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混凝土粘钢加固施工完成后的外粘钢板与混凝土表面的粘结层缺陷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通过在加固的粘结层预设不同类型不同形状的缺陷,采用主动热激励法升高钢板表面温度使得热量由钢板外表面向内逐层传导,然后通过控制外部热激励能量、红外热激励持续时间,研究各情况下的钢板表面温度分布,最终通过钢板表面的红外热像识别粘结界面缺陷。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初步给出能够确定粘结界面缺陷位置以及大小的试验方法、红外热激励要求和红外热像的缺陷边界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普通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开展红外热成像检测试验,判断普通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钢梁、钢柱是否存在热桥缺陷部位。对存在热桥缺陷的钢梁、钢柱处节点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相应的节点模型,开展无热桥节点优化分析,对比不同保温厚度下的温度分布及热流密度情况,判定满足装配式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无热桥要求的保温材料最小厚度。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对装配式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节点进行试验验证。经验证,优化后的装配式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节点温度分布均匀,不存在严重的热桥缺陷,满足装配式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节点无热桥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沈阳某建筑外围护结构进行热成像,并根据成像图片进行该围护结构缺陷部位的图片分析与理论分析,得出了该围护结构的缺陷部位及热缺陷程度.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真实挡墙模型的红外热成像检测实验,研究了不同缺陷深度、大小等因素对缺陷所在表面的温度和温差的影响变化规律,最后利用Matlab语言及图像处理技术对挡墙红外热图像进行处理,计算挡墙的缺陷面积,并与实际缺陷面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缺陷实际面积与Matlab分析计算得出的结果相差不大,说明采用该处理方法在挡墙缺陷面积计算中是可行的,可为及时保养和处理内部隐患及检测挡墙的安全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尺寸,充水和空气的预设缺陷,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测对比试验,研究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抹灰砂浆缺陷的有效性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含空气的空鼓缺陷的检测是有效的;空鼓面积和厚度越大,效果越明显;最适合的检测时间段是在早上环境温度上升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隧道渗漏水红外热成像检测问题,总结渗漏水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因素(渗漏温差、流量、位置以及衬砌表面材料等),采用室内混凝土试块注水模拟各工况下隧道衬砌渗漏水,并利用红外热像仪记录分析渗漏水的红外辐射特征,研究不同因素对渗漏水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渗漏水热图像呈现水流方向温度递减,水流横断面温度呈抛物线...  相似文献   

7.
陈伟  丁沙  陈波  徐洪国 《混凝土》2011,(8):140-143
采用红外热像仪与温度传感器监测设备,对含缺陷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检测.通过试验结合数值分析的手段,建立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与温度场有限元模拟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方法.试验及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法与温度场有限元模拟均能有效地检测出试件中的缺陷,两者相结合能更全面准确的揭示出混凝土内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8.
陈炜  江晨晖  刘继状 《山西建筑》2011,37(3):186-188
以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小尺寸简化试样为对象,借助红外热成像手段,对抗裂层与保温层之间的空鼓缺陷和粘结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热图像可清晰反映出抗裂层粘结缺陷的具体位置和几何尺寸,且缺陷部位的温度与其平面尺寸成正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热图像的基本原理,并具体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五羊本田技术楼外墙渗漏检测中的应用,包括检测程序、现场操作、热像图分析,以及外墙治理后的复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个粘钢试件试验,研究采用红外热成像法对粘钢加固工程粘贴质量进行检测的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法能直观检测出钢板粘贴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且结果可靠;与目前较为常用的敲击法相比,红外热成像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不需接触检测物。对位置高、距离远的钢板粘贴质量的检测更方便、有效。此外,本文还对红外检测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红外热成像技术采用间歇式辐射加热的方式进行涂层的吸热/放热特性分析,根据涂层在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研究涂层内部缺陷的面积及位置。通过设计制作各种喷涂工艺下的预埋缺陷试板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根据缺陷、腐蚀图像分析涂装的相关工艺及涂装各种失效形态。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传热学理论,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对钢板组合剪力墙界面脱空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主动式热激励和被动式热激励加热两种方式可以有效识别出钢板组合剪力墙界面脱空的缺陷位置和尺寸,当钢板壁厚为1 mm时,可识别1 cm^2以上的缺陷;钢板壁厚为3 mm和5 mm时,可识别4 cm^2以上的缺陷。合理控制热激励功率和时间可以有效减小缺陷尺寸识别的误差率。结合工程实际,红外热成像法可以识别出钢板组合剪力墙界面脱空缺陷及未浇筑区域,便于在浇筑混凝土时进行实时跟踪检测。  相似文献   

13.
王沁芳  徐梅  张朝辉 《砖瓦》2013,(7):50-52
从红外热成像法的原理出发,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法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红外热成像法在建筑节能缺陷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指出红外热成像法作为一种无损诊断技术,具有各种优点,是目前检测建筑节能缺陷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其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日趋成熟,必将大大推进建筑节能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地铁隧道衬砌脱空的雷达探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铁隧道衬砌脱空缺陷检测现状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对脱空段空洞的具体形态作出判断,通过试验室模拟,在试件表面制作了不同形状、大小和埋深的空洞缺陷,然后使用探地雷达对其进行检测。在对雷达反射波波形图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2D切片分析和3D透视成像处理,结果更清晰地查明了空洞的位置和尺寸,进一步提高了图像解释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
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不同渗水程度岩石的模拟实验,验证了红外热成像法现场检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渗水严重程度的可行性。通过红外热成像法检测太阳照射下不同渗水程度岩石的热像变化特征分析可知,利用最小红外辐射温度指标可以确定岩石渗水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红外热像技术在高温后混凝土损伤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热像检测是指利用材料表面温度和辐射率的差异形成可见的热图像,从而检测材料表面结构状态和缺陷,并以此判断材料性质和内部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根据红外热像检测原理,对27个遭受高温作用并冷却后的混凝土试块进行红外线灯照射,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了12个无粉刷层和15个带粉刷层的高温损伤试块的热像数据。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并进行了高温损伤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混凝土试块红外热像平均温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建立了混凝土试块红外热像平均温升与过火温度及强度损失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红外热成像法对粘钢加固结构粘贴质量进行测试的技术,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法能直观检测出钢板粘贴缺陷且结果可靠;与敲击法和目测法相比,红外热成像法对位置高、距离远的钢板粘贴质量的检测更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面板是水电站枢纽重要的水工结构,为排查混凝土缺陷需开展全面的检测。针对传统方法巡检低效高危等问题,采用热成像技术对水电站混凝土面板裂缝进行有效巡检与识别。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裂缝检测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数值仿真对该技术进行了机理性验证。使用该方法在老挝南公1水电站开展了现场实际应用,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混凝土面板裂缝情况进行全面普查,为水利水电结构安全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国外建材科技》2013,(5):53-55
采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法对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进行了检测分析。并经过现场钻孔校验,证实了红外热像与混凝土路面板底部结构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将红外热成像法用于路面缺陷检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舰艇火灾安全超早期预警和报警的需求,采用非制冷红外成像及热检测技术,基于红外系统硬件在环平台,开发了红外热图像故障降噪技术、精确红外辐射测温技术和精确红外热故障判定技术,为实现舰艇火灾红外超早期探测系统智能化异常预警、早期报警以及快速灭火联动的目标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