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旨在从鹅粪便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用于动物微生态制剂、生物堆肥及生物除臭剂的研究。试验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和摇瓶发酵法从鹅粪便中分离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并用革兰氏染色法和16S rRNA基因比对法对其进行鉴定,然后研究该菌的耐热、抑菌及除臭特性。结果表明:从鹅粪便中分离到了1株D/d值为4.8(即透明圈直径为2.4 cm、菌落直径为0.5 cm)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酶活为0.37 U/mL的纤维素分解菌;经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G-6;该菌耐高温,在75℃时其存活率达到80%以上,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鸡粪中H2S和NH3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7.81%和29.26%。  相似文献   

2.
利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初筛,滤纸失重和酶活测定试验复筛,从鹅盲肠筛选到1株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真菌F67。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F67为草酸青霉,微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2260。该菌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中,28℃振荡培养8 d,滤纸纤维素失重率达28.53%,滤纸酶活力(FPA)可达449.79 U/g。试验结果还表明,真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放线菌次之,细菌最差。  相似文献   

3.
4.
刘雯  卞静  付美涛  陈秀蓉 《草原与草坪》2012,32(2):78-81,86
从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中分离真菌菌株,以CMC-Na培养基,刚果红染色法和滤纸平板培养基为指标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初步筛选,然后,通过测定滤纸减重率和CMC酶活力进行复选,获得了3株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菌株F-3,F-25和F-22,表明高寒草地土壤中具有较强分解能力的纤维素分解菌。  相似文献   

5.
A strain of highly cellulolytic decomposing bacteria was obtained by the congo red flat plate straining and shake flasking method screened from the ox dung which named N12. It had been identified as Bacillus which belonged to Bacillus pumilus sp. by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bservation,physiology and biochemical experiment and also 16S rRNA genetic analyze.The conditions of producing cellulase on strain N12 were also been studied in this test.When the content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were 0.5% maizena and 1% yeast powder,and also the nitial pH was 3.0,t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was 42 ℃,at the same time the fermentation time was 54 h,it had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y.  相似文献   

6.
鹅肠道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拟在鹅肠道筛选1株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对鹅肠道菌群进行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利用刚果红法(初筛)和摇瓶法(复筛)得到1株产酶活较高的纤维素分解菌E2.经16S rDNA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的短小芽孢杆菌.单因素试验得出菌株E2的产酶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  相似文献   

7.
牛粪中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纤维素筛选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在50℃条件下对好氧纤维素分解菌群进行了分离研究,共分离3株放线菌。3株菌对纤维素有不同程度的分解能力,其中放线菌SQ3纤维素酶活最高,CMC酶和FPA酶活分别达0.28IU,0.124IU。进而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和产酶性能研究。3株嗜热放线菌,其中一株为多孢菌,两株为形态相似的单孢菌。生长较慢的SQ3基丝由分枝发达的不断裂菌丝组成,气丝发达;孢子单个长在气丝上,孢子表面光滑;该菌能分解纤维素,液化明胶、水解酪素和淀粉,在35~60℃生长,pH范围为6.0~12.0,按《伯杰氏系统细菌学鉴定手册》初步鉴定为高温单孢菌(Thermomonospora sp.)。  相似文献   

8.
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郝月  杨翔华  洪新 《中国饲料》2005,(11):15-17
本试验从各种土壤及饲料中分离到12株能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分别测定滤纸分解度、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滤纸酶活(FPA)和天然纤维素酶活,筛选出6株对天然秸秆纤维素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改变其培养基中天然纤维素的含量,发现随着培养基中天然纤维素含量的增加,酶活力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9.
肉牛粪污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有效降解肉牛粪污中纤维素的细菌,采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方法对牛粪及其自然堆肥样品进行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对已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再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和滤纸条降解试验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初步分离得到牛粪样品及堆肥中32株纤维素降解菌,进一步筛选得到有刚果红水解圈菌株4株,分别为XQ-1、XQ-2、XQ-3、XQ-4,其对滤纸条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经16S rDNA鉴定,4株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黏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和费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  相似文献   

