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聚醚多元醇、多异氰酸酯、泡沫稳定剂、液态阻燃剂、催化剂和水制备了全水发泡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研究了水用量、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及阻燃剂对聚氨酯硬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用量影响聚氨酯硬泡的泡沫密度、压缩强度、尺寸稳定性、吸水率等性能;不同催化剂复配影响聚氨酯硬泡的泡孔结构;泡沫稳定剂影响泡孔均匀性和聚氨酯硬泡的导热性能;磷酸三乙酯(TEP)对硬泡阻燃性能的影响优于磷酸三氯丙酯(TCPP)和阻燃聚醚多元醇(F-7190)。随TEP用量的增加,聚氨酯硬泡的氧指数增大,压缩强度降低;随F-7190用量增加,聚氨酯硬泡的氧指数略有增大,压缩强度先增大后变小。  相似文献   

2.
摘编自Urethanes Technology,1999,16(4):35用于聚氨酯弹性体的芳香族二仲胺,如Unilink 4200,能提高聚氨酯硬泡的性能。对于水发泡的硬泡体系,加入5份二胺,对发泡过程及泡沫密度无多大影响,泡沫的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压缩强度都增大,泡孔更细;泡孔结构的各向异性程度减小,导热系数减小。 对于HCFC-141b与水发泡硬泡体系,泡沫的压缩强度、尺寸稳定性、闭孔率提高,脆性减小,导热系数略降低。 对聚氨酯改性异氰脲酸酯硬泡,以CFC-11发泡,异氰酸酯指数为350时,硬…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将纳米材料与聚氨酯泡沫材料复合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常用纳米材料的改性方法。综述了纳米材料对聚氨酯软泡、硬泡、半硬泡复合材料各项基本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消息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水发泡聚氨酯硬泡体系江苏省化工研究所自 1999年获得蒙特利尔多边基金的资助、进行无CFC聚氨酯发泡技术的研究以来 ,高起点地选择开发全水发泡技术 ,研制了专用的PE60 0系列聚醚多元醇 ,并且对有关助剂进行细致的筛选 ,开发了低粘度全水发泡聚氨酯硬泡组合料。制备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整体密度为 ( 4 5± 5 )kg/m3,压缩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大于 2 0 0kPa、2 5 0kPa ,导热系数小于 0 .0 2 7W/ (m·K) ,尺寸稳定性 ( 80℃2 4h ,- 2 5℃ 2 4h)小于 1%。该泡沫克服了传统的高水量发泡聚氨酯硬泡的诸多缺陷 ,具有原液粘…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压发泡机制备了HFC-245fa/水发泡的预制直埋保温管道硬质聚氨酯泡沫。考察了HFC-245fa用量对聚氨酯硬泡压缩强度、导热系数、闭孔率、吸水率、老化前后尺寸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HFC-245fa的聚氨酯硬泡各项性能均比未加入的泡沫好;随着HFC-245fa用量的增加,聚氨酯硬泡各项性能也呈现递增趋势;HFC-245fa用量为零(全水)的泡沫老化前后导热系数变化最大,且HFC-245fa用量越高,老化前后的导热系数差异越小。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纳米材料,即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碳酸钙、蒙脱土、纳米碳纤维等对聚氨酯硬泡结构、性能的影响及改性机理,总结了纳米粒子改性聚氨酯硬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等为主原料制备了仿木聚氨酯硬泡。比较了低聚物多元醇、催化剂、发泡剂等原料因素对仿木家具用整皮聚氨酯硬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按质量比60/40复配,发泡剂HCFC-141b 3份和水1.2份组成复合发泡剂,以及采用合适的匀泡剂和复合催化剂,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聚氨酯仿木材料,其密度为310 kg/m3,压缩强度8.3 MPa,拉伸强度2.5 MPa,邵D硬度71,氧指数24.1%。  相似文献   

8.
塑料市场     
塑料市场全水发泡组合聚醚沈阳市益兴聚氨酯实验厂研制成功全水发泡组合聚醚,它由3种以上单体聚醚复合而成。产品具有粘度高、流动性好、泡孔均匀、闭孔率高、压缩强度高等特点,各项技术指标达到用F11发泡的标准。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吉化公司研究院研制的J...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压发泡机制备了一系列以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为阻燃剂的聚氨酯硬泡,讨论了TCPP用量对聚氨酯硬泡阻燃性能、压缩强度、导热系数及热水器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CPP的聚氨酯硬泡强度和高温下尺寸稳定性较未加入TCPP的泡沫差;随着TCPP用量的增加,硬泡导热系数上升,热水器能耗变大。当TCPP达到30份(以聚醚多元醇100份计)时,聚氨酯硬泡阻燃性能可以达到UL94中HF-1级别;当老化时间延长,加入TCPP所制备硬泡的热水器能耗衰减也随之变大。  相似文献   

