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肺容积减少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容积减少术(Lung VolumeRe duction Surgeryt,LVRS)冶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手术。由于其良好效果,LVRS可以为部分重度C0PD患提供一种新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以预期将有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开展LVRS。开展LVRS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背景 高原地区空气干燥,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地区,同时高原地区氧含量低,又会加重呼吸心血管系统疾病。而肺气肿、肺大泡、肺动脉高压本身就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患者身处高原地区,其病理生理情况与低海拔地区有较大的不同,临床行肺减容术(LVRS)面对的问题和困难也有较大的差别。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LVRS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6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患者,均行胸腔镜下LVRS,其中单侧LVRS 40例,双侧LVRS 16例。观察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2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肺动脉压、每搏输出量、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登楼试验。以术后饮食、睡眠、平卧、胸闷气短、登楼试验的改善情况(以患者主观感受肯定或者否定)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40例行单侧LVRS患者,2例半年内分期行双侧LVRS患者,14例同期行双侧 LVRS患者中2例死亡。术中切除每侧肺容积的20%~70%。其中术后2周、2个月FEV1、每搏输出量、PaO2及登楼试验均高于术前,肺动脉压、PaCO2均低于术前(P<0.05)。患者睡眠、登楼试验改善率由术后2周的60%左右升高到90%左右及以上,胸闷气短改善率由术后2周的75%左右升高到90%左右。结论 胸腔镜下LVRS能明显改善高海拔地区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是适合经济欠发达的内陆高原地区治疗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COPD)术后早期肺功能及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64例重度COPD病人行LVRS手术,双侧19例、单侧45例。术前、术后3,6个月分别测量动脉血气(PaO2、PaCO2)、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CO、CA、FS、EF、PAP)、肺功能(FEV1、RV、TLC)、6分钟运动试验(6-MWD),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3例死亡;单侧LVRS术后3、6个月的FEV1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1),双侧LVRS术后各项指标改善较单侧更好(P〈0.05),RV、TLC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术后PaO2比术前提高(P〈0.05),PaCO2,较术前显著减低(P〈0.05);肺血流动力学(CO、CI、EF、PA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LVRS切除肺靶区20%~30%治疗重度COPD有效,术后早期肺功能明显改善、PaO2提高、PaCO2降低,而对心功能、肺动脉压力无明显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用常规器械实施肺体积缩小术(LVRS)的安全方法。方法:对3只杂种犬的肺叶用钳夹—缝合、国产消化道缝合器(XF)、或XF加垫片缝合等方法行部分切除,观察其优缺点。用由上述实验得出的安全方法对重度肺气肿病人经腋下斜切口行LVRS,观察治疗效果及费用。结果:钳夹—缝合及XF加牛心包垫片缝合时均能避免肺切缘处出血和漏气;但前者较耗时。用钳夹—缝合及XF加牛心包垫片等方法共对5例患者实施了单侧(2例)或双侧(3例)LVRS,过程顺利;术后未发生严重漏气;出院时肺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费与同期普通肺切除术相当。结论:用钳夹—缝合或XF加垫片缝合法行肺部分切除不引起严重漏气。用常规器械经腋下斜切口行LVRS能治疗重度肺气肿,并可大幅度降低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5.
