人患高血压比例、吸烟比例、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脑钠肽(BNP)、TMAO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ACS组病人总胆固醇(TC)、白细胞介素...  相似文献   

17.
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早期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早期应用的临床观察.方法6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外,加服辛伐他汀32例)和对照组(仅常规治疗30例)于治疗4周后,采静脉血用酶试法测定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观察1年内两组间发生恶性冠脉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例数.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TC及LDL-C值小于对照组(P<0.05)1年内治疗组发生冠状动脉事件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辛伐他汀早期应用于UAP患者降脂同时可减少恶性冠脉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强化降脂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ACS的71名患者,随机分为住院起始剂量辛伐他汀40mg组和20mg组,均为每晚服药1次.分别于用药前,用药4周,12周采空腹静脉血,以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肝肾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所有患者服药期间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用药第4周、12周的TC、LDL-C和hsCRP水平,40mg组比20mg组明显降低.(2)两组间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等副作用未见明显差异.结论:ACS患者早期服用40mg辛伐他汀能够更有效的降低TC和LDL-C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同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银杏达莫注射液,辛伐他汀片.结果 两组患者早期均能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但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远期效果治疗组发展成复合性心血管事件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效的例数也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黄联合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对照组)10例、Ⅱ组(辛伐他汀组)15例和Ⅲ组(大黄+辛伐他汀组)15例。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白蛋白(ALB)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Ⅰ组8周前后TG、TC、LDL-C、HDL-C、Alb、BUN、Cr、CRP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Ⅲ组治疗后TG、TC、LDL-C、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HDL、ALB上升(P<0.05),但两组的BUN、Cr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黄和辛伐他汀具有降脂、抗炎的作用,两者联合运用,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