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心理状态及行为改变,为更好地进行血糖管理和心理、行为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National Metabolic Management Center,MMC)内 576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编问卷结合焦虑、抑郁筛查量表开展横断面调查,并与同期未入MMC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焦虑、抑郁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68.4%的患者近2周指尖血糖浓度控制在空腹4.4~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以下,69.1%的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较前减少。MMC管理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7.1%和23.6%,低于同期未入MMC管理的患者,独居状态(OR=0.393,95%CI:0.160~0.965)、存在合并症或存在合并症个数多(OR=15.544, 95%CI:9.632~25.084)的患者发生焦虑症状的风险高(均P<0.05);年龄较小(OR=0.541,95%CI:0.389~0.751)、独居患者(OR=0.398,95%CI:0.167~0.948)、存在合并症或合并症个数多(OR=7.409,95%CI:4.962~11.065)、血糖控制水平差(OR=0.659,95%CI: 0.506~0.859)的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较高(均P<0.05)。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MMC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非MMC管理的患者低,多数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达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较充分且行为以积极健康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旨在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市青少年抑郁焦虑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及科学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在线问卷的调查形式,利用儿童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评定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CES-DC)评估抑郁程度,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 Scale,GAD-7)评估焦虑程度,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收集北京市初高中学生数据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有1 142名北京市初高中学生纳入分析,年龄11~18岁。其中CES-DC>15分的有465例,占40.7%,GAD-7≥5分的有275例,占24.1%。此外,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女性(OR=0.754, P=0.034)、每天睡眠时间<6 h(OR=3.977, P<0.001)、学习效率比疫情发生前低(OR=2.699, P<0.001)、每天体育锻炼时间<30 min(OR=1.712, P<0.001)是抑郁症状的独立因素;高中(OR=0.428, P=0.002)、学习效率比疫情发生前低(OR=2.467, P<0.001)、每天体育锻炼时间<30 min(OR=1.817, P<0.001)是焦虑症状的独立因素。 结论 在COVID-19流行期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群体有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比例显著增高。应重视引发抑郁焦虑的相关因素,关注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尽早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成都市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应答推动抽样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成都市东西南北4个方位对≥16岁的非成都市户籍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和心理健康状况信息;心理健康状况采用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2392名流动人口,GHQ-12平均得分为(1.09±1.61)分;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11%,不良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担心、焦虑和紧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OR=0.425,95%CI=0.213~0.847)、初中学历(OR=0.541,95%CI=0.356~0.824)、居住时长≥5 年(5~9年:OR=0.603,95%CI=0.394~0.923;≥10年:OR=0.534,95%CI=0.346~0.823)、个人年收入≥18 000元(18 000~35 999元:OR=0.524,95%CI=0.328~0.836;36 000~59 999元:OR=0.327,95%CI=0.190~0.565;≥60 000元:OR=0.356,95%CI=0.192~0.662)、与雇主关系好(OR=0.519,95%CI=0.363~0.742)是成都市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离婚/丧偶(OR=2.351,95%CI=1.341~4.124)、5年后的居留意愿为回家乡(OR=1.805,95%CI=1.084~3.006)和尚未考虑去留(OR=1.844,95%CI=1.269~2.681)是成都市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都市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好,但还需重点关注婚姻状况不佳、在成都归属感差的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和完善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相关政策和措施,增强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及归属感等,多方面促进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以改善临床预后。