芮军  仇滔  黎新建  张力  张志国  袁武  方冰  罗勇  陈剑  王伟 《四川医学》2009,30(7):1126-1128
目的探讨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75例重度COPD患者行LVRS,术前及术后6个月测肺功能、动脉血气及6min步行距离(6MWD),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5例手术患者中72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呼吸困难减轻,痊愈出院;3例死亡。术后6个月肺功能FEV。增加,RV和TLC均下降(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上升12.5mmHg,6MWD增加72m(P〈0.01)。结论重度COPD患者施行LVRS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极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甘崇志  刘胜中  耕噶 《西部医学》2009,21(3):429-432
目的总结肺减容术(LVRS)治疗不均质型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经验及提高远期疗效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LVRS的78例不均质型重度肺气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侧52例,分期双侧17例,同期双侧9例。用切割缝合器切除一侧肺容积为20%~30%,对比术前、术后出院前1天、术后半年、1年和2年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好转71例,加重2例,死亡5例。术后并发呼吸衰竭8例,持续漏气〉7d14例,73例于术后8~54d康复出院,5例死于呼吸衰竭。术后患者的FEV,等6项指标改善,术后2年患者各项指标较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VRS能明显改善不均质型重度肺气肿患者的主观症状,增加活动能力,近期疗效确切,但2年后肺功能有减退趋势,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医学》2017,(4):366-368
目的探讨肺容积减少术(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南方医学附属新令人民医院于2015-09—2016-08间收治的54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患者,均实施肺容积减少术,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指标、活动能力及血清相关指标。结果 LVRS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肺总量、残气量均显著低于术前(P<0.001);LVRS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及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高于术前(P<0.001);LVRS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Pa CO2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Pa O2均显著高于术前(P<0.001);LVRS术后6个月的Sa O2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肺容积减少术可迅速提升重度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活动能力,改善血气状况,术前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及良好近期疗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食管胃胸内吻合联合肺减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食管胃胸内吻合联合肺减容手术(LVRS)对食管贲门癌合并重度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998年6月至2004年3月,选取食管贲门癌合并重度肺气肿患者18例,其中食管癌15例、贲门癌3例,施行食管贲门切除、食管胃胸腔内吻合术,同时用直线形缝合切割器行同侧LVRS,根据术前影像学、术中所见及胸胃大小决定肺切除量。用SF36生活质量问卷表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肺切除量约为单侧肺容量的25%~30%,切除重量为62.2g±9.6g。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住院19.7d±4.8d,恢复顺利。术后SF36生活质量表中所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食管胃胸内吻合联合LVRS可显著地改善食管贲门癌合并重度肺气肿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侧肺减容术(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手术适应证,总结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分析1999年9月~2003年9月间协和医院胸外科进行单侧LVRS的14例COPD患者资料。术前利用CT平扫、CT三维重建和核素肺通气灌注成像确定“靶区”。14例患者中5例行标准后外侧切口手术,9例行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TLC-75或胸腔镜专用切缝器(Endo-GIA)切除过度充气破坏的肺组织。比较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的呼吸困难程度及肺功能和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以评价单侧LVRS的临床疗效。结果单侧LVRS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平均提高(38±7)%;6分钟步行距离(6MWD)平均提高(70±25)%;呼吸困难指数再分级:8例术前Ⅲ级中7例转为Ⅰ级,1例转为Ⅱ级;6例术前Ⅳ级中3例转为Ⅱ级,2例转为Ⅲ级,1例转为Ⅰ级。本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8%,无手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结论单侧LVRS可以改善具备手术指征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且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尽量切除术侧无功能肺组织,防止肺漏气为手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单侧肺减容术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单侧肺减容术(LVRS)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总结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对23例重度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施行单侧LVRS,并于LVRS后随访24个月,分别于手术后6,12,24个月测定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术后6,12,24个月与术前比较,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显著增加(P<0.01),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残总比(RV/TLC)均明显降低(P<0.01),6MWD增加(P<0.05,P<0.01)。日常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明显提高。本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91%,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结论单侧LVRS可以改善具备手术指征的重度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手术病死率低。尽量切除术侧无功能肺组织,防止肺漏气为手术要点,术前、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单侧肺减容术治疗COPD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单侧肺减容术(unilateral 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手术适应证,总结手术操作要点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分析2003年9月—2006年9月间我院胸心外科进行单侧LVRS的24例COPD患者资料。术前利用CT平扫、血气分析和核素肺通气灌注成像确定“靶区”。24例患者全部行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TLC-75或胸腔镜专用切缝器(Endo-GIA)切除过度充气破坏的肺组织。比较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的呼吸困难程度及肺功能和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以评价单侧LVRS的临床疗效。结果单侧LVRS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平均提高(38±7)%;6 min步行距离(6MWD)平均提高(70±25)%;呼吸困难指数再分级:16例术Ⅲ级中10例转为Ⅰ级,6例转为Ⅱ级;8例术前Ⅳ级中4例转为Ⅱ级,3例转为Ⅲ级,1例转为Ⅰ级。本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8%,无手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结论单侧LVRS可以改善具备手术指征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并且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尽量切除术侧无功能肺组织,防止肺漏气为手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同期肺减容术在肺、食管贲门疾病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期肺减容术(LVRS)在治疗重度肺气肿合并肺、食管贲门疾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9例肺气肿合并食管贲门癌患者行食管贲门癌切除同期一侧LVRS,13例肺气肿合并肺部其它疾病者施行包括病变在内的LVRS.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指数分级由Ⅲ级降低为Ⅱ级.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明显改善,6 min步行距离显著延长.结论LVRS为部分重度肺气肿合并其它胸外科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为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和术后肺功能改善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肺气肿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但目前治疗肺气肿的方法并不多,药物治疗的效果多不理想。自1995年Cooper等[1]报道了肺减容术(LVRS)治疗终末期肺气肿有减轻呼吸困难、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以来,LVRS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LVRS的麻醉和手术风险较高,以及术后的高死亡率和致残率,使得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LVR)是近年开展的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微创、适应证广等优点。目前该方法仍处于动物实验和临床前期的研究阶段,尚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  相似文献   

14.
