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研究了芬顿法对水中偶氮染料茜素红氧化降解过程。考察了溶液的pH值、不同H_2O_2/Fe~(2+)摩尔比、H_2O_2/Fe~(2+)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对茜素红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茜素红初始浓度为20 mg/L,在pH值为3、H_2O_2和Fe~(2+)投加量分别为0.5 mmol/L和0.1 mmol/L的最佳条件下,反应30 min后茜素红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65.48%。Cl~-对茜素红在芬顿体系中的降解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SO_4~(2-)和NO_3~-的存在降低了芬顿试剂的氧化性能,也阻碍了茜素红的降解。  相似文献   

2.
芬顿氧化法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具有较高的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常被应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1]。利用芬顿法对滨州高新区某纺织印染厂的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正交实验,研究芬顿反应时间、反应pH、芬顿试剂不同投加量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 H为3. 5,反应时间为40 min,H_2O_2投加量为双氧水和COD投加比例=1∶1,硫酸亚铁的投加量为Fe~(2+)与H_2O_2的投加比例=1∶3时,COD去除率可达90. 5%。  相似文献   

3.
以染料罗丹明B(RhB)为目标污染物,以泡沫铁为非均相催化剂,比较均相与非均相超声芬顿体系对RhB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RhB初始含量、溶液初始pH、H_2O_2投加量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不同体系反应速率、Fe~(2+)含量变化以及H_2O_2产量的比较分析,探索比较了降解机制。结果表明,均相超声芬顿体系对RhB的去除率高于非均相超声芬顿体系,当初始RhB的质量浓度为5 mg/L,初始pH为3,H_2O_2投加量为0.5 mmol/L时,RhB去除率分别达到99.86%、94.43%;前40 s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基于泡沫铁的非均相芬顿体系可在超声辐射下产生更多Fe~(2+)和H_2O_2,从而有利于对目标污染物的持续降解。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主开发的芬顿流化床反应器对邻氨基苯甲酸废水进行处理,考查Fe~(2+)投加量及pH值对邻氨基苯甲酸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0min,pH=3,COD与H_2O_2、Fe~(2+)的物质的量比为1∶1.1∶0.4时,COD去除率可达85%;pH=5时,COD去除率仍能保持在70%以上。表明流化床芬顿法在降解邻氨基苯甲酸方面要优于传统芬顿工艺,同时该法还能减少铁盐使用量,这对于减少铁泥产量、降低工艺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石墨为阳极,改性活性炭纤维(ACF)为阴极,采用电芬顿法降解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模拟废水。研究了Fe~(2+)浓度、p H值、电流密度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电芬顿法对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具有有较高的去除率,在最佳反应条件Fe2+投加量为1mmol/L,pH值为3.0,电流密度为7.5m A/cm~2,反应时间为60min时,染料的脱色率可以达到97.6%。  相似文献   

6.
运用芬顿氧化法对烟草薄片废水生化处理出水进行高级氧化实验,探讨芬顿试剂加药量、反应p H值对废水COD_(Cr)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同时探究芬顿试剂加药量与系统产泥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芬顿氧化法对废水色度有着极好的去除率,废水色度能从800倍处理至30以下,在pH=2.8、m(H_2O)∶m(COD)=3.0、n(H_2O_2)∶n(Fe~(2+))=5∶1时芬顿处理过后COD_(Cr)可由280 mg/L降至60 mg/L左右;系统最终产泥率与Fe~(2+)加药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Design-expert V8.0.6软件对芬顿法降解阻燃剂废水的H_2O_2、FeSO_4·7H_2O含量和pH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优化运行条件为pH=3.15,Fe~(2+)、H_2O_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10.1 g/L,COD降解率最高为70.28%,并获得相应的二次回归方程。验证实验表明响应曲面法获得的优化条件有效。制备载铁活性炭(Fe/GAC)进行电子显微镜扫描及X射线能谱仪表征分析,使之代替Fe~(2+)降解阻燃剂废水中的COD,COD的降解率可达98.78%,对比实验表明,Fe/GAC类芬顿法解决了Fe~(2+)的固定化问题,对阻燃剂废水中COD的降解也可起到很大促进作用,相较于其生物降解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Fe~(2+)的再生直接决定Fenton体系产生·OH的能力。选取羟胺、对苯二酚、对苯醌、亚硫酸钠4种典型添加剂,通过分析不同改性Fenton体系中Fe~(2+)浓度、H_2O_2浓度、氧化还原电极电位(ORP),揭示了Fe~(2+)再生机制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添加剂与体系中H_2O_2及·OH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NH_2OH能快速使Fe~(2+)再生,但伴随其消耗,Fe~(2+)浓度不断降低。对苯二酚、对苯醌具有相似效果,两者均可大大强化Fe~(2+)的再生。与NH_2OH不同,两者在体系中可迅速建立醌循环,持续还原Fe~(3+),且以两种物质或其组合均可建立循环。与上述机理均不同,Na_2SO_3会先与·OH及H_2O_2反应,因而不能有效还原Fe~(3+)。实验还发现添加剂均存在与·OH的反应,其中Na_2SO_3还会消耗H_2O_2。  相似文献   

9.
钢铁制品的酸浸去除轧制铁鳞以及换热设备酸洗除锈除垢时有Fe~(3+)产生.通过恒电位法和失重法研究了含Fe~(3+)的酸液对钢铁的腐蚀作用及其抑制,结果表明:Fe~(3+)的存在会促进钢铁的腐蚀,一定结构的硫脲衍生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能有效地抑制氢离子放电的阴极过程和Fe~(3+)还原的阴极过程,从而抑制金属的腐蚀.  相似文献   

10.
利用芬顿氧化法对以氨三乙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为配位剂、总镉浓度为30 mg/L的电镀镉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H_2O_2/Fe~(2+)摩尔比,初始p H,H_2O_2投加量,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镉残余质量浓度与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_2O_2投加量为0.97 g/L,H_2O_2/Fe~(2+)摩尔比为1∶4,初始pH为3时,在20°C下反应20 min后加碱沉淀并过滤,滤液中残余镉的质量浓度为1.31 mg/L,镉的去除率达到95.6%。  相似文献   

11.
在Moldflow分析软件的基础上,对显示器后壳进行仿真研究,以翘曲变形量为质量指标,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单因素变动实验,保持注射工艺参数不变,研究显示器后壳底座连接口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对数据进行图表分析,结果表明显示器后壳尺寸定位68.58 cm(27英寸)时,底座连接口选用圆形,连接口位置距离底边26 mm,尺寸...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In spinning basalt fibres, the drafting force is in the same range as in spinning of glass fibres. The effect of the drafting force can not be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for the strength and rigidity of the bottom of the spinneret.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himicheskie Volokna, No. 5, pp. 47–50, September–October, 2007.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