方法: 收集2020年1月31日至2月22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发热隔离病房收治的COVID-19疑似患者7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测患者焦虑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测患者抑郁情况,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VID-19疑似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伴发焦虑(OR=3.206,95%CI:1.073~9.583,P < 0.05)和抑郁情绪(OR=9.111,95%CI:2.143~38.729,P < 0.01);患者存在已知疫区及疫区人员接触史更容易伴发抑郁情绪(OR=3.267,95%CI:1.082~9.597,P < 0.05)。结论: 在COVID-19疑似患者隔离治疗期间,对于存在已知疫区及疫区人员接触史的女性患者应该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必要时提早给予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压力、社会支持对非手术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6至8月经胃镜确诊为胃癌的非手术患者158例。压力评估采用压力感知量表,社会支持评估采用多维度社会支持量表,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包括生理综合评分(PCS)和心理综合评分(MCS)]。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结果 性别(P<0.001)、婚姻(P=0.022)、年龄(P=0.022)、病感症状群(P=0.009)影响非手术胃癌患者PCS,性别(P=0.016)、经济(P=0.012)、病感症状群(P=0.038)影响非手术胃癌患者MCS;感知压力与PCS、MCS均呈负相关(P均<0.001)。社会支持的3个因子与PCS、MCS均呈正相关(P均<0.001)。非手术胃癌患者PCS与性别(OR=0.219,95%CI=0.091~0.525,P=0.001)、年龄(OR=0.969,95 CI=0.942~0.998,P=0.035)、病感症状群(OR=1.142,95%CI=1.013~1.287,P=0.030)、感知压力(OR=0.921,95%CI= 0.860~0.987,P=0.019)、家庭支持(OR=1.195,95%CI=1.064~1.343,P=0.003)相关;非手术胃癌患者MCS与性别(OR=0.169,95% CI=0.062~0.459,P<0.001)、感知压力(OR=0.910,95%CI= 0.844~0.981,P=0.013)、其他支持(OR=1.136,95%CI= 1.002~1.288,P=0.046)相关。结论 非手术胃癌患者生活质量与患者的感知压力和社会支持相关,女性和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较低,在临床工作中需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睡眠医学中心接受睡眠监测的3 152名患者。所有患者被分成4组,单纯鼾症组(n=1 335)、单纯支气管哮喘组(n=72)、单纯OSA组(n=1676)和哮喘合并OSA组(n=69),以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哮喘合并OSA组冠心病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单纯鼾症组、单纯OSA组及单纯哮喘组(OR=13.389, 95%CI:7.930~22.607, P<0.01; OR=11.850, 95%CI: 7.116~19.733, P<0.01; OR=3.925,95%CI: 1.827~8.431, P<0.01)。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腹围等因素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OR=7.224, 95%CI: 3.989~13.083, P<0.01; OR=6.783, 95%CI: 3.811~12.073, P<0.01; OR=2.920, 95%CI: 1.240~6.878, P<0.01)。年龄≥55岁和腹围≥90 cm的患者中,哮喘合并OSA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独立相关性(OR=5.464, 95%CI: 2.997~9.959, P<0.01; OR=4.630, 95%CI: 2.667~8.026, P<0.01)。结论 哮喘合并OSA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尤其在老年及中心性肥胖人群中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均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但鲜有研究关注二者合并的睡眠重叠综合征是否比单一疾病更为增加临床患病概率,本研究目的是调查睡眠重叠综合征与糖尿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接受便携式睡眠监测的1 939名患者。COPD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和肺功能,OSA的诊断需要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15次/h。研究对象被分为对照组(n=1 093)、单纯COPD组(n=62)、单纯OSA组(n=735)、重叠综合征组(n=49),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重叠综合征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均高于对照组和单纯OSA患者(OR=5.82, 95%CI:3.23~10.48, P<0.001和OR=4.35, 95%CI:2.41~7.88, P<0.001)。