<正>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是改善气体交换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普遍认可~([1])。LVRS后的主要并发症是肺漏气,易导致肺不张,患者短期内肺功能不能改善可导致肺感染、脓胸甚至死亡,目前,LVRS后肺漏气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2])。我院于2016年4月19日收治了1例LVRS后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减容手术(LVRS)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等临床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例重度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施行LVRS,并于LVRS后随访24个月,分别于手术后6,12及24个月测定有关临床的指标:肺功能,血气分析,6分钟步行距离(6MMD)。结果:术后6,12及24月与术前比较,1秒种用力呼气容积(FEV1)显著增加(P<0.01)。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残总比(RV/TLC)均明显降低(P<0.01),6MWD增加(P<0.05,P<0.01)。日常生活主社会生活能力评分均提高(P<0.05,P<0.01)。结论:LVRS能明显改善重度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及PaO2等临床指标,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施行LVRS,比较LVRS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活动能力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36例患者均于术后8~27 d康复出院,术后2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1例并发肺部感染,3例并发持续漏气(时间最长达5 d).术后3个月呼吸困难指数从Ⅲ~Ⅳ级转为Ⅰ~Ⅱ级,肺总量(TLC)及功能残气量(RV)较术前改善(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PaO2、PaCO2和6 min步行距离等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重度肺气肿患者, 电视胸腔镜LVR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其呼吸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肺气肿既往主要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对于终末期的肺气肿病人,缺乏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自1995年Cooper等[1]成功地将肺减容术(LungVolumeReductionSurgery,LVRS)应用于临床后,世界各地已广泛开展。1997年Hazelrigg等[2]采用牛心包垫片缝切缘的方法,缩短了术后的漏气时间。现在LVRS已是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中到重度终末期肺气肿的较好的外科治疗方法。牛心包垫片加固肺切缘是解决肺减容手术后肺组织切缘漏气的最佳选择。我国也有文献报道应用涤纶补片加纤维蛋白胶解决上述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将对其相关问题叙述如下。1肺减容…  相似文献   

18.
舒骏  耕噶  曾富春  谢家勇 《四川医学》2003,24(9):893-894
目的 探讨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7年l0月至2003年3月期间23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在胸腔镜辅助微创下施行肺减容术,其中单侧13例,分期双侧l0例。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和内镜切割缝合器衬垫牛心包,切除一侧肺容积为30%。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l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5例肺持续漏气。术后半年,FEV1和PaO2平均增加30.6%和15.4%,TLC和RV降低21.7%和35.4%,6min步行距离增加158m左右。与单侧LVRS相比.分期双侧LVRS的临床指标进一步改善。结论 肺减容术作为一种姑息性手术,对选择性重度肺气肿患者,能够改善其呼吸功能,增加活动能力以及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黄筱文  黄洪  叶宁 《微创医学》2005,24(2):287-288
肺气肿既往主要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对于终末期的肺气肿病人,缺乏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自1995年Cooper等[1]成功地将肺减容术(Lung Voluime Reduction Surgery,LVRS)应用于临床后,世界各地已广泛开展.1997年Hazelrigg等[2]采用牛心包垫片缝切缘的方法,缩短了术后的漏气时间.现在LVRS已是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中到重度终末期肺气肿的较好的外科治疗方法.牛心包垫片加固肺切缘是解决肺减容手术后肺组织切缘漏气的最佳选择.我国也有文献报道应用涤纶补片加纤维蛋白胶解决上述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将对其相关问题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气道受阻为特征,以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气道阻塞进行性发展,但部分有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COPD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相当一部分患者经长期内科治疗,疗效不显著,甚至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是通过切除严重气肿无功能的肺组织,减少肺总量,使过度膨胀的胸廓减小,膈肌恢复正常穹窿状,增加膈肌和胸廓呼吸运动的幅度,使被压迫的正常肺泡复张,加大呼吸运动,改善气体交换。2004年3月~2005年8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成功地对13例COPD患者进行LVRS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a,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