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卢彦 《四川建材》2012,38(3):40-42
本文通过对线与建筑表达的线结构思维的分析,对基于线结构思维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运用结构的设计手法、运用结构与建筑外立面多元共生的设计手法及运用建筑形态构成的设计手法”等基于线结构思维的建筑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新装饰》2004,2(4):14-17
鼎策公司作为专业的室内设计公司,注重建筑的合理功能及业主的需求,注重多种设计风格和多样设计手法相结合运用,以重组和强化建筑元素的自身特性成为设计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宅间结构中矛盾的理解运用和引申,创造出富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从"作为结构的建筑表层"这一视角入手,根据构成建筑表层的结构的受力机制,通过对承受竖向荷载、承受水平荷载、同时承受竖向及水平荷载的结构形式,归纳出竖向形态、水平形态、竖向水平形态以及空间形态4类设计手法。再结合当代日本建筑实践中对于这4类手法在设计上的运用,具体阐释结构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云是怎么建成的——德国慕尼黑宝马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为 《时代建筑》2008,(2):94-101
宝马世界是慕尼黑的宝马新车展览销售中心。蓝天组事务所通过双圆锥桁架结构,屋顶景观等手法达到其目标:设计一个开放性建筑:并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建筑的环保节能。该文简述了宝马世界的设计策略和其中运用的节能技术,并对设计者蓝天组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李强 《华中建筑》2008,26(11):33-35
建筑包裹结构,结构支撑建筑。该文客观地对比了当代建筑大师荷兰的库哈斯和日本的妹岛和世的代表建筑的结构手法,分析了两位大师的作品所具有的结构风格特点.同时联系到建筑形式的处理手法上,概括出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设计手法和设计潮流。  相似文献   

6.
在斯蒂文·霍尔近期代表作品中,结构作为表达建筑之美的手法尤为突出,特别是结构性表皮~((1))的运用,比如北京MOMA,成都来福士等建筑作品。斯蒂文·霍尔通过传统结构体系组合和变形的手法将建筑整体空间结构体系进行了清晰地表达,通过结构力学逻辑和结构形态逻辑的结合将结构之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通过结构构件连接节点的隐藏和结构表皮的精心处理将整体结构朴实之美完美展现。斯蒂文·霍尔将建筑形态与结构形态有机结合以表达其建筑作品思想,这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另一种构思思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有一栋三层作架式结构的学校库房,旧建筑,运用中国庭院文化改造设计观念,并透过现代手法改造成办公室的作法,对于设计师而言,无疑是个有趣的挑战,整个设计及施工过程中,设计师得以将之演化为自我理想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8.
传统装饰设计手法本身包含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运用传统手法能为现代建筑增添一种文化多元性的生机。本文就对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如何运用传统手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筑中的柱子兼具建筑表现和结构受力的双重作用,是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的关键元素。细柱作为柱子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追求柱子的精致设计、极致纤细,为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分析采用细柱手法的经典案例,归纳了实现细柱设计的数种方法及建筑表达和结构实现的要点,说明了建筑和结构设计相融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何悦  郑志 《福建建筑》2010,(5):32-37
为了给今后的研究和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作用,作者通过收集国内外网架和网壳结构建筑实例资料,并对其外露部分的艺术处理手法加以分析和归类,总结出借用、装饰、强调和调和四种手法。  相似文献   

11.
李楠 《城市建筑》2014,(12):70-70
本文首先对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作了阐释,其次分析了建筑设计和结构选型的要素,最后对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加以讨论。因此,本文对当前的建筑设计和结构选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猛 《城市建筑》2012,(9X):8-13
张拉膜结构与传统结构形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而使它在建筑造型、空间等方面的设计手法也有着其特殊性。本文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简述了张拉膜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建筑优势,介绍了张拉膜结构的概念和原理,对张拉膜建筑的空间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黄靖  徐燊  刘晖 《新建筑》2014,(1):144-147
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是目前建筑教育的发展趋向之一,选取“可持续建筑”和“数字化建筑”两类代表课程,分别从建筑教育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三个层次,剖析了英美建筑教育中对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整合,归纳出“从理论到实践”和“从实践到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从“它山之石”的视角对我国建筑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建筑设计的前瞻性、建筑环境的和谐性、建筑形式的标志性、建筑结构的开放性以及建筑布局的功能性等设计原则,从而设计出更加现代化和具有人文特色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李娜  温捷强 《山西建筑》2010,36(28):8-10
描述了当代世界建筑设计中结构思维的体现,具体就内蒙古某中学体育馆设计作了论述,体育馆设计通过采用主动的结构思维来思考问题,使结构更好的服务于建筑,从而使建筑与结构有机结合,达到建筑设计要求,并能有效的控制建筑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6.
李菲 《山西建筑》2014,(36):7-9
简要论述了建筑文脉和地方建筑风格的理论,并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析了青岛建筑风格的演化过程,结合具体的案例探讨了在尊重建筑文脉的前提下,将地方建筑风格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尝试在立面形态、空间组织、景观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方法的探求,力图寻找出在当代建筑设计对建筑文脉进行传承和对建筑风格进行演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建筑设计中有关设计方法的问题,研究了运筹学思想与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论述了基于运筹学应用的建筑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与依据,阐明了开展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工作对于提高建筑设计科学水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韫 《山西建筑》2010,36(29):18-19
通过对明清故宫建筑设计理念的分析,从故宫的布局、结构、装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设计的共通性的研究方法,达到了从建筑整体上发现共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生态气候的建筑设计根植于地方气候与自然环境,实现环保、低碳而节能。应用图解分析和归纳综合的方法,探讨建筑设计融入当地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原理与策略。生态气候的建筑设计应通过规划与设计手段,驾驭有利的气候资源与自然地形,避免不利气候影响,采取适宜技术,使得建筑室内热环境冬暖夏凉,生态节能;建筑布局与空间形态、热缓冲空间、通风防风、体型选择、节能构造等适应地方气候。  相似文献   

20.
张冰  戴航  孟霞 《建筑师》2012,(6):41-47
论文从建筑设计的视角入手,探讨了提高结构跨越、抗侧、重构效能的方法;论文研究指出了建筑设计中关注结构的有效且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关注结构效能与其建筑显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归纳了结构效能与建筑显现的整合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