10.
免耕及覆盖对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甘肃定西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埋片法和平板表面涂抹法测定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研究不同覆盖及耕作制度下对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次序对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均影响不大,免耕结合秸秆覆盖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比传统耕作提高39.7%-95.2%,免耕结合地膜覆盖比传统耕作高出11.9%-79.0%,而纤维素分解强度在个别土层虽然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但是处理之间效果不显著。纤维素分解菌主要集中在表层,随着土层的加深纤维素分解菌数逐渐减少,纤维素分解强度由于水热条件、气候等因素的限制,在0-5 cm表层土中最小,总体表现出纤维素分解菌多的土壤表层,纤维素分解强度最弱。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从竹鼠肠道中分离厌氧纤维素降解菌并鉴定。取中华竹鼠盲肠内容物稀释,采用含2种不同纤维素[微晶纤维素(MCC)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培养基在厌氧条件下对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初筛,后又经以纤维二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的多次复筛,选出的菌株进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结果表明:经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出了2株厌氧纤维素降解菌。初筛培养基采用MCC和CMC-Na最终筛选出的2株纤维素降解菌的纤维素酶活力分别为6.599和5.268U/m L。菌株经PCR鉴定、测序,用所得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得出这2株菌与酪酸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达99%,二者均属于梭菌属(Clostridium)。本试验从竹鼠盲肠中成功筛选出2株纤维素降解菌,经鉴定确定属于梭菌属。  相似文献   

12.
从水貂粪便中分离并纯化1株绿脓杆菌噬菌体,为测定其各项生物学特性。从水貂场采集粪便,利用双层平板法分离噬菌体,对分离到的噬菌体进行电镜形态观察、裂解谱、效价、最佳感染复数、温度和pH值敏感性以及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显示,从水貂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绿脓杆菌噬菌体,命名为phage30。电镜形态特征表明,该噬菌体头部为二十面体的立体对称结构,直径约为60 nm,尾部长180 nm,属于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噬菌体裂解率为29.63%(8/27);在宿主菌中增殖的效价为4.3×10~(10 ) PFU/mL。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噬菌体在pH值5~11、温度40℃以下裂解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最佳感染复数为0.01;一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噬菌体潜伏期约为60 min,暴发期约120 min,裂解量约为156。表明从水貂粪便分离到这1株绿脓杆菌噬菌体,属长尾噬菌体科,具有宿主谱宽、裂解性能高、pH值和热稳定性好的特征,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鹅粪中分离芽孢杆菌属和乳杆菌属细菌,为鹅源功能菌研究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0只50周龄健康北方白鹅的直肠粪便,利用特异性培养基和生化反应试验分离筛选菌株,筛选的菌株通过DNA提取、PCR扩增16S rDNA测序鉴定后,与GenBank中参考菌株进行比对构建进化树,进行相似性比对确定菌株种类。培养48 h后检测细菌的生长特性、最适酸碱度和温度,以pH 7.0、无胆盐环境下细菌生长状态为对照,检测其耐酸耐胆盐能力,并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其对抗菌药的耐受性。【结果】经分离筛选共获得9株细菌,通过生化试验最终选出2株菌,根据进化树的进化距离和相似性比对确定其分别是特基拉芽孢杆菌CC2FG2和类肠膜魏斯氏菌JY0R2。生长特性结果显示,特基拉芽孢杆菌CC2FG2在培养基pH为6.5、温度为30℃条件下培养16 h的增殖效果最好,可以耐受1.2%胆盐,活菌数是无胆盐的69.2%,耐酸特性比较强,培养基pH为3.5的强酸环境下活菌数是pH为7.0的81.5%;抗菌药耐受性结果显示,其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卡那霉素、链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和万古霉素敏感,对头孢呋辛,头孢...  相似文献   

