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eima-media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患者260例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志愿者260例纳入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及外周血CRP,HCY,FIB水平; 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 对照组同期进行上述指标水平检测; 按照是否发生IR将观察组分为IR组、非IR组,比较各组上述指标水平; 以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HOMA-IR与其他各项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FBG,TC,TG,LDL-C,FINS及外周血CRP,HCY,FIB水平及IMT,HOMA-IR均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IR组血清FBG,TC,TG,LDL-C,FINS及外周血CRP,HCY,FIB水平及IMT,HOMA-IR均高于非IR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非IR组(P<0.05); 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TC,TG,LDL-C,HDL-C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FBG,FINS,CRP,HCY,FIB水平、IMT增加呈正相关(0.3<r<0.6,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与CRP,HCY,FIB水平、颈动脉IMT增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I (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Lp)(a)、ApoB/ApoA-I、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ML)的关系。方法纳入WML患者106例及对照组80例,根据Fazekas法将WML组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比较WML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资料、血脂及胆红素的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各血脂指标、胆红素与WML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血脂指标、胆红素与WML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WML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既往卒中的比例均明显升高(均P0.05),WML组血清TG浓度明显升高,HDL、ApoA-I、TBIL、DBIL、IBIL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DL(OR=1.49,95%CI:1.02~2.16;P=0.044)、ApoA-I(OR=1.78,95%CI:1.25~2.64;P0.001)、TBIL(OR=0.45,95%CI:0.22~0.63;P=0.007)、DBIL(OR=0.43,95%CI:0.24~0.82;P=0.034)、IBIL(OR=0.51,95%CI:0.31~0.73;P=0.008)是WML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DL、ApoA-I、TBIL、DBIL、IBIL水平与WML严重程度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HDL、ApoA-I、TBIL、DBIL、IBIL可能是WML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WML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与抗精神病药致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载脂蛋白E浓度,测量身高和体质量,采用聚合酶链扩增技术(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1)在药物治疗前,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对比,体质量、载脂蛋白E浓度及血脂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BMI、TG、LDL和T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DL和APOE血清浓度则无显著变化(P>0.05);(3)在治疗后,E4/X基因型者BMI、TC和TG、LDL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载脂蛋白Eε4基因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脂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依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与研究组(n=100)。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两组治疗14 d。通过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14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评分下降率(≥18%为有效),评价两组治疗14 d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14 d Barthel指数(BI)量表和CSS评分,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血沉(ESR)水平。结果 研究组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脑梗死患者BI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而脑梗死患者CS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14 d脑梗死患者BI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脑梗死患者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脑梗死患者血清TG和T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14 d脑梗死患者血清TG和TC水平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脂水平,探讨它们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78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与72例无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抽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TC/HDL-C比值,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TG、TC、LDL—C、TC/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BIL、DBIL、IBIL、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TG、TC、LDL-C水平,TC/HDL—C比值升高,TBIL、DBIL、IBIL、HDL-C水平降低与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胆红素和脂质代谢紊乱,胆红素和脂质代谢紊乱参与了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重注释甲基化数据并构建microRNA(miRNA)基因甲基化谱,探究差异甲基化miRNA在颞叶癫痫(TLE)发生发展及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TLE患者以及健康对照外周血,提取DNA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将甲基化数据重注释至miRNA基因,统计分析筛选病例组与对照组以及临床亚组之间的差异甲基化miRNA,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甲基化miRNA功能分析。结果 TLE和对照组间有82个miRNA基因甲基化存在差异(FDR5%),其中甲基化升高的70个。临床亚组间也存在差异甲基化miRNA基因(P0.01)。差异甲基化miRNA基因参与MAPK信号通路、神经营养信号通路等多条生物学通路。结论 TLE患者外周血miRNA基因组甲基化存在异常,以甲基化程度升高为主。差异甲基化miRNA基因参与多条生物学通路,可能在TLE发病及耐药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及利培酮对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分别给予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8周。治疗前后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分;测量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口服糖耐量实验2 h血糖(2h P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明显下降(P均0.05),两组间PANSS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62.8%)(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BMI、FPG、2h PG、FINS、HOMA-IR、HDL、TG和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MI、FPG、2h PG、FINS、HOMA-IR、TG和TC水平较治疗前及研究组明显增高(P0.05或P0.001)。结论: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利培酮相似,不良反应少,短期治疗不影响患者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冠心病风险的因素。方法:收集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弗雷明汉10年冠心病风险评分,检测其血清甲状腺激素(TSH)、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三酰甘油(TG)、肌酐(Cr)、尿酸(UA)、尿素氮(BUN)水平;结果与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279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冠心病风险的因素。结果:病例组冠心病风险(4. 3%)明显高于对照组(2. 3%),吸烟、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比率及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0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Alb、TBIL、TC、HDL明显降低,TG和UA水平明显升高(P均0. 01);相关性分析显示病例组冠心病风险与其精神分裂症病程、治疗时长、发作次数及血清TG、BUN、UA水平呈正相关,与TSH水平呈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病程及血清TG、TSH水平与冠心病风险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冠心病风险升高;其病程及血清TG、TSH水平是其冠心病风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血脂水平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运动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意义,以期对PD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收集2009年2月-2020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225例以及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00例; 根据Hoehn-Yahr(H-Y)分级评估对PD患者进行分组,早期PD患者160例与中晚期PD患者65例; 根据2012年MDS推荐的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PD-MCI)诊断标准中的Level Ⅰ标准分为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正常(Parkinson disease with normal cognition, PD-NC)组86例和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139例; 测定各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的水平。