矫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OR=2.69, 95%CI:1.13~6.52, P=0.026和OR=3.64, 95%CI:1.53~8.83, P=0.004)。年龄<58岁的患者和女性患者中,重叠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存在独立相关性(OR=8.45, 95%CI:1.46~65.90, P=0.018与OR=4.39, 95%CI:1.04~22.50, P=0.044);年龄≥58岁的患者和男性患者中,重叠综合征与糖尿病发病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睡眠重叠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存在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治疗重叠综合征是否能降低代谢异常的风险,甚至减少未来并发症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的影响因素,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及两家医联体医疗机构就诊的女性902例。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生物学、临床特征和躯体测量指标。根据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 FSFI)量表评估FSD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有FSD 和 无FSD。根据“生殖衰老研讨会分期+10”将研究对象分期、改良Kupperman评分表(Modified Kupperman Index, KMI)评估更年期症状、心理健康问卷-9量表评价抑郁状态、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t Questionnaire, ICIQ)量表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 OABSS)量表评估膀胱过度活动症。FSD的影响因素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MI评分(OR=1.061,95%CI:1.039~1.083)、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OR=1.008,95%CI:1.002~1.014)、高中以下学历(OR=1.446,95%CI:1.019~2.052)、抑郁(OR=1.814,95%CI:1.156~2.845)、绝经后早期(OR=1.717,95%CI:1.106~2.667)、绝经后晚期(OR=1.905,95%CI:1.008~3.602)、婚姻关系一般(OR=2.422,95%CI:1.711~3.429)和婚姻关系不满意(OR=1.945,95%CI:1.018~3.717)是FSD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绝经后早期应用芬吗通治疗是FSD的重要保护因素(OR=0.229,95%CI:0.059~0.889,P<0.05)。结论 FSD受心理、生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卵巢衰竭是FSD的重要危险因素,绝经后女性早期应用绝经激素治疗是FSD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当前四川省农村地区幼儿家庭性教育的开展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在四川省农村地区开展、推动幼儿性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农村地区2246名幼儿园学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 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对幼儿进行过家庭性教育的父母有1132名(52.33%),未进行过的有1031名(47.67%)。幼儿问过性相关问题(OR=1.536,95%CI=1.257~1.878)、父母认为幼儿性教育有必要(OR=3.691,95%CI=2.029~6.717)、想了解幼儿性教育相关知识(OR=1.700,95%CI=1.274~2.269)、幼儿园进行过幼儿性教育(OR=3.316,95%CI=2.515~4.372)是父母开展幼儿性教育的促进性因素;家庭年总收入为中等水平(OR=0.664,95%CI=0.456~0.968)是父母开展幼儿性教育的阻碍性因素。结论 四川省农村地区幼儿父母对性教育的认知水平较差,从未对幼儿开展过性教育的父母比例较高。家庭年总收入、幼儿是否问过性相关问题、父母对幼儿性教育的态度以及幼儿园是否开展过幼儿性教育等是影响幼儿家庭性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患者抑郁及焦虑的患病率,比较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之间的差异,探索PsA患者发生抑郁及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的PsA和RA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并进行对比。收集PsA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及用药情况等,同时应用能量多普勒与灰阶超声评价关节及附着点病变。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入选114例PsA患者,37例(32.5%)患有精神障碍,其中36例(31.6%)合并抑郁,15例(13.2%)合并焦虑。与201名RA患者相比较,PsA患者合并抑郁的比例更高(31.6% vs. 18.9%,P=0.011), 经过校正分析发现PsA比RA发生抑郁的风险更高(校正OR=2.7,95%CI:1.1~6.4);合并焦虑患者的比例也较RA有升高趋势(13.2% vs. 8.5%,P=0.1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sA患者中,年龄(OR=0.95,P=0.008)、银屑病病程(OR=0.94,P=0.018)、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R=1.47,P=0.011)、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OR=1.07,P=0.007)、超声附着点炎阳性(OR=4.13,P=0.009)是抑郁的相关因素;PASI(OR=1.07,P=0.001)是焦虑的相关因素。