10.
纤维增强发泡混凝土复合保温板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纤维增强水泥聚苯再生颗粒发泡混凝土复合硬泡聚氨酯保温体系的材料性能、技术指标和施工方法。该技术将发泡混凝土和硬泡聚氨酯结合起来,保温和抗裂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在夏热冬冷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邱启航  何海  何力  张纯  龚维 《塑料》2013,(5):30-33
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出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PP/nano-SiO2)微发泡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模具温度对PP/nano-SiO2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具温度对PP/nano-SiO2发泡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影响PP/nano-SiO2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参数,随模具温度升高,熔胶散热越慢,泡孔的直径越大,泡孔密度越小,分散状态越不稳定;另一方面,影响PP/nano-SiO2发泡材料制品内部区域面积,及随模具温度升高,发泡面积越大。发泡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随模具温度的升高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在采用化学开孔剂的发泡配方中,引入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高岭土(改性高岭土)制备了开孔型聚氨酯硬泡。研究了改性高岭土对开孔型聚氨酯硬泡开孔率、泡孔结构、表观密度和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的开孔率随着改性高岭土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改性高岭土的用量为4 php(每百份聚醚多元醇的质量分数)时,泡沫的开孔率从未加改性高岭土时的83. 9%升高至92. 9%,泡孔平均直径降至213. 9μm,压缩强度达到146. 4 kPa,提高了73%。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纳米CaCO3用量对PVC微发泡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泡孔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纳米CaCO3用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弯曲强度先升高后降低, 到10份时出现峰值;维卡软化温度和硬度均有所升高,而拉伸强度有所降低; 纳米CaCO3用量较少时的泡孔细小,泡孔数目较多且大小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出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HIPS)微发泡材料及HIPS/纳米有机蒙脱土(nano-OMMT)复合微发泡材料。研究了发泡量对HIPS及其复合材料微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泡量的增加,发泡材料呈现欠发泡、均衡发泡、过发泡状态。发泡量取10%时,复合材料的发泡效果最好。nano-OMMT在发泡过程中起到成核剂的作用,促进泡孔成核,有效地改善了发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大豆油多元醇的制备及其在聚氨酯硬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玉英  卢彬  罗钟瑜 《应用化工》2008,37(4):416-419
通过实验制备出大豆油多元醇Soy-450,并应用于聚氨酯硬泡中,通过改变Soy-450的替代用量来研究其对硬泡性能的影响。随着Soy-450替代量的增加,发泡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有所下降,密度增大;当替代量为10~50份时,具有更高的垂直压缩强度;与石油基硬泡相比,大豆油基硬泡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纳米CaCO3用量对PVC微发泡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泡孔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纳米CaCO3用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弯曲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到10份时出现峰值;维卡软化温度和硬度均有所升高,而拉伸强度有所降低;纳米CaCO3用量较少时的泡孔细小,泡孔数目较多且大小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7.
用酚醛-三聚氰胺聚合物改性的聚醚多元醇(PFMP-Polyol)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考察了PFMP-Polyol的用量对泡沫的发泡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CFC-141b发泡体系中,PFMP-Polyol的加入可提高发泡反应速度,使泡沫泡孔细腻、均匀,泡沫的压缩强度、尺寸稳定性均有明显的提高;用于环戊烷发泡体系中,当PFMP-Polyol的质量分数占聚醚多元醇的30%、模压泡密度在34.2 kg/m~3,压缩强度(水平方向)为254.2 kP,导热系数可降低至20.8 mW/(m·K)。  相似文献   

18.
用硅藻土粉体作为填料,采用全水发泡剂自由发泡制备了聚氨酯硬泡。通过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氧指数仪和万能实验机,研究了硅藻土对聚氨酯硬泡热稳定性、泡孔结构、极限氧指数(LOI)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使聚氨酯硬泡的孔径和密度增大,能提高聚氨酯硬泡的热稳定性、LOI、强度和模量。  相似文献   

19.
高密度聚氨酯硬泡塑料/玻纤粉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聚醚多元醇、PAPI、催化剂、发泡剂和玻璃纤维等为原料,制备高密度聚氨酯硬泡及它与磨碎玻纤粉的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硬泡的强度及磨碎玻纤粉粒径、预处理及其含量对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不同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硬泡的各种强度值总体上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500kg/m^3的聚氨酯的拉伸强度比200kg/m^3的提高了104.74%,冲击强度提高了194.84%;400目粒径的玻纤粉可使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压缩强度;玻纤的加入将降低材料的强度值,但偶联剂预处理可使它们有所改善;加入磨碎玻纤粉后,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加,且采用偶联剂KH550对玻纤粉进行预处理可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相容性、自由发泡、模具发泡和流动性实验对环戊烷发泡剂/组合聚醚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聚醚多元醇、催化剂和泡沫稳定剂对聚氨酯发泡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环戊烷发泡剂/组合聚醚体系制备的聚氨酯泡沫流动性好成,本低泡,沫性能符合冰箱及冰柜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