结果 PD组TC,TG,HDL-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C, HDL-C,LDL-C: P<0.01; TG: 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HDL-C,LDL-C水平的降低是PD发生的危险因素(TG: P=0.003, HDL-C: P<0.01, LDL-C: P=0.021),但血脂水平不是PD运动障碍加重的影响因素(P>0.05),而TG水平升高是PD-MCI的危险因素(P=0.021)。结论 血脂TG,HDL-C,LDL-C水平的降低可能与PD的发生有关; PD运动障碍进展可能不受血脂水平的影响,而TG水平升高可能与PD-MCI的发生有关。维持一定水平的TG,HDL-C,LDL-C可预防PD的发生,但PD患者需要适度控制TG水平以延缓PD-MC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β2亚基(gamma-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receptor beta2 subunit,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及其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53例和正常对照53名,采用Mass ARRY Epi TYPER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患者组中12例在药物治疗8周后再次检测该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外周血GABRB2基因启动子区总甲基化和各Cp 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性别分层分析,患者组男性Cp G_28位点的甲基化水平较对照组男性降低[(0.215±0.084)vs.(0.264±0.103),P0.05]。治疗后患者组外周血GABRB2基因启动子区总DNA甲基化水平较治疗前降低[(0.088±0.037)vs.(0.121±0.063),P0.01],治疗前后各Cp G位点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提示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可能参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各亚型患者的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各亚型的关系。方法 检测167名急性脑梗死患血脂的6项指标,并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对梗塞组按TOAST病因分型方法分类后,各亚型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患的TC、TG、LDL及ApoB水平显高于对照组,ApoA水平低于对照组。亚组比较中,LAA组TG、TC、LDL及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SAA组TG、LDL、ApoB高于对照组。各型的HDL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性差异。结论 脂代谢紊乱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它与LAA与SAA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未治疗的双相障碍(BD)患者共病代谢综合征(MS)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125例未治疗的BD患者(BD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检测其代谢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并与20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分析BD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结果:BD组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校正年龄和性别后,BD组SBP及FPG异常率及MS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男性患者SBP、TG明显高于女性,HDL水平明显低于女性(P均<0.01);TG异常率及代谢指标异常≥2项的比率明显高于女性(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D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是BMI、性别和年龄。结论:BD患者共病MS的风险较健康人更高,其中男性、年龄和BMI是M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08-2015-08我院收治的122例急性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他汀类药物)与对照组(常规治疗+饮食管理),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4%(60/61)、73.8%(4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T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LDL-C水平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有1例出现再次脑出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心肌梗死、外周血管血栓等不良反应,未死亡病例。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并高脂血症效果显著,能对患者血脂水平进行控制,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脑动脉狭窄相关性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危险因素。方法10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并检测血脂、血糖、血纤维蛋白原,对脑动脉狭窄组与无狭窄组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动脉狭窄组血清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明显高于无动脉狭窄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无动脉狭窄组(P〈0.05),动脉狭窄组中颈动脉狭窄率与ApoB含量呈正相关(r=0.426,P〈0.05)。结论血中TG、ApoB、FIB高含量及高密度脂蛋低水平与脑动脉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和脂质及其综合指数与脑出血(CH)、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对128例CH、108例TIA及104例CI急性期患者血清胆红素、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I组年龄显著高于CH组(P<0.05)。TIA、CI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CH组(P<0.05或P<0.01),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水平及LDL-C/HDL-C、TC/HDL-CTG/HDL-C比值显著高于CH组(P<0.05或P<0.01);CI组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IBIL比值显著高于CH组(P<0.01),血清IBIL、HDL-C水平显著低于TIA组(P<0.05),血清LDL-C、n-HDL-C水平及LDL-C/HDL-C、TC/HDL-C比值显著高于TIA组(P<0.05或P<0.01),各组间其它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和脂质及其综合指数不同程度的变化与脑卒中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雌二醇水平和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观察,探讨雌二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绝经后急性脑梗死女性患者和健康对照组40人,检测体内的雌二醇水平,血脂,血糖,凝血四项,血小板聚集率等临床指标及应用NIHS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时以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的雌二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雌二醇与胆固醇、甘油三酯、I。DI。以及NIHSS均呈负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HDI。)呈正相关(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致血脂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CVD)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检测53例脑出血(CH)及60例脑梗死(CI)患者的血脂,并与60名同龄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CH组TC、HKL一C、LDL-C高于对照组;TG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I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H组(P<0.005);TC、TG、LDL-C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TG明显高于CH组(P<0.05)。结论 HDL-C是CI的保护因素,CH和CI与血脂的关系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他们有着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于入院时、治疗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动态监测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2组间血脂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斑块IMT在6个月后治疗组厚度缩小,对照组厚度增加,2组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有稳定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雌二醇(E2)、血脂含量变化,探讨雌激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取78名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和62名对照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E2、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门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结果脑梗死组E2水平(12.86pg/ml)低于对照组(25.59pg/ml),有显著差异(P<0.01)。脑梗死组TG、TC、LDL-C、Apo-B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0.01、0.01、0.01、0.05),脑梗死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ApoA-I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激素水平与TG、TC、LDL-C、Apo-B100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3、-0.44、-0.57、-0.30,P<0.01),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1)。结论 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导致血脂谱异常改变,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低雌激素水平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