结论:PsA患者患抑郁与焦虑的比例较高,其中抑郁患病风险更是高于RA患者。年龄小、银屑病病程短、银屑病皮疹重、疼痛评分高、存在超声附着点炎症的PsA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银屑病皮疹重是PsA患者发生焦虑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疾控(CDC)人员职业倦怠进行潜在剖面分析识别不同的职业倦怠类别,探讨工作特征各维度与职业倦怠类别间的独立效应。 方法 采用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MBI-GS)、工作特征量表和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对943名疾控人员进行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识别疾控人员职业倦怠潜在类别,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工作特征各维度与不同职业倦怠类别间的独立效应。 结果 疾控人员职业倦怠存在3种类别:低倦怠型(Ⅰ,54.7%)、高倦怠型(Ⅱ,24.1%)和成就感低落型(Ⅲ,21.2%)。高工作反馈、高工作意义是个体进入高倦怠型组的独立保护因素(OR=0.561;OR=0.612),高工作负荷、高工作对个体控制及情绪表达的要求是个体进入高倦怠型组的独立风险因素(OR=1.693;OR=1.770);高工作自主性是个体进入成就感低落型组的独立风险因素(OR=1.810),高工作对个体控制及情绪表达的要求是个体进入成就感低落型组的独立保护因素(OR=0.582)。 结论 疾控人员可区分出3种潜在职业倦怠类别,工作特征不同维度与潜在职业倦怠类别间存在独立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爆发期间城市居民午睡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城市居民抑郁情绪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WELL中国队列人群,于2020年4月8日至2020年5月29日通过电话访谈获取COVID-19爆发期间被调查者的健康与生活方式信息,最终纳入3075名18~80岁杭州市拱墅区城市居民的调查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五项身心健康指标测量抑郁情绪,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午睡状况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结果:COVID-19爆发期间约有20.6%的城市居民出现抑郁情绪;在一般人群中,有午睡行为尤其是午睡时长不超过30?min与抑郁情绪发生风险(OR=0.61,95%CI:0.47~0.79,P<0.01)、新发抑郁情绪风险(OR=0.66,95%CI:0.50~0.88,P<0.01)较低相关;在有抑郁情绪的城市居民中,仅午睡时长不超过30?min有利于抑郁情绪改善(OR=0.42,95%CI:0.21~0.82,P<0.05)。结论:2019冠状病毒病爆发期间,约有1/5的城市居民存在抑郁情绪,短时间的午睡可能是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制造业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在多个部位的发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对4家制造企业工人的WMSDs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展开流行病学调查。WMSDs病例定义为过去一年内身体颈部、肩部、肘部、手腕/手、上背部、下背部、臀/大腿、膝部、踝/足9个部位中一个或多个部位出现疼痛、麻木、不适或活动受限等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4 h,经休息后症状仍未完全缓解,且排除外伤、残疾、其他急症或后遗症等。各部位WMSDs患病情况间的关联度用log-binomial模型计算出的现患比(PR值)评估,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WMSDs主要患病部位中多个部位共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制造业工人WMSDs总患病率达79.7%,主要患病部位为下背部、颈部、肩部和上背部,患病率依次为62.3%、55.7%、45.6%和38.7%。这4个部位患病情况间的PR值较高,4个部位共患病率为25.2%,3~4个部位共患病率为41.4%。多分类L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颈部、肩部、上背部和下背部中3~4个部位患WMSDs的影响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女性(OR=2.86,95%CI 2.38~3.33)、工龄15~19年者(OR=1.87,95%CI 1.49~2.34)患病风险较高;颈部经常长时间或频繁前倾(OR=2.15,95%CI 1.86~2.48)、颈部经常长时间或频繁扭转(OR=1.64,95%CI 1.40~1.92)和经常大幅转身(OR=1.40,95%CI 1.20~1.64)等生物力学因素可能为疾患发生的危险因素;每天做相同的工作(OR=1.73,95%CI 1.44~2.08)、员工短缺(OR=1.50,95%CI 1.31~1.71)和经常加班(OR=1.38,95%CI 1.20~1.60)等组织管理因素可能增加疾患的发生风险;经常长时间站着工作(OR=0.77,95%CI 0.65~0.91)和感觉工间休息时间充足(OR=0.51,95%CI 0.44~0.59)等因素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本研究中制造业工人颈部、肩部、上背部和下背部WMSDs患病率高,4个部位的患病情况间关联密切,其3~4部位共患病率较高,提示在制造业工人中可能存在“颈-肩-上背-下背”多个部位患病的WMSDs发生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生物力学因素和组织管理因素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伴有和不伴有食管外(extra-esophageal,EE)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合并症、目前用药、焦虑、抑郁等方面的比较,探讨EE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科门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