14.
仔猪腹泻粪样中猪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病毒培养液中添加胰酶的方法,笔者从仔猪腹泻粪样中分离并鉴定了1株能在Vero细胞上稳定产生CPE,即以细胞颗粒增多、肿胀、漂落为特征的猪呼肠孤病毒SC-A株。在感染细胞中,病毒胞浆包涵体及特征性微管样结构明显,病毒粒子多呈典型的晶格状排列,直径约70 nm。克隆测序结果表明:SC-A S2全基因(DQ396805)大小为1 331 bp,其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由41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量约为47.14 ku的σ2蛋白;与标准株T1L、T2J、T3D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6.9%、76.7%、85.4%,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6%、93.3%、98.3%。在以σ2氨基酸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中,标准株及野外分离株可被划分为A、B、C 3个大的进化分支;除T3C31外,其余3型野外分离株及SC-A株和所有血清1型病毒株均位于进化分支C中。  相似文献   

15.
奶牛粪样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众多,一些具有特殊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本试验从包头市侯家营奶牛场77头外表健康成年泌乳荷斯坦奶牛采集新鲜粪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共分离到疑似大肠埃希菌69株,经过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血清型鉴定,其中12株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均为强毒株,占分离菌数的17.4%,另57株为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占分离菌数的82.6%。同时对12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进行了"O"血清型鉴定,分属7种血清型O78、O6、O9、O98、O1、O8、O149,分别占定型菌株的25.0%(3/12)、8.3%(1/12)、16.7%(2/12)、8.3%(1/12)、8.3%(1/12)、8.3%(1/12)、25.0%(3/12)。  相似文献   

16.
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从12种不同来源的青贮饲料中分离到25株乳酸菌,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标准和描述,把25株乳酸菌都鉴定到了属的水平,有17株乳酸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玉米乳杆菌2株、布氏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4株、戊糖乳杆菌3株、干酪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坚强肠球菌2株。其余的8株乳酸菌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还无法确定其种的归属。测定同时已鉴定的17株乳酸菌的产酸速率,结果发现,Sld2-1、Ssd3、Shw3-7和Ssm3-1都表现出较强的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是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是对人和畜禽有益的益生菌。动物肠道中的乳酸菌耐受胃酸有更好的适应性,更易于在肠道中定植抵抗病原微生物的黏附,并且耐酸性好易于生存。论文综述了动物肠道乳酸菌分离培养的几种方法,总结出更适合分离乳酸菌的培养基。归纳了动物肠道乳酸菌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鉴定、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重点介绍了16SrDNA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这对建立动物肠道中乳酸菌分离鉴定的方法,研究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组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关于蝙蝠消化道细菌的研究极少,为研究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胃肠道细菌的种类及数量,对普氏蹄蝠胃肠道内的细菌进行分离,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鉴定细菌的种类。结果表明,普氏蹄蝠胃肠道中存在的菌群隶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摩根菌属(Morganella)、哈夫尼菌属(Hafinia)、Gibbsibela、Lysini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Raoultella、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及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共11个属。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据了绝对优势,普氏蹄蝠胃内可培养的细菌数量大约为3.8×10~8 CFU/mL~7.2×10~8 CFU/mL,肠道可培养的细菌数量约8.6×10~8 CFU/mL~1.3×10~(10)CFU/mL。普氏蹄蝠胃肠道中的细菌大多为人类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其结果为普氏蹄蝠胃肠道细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人与蝙蝠共患疾病的预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熊猫粪便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熊猫消化道内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实现高纤维类饲料资源化利用,本试验以熊猫粪便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rDNA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好氧假单胞菌,并将其命名为NC020209。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对菌株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的pH为6.0,温度为25℃,装液量30%,接种量4%,摇床转速为150rpm的条件下培养36h,该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达到最大24.362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